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每例选择性剖宫产手术的失血量估计约为1000ml,因此,采用自体输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自体输血可有效减少异体输血所可能引起的白细胞反应、巨细胞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传播和免疫抑制。本文综述了贮血式、稀释式和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标签: 回收式自体输血 剖宫产 研究现状 失血量 异体输血 白细胞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瑞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手术患者ASAⅠ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瑞芬太尼组(R组)和对照组(D诅)。硬膜外阻滞后麻醉平面达T6后开始手术,即静脉微泵注瑞芬太尼。记录血压、心率、SPO2.VAS评分.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1min,5minApgar评分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R组用药后血压、心率有轻微下降,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脉搏氧饱和度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产妇安静程度,对手术牵拉反应抑制,麻醉效果的评价,R组明显优于D组,VAS评分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瑞芬太尼作为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辅助静脉用药,效果明显,能减轻手术带来的不适,提高麻醉满意度,且未发现对母婴有不良反应。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中 瑞芬太尼 新生儿Apgar评分 脉搏氧饱和度 VAS评分
  • 简介:目的:观察氯普鲁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的硬膜外腔麻醉效果。方法:选择剖宫产手术产妇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硬膜外腔注射单纯的3%氯普鲁卡因;B组在硬膜外腔注射3%氯普鲁卡因加入芬太尼1.5μg/ml复合液;C组在硬膜外腔注射3%氯普鲁卡因加入芬太尼2.0μg/ml复合液;D组在硬膜外腔注射3%氯普鲁卡因加入芬太民2.5μ/ml复合液。分别观察和记绿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麻醉效果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组的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C、D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麻醉效果在A组,优者占40%,良占60%:在B组优占60%,良占36%,差占4%;在C组优占92%,良占8%;在D组优占96%,良占4%。四组新生儿娩出后Apgar5min评分均大于7分.未见新生儿窒息。结论: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的硬膜外腔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缩短,阻滞作用时间延长,麻醉效果增强,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氯普鲁卡因 芬太尼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剖宫产术 复合芬太尼 硬膜外阻滞
  • 简介: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产妇的泌乳状况及对血清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3组:I组(n=30)在剖宫产术后施行硬膜外芬太尼+布比卡因自控镇痛(PCEA组);Ⅱ组(n=30)在剖宫产术后不予施行术后镇痛(非镇痛组);Ⅲ组(n=30)经阴道自然分娩。每组产后均随访72h。采用化学荧光免疫法测定血清泌乳素(PRL)浓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定法(VAS)估计镇痛效果。结果:PCEA组VAS明显低于非镇痛组(P<0.01),睡眠较好,术后MAP、HR平稳,无呼吸抑制等并发症;PCEA组初乳时间明显早于非镇痛组(P<0.05)。三组病人产后的PRL均较产前明显升高(P<0.01);其中PCEA组术后24h、48h的PRL,明显高于非镇痛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芬太尼+布比卡因施行PCEA。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泌乳素分泌增加,促进提前泌乳。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疼痛 硬膜外自控镇痛 泌乳 芬太尼 布比卡因
  • 简介: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效果。方法:将60例凝行剖宫产的健康产妇随机等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EA)组。CSEA组用260腰穿针通入18GTuohy针进入蛛网膜下腔,注入0.5%重比重布比卡因0.2mg/kg。然后硬膜外置管。EA组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两组麻醉平面均调至T8水平。结果:达到T8时间,CSEA组比EA组显著缩短(P<0.01),骶神经阻滞不完善率EA组明显高于CSEA组(P<0.05),产妇低血压发生率,CSEA组为16%,EA组为12%(P>0.05),2min新生儿评分CSEA组9.2±1.4,EA组8.9±2.2(P>0.05),两组均未发生术后头痛。结论:CSEA兼有腰麻(SA)和EA的优点,适用于剖宫产术。

  • 标签: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剖宫产 布比卡因 利多卡因 蛛网膜下腔
  • 简介:目的:为克服剖宫产术后应用吗啡硬膜外腔镇痛的副作用,采用肌注不同剂量纳洛酮方法,凝寻找既不影响吗啡镇痛效果,又能减少吗啡副作用的最适宜纳洛酮剂量。方法:选择临产妇400例,经L2~3硬膜外腔穿刺置管麻醉施行剖宫产手术,于开腹时往硬膜外腔注入吗啡3.3mg,随后将病人随机分为A、B、C和D四组,每组100例,于硬膜外注入吗啡lh后分别肌注纳洛酮0.1mg、0.2mg、0.3mg和生理盛水。术后观察病人48h,比较其副作用与镇痛效果。结果:C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其它三组(P<0.05),镇痛优良率也低于其它三组(P<0.05)。A组、B组和D组的镇痛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组和C组未见瘙痒、嗜睡、尿潴留及呼吸抑制副作用;A组和D组的副作用发生例数较多,以D组属最多。B组和C组恶心呕吐例数较A组和D组为少。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腔吗啡3.3mg镇痛lh后肌注纳洛酮0.2mg,可有效拮抗吗啡的副作用。而对其镇痛效应无明显影响,认为两者的配伍剂量是适宜的。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疼痛 肌肉注射 纳洛酮 吗啡 硬膜外镇痛
  • 简介:妊娠后期的生理改变,再加麻醉等因素,常导致剖宫产术中的ECG出现ST-T段下移等改变,有时可致严重心脏意外。探索围术期预防ST-T变化的措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作者采用新一代环磷酸腺苷衍生物“心先安”,在麻醉前静脉滴注,以预防术中ST-T的变化,经40例临床应用观察,并与未用的40例进行比较。感觉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剖宫产 心先安 患者 ST-T变化 ST-T段 腺苷衍生物
  • 简介:目的:评价低浓度的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合剂用于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ASAⅠ-Ⅱ级行剖宫产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BL组和L组,每组30例。BL组局麻药为0.75%布比卡因和2%利多卡因混合液;L组为2%利多卡因,每组内含盐酸肾上腺素5μg·m^-1。取L2-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3-4cm,分次给药,至麻醉平面达第八胸神经(T8)。术中观察血压、心率、心电图、氧饱和度、测定感觉阻滞及下肢运动阻滞效果。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及新生儿评分。结果:感觉阻滞最高平面、中位数相似,麻醉达T8所需时间,BL组平均14.06min,快于L组平均17.20min(P〈0.05)。术中疼痛评分BL组镇痛效果优于L组(P〈0.005)。手术结束时Bromage评分BL组优于L组(P0.05)。新生儿Apger评分提示两组新生儿无显著差异。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寒颤发生率两组亦无显著差异。结论:低浓度的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合剂用于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具有麻醉用药最小,浓度低、镇痛效果好、产妇舒适,母婴安全,可作为剖宫产的麻醉方法之一。

  • 标签: 布比卡因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
  • 简介:足月妊娠剖宫产术历来认为属腰麻禁忌证,理由是阻滞平面不易主动控制,容易因平面过广而导致交感神经广泛阻滞而血压剧降,并继发恶心和呕吐;腰麻后头痛发生率高,增加产妇痛苦,处理较为困难。本文自从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以来,腰麻后头痛的发生率因采用25G细腰穿针而显着减少,

  • 标签: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剖宫产手术 交感神经阻滞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麻醉效果
  • 简介:腰麻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恶心呕吐和头痛等并发症较多,因此在较长时间以来已被临床基本弃用。但自Lischte发明“特殊的具有双重功能的联合穿刺针”(由蛛网膜下腔“笔尖式”25号穿刺针及前端带有背孔用为硬膜外腔置管的硬膜外腔穿刺针,两者配套组成),开创了“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 标签: 剖宫产术 并发症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 麻醉效果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