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分析采血技术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采集的56例动脉标本,其中包括38例男性,18例女性,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后,其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以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其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衰竭 临床指导
  • 简介:摘要血气分析检查所获得的各项参数不仅对呼吸系统疾病,而且对各种重症的症断,鉴别诊断与指导都十分重要。由于桡动脉为周围动脉,位置表浅,采血方便,易于加压止血,护患易于接受,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造成损害。

  • 标签: 桡动脉 血气分析 动脉穿刺采血 穿刺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分析标本采集的部位选择,提高临床医护工作效率。方法对347例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部位分别为股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分别从采血的成功率、血肿发生率、误入静脉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三个部位各有优势。结论在进行动脉分析标本采集时,我们应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及当时局部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选择适合病人标本采集的部位,提高动脉标本采集的成功率,提高医护的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采集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采集动脉分析标本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分析影响动脉采血成功率的干扰因素,提出有效的干预方法,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选择合适的动脉及穿刺部位,加强护理人员技术培训,提高操作者技术熟练的程度,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成功率。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干预方法,150例患者动脉分析标本采集,成功145例,失败5例,成功率达96.6%。结论明确有效的干预方法对提高动脉分析标本采集功率的效果,为提高临床护理效果,起到很大作用。

  • 标签: 血气分析标本 动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肌酶谱和脐动脉分析在新生儿窒息(HIE)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7月在长寿区人民医院产科娩出新生窒息患儿86例,根据Apgar评分将其分为轻度HIE组(52例),重度HIE组(34例),并选取4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组,对比各组研究对象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以及羟丁酸脱氢酶(HBDH)等心肌酶含量差异,并对比两组患儿脐带血气(pH、PaO2、PaCO2、BE)的差异。结果新生儿窒息患儿CK、CK-MB、LDH以及HBDH均较健康新生儿显著增高(P<0.05),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各心肌酶含量显著增高(P<0.05);新生儿窒息患儿脐动脉pH、PaO2、PaCO2以及BE均较健康新生儿降低,轻度组患儿与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重度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肌酶谱与脐动脉分析Ph可作为新生儿窒息早期临床诊断、病情分期的指标。

  • 标签: 心肌酶谱 脐动脉血气 新生儿 窒息
  • 简介:[目的]研究通过有创血压监测病人动脉置管采集动脉的正确方式。[方法]选取在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病人20例,通过对同一病人分别用四种不同方法各采集动脉标本一份,将由动脉置管处抽取标本的三种方法得出的血气结果分别与直接穿刺法比较。[结果]通过分别比较,三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创血压监测病人通过动脉置管采集动脉可采用弃去2mL血液的方法,可确保血气结果准确可靠,减少病人血液的浪费。

  • 标签: 有创血压监测 血气分析 动脉血 ICU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有创呼吸机不同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指标及血浆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SV组(采用ASV模式通气)和SIMV+PSV组(采用SIMV+PSV模式通气),每组24例。比较两组使用通气模式前后RR、HR、pH值、PaCO2、PaO2、BNP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通气时间和平均调机次数。结果:通气后两组RR和BNP水平均低于通气前,且ASV组降低更为明显,ASV组调机次数低于SIMV+PSV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V模式和SIMV+PSV模式均能有效改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频率和降低BNP水平,且对动脉指标的影响不大,其中ASV模式优于SIMV+PSV模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有创呼吸机通气模式 动脉血气 脑钠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以及对动脉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5年11月就诊的36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布地奈德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另纳入同期36例行异丙托溴铵氧气驱动雾化治疗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治疗7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动脉分析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辅助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提高疗效,对动脉指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糖皮质激素 动脉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在颈动脉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超对320例体检人员进行颈动脉检查,了解颈动脉硬化的有无及程度的轻重,并于检查过程中综合各体检人员的性别、年龄、吸烟及基础疾病的状况,分别研究各因素与颈动脉硬化程度的关系。结果体检人员中颈动脉硬化发生率及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吸烟人群大于不吸烟人群,有基础性疾病者明显高于无基础性疾病者。结论颈动脉彩超可作为50岁以上人群的体检项目,尤其是男性并存在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基础性疾病)者。超声检查可客观评价血管硬化程度,可尽早发现动脉硬化及斑块,并及早干预体检者生活方式等,对于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彩超 体检 颈动脉硬化 硬化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桡动脉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或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CI)的病人1750例术后并发桡动脉栓的原因并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本组资料显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穿刺成功1709例(98.00%),穿刺失败41例(0.23%),穿刺失败者改用肱动脉或股动脉入路手术成功;在住院期间并发桡动脉栓的患者有17例,占0.01%,其血栓形成的原因与术后桡动脉痉挛、术后穿刺局部出血导致压迫时间的延长以及术前、术中肝素的用量和手术前后患者的血脂、血糖、血压的控制有密切的关系。结论经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诊疗术安全有效,桡动脉栓形成极少。通过术前认真评估、术后及时观察恰当的护理,17例患者均好转出院。

  • 标签: 桡动脉 冠状动脉 血栓形成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血气分析是通过监测患者动脉液标本内的PO2、PCO2、PH、HCO3-等关键指标以及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乳酸、阴离子间隙血液学、或代谢产物等辅助指标,有效反映机体维持内环境并维持细胞功能正常的能力,为临床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以及代谢性疾病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血气分析对监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的心肺功能尤为重要。目的探讨BD预设型动脉采血器与5ml注射器抽取动脉的穿刺成功率分析比较。方法对2014年1到10月份5ml注射器抽取动脉和2015年1到10月份BD预设型动脉采血器抽取动脉的所有病例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BD预设型动脉采血器成功率高于5ml注射器的成功率。结论BD预设型动脉采血器能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身麻醉状态下以及不同的年龄段足背动脉压和仰卧位时肱动脉压的相关性,探讨足背动脉压围术期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骨科、妇科和普通外科住院患者拟行全身麻醉60例,另选择择期手术病人儿童组,中青年组和老年组60例(各20例)监测足背动脉压与肱动脉压。结果在全麻醉状态下,麻醉前、插管后、手术进行中、手术结束时,足背动脉收缩压明显比同侧肱动脉压高(P<0.001),但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四个时点两部血压呈显著正相关。儿童组足背动脉压与肱动脉压非常接近(P>0.05),而成人组

  • 标签: 足背动脉 肱动脉血压 监测 全身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