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现如今随着人们保健的意识的不断增强,各种保健运动备受关注。也许我们很多人知道有氧运动能够减肥健身,但就是一直分不清楚有氧运动和运动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区别,你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吗?

  • 标签: 有氧运动 无氧运动 保健运动 减肥健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对进行创通气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AECOPD伴有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均首次接受创机械通气治疗,吸入浓度分别给予33%、53%,并同时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上机前、上机后2h,记录患者的PO2、PCO2、呼吸频率、潮气量、格拉斯哥评分的变化。结果与上机前比较,上机后2组PO2、潮气量、格拉斯哥评分升高;PCO2、呼吸频率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当浓度升高时,PO2亦有升高,但潮气量、格拉斯哥评分并未有显著升高,PCO2、呼吸频率亦未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创通气下适当的浓度对维持正常的氧分压是必要的,但进一步升高浓度并不能增加PCO2的降低。

  • 标签: 无创通气 氧浓度 PO2 PCO2 COPD
  • 简介:肌肤为何泛黄黯沉没有生气?肌肤泛黄、黯沉、没有生气,这些都是肌肤缺氧的后果,我们的肌肤在30岁时含氧量就会减少25%,50岁时更要锐减50%以上。肌肤缺氧,是每个爱美人士恐慌的问题,不透气的肌肤将无形中衰老,细胞死亡!

  • 标签: 肌肤 缺氧 细胞死亡 含氧量 生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9年末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逐渐在全球大规模流行,其重症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表现为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或ARDS,因此如何选择呼吸支持技术成为临床热点之一。创正压通气(NPPV)和经鼻高流量湿化疗(HFNC)已先后在临床推广多年,在COVID-19疫情期间救治重症患者呼吸衰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基于患者病情、设备资源、医护团队和感控等因素不同,怎样优化技术选择、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风险尚存在不同意见。本文拟就COVID-19重症患者NPPV和HFNC合理应用分享经验。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梅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儿科
  • 创建时间:2022-12-21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7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疗(HFNC)在新生儿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9年6月—2022年6月就诊的早产儿呼吸暂停、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观察组进行HFNC。对比2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平均气道压(MAP)、合指数(OI)、pH值、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OI、pH值、PaO2优于对照组(P<0.05)。2组PaCO2、MAP对比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创通气治疗中应用经鼻高流量疗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新生儿;无创通气治疗;经鼻导管高流量氧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储备指数(ORI)监测,比较不同海拔地区患者气管插管通气安全时限。方法纳入择期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并需动脉穿刺置管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8~70岁,其中青海省人民医院(西宁,海拔2 200 m)长期居住在海拔1 500~3 000 m地区的患者30例为中海拔组,玉树州人民医院(玉树,海拔3 600 m)长期居住在海拔>3 000 m地区的世居藏族患者30例为高海拔组。患者麻醉诱导前进行5 min预充,然后用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于诱导前(T0)、预充3 min(T1)和预充5 min(T2)时抽取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同时记录ORI和SpO2。记录开始气管插管至ORI降到0的时间和开始气管插管至SpO2降到98%的时间。结果与中海拔组比较,高海拔组开始气管插管至ORI降到0的时间和开始气管插管至SpO2降到98%的时间延长(P<0.05),各时点SpO2、ORI和PaO2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患者气管插管通气安全时限明显长于中海拔地区患者。

  • 标签: 高海拔 插管法,气管内 氧储备指数 无通气安全时限
  • 简介:进一步评价瑞士球核心力量训练和传统地面力量训练对大学生有氧和运动能力的增进效益。核心力量训练组(n=13)采用瑞士球(GoFitSwissBall,75cm)上俯卧撑和瑞士球上仰卧起坐;传统力量训练组(n=7)采用地上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对照组受试者(n=8)不进行任何相关的专门性训练。力量训练组每周训练3次,每次60min,每个动作持续60s,节拍器控制节奏2s/拍,每种方式3组,共6组,组间间歇5min,训练周期为7周。分别于训练前、训练七周后进行Wingate测试和最大吸氧量测试。对照组前后两次测量之间显著性差异(P>0.05)。核心力量训练组和传统力量训练组中,七周后最大吸氧量的绝对值以及相对值均呈现极显著性增加(P﹤0.01),最高功率呈显著性增加(P﹤0.05);平均无功率在核心力量训练组呈极显著性增加(P﹤0.01),在传统力量训练组也呈显著性增加(P﹤0.05)。核心力量训练和传统的力量训练在提高人体有氧和运动能力方面并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瑞士球 核心力量训练 有氧运动能力 无氧运动能力 Wingate无氧测试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疗与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分析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因给予的方式不同需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例数均为35例,前组给予常规创正压通气疗法,后组给予疗与创正压通气疗法,分析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的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运用疗与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促进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肺功能指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宣传。

  • 标签: 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老年慢阻肺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流量疗联合创呼吸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双盲分组法将72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3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创呼吸通气治疗,36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高流量疗联合创呼吸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快。结论:高流量疗联合创呼吸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且显著提升患者肺功能。

  • 标签: 高流量氧疗 无创呼吸通气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高流量疗联合创呼吸通气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创通气治疗,观察组进行高流量疗联合创呼吸通气治疗,对比组间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血气指标、OI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血气指标、OI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高流量疗联合创呼吸通气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肺指标、血气指标,减少并发症出现。

  • 标签: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 高流量氧疗 无创通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重症肺炎伴有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环节,分析高流量疗联合创呼吸通气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筛选研究对象时,所涉及的研究时间为2020年12月-2023年12月,对入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进行挑选,选出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计80例,并通过随机法,将其置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对照组治疗环节,仅是采用创呼吸通气疗法。观察组治疗过程中,以对照组疗法为基础,应用高流量疗法。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改善速率相对较快,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在创呼吸通气疗法基础上,联合运用高流量疗,提升治疗成效。

  • 标签: 高流量氧疗 无创呼吸通气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疗效
  • 简介:高压治疗时患者通常采用肺式阀(Ⅱ级减压器)吸氧。采用肺式阀吸氧时患者通常要克服300Pa左右的吸氧阻力。这个阻力来自肺式阀本身的固有结构,在目前的设备情况下这个阻力无法克服。对于普通患者来说这个吸气阻力通常也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年老体弱患者、气管切开患者或气管插管患者则无法使用一般的吸氧口罩而改用罩供罩通常做成65cm×65cm×45cm的长方体有机玻璃罩,

  • 标签: 供氧方法 氧罩 气管切开患者 吸氧阻力 高压氧治疗 吸气阻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排卵性功能失调型子宫出血患者接受去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排卵性功能失调型子宫出血患者100例,根据其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接受米非司酮片治疗,实验组接受去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对比2组排卵性功能失调型子宫出血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00%),P<0.05;实验组性激素(FSH、LH、E2、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排卵性功能失调型子宫出血患者接受去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安全有效。

  • 标签: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功能失调 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通气对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血状态影响情况。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36例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观察2组,每组18例。对照组行基础治疗,以此为基准,观察组行创通气治疗,分析相关结果。结果两组病患治疗前心率、LVEF、BNP、PaO2,PH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上述两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高,P<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者,开展CPAP治疗,可取得满意成效。

  • 标签: 无创通气 急性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疗效 血氧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通气侧肺呼吸性气流通气(apneic oxygen insufflation, AOI)对单肺通气(one lung ventilation, OLV)患者的合功能及肺泡内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其中4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实验1组(B组)和实验2组(C组),每组15例;另外45例按双腔管型号分为35 Fr组(D组)、37 Fr组(E组)、39 Fr组(F组),每组15例。OLV期间A组、B组、C组患者非通气侧肺分别给予0、3、5 L/min氧气输送,并在OLV前1 min(T1)、OLV开始后30 min (T2)及OLV开始后60 min (T3)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据此计算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 OI)、肺内分流率(intrapulmonary shunt rate, Qs/Qt)以及肺萎陷满意度。D组、E组、F组患者于OLV开始后分别测得不同流量(2~9 L/min)给时的肺叶支气管开口压力(肺泡内压力)。结果与T1时比较,A组、B组、C组患者T2、T3时OI均明显下降,Qs/Qt均明显升高(P <0.05)。与A组比较,B组T2时及C组T2、T3时OI明显升高,Qs/Qt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T2、T3时OI明显升高,Qs/Qt明显降低(P<0.05)。与D组比较,E组、F组在不同流量下的肺泡压力值均降低(P<0.05);F组在不同流量下的肺泡压力值低于E组(P<0.05)。结论OLV期间术侧肺以5 L/min AOI给,可维持肺泡内一定的气体交换,改善肺合功能,减少Qs/Qt,这可能与AOI给在术侧肺产生一定的肺泡内压力有关。

  • 标签: 单肺通气 无呼吸性气流通气 氧合指数 肺泡内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创通气与经鼻高流量疗(HFNC)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大学首钢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住院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随机数表法分为HFNC组与创通气组,各60例。其中HFNC组有2例出院后失访,最终58例进入统计分析。HFNC组采取常规综合性治疗+HFNC,创通气组采取常规综合性治疗+创正压通气。比较2组入院时、治疗2 h及3 d后的血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pH值、插管率、治疗失败率、病死率、鼻面部皮损发生率、总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气道护理干预次数。结果2组入院时的SpO2、PaO2、PaCO2、RR、HR、动脉血pH值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h和3 d后,2组的SpO2、PaO2、动脉血pH值均较入院时升高,PaCO2、RR、HR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治疗2 h和3 d后,HFNC组的SpO2、PaO2、动脉血pH值高于同期创通气组,PaCO2、RR与HR低于同期创通气组(P<0.05)。HFNC组插管率与鼻面部皮损率分别为12.07%与5.17%,低于创通气组的26.67%与18.33%(P<0.05)。2组治疗失败率与病死率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与气道护理干预次数均低于创通气组(P<0.05)。结论HFNC可有效缓解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合状况,降低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且舒适度更高,利于减少鼻面部皮损,利于患者耐受,易被患者接受。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血气分析 Ⅱ型呼吸衰竭 高流量氧疗 无创通气 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