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近当代史学在史家培养专业化、生计职业化及视域等方面与传统史学不同,在体例上使用章节体、论文体等书写模式来取代传统史学编年体与纪传体,在史文上学术论著语言使用、引文和论文格式等明显区别以往,在史功上由鉴戒史学逐渐趋向理性史学。中国传统史学向近当代史学的转型,主要是受到了西方史学理论体系的影响。当代中国史学的深入发展需要继承我国固有史学遗产,吸收、融合外国优秀史学理论,创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多元动态新史学

  • 标签: 史家 体例 史文 史功
  • 简介:李达史学思想离不开中国传统史学的根基,必须从以往的传统史学成果中吸取营养。可以说,李达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有着精辟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对中国传统史学的精髓和价值也有独到的认识和见解,这使他的史学思想必然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智慧。李达受传统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早期教育阶段的史学启蒙;二是受湖湘本土史学文化的熏陶。

  • 标签: 李达 史学思想 传统 溯源
  • 简介:我国有"华夏五千年,文史不分家"之说,西方史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本文用西方古典史学,中世纪史学与近现代史学三个阶段的一些经典著作来阐述西方史学"文史结合"的传统,阐述文学因素对史学著作生命力的巨大影响。

  • 标签: 西方史学 文史结合
  • 简介:藏民族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同时也有其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献。本世纪初在敦煌石窟发现的吐蕃时期的历史文书表明,至少在公元9世纪,藏族已形成其风格独具的历史编撰体系了。

  • 标签: 传统史学 历史编撰 敦煌石窟 吐蕃 藏族 史学观念
  • 简介:本文从史学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妇女史研究的发展与传统史学的关系,分析社会性别理论的提出和运用对传统史学研究的启示,论证了性别维度的引入丰富了史学研究的视野,多角度跨学科性别理论赋予了历史研究新视角和新方法,认为社会性别理论对传统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标签: 妇女史 社会性别 传统史学
  • 简介:“史德”是章学诚在刘知几史才“三长”说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刘知几在回答礼部尚书郑惟忠“千古多文人而少良史”的疑问时提出才、学、识的史才“三长”说。按照通俗的理解,“才”是指研究和写作历史的能力,“学”是指掌握史料的广度和深度,“识”是指鉴别史料的见识和善恶直书的胆识。章学诚直接针对史识的局限性而提出史德的概念。在他看来,刘知几把史识理解为“欲于记诵之间,知所抉择,以成文理耳”的能力,仍然是一般的文士之识而不是真正的史识,

  • 标签: 传统史学 史德 自觉 明道 刘知几 章学诚
  • 简介:中国早期史学传统具有独特的风格,不仅务求真实记录,而且运用褒扬和贬抑等书法义例评判历史,其依据则是“中道”观念。“中道”观念是上古圣王为政理民的智慧结晶,其传承与发展与中国早期史学传统的品格关联密切,影响后世很大。

  • 标签: 史学传统 中道 政治文化
  • 简介:摘 要:从很早以前到今日我们人类所经历的一切都可以被称之为历史,并且在这其中发生了很多事情,然后被记录下来就称为史学史学是体现一个民族文明和整体素质的关键,中国的历史从以往到现在一直被记录着,但是在当今史学由以往的传统逐渐走向了科学。本文着重讲述中国史学由以往的传统逐渐的走向科学的过程,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解析。

  • 标签: 历史学 传统史学 历史科学 科学走向
  • 简介:回族是在中国本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中国社会的进程对回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社会转型和国史的研究范式转换无疑对回族史的撰写有深远的影响。从回族史学研究的范式转换来看,大致经历了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社会史范式以及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实现史学传统和回族史小传统的良性互动,推进和完善回族学建设,这对于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民族凝聚力,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 标签: 回族史学史 大传统 小传统 多元化 互动
  • 简介:世纪之交的传统文化与史学发展裘士京我们正处在新世纪的前夜,21世纪犹如黎明前的朝阳将喷薄而出。回顾即将逝去的20世纪,人类社会剧烈震荡,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迅速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生存方式,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冲开了民族和区域的壁垒,打破了人们封...

  • 标签: 传统文化 世纪之交 传统史学 历史唯物主义 史学发展 史学理论
  • 简介: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世所罕见,亦为世所公认。它不仅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具有伟大的意义,它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也具有重大的意义。有趣的是,前些年,在中国学术界,关于传统史学的议论,有种种看法。其中有一种看法,是对传统史学持否定态度的。持这种看法的朋友,至今还是有的。这也不足为奇,研究学问的人,总是会有自己的看法的。但是,我想文化是有传承性的,史学也一样。全盘继承是不可能的,全盘否定恐怕也不行。在文化(包括史学)发展的长河中,人们的“现代”,并不是以不承认“过去”来实现的;人们在学术上的进步,也不是以全盘否定在当时也是进步的历史遗产来实现的。在这里,重要的问题在于,一是历史地看待历史遗产,给其恰如其分的评价;二是创造,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 标签: 中国史学 西方学者 中国传统史学 伏尔泰 李约瑟 黑格尔
  • 简介:本文通过叙述民族音乐学在中国20世纪不同时段的学术特征,剖析其中蕴含的史学研究要素,正视并阐扬民族音乐学与音乐史学方法论互渗交流,对深化音乐学各学科进而与世界音乐学潮流接轨的重要意义。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音乐史学 音乐学 方法论 交流融合
  • 简介:是我国第一篇专述史学评论的文章,其奠定了后世史学理论的基础,其中也包含了中国传统史学的特点.近代以来的史学变革对传统史学的这些特点造成了冲击,因此新时代下的史学研究必须兼有传统史学之长与新史学之优.

  • 标签: 文心雕龙 史传 传统史学 新史学
  • 简介:司马迁提出"究天人之际"撰史旨趣,标志着传统史学天人合一思维的形成。从理论渊源来讲,《周易》的天人合一思维,战国邹衍的五德终始说,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对于司马迁"究天人之际"思维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司马迁之后传统史学的发展,也一直延续了这样一种天人合一思维特点,从汉代宣扬天人感应论,到魏晋重视名教与自然之辨,再到宋明强调天理与人欲之分,反映了传统史学天人合一思维演变的过程,而伴随着这一过程的则是传统史学天人合一思维从两汉重神意、魏晋法自然到宋明哲理化的演变轨迹。传统史学天人合一思维体现了传统史学的整体性思维和二重性思维特点。

  • 标签: 传统史学 天人合一思维 司马迁 究天人之际
  • 简介:近几年,好多人发现,除了语文学科外,政治、地理、历史、英语、数学等学科的高考试题都增加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可见高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其实,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就如何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出了规划和指导。《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

  • 标签: 传统文化 历史学科 中华 文化教育 高考试题 教育部
  • 简介:中国传统史学在世界史学的比较中,是可以使人引以为豪的,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柱之一。就笔者的认识说,中国古代史学所以有辉煌的成就,最根本的保障,还是中国有官方史学,是政府力量的支撑,保障了史学的繁荣及其统绪不断。但对于官方史学,学界评价不一,这里需要有一个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特撰小文,以就教于方家。

  • 标签: 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史学 中国古代史学 刘知幾 太史令 董狐
  • 简介:“实录”是中国史学传统中的重要概念,最早见于两汉文献,指司马迁史学的特点之一:即史文之“直”,史事之“核”,史义之“不虚美,不隐恶”。北朝学者进而指出:史官的职责“非但记事而已,盖所以为监戒也”,目的是“彰善瘅恶,以树风声”,那些专职记事的,则“徒闻后世,无益当时”。到了唐代,“彰善显恶”的“实录史学”成了普遍接受的观念,“实录”也成了中国史学传统中的核心术语和概念。“作者性”和“当世性”是“实录史学”的核心。它的首要意涵,不在于“过去”的“记录”,也不在于对“过去”的学术研究,而在于一种“当世”精神,一种能令其在“当世”呈现“彰善显恶”之意义的精神。然而近代史学对此却多持贬义,以为史官之笔,不当有主观之评断涉入。传统史学的“实录”,同时兼赅“真实”与“现实”,近代史学则重视对“过去”的学术研究取向,强调的是“过去的真相”而非“现在的真相”。传统史学的实录精神在近代史学中被遮蔽了。近代史学传统史学是两套不同的史学世界,回归传统史学是当今需要的大方向,强调“当世”意涵的“实录”在史学或编史学(historiography)中被彰显出来的要义,应当正视。

  • 标签: 中国史学 实录 彰善显恶 当世性
  • 简介:民国时期,中国传统史学虽在西学东渐的强力冲击下失去了主流地位,但仍然保持着一种血脉上的延续与发展。从章学诚到刘咸炘,呈现出传统史学理论在近代自省式的演进路径。刘咸炘阐释了章学诚关于浙东史学、六经皆史、记注与撰述等问题与范畴的论述,这些心得沉淀为刘咸炘史学理论的亮点和底色。刘咸炘还深入比较章学诚史学与西方史学,回击了西方史学优越论,坚守了中国本位的史学立场。刘咸炘承袭章学诚史学、目录学、方志学的衣钵,堪称"续章"的代表人物,但其中又有"匡章"之义。刘咸炘提出的"察势观风"已突破了章学诚史学的固有疆界,在近代史学史上自成一派。"续章"强调的是继承史学传统,"匡章"则是对传统史学的革新,这既为近代本土史学理论的重建注入了必要的传统因素,也为传统史学理论在近代学术转型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地。在新旧史学和中西史学的交汇、碰撞、嬗变中,刘咸炘的章学诚研究引起了内藤湖南、钱穆、蒙文通、齐思和等中外史学家的关注,从中可见中国本位史学家在民国史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 标签: 刘咸炘 章学诚 传统史学 近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