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们在小学时就已经跟平移有所接触了.初学平移,感觉平移问题就是画平移图形,其实平移也是一种数学方法.我们有时会碰到有关不规则图形问题,这时通过平移构造规则图形,就可使问题简单化.例1如图1,在长为50m,宽为30m长方形地块上,有纵横交错几条小路,宽均为1m,其他部分均种植青菜,求种植青菜面积.

  • 标签: 图形问题 平移 巧用 不规则图形 数学方法 简单化
  • 简介:【刚体】"平移"和"旋转"是《理论力学》刚体运动学中两个概念。所谓"刚体",是指符合下列条件一种理想化运动物体: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任何两点间距离都不会改变(因而整个物体形状和大小也不会改变),那么这样运动物体就叫作"刚体"。【平移】如果一个刚体在运动过程中,任何两点位移都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刚体运动就叫作"平移"。可见,平移有如下特征:(1)平移时,在任何一段时间内,刚体中每一点

  • 标签: 刚体运动 运动物体 几何变换 《理论力学》 平面图形 移时
  • 简介:飞飞遇到了一道题:把长12厘米、宽3厘米长方形纸片逐层摆起来,一直摆到第7层(图1),这个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飞飞心想:求这个图形周长,就是求围成它所有线段长度和。通过“数数”,飞飞找到了计算方法:第1层有8个12厘米,第2层到第7层各有1个12厘米,左侧有7个3厘米。

  • 标签: 平移 长方形 周长 图形 线段
  • 简介:近期观摩了多位教师执教“平面图形旋转”一课。总体感受是:绝大多数教师对这个内容缺乏深入研究,缺乏以数学概念抽象过程为载体学生认知过程分析,只是照本宣科,以“灌输”方式讲概念,而不是通过适当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抽象“三要素”过程;对“如何研究旋转性质”缺乏思考,有些教师甚至不理解为什么“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对应点旋转中心连线夹角等于旋转角”和“旋转前、后图形全等”就是性质,因此只能按照课本给定“探究”栏目依样画葫芦,让学生进行“假探究”,缺少“从哪些角度研究性质”引导,没有让学生经历必要数学推理而得到“旋转性质”。

  • 标签: 平面图形 旋转角 教学 引导学生 思维 数学概念
  • 简介:研究几何重要方法就是研究几何基本图形.本文通过对等边三角形旋转中一个基本图形探究,对这一基本图形及性质进行了归纳,利用这一基本图形解决相关、较复杂图形求解问题,得出了解决这一类几何命题方法,从而使学生受到从简单到复杂思维训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把复杂问题化归成简单问题数学思想方法。

  • 标签: 基本图形 等边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
  • 简介:要说最有趣教科书,非数学书莫属了!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各式各类问题,还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生活相关案例.因此,闲暇时光,我喜欢抱着数学书琢磨.比如在《平面图形认识(二)》中有这么一个问题:如图1,铅笔放置在△ABC边AB上,笔尖方向为点A到点B方向.

  • 标签: 铅笔 旋转 平面图形 数学书 教科书 ABC
  • 简介:我们如同旋转木马一般循环反复我会追上爱吗?我永远得不到答案,我知道追求你就像童话般飘渺,但我感觉自己紧紧粘在这旋转木马上

  • 标签: 中学 英语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 简介:在半径不等两个圆相外切,并条件中含外公切线几何题中,有些可通过平移外公切线解题.平移外公切线,不仅能使分散条件相对地得到集中,而且又能构造出一个矩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以此,扩充了条件,进而,为完成解题打开了通道.

  • 标签: 公切线 平移 直角三角形 几何题 解题
  • 简介:摘要数学教材版本多样化发展,通过教材比较研究可以分析总结各个版本教材优点和不足,为教材改进给出了思路和方向。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图形几何内容为研究对象,对两种版本教材中图形几何内容章节编排、内容安排、呈现方式进行比较和研究,可以得出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图形几何内容在章节编排和内容分布方面差异不大,但是在数量篇幅,内容设计及用途和呈现方式上有明显差别。在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给出图形几何内容在数学教材中建议。

  • 标签: 人教版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图形与几何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旋转升降舞台是提高演出效果重要设施,液压旋转升降系统各元件之间协调配合,能够共同完成对舞台旋转、升降回路控制。本文主要分析了液压旋转升降舞台结构和设计原理以及液压升降旋转系统设计,并对该系统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做了详细阐述。

  • 标签: 液压 旋转升降舞台 设计 应用
  • 简介: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3~84页信息窗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意义,能指出并测量简单图形周长。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周长概念形成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感受数学知识间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周长意义,会用不同方法测量简单图形周长。

  • 标签: 图形的 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实录 具体情境 概念形成 平面图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例题右图是一个立方体,六个面分别写着1、2、3、4、5、6。其中1对面是6,2对面是5,3对面是4。开始时,写有6面朝下,把立方体沿桌面翻滚,并记录下每次朝下数字(从6开始)。5次翻转后,记录数字刚好是1、2、3、4、5、6各一次。那么,记录这6个数字排列顺序有多少种?

  • 标签: 立方体 旋转 排列顺序 个数
  • 简介:星期天,山羊老师要带大家去游乐场游玩。听到这个消一十息,太家都兴奋地跳起来:“游乐场旋转木马最好玩!”红尾鸡带大家到游乐场去玩旋转木马。他问道:“玩旋转木马每人要6元,你们8人一共要花多少元?”白白兔抢先说:“要求8人一共要花多少元,就是求8个6元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为6×8=48(元)。”红尾鸡竖起大拇指说:“答得完全正确。”

  • 标签: 木马 旋转 游乐场 星期天 大拇指 红尾
  • 简介:明明用一些图形摆了下面这几个图形,请你数一数他分别用了几个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和长方形。请分别给这些图形涂上你喜欢颜色。

  • 标签: 图形 正方形 长方形 三角形
  • 简介: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6~47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并能用自己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2.经历操作、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 标签: 轴对称图形 教学实录 义务教育课程 实验教科书 空间观念 对称美
  • 简介: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2页。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正式学习平面图形开始。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认识了立体图形,本单元编排层次同认识立体图形编排大致相同。1.以动手操作为主线,注重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无论是平面图形引入,还是对平面图形进一步认识,教材都设计了大量操作活动,以使学生在操作中逐步加深对平面图形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在"认识图形"中,教材通过"从立体图形中得到平面图形操作活动,既引入了平面图形学习,又使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2.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图形认识。

  • 标签: 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 空间观念 操作活动 学习过程 实际情境
  • 简介:作用对于人类来说非常重要,远古时期人用门来做屏蔽作用,但随着智能建筑发展,不仅要求门有屏蔽作用,同时能够实现自动化,并能有效通行、疏散和周围环境协调。文章对自动门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平移式自动感应门进行了硬件设计,主控制器选用S7—200CPU224型号,传感器选用NAcs83600型号微波感应器,执行机构选用LEY8010Q直流无刷静音电动门电机。通过STEP7-Micro/WIN软件对PLC进行编程,包括主程序模块、开门子程序模块、关门子程序模块和故障诊断报警输出模块等组成。最终完成了平移式自动感应门设计。

  • 标签: 智能建筑 自动感应门 S7-200 CPU224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