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佛教修持法门中,净土法门是最方便可靠的。印光大师曾称赞说:“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蒙”。历代各祖师,有许多都是“教研本,行在净土”。佛教的修持,贯通在“信、解、行、证”上,净土法门更是如此,首重在信,同时还要行解相应,才能巩固信愿,在现生中即能获得受用,临终往生解脱。

  • 标签: 《净土宗辞典》 佛教 教义思想
  • 简介:不久前,看到一本鉴赏鄂州名胜古迹的书.这本书在鄂州创建优秀旅游城时出版,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对有些名胜古迹脱离历史依据,进行牵强附会的评介.笔者认为,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是值得保护的,但纰缪也应予以纠正.作为"鉴赏"的书,"鉴"是第一位,是区别真伪的.对以讹传讹的说法如鉴之不明而邀众赏,会使谬误流传,不仅误导游客,误导后人,还会给名胜古迹投上无稽之谈的阴影.如该书在"绪言"写道:"东晋高僧慧远得陶侃‘文殊师利'像,挂锡于西山寒溪寺,首创净土法门,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发源地."这段话说得十分肯定,仿佛真有其事似的.然而,笔者对慧远在"西山寒溪寺,首创净土法门,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发源地"之说,提出质疑.

  • 标签: 鄂州 名胜古迹 西山寒山寺 佛教 西山灵寺 净土宗
  • 简介:昙鸾大师(476-542),山西雁门(今代县)人。十四岁登五台山寻访灵迹,“备睹圣贤,因而出家”。出家后广学经论,精研佛学,对中观学派、瑜伽行派及佛性学说很有造诣。为访陶洪景长生仙术到梁朝都城建康(今南京),被梁武帝萧衍(464-549)召见讨论佛性,备受梁武帝称赞,称“北方鸾法师”为“肉身菩萨”。昙鸾大师受到著名道家陶洪景的盛情接待,赠与仙经十卷。

  • 标签: 大师 梁武帝 出家 建康 都城 萧衍
  • 简介:昙鸾大师(476—542),山西雁门(今代县)人。十四岁登五台山寻访灵迹,“备睹圣贤,因而出家”。出家后广学经论,精研佛学,对中观学派、瑜伽行学派及佛性学说很有造诣。为访陶洪景长生仙术到梁朝都城建康(今南京),被梁武帝萧衍(464—549)召见讨论佛性,

  • 标签: 大师 昙鸾 奠基人 净土宗 中国 五台山
  • 简介:本文从如何从华严经典衍变成为净土之根本经典这一问题出发,从思想史和考据的角度进行了考察..

  • 标签: 普贤行愿品 净土宗 根本经典
  • 简介:2003年8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山西省佛教协会、净土古刹玄中寺联合主办的“净土文化研讨会”在山西古城太原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我国台湾地区、香港

  • 标签: 净土宗 文化研讨会 佛教 玄中寺 昙鸾
  • 简介:净土作为中国佛教信仰的主流,因其专注彼岸之往生,故曾被讥为“专属送死之教”,然而正是这一点恰恰说明了净土在临终关怀和终极关怀上的殊胜。这里主要是从心灵抚慰角度来阐释净土于临终关怀方面的价值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 标签: 生死观 净土宗 往生 临终关怀
  • 简介:净土思想,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影响中国各派佛教。天台的智顗一面通过龙树的《大智度论》、《十住毗婆娑论》等论疏,另一方面通过对《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净土经典的注疏,把净土思想引入天台,提出“观心念佛”和“心观念佛”。宋代以后,天台净土关系尤为密切,从知礼到智旭,无不大弘净土念佛法门。

  • 标签: 天台宗 净土思想 阿弥陀佛 念佛三昧 《大智度论》 白莲社
  • 简介:佛教的净土法门,是指通过念佛、观想等方式,与佛、菩萨感应道交,得其力量加持,往生其所居净土,速证菩提。诸佛菩萨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摄受众生,据说是因为其弘深无边的悲愿力。诸佛菩萨在过去久远劫前,已发普度众生的誓愿,经累劫修行,其功德愿力至弘至深,所以能够普摄一切有缘众生。按净土类经典的说法,在诸佛菩萨中,阿弥陀佛誓愿最弘,愿力最大。无论何等极恶众生,一称其名号,均蒙其接引,

  • 标签: 弥勒信仰 弥勒像 弥陀净土信仰 西方净土信仰 净土宗 五台山研究
  • 简介:蕅益大师(1599--1655)名智旭,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苏州吴县人。少年时常以儒家自任,二十岁注《论语》。是年丧父,读《地藏菩萨本愿经》遂发出世之心,天启二年(1622)从雪岭大师剃度出家。顺治十一年(1655年)圆寂。世寿57岁。据彭绍升《一行居集·四大师传》记载,师生平著撰合四十八种,约三百余卷。其中大部著作有《首楞严玄义》、《法华经会义》、《楞伽义疏》、《唯识心要》等,而以《弥陀要解》最为殊胜,曾经受到十三祖印光大师的盛赞。

  • 标签: 天台宗 净土法门 蕅益大师 中国
  • 简介:杜益鸣先生雅好佛学,素怀善信,以殊胜因缘,与我作一席谈,渐及净土义理。彼递一问,我送一答,切磋琢磨,各获法益。归而录之,敷成斯文,就正方家。

  • 标签: 净土 佛学 义理 因缘
  • 简介:净土三经(《无量寿经》二卷,康僧铠译;《观无量寿经》一卷,畺良耶舍译;《阿弥陀经》一卷,鸠摩罗什译)是日本净土开祖法然上人所定该的根本经典,也是日本现在净土教各宗派尊奉的正依经典。中国佛教大德对《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虽然历代都有分别疏释弘扬,但把这三经并称为“净土三经”,可能是在明末清初。近代中国净土教广为流传的却是《净土四经》或《净土五经》。《净土四经》是指三经之外再加上《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净土五经》则是四经之外再增加《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标签: 净土五经 日本净土宗 无量寿经 普贤行愿品 三经 阿弥陀
  • 简介:我到了新西兰。在它面前,所有的形容词都丢失在遥远的记忆里。依稀能够拾起的诸如宁静、纯朴、梦境、天堂……在真实的新西兰面前都是苍白的。眼前,只留下了"纯净"一词,就像电影画面的特写定格。百分之百的纯净,纯净得有些不真实,直如我在photoshop里处理的美丽的风景图片——去掉灰调子,加强再加强对比度——我心中理想的一个纯净的风景,不带一丝灰尘的风景。到了新西兰,你才知道什么是湖蓝色,什么是草绿色。本来,湖蓝、草绿就应该是那样的呀,只不过

  • 标签: 新西兰 形容词 对比度 纯净 不真实 草绿色
  • 简介:佛陀在《维摩诘经》中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当时.舍利弗便对佛陀的佛土生起怀疑.当时佛陀回答了舍利弗的疑问.说:”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佛陀以足指按地。顿时三千大干世界便成清净国土。

  • 标签: 净土 苦难 《维摩诘经》 佛陀 舍利 国土
  • 简介:千余年来.佛教圣地五台山以其独特的风光和氛围.使其在佛教界的名气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虽也曾有过起落兴衰,但最终还是又兴盛起来。今日五台山,古韵依然,欣欣向荣,不仅是佛教信徒们朝山拜佛的圣地.而且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好去处。而作为文殊菩萨祖庭的殊像寺.又是何等模样?

  • 标签: 佛教圣地 文殊菩萨 五台山 朝山 信徒
  • 简介:五台山,不知去过多少次了,可总也看不够、观不烦,每次都有不少新的感受,每次都会学到不少新的知识.这是因为,五台山不仅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还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它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究不透的大百科全书.光是那众多的寺庙,就够你做许多文章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近来复兴的又一座尼寺--白云寺.

  • 标签: 会学 百科全书 特色 文章 知识 感受
  • 简介:净土法门,其大无外,竖穷三际,横超三界,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之逆恶凡夫,亦可预入其中,因为其殊胜稳妥,万修万人去,所以,千经俱阐,万论均宣,大乘各行人亦多兼修净土,如天台、贤首之教观,参禅者乃至持密者,无不盛赞念佛,栖心净土

  • 标签: 净土法门 行门 修行方法 念佛法门 净业 佛经
  • 简介:一众所周知,日本净土教绘画的开展,有描写西方极乐净土景象的净土变相图,有念佛行者于临终称念佛号、期愿极乐往生,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等圣众现前的来迎图,大多是在十世纪以后制作的。事实上来迎图在形式上也很复杂。这些多种形式的来迎图正是日本净土教绘画的特色。来迎图中还有一种特殊的被称为来迎图终极的《摄取不舍曼陀罗》,或被认为与来迎图不同的《二河

  • 标签: 往生 阿弥陀三尊 净土变 光明寺 十六观 实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