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路椎间融合棒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4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45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后路椎间融合器并椎弓根螺钉系统疗法,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常规开窗手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依据手术前后的CT检查、X线片及Macnab评分来判定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高于对照组,但是住院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实验组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间融合棒系统内固定疗法可以有效提高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骨性融合率及治疗优良率,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提高其后续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内固定器 椎间盘突出症 开窗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伤椎6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跨伤椎4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经伤椎6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矫正率、术后面积改善值、内固定丢失率、远期丢失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矫正率和术后面积改善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固定丢失率和远期丢失率分别为0%和4.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和33.3%(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伤椎6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疗效确切,生物力学强度强,可显著增强内固定的牢固性,维持矫正效果,较跨伤椎4固定治疗优势更大。

  • 标签: 椎弓根螺钉 脊椎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胃管经改良管方法、固定方法后置管成功率和留置胃管后固定的成功率。方法对70例需要置入胃管和留置胃管鼻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使用压舌板辅助置入胃管,用棉纱绳固定胃管,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方法置入及固定胃管,对比分析两组胃管管的成功率及留置胃管后固定成功率等,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一次管成功率为65.7﹪,胃管固定成功率为60﹪,观察组一次管成功率为94.3﹪,胃管固定成功率为96﹪,统计学分析P<0.05,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压舌板辅助置入管一次成功率优于传统的管方法,棉纱绳固定留置胃管固定的成功率优于传统的固定方法。

  • 标签: 难置胃管 压舌板 棉纱绳 置管与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力导航髓内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疗效。方法分析了我院采用磁力导航髓内治疗2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采用普通交锁髓内治疗2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作对照,比较其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4-6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骨折不愈合及髓内松动断裂等并发症。随访6-12个月,患肢功能按Johner-Wruhs评定标准进行评价,观察组优良率为95%,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远端锁钉锁定成功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次性锁定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力导航髓内治疗胫骨干骨骨折疗效较好,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钻孔准确,断端血供损伤小,创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骨干骨折 磁力导航髓内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腰椎后路固定围手术期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完备的术前期准备,术中有序而严格的护理管理,手术后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结果腰椎后路固定病人经过护士术前、术中、术后仔细认真的护理,能有效的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结论术期的护理是保证腰椎后路固定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骨科护理 腰椎后路内固定术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后路手术内固定在治疗脊柱骨折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一个研究分析,旨在对其有一个较深的认识,予以推广应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01月-2014年01月收治的68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34例。对对照组运用传统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对研究组采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手术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数据指出,研究组在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中经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显效21例,有效12例。总的有效率97.06%,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19例和19例,以及14.71%的总的治疗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显著性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方式治疗脊柱骨折是十分安全有效的,应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骨折 后路手术内固定 临床疗效 传统手术
  • 简介:目的研发一种专用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置入时的三维导航器。方法选取颈干角为(135±5)°,并且股骨大转子顶点基本与股骨头中心等高的人体股骨骨骼的干标本32例,其中左侧16例,右侧16例。通过股骨头中心、平行于股骨干、垂直于股骨干与股骨颈所在的平面用钢锯将股骨标本的股骨头进行截骨;在股骨大粗隆顶端开口向股骨近端髓腔内插入PFNA主,主尾与股骨头中心点在同一高度上。在本课题所研发的股骨近端髓内三维导航器的导引下向股骨头颈部打入动力导引针,测量动力导引针在股骨头截骨面上的出针点与经股骨头中心点直线的垂直距离作为偏离值。结果利用本课题所研制的三维立体导航器在32例股骨骨骼的干标本上置入导引针,其中14例偏离值为0(占43.75%),最大偏离值为2mm,仅3例(占9.375%),平均误差只有0.69mm。结论本课题所研制的导航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定位精确,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研究应用。

  • 标签: 股骨近端髓内钉 三维 导航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交锁髓内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胫骨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胫骨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交锁髓内组和外固定支架组,每组各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交锁髓内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外固定支架组(129.4±12.3天VS188.6±13.5天);交锁髓内组的治疗优良率为75%,显著高于外固定支架组的53.1%。同时,交锁髓内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外固定支架组。结论交锁髓内治疗胫骨骨干骨折的创伤小,临床疗效优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外固定支架 胫骨骨干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为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以及减轻反复静脉穿刺造成材料浪费,给患者带来的经济压力。方法对40例患者分两组,用不同的中心静脉(PICC)固定方法进行观察。结果40例患者,对照组脱出1cm8人、2cm5人、3cm2人、未脱出7人。观察组脱出1cm2人、未脱出18人。

  • 标签: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 妥善固定 减少脱出
  • 简介:目的分析后路经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探讨减少术后松动、断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比测量165例胸腰椎骨折术前术后脊柱后凸角度以及压缩椎体高度的变化;分析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的原因。结果16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前后凸角度平均27.5°,术后平均5.3°;椎体术前平均高度42.6%。术后恢复至92.6%;术后随访平均1.6年,取出内固定时发现大部分内固定有松动现象。AF发生断11例,GSS0例;使用支具断2例,未用支具断7例。结论后路经椎弓根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较好的方法;术前准确把握手术指针;术中尽量恢复椎体高度与序列并结合植骨;术后结合支具保护下锻炼能有效减少松动断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椎弓根 胸腰椎 固定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AF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3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AF固定术,并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随访,对其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进行研究。结果3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术后5-30个月进行随访,无断断棒病例发生,发现内固定松动患者3例,不明原因导致腰痛患者4例。结论AF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必须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的基础上,充分植骨,手术过程需要准确定位、仔细规范操作,防止早期活动负重,有利于及时取出患者内固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锁定钢板螺丝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经锁定钢板螺丝固定手术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骨折的复位与愈合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随机抽取同期采用传统普通钢板螺丝、克氏针、钢丝捆扎内固定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主要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6%和76.0%,术后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患者发生肩关节功能障、切口感染、骨不连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0%,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锁定钢板螺丝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固定牢固,稳定性好,并且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创伤小,对骨组织的血运破坏程度低,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的复位愈合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锁骨骨折 锁定钢板螺丝钉内固定 治疗体会
  • 简介:目的:回顾性评价可视化磁力导航系统在胫骨髓内远端锁钉过程中的作用,并与常规瞄准器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应用磁力导航技术进行髓内远端锁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我科收治的应用可视化磁力导航系统进行髓内远端锁钉操作的67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应用瞄准器进行锁钉操作的6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研究组,男40例,女27例。左侧30例,右侧37例,平均年龄(37.4±3.8)岁。AO分型:A型33例,B型19例,C型15例。对照组男37例,女23例,左侧28例,右侧32例,平均年龄(39.2±4.1)岁。AO分型:A型29例,B型14例,C型17例。两组分别应用可视化磁力导航系统和常规瞄准器对远端锁钉过程进行导航。记录并比较两组远端锁钉操作时间、锁钉次数、锁定过程透视次数,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锁钉操作时间为(6.1±1.4)min,透视次数为0次、锁钉次数为69次,骨折愈合时间为(15.3±2.1)周;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为(8.3±2.4)min,平均透视次数为(4.05±2.2)次,锁钉次数为71次,愈合时间为(15.9±2.8)周。两组间锁钉操作时间、透视次数、锁钉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化磁力导航系统应用于髓内的远端锁钉过程,可以有效提高锁钉成功率、缩短锁钉操作时间,显著降低医患双方的放射线暴露,与常规的瞄准器方法相比更具优势,是髓内导航技术发展的新的方向。

  • 标签: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磁力导航
  • 简介:目的观察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后路手术治疗54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经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34例,另一组经肌间隙入路手术20例。两组病例均于伤椎上下椎及伤椎相对完整一侧椎弓根内置入椎弓根螺钉1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及术后局部Cobb角矫正率。对比X线片、CT等对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物在位情况及局部Cobb角矫正率,并进行随访。结果术后随访8~15个月,平均11.2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骨折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情况发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48hVAS评分比较,肌间隙入路组显著低于传统入路组(P〈0.05)。手术后及末次随访局部Cobb角矫正率,肌间隙入路组与传统入路组两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术后及末次随访局部Cobb角矫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间隙入路符合微创理念,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结合伤椎治疗不需直接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时能有效复位固定,值得推广。

  • 标签: 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 治疗 胸腰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锁髓内固定术在长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72例长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两组患者的治疗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6.9856,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9.8949,P<0.01)。结论带锁髓内固定能够改善长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状况,具有疗程短、并发率低等优点,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疗长骨骨折的方案。

  • 标签: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长骨骨折 骨折愈合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选择可吸收固定方法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关节周围骨折患者45例。针对患者采用可吸收固定方法给予临床治疗。所有患者全部因为受到外伤导致出现了新鲜骨折的情况,临床均出现了程度有所不同的骨折移位,对患者完成手术后,选择具体的制动方法。结果共有1例患者临床表现出股骨头坏死的情况,44例患者临床有效愈合。通过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完成评定后,发现患者的优良率达到了97.78%。结论针对关节周围骨折患者,选择可吸收固定的方法给予临床治疗,成功避免对患者实施二次手术造成损伤的情况,在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等方便表现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可吸收钉内固定 关节周围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交锁髓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行交锁髓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有95.0%的优良率,对照组有80.0%的优良率,对照组比较于观察组,其临床效果处于劣势,p<0.05,则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胫骨远端骨折疾病中,积极采用交锁髓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从而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胫骨远端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胫骨中下段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复杂性骨折,多为高能量暴力引起,因其解剖特殊,加之损伤所致的应力不平衡,手术难度较大,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畸形愈合、关节功能障碍、骨折延迟愈合,甚至骨不连等并发症[1]。临床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固定材料有多种,如手术方法包括闭合复位内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固定材料包括钢板、交锁髓内等多种,不同手术方法及固定材料的手术效果差别很大。本院外科近几年对交锁髓内固定方法进行改进,并与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胫骨中下段骨折 交锁髓内钉 固定治疗 切开复位钢板 切开复位内固定 闭合复位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固定治疗1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所有患者无神经损害表现,AO分型均为A型,男12例,女6例;年龄25~48岁,平均37.2岁。术前经C臂X光机透视确定椎弓根体表投影,行2cm皮肤切口,透视下徒手置入椎弓根,行骨折复位固定术。术后CT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及螺钉置入位置。结果手术72枚,术后摄片骨折复位满意,内置物位置良好,无神经血管及内脏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获6~15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随访未发现切口感染、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并发症,无明显不良后遗症。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与开放性手术相近,可作为无神经损害胸、腰椎骨折治疗的手术方式之一。

  • 标签: 脊柱骨折 微创 椎弓根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