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的护理配合。方法12例先天性感音性耳聋患者全麻下面神经隐窝入路手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等手术配合。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的充分了解和密切配合及中严格的无菌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人工耳蜗 植入手术 手术配合 无菌操作
  • 简介:目的分析人工耳蜗对患者的听觉康复作用,比较声场和头戴式耳机两种人工耳蜗术后助听听阈评估方法的优劣。方法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27例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男性18例,女性9例,植入年龄跨度1.7至18.6岁,平均7.6±5.4岁。开机后分别采用声场扬声器和TDH39头戴式耳机评估患者0.25k、0.5k、1.0k、2.0k、4.0kHz的助听听阈,TDH39耳机还可测试8.0kHz的助听听阈。使用配对t检验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使用声场扬声器得到的助听听阈3FA(即0.5k、1.0k、2.0kHz平均听阈)为39.4±7.7dBHL,4FA(即0.5k、1.0k、2.0k、4.0kHz平均听阈)为37.5±7.3dBHL。使用TDH39头戴式耳机测得的助听听阈3FA为39.3±6.1dBHL,4FA为38.4±5.7dBHL。两者所测得的3FA(P=0.8801)和4FA(P=0.2133)均无统计学差异。使用两种方式测得的0.25kHz(P=0.8756)、0.5kHz(P=0.0630)、1.0kHz(P=0.1980)、2.0kHz(P=0.6866)助听听阈均无统计学差异,4.0kHz(P=0.0062)耳机测试听阈低于声场结果。结论人工耳蜗植入可帮助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实现良好的听敏度。使用头戴式耳机可获得可靠的植入后助听听阈,比声场测试更加简便易行。

  • 标签: 人工耳蜗 测听法 助听听阈 听力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0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对手术患儿进行术前评估,充分的术前各项准备工作,中积极主动配合护理,术后妥善处理伤口与康复训练指导。结果20例手术患儿术后6-7天出院,并于1个月以后安装了言语处理器,多数听力改善效果明显。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创伤较大,手术器材特殊。手术患者绝大多数为婴幼儿,手术前后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手术的全过程中始终要按照小儿的特点进行全程专业护理,才能保证手术圆满成功。

  • 标签: 人工耳蜗 耳蜗植入术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通过对566例2-6岁听力障碍儿童植入人工耳蜗后韵母识别能力的康复效果跟踪评估.分析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年龄、性别、康复时间对韵母识别能力康复效果的影响.探讨听障儿童韵母识别能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方法本研究采用全国聋儿康复系统通用的《听障儿童听觉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中的韵母识别词表进行听觉能力评估。采用人工耳蜗植入年龄、性别、康复时间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因变量为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韵母识别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韵母识别能力随康复时间延长,韵母识别率显著提高(P〈0.001);康复时间和儿童年龄对韵母识别能力的交互效应显著(P〈0.001),年龄越小的儿童进步越大;儿童性别对韵母识别能力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结论人工耳蜗术后韵母识别能力随康复训练时间的延长快速发展,年龄越小发展越快;听觉强化训练时间至少要经过12个月,韵母识别能力才能相对稳定,对于2岁年龄组听觉强化训练时间要超过1年。

  • 标签: 听障儿童 人工耳蜗 听觉康复:韵母识别
  • 简介:目的观察Nucleus24CA型人工耳蜗植入后电极阻抗、行为反应阈值(T-level,T级)及最大舒适级(C-level,C级)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内在联系,探讨其对术后调机的指导意义。方法对81例植入Nucleus24CA型人工耳蜗患儿,分别在中、术后1、2、6个月进行电极阻抗阈值测试,收集术后对应T、C值,并对其变化规律及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电极阻抗值中检测最低,术后1月开机最高,此后逐渐减低(P〈0.01);自蜗顶至蜗底各通道间电极阻抗值无显著差异(P〉0.05)。各电极通道T值、C值随术后时间延长逐渐增高(P〈0.05),并与电极阻抗值呈线性相关。结论测定电极阻抗值是评估人工耳蜗刺激电极状态的有效手段;术后2月应同时调试T值及C值,此后则应对C值进行重点调试。

  • 标签: 人工耳蜗 电极阻抗
  • 简介:摘要总结了4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期护理,包括术前充分准备,适应性功能锻炼,术后卧位正确摆放,康复训练和并发症预防,认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期护理十分重要,是髋关节置换成败的关键。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目的建立中利用探测电极施行电刺激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evokedauditorynervecompoundactivepotentials,ECAP)检测的方法,在植入人工耳蜗装置前评估患者耳蜗听神经功能状况。方法选择20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其中耳蜗形态发育正常12例,5例双侧前庭导水管扩大,3例双侧耳蜗Mondini畸形。测试完成后全部使用Cochlear人工耳蜗。全麻后常规人工耳蜗手术进路,行标准耳蜗鼓阶开窗,将自制测试用多通道试验电极置入鼓阶。电极连接Cochlear公司体外言语处理器及自制电刺激发生器。连接电脑,采用CustomSoundEP2.0软件,调整优化刺激参数进行神经反应遥测(neuralresponsetelemetry,NRT)初步了解听神经功能状态;刺激强度以5CL为步长递减或递增至反应阈值给予电刺激脉冲。同时自动记录ECAP波形和阈值。植入人工耳蜗后常规进行NRT检测,记录ECAP波形和阈值;术后1个月患者开机后采集T、C值,将两种电极测试所得阈值和开机C值进行相关性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电极ECAP引出率为90%,商业电极ECAP引出率为90%,平均阈值分别为(160.50±15.12)CL和(160.00±11.27)CL,两者经统计学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开机后C值(177.40±10.61)有明显相关性(R2=0.844,r=0.919)。结论成功建立了中植入人工耳蜗装置前的ECAP检测方法,为内耳和/或听觉通路发育异常及无残余听力患者提供有效的听神经反应信息,对了解听觉系统发育程度及初步预测术后患者康复情况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 电刺激 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 简介: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筛查时其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他们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0名听障儿童父母在子女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筛查时进行评价。将SCL-90各因子的得分与中国常模相比较。结果听障儿童父母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7个因子的得分均低于中国常模,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O.05)。结论听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筛查时其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正常。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术 父母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一种终止妊娠的措施,部分患者是由于未婚先孕羞于别人知道,心理不安,或者害怕手术的疼痛;有的是受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对计划生育政策有抵触情绪,不能积极配合;再有一部分是能够响应计划生育政策,但因避孕措施失败或哺乳期受孕所致。无论何种因素,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可直接影响身心健康。

  • 标签: 人工流产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人工流产手术是早孕终止妊娠最常见的方法。手术对女性的身体和精神都有一定程度的伤害。通过对486例人工流产患者进行术前、中、术后护理,并提供健康指导。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无并发症。

  • 标签: 人工流产 手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人工流产病人对策。方法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心理的心理状态,探讨其心理护理护理。结果采取综合心理护理,病人手术顺利进行。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人工流产病人的情绪,使手术进行。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的优越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1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者作为观察组,同期80例行一般流产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在手术时间(包括消毒、扩宫、吸宫时间)、中程疼痛程度、中出血量、术后清醒至离院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等做比较分析。结果手术时间观察组所用时间小于对照组(P<0.01);中程疼痛程度观察组无痛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出血量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清醒至离院时间观察组所用时间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无痛人工流产安全、有效、简便,减轻了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流产术芬太尼异丙酚
  • 简介: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是用生物材料或非生物材料制成关节假体,植入人体替代病损的关节结构的一类手术方法,其目的是消除病痛,矫正畸形,重建一个稳定的关节,从而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在解决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进行走能力等方面有其优越性,已成为骨科解决某些髋关节疾患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同时对骨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努力做好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预防中、后并发症的发生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恢复的关键。

  • 标签: 人工髋关节 置换术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研究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即给予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肢体锻炼),术后护理(包括肢体护理、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出院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优良率为73.08%,研究组优良率为96.30%,研究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为84.62%,研究组满意度为96.30%,研究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期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可提高护理效果,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也是大多数育龄妇女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但它不能作为常规的避孕方法,不能作为计划生育的一种手段,更不能反复多次应用,以免影响受者的身体健康。近年来,人工流产的人数逐渐增加,其相应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有十余种,给受者本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作为妇产科医生,如何防治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尤为重要。因此,人工流产中应严格无菌操作,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人工流产 并发症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应用体会,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50例自愿选择无痛人流的早孕妇女,应用异丙酚加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患者用药后的镇痛效果、生命体征、中出血、子宫收缩、宫颈松弛、人流综合征等情况。结果50例患者行无痛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均满意,宫颈口松弛有效,扩宫顺利,中出血少,无一例人流综合征发生。结论异丙酚加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好,患者痛苦小,对治疗满意率高,不良反应少,为人工流产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早孕 静脉麻醉 无痛人工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自愿接受人工流产13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科学、全面的综合护理。结果1360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手术,无痛感、无紧张焦虑感,无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行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实施细致、全面的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对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无痛 人工流产 综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