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防屈曲支撑的减震耗能性能优越,且便于施工和安装,能够进行批量生产,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构中。防屈曲支撑逐步向轻量化、功能多样的方向快速发展,从专利技术现状出发,对防屈曲支撑进行技术分类,对防屈曲支撑的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其研究和工程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 标签: 屈曲 支撑 耗能 专利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髋关节屈曲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40例髋关节屈曲畸形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根据其具体情况采用髂腰肌止点重建术、股直肌松解或Z形延长术予以治疗,其中手术效果优23例(占57.5%),效果良14例(占35%),效果差3例(占7.5%),手术优良率为92.5%(37/40),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目前常用的治疗髋关节屈曲畸形的手术方法包括髂腰肌止点重建术、股直肌松解术,可取得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有效避免或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髋关节 屈曲畸形 手术治疗方法
  • 简介:我国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约占10%,采用金标法做HBV快速检测是血站外出采血时淘汰HBsAg阳性献血者常用的方法,目的是提高采血合格率,保证血液质量,且节约血液资源。笔者曾用两个厂家金标试剂,对2120人开展HBV快速检测合格后采血,回站再用两家不同试剂作ELISA法检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ELISA HBSAG 弱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危急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218例心电图危急报告的特点、流程及结果等,总结心电图危急报告的重要性及应用价值。结果我院心电图危急的分布特点住院患者136例,占62%,门急诊患者82例,占38%。急性心肌梗死102例,占47%;急性心肌缺血、损伤5例,占2%;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56例,占26%;致命性缓慢性心律失常55例,占25%。危急发生人群老年人大于中青年。结论心电图危急项目的制定、报告的及时性、流程的规范能明显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保障医疗安全,应尽快在各级医院实施;危急项目应尽快统一。

  • 标签: 心电图 危急值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牵引推挤法是治疗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运用牵引推挤法治疗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73例。结果本组73例,骨折均愈合,解剖复位68例,近解剖复位5例,骨折愈合时间4-6周,其中优68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6.7%。结论牵引推挤法是治疗屈曲型桡骨远端锁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危急快速报告方式。方法对我院2016年检验危急快速报告分数进行排序,筛选出前10名科室的危急快速报告情况进行研究,设计实验室信息系统报告与双通道报告检验危急的标准、流程并进行实时监管,对比两种报告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2016年我院的危急快速报告份数共1265份,其中实验室信息系统报告份数是631份,双通道报告份数是634份,对比差异不大(P>0.05)。在实验室信息系统报告的应用下,护士回复时间是(1.2±0.3)min,医生回复时间为(1.9±0.4)min;在双通道报告的应用下,护士回复时间是(0.7±0.2)min,医生回复时间为(1.1±0.3)min;双通道报告的回复时间显然短于实验室信息系统报告,对比差异较大(P<0.05)。在实验室信息系统报告的应用下,护士回复率是90.0%,医生回复率是79.7%;在双通道报告的应用下,护士回复率是99.7%,医生回复率是97.6%;双通道报告的回复率显然高于实验室信息系统报告,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双通道报告方式在检验危急快速报告中的应用价值高于实验室信息系统报告方式,可明显建设护士与医生的回复时间,且有助于提升回复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检验 危急值 快速报告 方式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综述医学检验危急即是危及患者生命的指标,准确报告检验危急指导临床,得出结论危急报告对临床指导非常重要,而危急错误报告将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定要杜绝危急错误的发生。

  • 标签: 检验危急值 危急值报告 实验室质量控制 实验前质量控制
  • 简介:患者,男,13岁。3岁时因患不明原因的高热,未经及时治疗,而导致走路不稳,步态异常,后症状逐渐加重,相继出现双下肢无法伸直、肌肉变细。双足跟抬高,走路畸形等。故以“双下肢屈曲畸形并行走无力10年”而于2001-12-13来我科求治。入院查体:双髋屈曲、内收、内旋,双膝屈曲,双足内翻,跖曲。双下肢肌肉萎缩,行走呈剪刀式步态,双膝髌

  • 标签: 脑性瘫痪 高位髌骨 肌腱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出住期间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感知、期望和满意度。方法选择问卷填写调查的方式,对在住院期间的病人进行感知、期望和满意度调查并分析。结果病人对护理服务调查问卷得分数感知平均4.13±0.54分、期望平均4.34±0.45分、满意度平均4.34±0.12分。根据护理服务调查结果看,不同病人的不同护理服务需求都存有差异性。结论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感知和期待存有很高的期望,但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还有待加强,需要增强护理服务技能和及时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 标签: 期望值 感知值 护理服务 满意度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出住期间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感知、期望和满意度。 方法 选择问卷填写调查的方式,对在住院期间的病人进行 感知、期望和满意度调查并分析。 结果 病人对护理服务调查问卷得分数:感知平均 4.13±0.54 分、期望平均 4.34±0.45分、满意度平均 4.34±0.12分。 根据护理服务调查结果看,不同病人的不同护理服务需求都存有差异性。 结论 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感知和期待存有很高的期望,但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还有待加强,需要增强护理服务技能和及时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 标签: 期望值 感知值 护理服务 满意度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尿液pH与血液pH的关系。方法选择PICU患者200名,排除肾脏疾病及代谢性疾病患者,采血作血气分析时,留取尿液测pH。结果血气pH与尿液pH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173,P=0.015(双侧),血气pH与尿液pH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结论血液pH与尿液pH存在直线相关性,呈正相关。

  • 标签: 尿pH 血pH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染科常见危急,讨论危急报告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5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传染科390例次危急报告结果,分析危急发生的时间、种类及原因.结果传染科危急多发生在800~1800时段,共319例次(81.79%),传染科危急报告共390例次,其中发生血钾异常227例次(58.21%)其次是血糖异常64例次(16.41%)和PT、APTT、FIB异常36例次(9.23%)为危急主要表现.结论根据传染科危急分布的时间特点和种类,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弹性排班,针对性地强化药品配置与管理,全面执行落实危急报告制度是确保患者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关键词危急;传染科;护理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8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本科假危急产生原因,提出合理解决办法,减少危急误报率,避免因假危急产生的医疗过错。方法对本科2011年1~6月的危急报告本进行统计,对其中的假危急发生原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报告危急数294例,其中39例假危急,假危急比例为13.27%。分析前过程出现假危急占92.31%,分析中过程出现假危急占5.13%,分析后过程出现假危急占2.56%。结论整个检验分析过程都有可能产生假危急。因此应加强对临床医护标本采集的培训指导,提高检验人员的责任心及理论水平,规范危急范围的设定。

  • 标签: 假危急值 标本采集 理论水平 危急值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了解孵育时间对抗HCVS/CO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对标本进行抗HCV检测。结果孵育时间延长可使阳性标本抗HCVS/CO增高。结论为了确保检验质量,在采用ELISA法测定抗HCV时,应严格控制孵育时间。

  • 标签: 孵育时间 抗HCV S/CO值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医学检验危急管理的实际情况,并且对相应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对策。方法:此次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的共计506例医学危机报告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应用软件对于危机项目构成比例,以及各个时间段实际危急发生的周期进行分析。同时,对各科室危急报告量进行综合性的探究。结果:在此次研究中发现,就临床检验医学危机而言,出现最高的项目为血小板,占整体危机总数的16.8%,其次为白细胞,再次为血肌酐。危机报告集中在白天9:00至11:00。周二与周四危急报告数量相对较多,周日危急报告数量相对较少。重症监护部病房危急报告数量最多,其次为肾内科。结论:检验科室人员需要对检验医学危机制报告制度进行有效的执行,进一步使各个科室能够对未及时报告登记制度予以落实,需要对于医学检验危机开展有效的评估,以此确保医疗质量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

  • 标签: 医学检验 危机值管理 管理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3种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测量方法昕得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直肠腺癌的ADC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对44例直肠腺癌患者行MRI扫描,采用3种不同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ROI)选取方法测量肿块ADc。方法1:选择增强序列强化最明显的部位作为ROI,在ADC图相应区域勾勒强化区范围并测量ADC。方法2:选择指数表观扩散系数(exponential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eADC)图上直肠癌病灶内信号最明亮部位,沿其边缘勾勒,测量ADC。方法3:在ADC图上选择肿块最大层面,并沿病灶边缘勾勒病灶范围,测量ADC,并对比分析ADC与其病理分化程度间的相关性。结果方法1所得数据与病理结果有相关性(r=0.718,P=0.000);方法2昕得数据与病理结果有相关性(r=0.637,P=0.000);方法3昕得数据与病理结果有相关性(r=0.643,P=0.000)。结论方法1测量昕得ADC与直肠癌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最好。

  • 标签: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感兴趣区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影响涉嫌酒驾人员乙醇含量呼气与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差异性的因素。方法 与本地执法部门联合 调查、调研,由执法部门 随机选出本区 3 00名涉嫌酒驾人员为调查对象,分别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和血液监测,呼气和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均存在差异,回顾其基本资料,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影响呼气和血液乙醇含量检查差异的因素: 59.2%是吹气和抽血时间差、 8.8%是个体差异、 7.8%是血液样本采集和保存方法、 18.8%是呼气式酒精检测仪、 5.4%是实验室检测条件。结论 涉嫌酒驾人员呼气和血液检测中乙醇含量出现差异的因素较多, 一方面:执法部门 要不断规范执法程序、规范检验流程、增强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另一方面:检验检测机构要适应形势需要配置相应的设备仪器,同时严格执行检测规范。只有两方均做好努力 才能 更有效 提高 涉嫌酒驾鉴定质量,避免因检测存在差异而出现质疑,最大程度保护当事人权益。

  • 标签: 涉嫌酒驾 乙醇含量呼气值 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