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药疹发病机理。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药物可作为抗原,通过口服,注射和其他途径进入机体内刺激网状内皮系统产生抗体(IgE或IgG、IgM)或使淋巴细胞致敏,此为药物反应的致敏阶段,当再次用药,抗原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作用下即可引起变态反应。

  • 标签: 药疹 发病机理
  • 简介:摘要结合典型病例进一步探讨经皮质混合性失语强迫性复述皮层加工过程,分析复述简单通路及复杂通路语言加工机理,论证强迫性复述为初级听中枢及初级语言运动中枢及其联络纤维在失去高位皮层抑制作用后的释放作用。

  • 标签: 强迫性复述 简单通路 复杂通路 释放症状
  • 简介:<正>前列腺癌(prostaecancer,PCa)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美国肿瘤协会(AmericanCancerSociety)报道新诊断前列腺癌217730例,占男性肿瘤的25%,位于男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死亡32050例,位于癌症死亡率第二位[1]。在我国,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

  • 标签: 晚期前列腺癌 雄激素受体 抵抗性 激素依赖 发生机制 癌症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浅谈牙痛的机理。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成牙本质细胞学说认为,成牙本质细胞及其细胞突起着神经感受器的作用,刺激通过细胞突直接传至与它相连的神经纤维,使其兴奋从而产生痛觉。

  • 标签: 牙痛 机理
  • 简介:前列腺癌是一种雄激素依赖性恶性肿瘤,雄激素去除是晚期前列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法,虽然初期疗效肯定,但经过18~20个月,疾病即进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prostatecancer,CRPC),中位生存期只有1~2年。

  • 标签: 晚期前列腺癌 抵抗性 药物治疗 去势 雄激素依赖性 雄激素去除
  • 简介:前列腺癌在美国男性中发病率居首位,致死率居第二位。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及饮食结构改变,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局限性前列腺癌常规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或放射治疗,而对于进展期患者则需要接受雄激素阻断治疗(androgendeprivationtherapy,ADT)。

  • 标签: 局限性前列腺癌 受体信号通路 雄激素 抵抗性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去势
  • 简介:摘要我国在20世纪60~80年代高脂血症疾病患病率非常的低,而近20年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善,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的最新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居民成人血脂异常患病者约有16亿人[1]由此可见,高脂血症已成为了现代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的“脂”、“膏”的情况与现代所说的血脂同类,高血脂症属于中医眩晕、中风、胸痹、痰浊等病证范围。而随着动脉硬化的研究发展,中医的“治未病”的思想在预防高脂血症上的应用,以及中医的治疗对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3]

  • 标签: 高脂血症 膏脂 痰浊
  • 简介:摘要衰老作为生物生长发育的必经阶段,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衰老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机理进行了综述,着重回顾了自由基、线粒体DNA损伤、免疫系统、端粒与衰老的关系;并对与衰老有关的基因进行了总结。

  • 标签: 衰老 自由基 线粒体DNA 端粒 免疫 基因
  • 简介:长期以来,科学家认为一种特殊的DNA损伤——DNA双链断裂(DSB)对脑细胞有害,是老年病如老年痴呆背后的主要推手。最近,美国科学家发现,DNA双链断裂实际上是一种常规的、非伤害性脑活动过程的的部分。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老年痴呆症背后的机制。他们还利用小鼠模型确定了两种治疗方案,能降低老年痴呆症中过高的DNA双链断裂破坏。

  • 标签: 老年痴呆症 形成机理 DNA双链断裂 美国科学家 DNA损伤 治疗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金钱草对尿结石的机理作用。方法本研究从药物的临床应用与药物的作用机理方面展开研究。结果金钱草是临床中排石的有效药物,其能够利尿、增加肾盂、速进患者的输卵管蠕动并进而促进结石排出。此外,金钱草能够抑制草酸钙结晶的生长和聚集,且其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尿酸含量,并最终对肾结石的治疗发挥作用。结论金钱草对尿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其不仅有助于修复患者的受损肾细胞,且可预防结石复发,值得推广。

  • 标签: 金钱草 尿结石 机理作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痔疮的发病率极高,在临床治疗中是一种常见病,俗话说“十人九痔”,这足以说明痔疮的高发病率。痔疮虽不能像癌症那样危害人类生病,但痔疮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使病患十分难受,从而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文章结合有关临床医学人员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痔疮的发病原因,症状,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出几点防治措施,并对今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希望临床医疗人员的治疗工作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 标签: 痔疮 发病病因 防治 探讨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机理。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38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9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外加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进行疾病发生的预防,观察时间为12个月。结果采用常规治疗外加阿司匹林的观察组与仅仅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患者因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的患者分别减少18.9%和16.9%。结论临床上进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预防治疗时,可以加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能够有效阻止血小板的聚集、粘附以及释放,增强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栓形成概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 标签: 药物机理 心脑血管 阿司匹林 疾病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机理。方法:采用NCCLS推荐的K—B法测定50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并初步筛选出耐环丙沙星菌株。试管稀释法测定耐环丙沙星菌株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对此23株菌GyrA的基因(gyrA)进行PCR扩增和基因序列的分析比较。结果:23株耐环丙沙星肺炎克雷伯菌中,20株存在gyrA变异:Ser83(TCC)→Phe(TTC)、Tyr(TAC),Asp87(GAC)→Asn(AAC)、Ala(GCC)。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理主要与药物作用靶位gyrA基因的突变有关,并且gyrA基因突变位点越多其耐药程度越高。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 氟喹诺酮类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毒品成瘾会给社会带来较大的危害,因此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研究证实,不同种类的毒品其成瘾机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成瘾速度亦有不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戒毒手段,从而达到最佳的戒毒效果,并且应进一步完善戒毒模式的管理,加大毒品管理力度,减少毒品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本文从吸毒成瘾的机理研究情况和目前我国的戒毒模式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 标签: 毒品成瘾 机理研究 临床治疗 戒毒模式 进展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原因十分复杂,可能与遗传、营养、生活习惯、激素、运动、机械负荷和多种细胞因子有关。目前还没有哪一种动物模型能复制人类骨质疏松的所有特征。因此,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行为的改变在人类骨质疏松症中所检测到的结果相匹配的动物模型是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骨质疏松症药物的作用机理与影响。

  • 标签: 骨质疏松症药物 作用机理 影响
  • 简介:摘要从神经电生理和脑组织形态学、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方面系统回顾近年来针刺治疗脑血管病的机理研究,并提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思路。

  • 标签: 脑血管病 针灸疗法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用左归丸治疗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观察治疗组与模型组等之间卵巢细胞凋亡的形态变化及卵巢颗粒细胞、卵母细胞的凋亡率比较,进一步探讨免疫性卵巢早衰卵巢细胞凋亡的发病机理。方法建立小鼠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以小鼠透明带3所合成透明带多肽为免疫原,以其免疫SPF级BALB/C雌性小鼠。以出现动情周期紊乱、卵巢细胞受损,表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左归丸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共灌胃给药4周。用Tunnel法检测卵巢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的凋亡率。结果模型组小鼠卵巢中颗粒细胞、卵母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左归丸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卵巢中颗粒细的凋亡率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归丸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的卵母细胞的凋亡率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 标签: 颗粒细胞 卵母细胞 凋亡率
  • 简介:摘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thrombocythemia,ET)是一种以骨髓中巨核细胞异常增生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增多为主要临床特点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neoplasm,MPN)。由于JAK2V617F的发现对ET研究的重要意义,WHO已经对ET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由于JAK2/MPL突变均需启动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可用于靶向治疗的特异性JAK2激酶抑制剂已经被设计出来,并已进入临床试验。

  • 标签: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发病机理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