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带有自己独有的禀赋而来,每一个孩子都等待在这个世界上施展他们的天性。幼儿教育最重要的是注重对孩子本身的培养,看到他们共性的天赋,与这些共性天赋合作,让这些共性天赋成长为习性,成为能力,让他们潜在的个性天赋得到发展,否则个性天赋就会被浪费,被埋没。

  • 标签: 幼儿 天赋养育 韵律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养育环境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儿童早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在上海16个区抽取187所幼儿园共22 509名新入园儿童,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育儿环境指数(ICCE)评估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采用人类早期能力指数了解儿童早期发展情况。根据ICCE分数在人群中的分布将被调查儿童分为4组,家庭养育环境最差组(≤10分)、中下组(11分)、中上组(12分)、最好组(13分)。分别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养育环境的相关因素以及养育环境对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结果共22 067名儿童完成本次调查, 年龄(44±7)月龄, 男11 425名(51.8%),女10 642名(48.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孩、母亲教育程度高、家庭年收入高、独生子女、父母非离异及早期母乳喂养经历是新入园学龄前儿童家庭养育环境的保护因素[β=0.064、0.238、0.119、0.096、0.113、0.032,95%可信区间(CI): 0.020~0.108、0.175~0.302、0.058~0.180、0.046~0.146、-0.012~0.242、-0.051~0.116,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较于养育环境最好组,养育环境中上组、中下组和最差组早期发展高危风险均更高,OR值分别为1.543 (95%CI: 1.373~1.735, P<0.01),2.537 (95%CI: 2.254~2.856, P<0.01)和4.198 (95%CI: 3.757~4.690, P<0.01)。结论养育环境不仅与家庭结构及社会经济因素有关,且与早期母乳喂养经历显著相关。而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早期发展促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儿童 儿童抚育 儿童发育
  • 简介:摘要:养育方式对孤残儿童心理影响很大,本文旨在探分析不同养育方式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探索孤残儿童的最佳养育方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语言作为幼儿成长的必备技能,保证幼儿语言发育水平对于维持其身心健康和综合表达能力显得至关重要。但是受多方面不合理因素干扰可能会出现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现象,这对于幼儿语言能力培养和未来成长水平也会产生很大影响。本文侧重研究幼儿语言发育迟缓,了解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的表现和家庭养育影响因素,并从家庭养育环境入手确定幼儿语言发育迟缓现象改善对策。提高幼儿语言发育水平,彰显可靠家庭养育环境的作用。

  • 标签: 家庭养育环境 幼儿语言 发育迟缓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情绪健康发展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先由对情绪障碍幼儿小语的情景观察导入,从多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并根据原因对症下药,通过改善环境、个性化策略以及家园合作等形式使得小语接纳、融入,情绪问题得到了较有效的解决,最终适应了集体生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家庭养育对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方法:进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表对408例儿童的家属进行调查,其中204例儿童例体格生长发育不良,将其作为病例组;204例儿童例体格生长正常发育,将其作为对照组,测量并记录两组儿童的体质量、身高,并通过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因素结果:病例组的主带养者、主带养者文化程度、主带养者育儿知识掌握、与孩子交流、加饮料奶喂养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带养者是祖(外)父母、主带养者文化程度低、与孩子交流少、常加饮料奶喂养、进餐不规律是影响儿童体格生长发育的因素。(P<0.05)。结论:影响儿童体格发育家庭环境儿童喂养知识与方式、儿童进食习惯是影响儿童体格发育的重要原因。

  • 标签: []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家长社交与语言养育行为与孤独症儿童发展能力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8~12月,对医院门诊被诊断为孤独症的302名儿童家长进行社交与语言养育行为调查,同时收集儿童Gesell量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和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的测量数据。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家长之间社交与语言养育行为,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家长社交与语言养育行为与儿童发展能力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父亲与母亲儿童社交、语言养育行为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33,P=0.303;t=-0.312,P=0.756)。不同年龄组父亲之间儿童社交、语言养育行为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425,P=0.244;F=1.127,P=0.345);而在不同年龄组母亲中,<30岁组、30~34岁组儿童社交养育行为明显优于35~39岁组(F=3.374,P=0.019;LSD两两比较:P=0.010,P=0.006)。父亲中,研究生及以上组和大学组的儿童社交养育行为(F=4.346,P=0.008;LSD两两比较:P=0.020,P=0.001)和儿童社交+语言养育行为(F=3.965,P=0.012;LSD两两比较:P=0.020,P=0.002)明显优于高中/职专组。母亲中,研究生及以上组的儿童社交养育行为(F=2.812,P=0.040;LSD两两比较:P=0.008,P=0.023,P=0.009)、儿童语言养育行为(F=3.769,P=0.011;LSD两两比较:P=0.010,P=0.025,P=0.001)、儿童社交+语言养育行为(F=3.654,P=0.013;LSD两两比较:P=0.005,P=0.015,P=0.002)均明显优于大学组、高中/职专组、初中及以下组。家长社交养育行为[(40.72±6.80)分]、语言养育行为[(27.20±5.22)分]、社交+语言养育行为[(67.92±11.10)分]与儿童精细动作[(61.75±16.41)分](r=0.193,P=0.001;r=0.153,P=0.009;r=0.190,P=0.001)、认知[(68.28±16.83)分](r=0.231,P=0.000;r=0.186,P=0.001;r=0.229,P=0.000)、语言[(53.01±18.55)分](r=0.262,P=0.000;r=0.305,P=0.000;r=0.304,P=0.000)、社交自理[(61.44±17.85)分](r=0.264,P=0.000;r=0.238,P=0.000;r=0.274,P=0.000)呈正相关,家长语言养育行为、社交+语言养育行为与儿童社会生活能力[(8.65±0.89)分]呈正相关(r=0.142,P=0.046;r=0.140,P=0.049)。家长社交养育行为、语言养育行为、社交+语言养育行为与ABC量表得分[(50.53±21.39)分](r=-0.089,P=0.336;r=-0.115,P=0.215;r=-0.107,P=0.250)、克氏量表得分[(13.96±4.54)分](r=-0.050,P=0.490;r=-0.059,P=0.411;r=-0.058,P=0.421)均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孤独症儿童家长的社交与语言养育行为与其年龄及文化程度均有一定关系,且与儿童发展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明显相关,但与儿童症状严重程度无关。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家长 养育行为 社交发展 语言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父母养育方式和生活事件对儿童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ASLEC)对北京420名儿童青少年进行情绪行为问题、父母养育方式以及生活应激事件的调查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养育方式和生活事件与情绪行为问题各因子的相关性。结果420名被调查的儿童青少年中,男孩主要有交往不良(9/44,20.5%)、分裂样(7/44,15.9%)和强迫性(51/124,41.1%)问题;女孩主要有抑郁(63/98,64.3%)、分裂样(86/154,55.8%)问题。CBCL总分异常者中母亲养育因子中的拒绝否认[(13.1±5.2)分与(11.8±3.7)分]和惩罚严厉[(11.4±4.2)分与(10.5±3.1)分]得分高于CBCL总分正常者(t=-3.00、-2.38,均P<0.05)。父亲惩罚严厉(OR=1.11,95%CI 1.02~1.22)、过度保护(OR=3.41,95%CI 1.34~15.96)和母亲偏爱(OR=1.74,95%CI 1.08~3.11)可能分别是男孩体诉、不成熟和社交退缩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均P<0.05);母亲偏爱(OR=1.31,95%CI 1.04~1.74)、拒绝否认(OR=1.23,95%CI 1.06~1.47)和温暖理解(OR=1.04,95%CI 1.01~1.08)可能分别是女孩体诉、残忍和不成熟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均P<0.05)。CBCL总分异常者的总应激量、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丧失和健康适应问题多于CBCL总分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8、2.87、2.90、3.29、3.16,均P<0.05)。学习压力和丧失问题可能是情绪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OR=1.10、1.21,均P<0.05)。结论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和负性生活事件可能对儿童情绪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儿童 青少年 行为 情绪 父母养育方式 生活事件
  • 简介:摘要: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对外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多,这对我国英语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英语学习基础的初中英语学习阶段,更显得尤为重要。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英语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文化品格,语言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做到核心素养育人。基于此,本文详细论述了如何提高核心素养育人体系下的初中英语课堂,并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策略。

  • 标签: 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 课堂构建 策略
  • 简介:摘要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子代由于受到母体高血糖环境的影响,导致其发生近、远期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0~3岁是婴幼儿早期健康干预的关键窗口期,在此期对GDM母亲子代进行有效的养育照护,可明显降低其近、远期疾病的发生。本文阐述了GDM母亲子代0~3岁的养育照护现状、内容及效果,并总结了养育照护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 标签: 综述 妊娠期糖尿病 0~3岁婴幼儿 养育照护
  • 简介:摘要:用心教育,将爱渗透到每个学科当中,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新课改背景下,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只有实施用心教育,才能塑造出更加阳光向上的学生,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 标签: 实施 用“心”教育 塑造 阳光学生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将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应用于社区产后访视中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于我社区管理的104例可能抑郁的高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后产后抑郁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抑郁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产后第八周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将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应用于社区产后访视中对产后抑郁中,可以显著的降低患者的抑郁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结构性积极养育计划 社区产后访视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状况,探讨儿童饮食行为在父母喂养方式对学龄儿童BMI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分析,为以家庭为单位,有针对性地为健康育儿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80名在校学生,对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儿童饮食行为、喂养方式等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Bootstrap法检验其饮食行为的中介效应。结果 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率达34.3%;在控制性别、胎次后,儿童饮食行为在父母喂养方式对学龄儿童BMI的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结论 改善学龄儿童的饮食行为习惯,可有效避免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

  • 标签: 儿童肥胖 饮食行为 喂养方式 中介效应
  • 简介:摘要: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会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以《五人墓碑记》为例,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在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落实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 标签: 文言文教学 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共同养育理论的母乳喂养干预方案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在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67名初产妇及其配偶67名为研究对象,以预产期在2019年10—11月的35名初产妇及其35名配偶为对照组,预产期在2019年12月—2020年1月的32名初产妇及其32名配偶为试验组。对照组通过微信群给予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和答疑,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共同养育理论的母乳喂养干预方案。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6周的纯母乳喂养率、简体中文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BSES-SF)得分、简易共同养育关系量表(Brief CRS)得分及其配偶的中文版婴儿喂养态度量表(IIFAS)得分。结果试验组产后6周纯母乳喂养率为87.5%(28/32),高于对照组的77.1%(27/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2,P>0.05)。试验组初产妇的简体中文版BSES-SF内心活动维度得分为(20.78±5.05)分、Brief CRS总分为(71.84±8.60)分、产妇配偶的中文版IIFAS总分为(63.38±7.25)分,高于对照组的(16.94±4.78)、(67.00±10.94)、(59.89±5.9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96、2.002、2.166;P<0.05)。结论基于共同养育理论的母乳喂养干预方案可以提高产妇配偶的婴儿喂养态度、初产妇的共同养育感知程度,对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干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 标签: 母乳喂养 共同养育 初产妇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据调查发现,当代父母更加注重育儿的科学化与合理化,他们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怎样把孩子养大”,也开始关注“如何能把孩子养好”,他们正逐渐由传统育儿观念向科学育儿观念转变,对于没有育儿经验的新手父母来讲,他们更加渴求能够通过可靠的平台进行科学育儿知识与技巧的学习。本项目经过前期对父母育儿知识需求的调查,依托Q社区社会工作机构,借助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以专业教师为指导,采取小组服务的形式,开展亲子活动,为新手妈妈们赋能,并通过讲座形式帮助妈妈系统学习育儿知识,提高其育儿技巧,为婴幼儿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建设工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和检验建筑材料的质量。从源头上做好质量监控,对材料的型号、尺寸、规格等问题进行严格把关。此外,选择、使用和贮存也应符合规定和要求。在行政管理手段、登记和材料的检查、检验等方面,建立了科学完善的制度,保证了项目的顺利有效开展。在每个环节,建筑材料都能满足施工要求和使用规范。竣工验收和监理工作也要跟上步伐,为建设工程建设提供最基本的质量保证。

  • 标签: 建材质量 检测技术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