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病人成分输血情况加以调查,以了解成分输血的特征及其存在的不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血液制品应用情况,以了解三年间医院成分输血情况。结果调查发现,2011年的成分输血率为80.0%,2012年的成分输血率为84.3%,2013年的成分输血率为92.8%,医院成分输血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结论成分输血具备纯度高、浓度高、体积小、效果佳以及运输便捷等特点,采取成分输血不但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血液的不必要浪费。

  • 标签: 成分输血 用血总量 血液制品
  • 简介:摘要成分输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正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血液分离设备和血细胞分离机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制备的血液成分浓度和纯度,提高了输血疗效。随着种类的增多不断发展并被临床推广和应用。但是由于技术要求及成本经济等因素,自动化仪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在我国广泛普及,血站的医务工作者只能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设备,制备各种血液成分制品供临床使用,以达到安全、高效、节约血源的目的。

  • 标签: 成分输血 优势 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胡索的活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浸膏得率和延胡索乙素质量分数作为考察指标,分析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及提取溶剂用量及对延胡索生物碱的提取效果影响,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延胡索生物碱提取的最佳工艺为超声提取3次,45min/次,加入7倍量的50%(体积分数)乙醇。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合理、经济可行,适用于延胡索活性成分生物碱的提取。

  • 标签: 延胡索 活性成分 提取工艺
  • 简介:本文旨在分析白芷镇痛的主要化学成分。大鼠足底注射甲醛致痛造模,腹腔灌注白芷精油和水煎液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疼痛反应,然后腹主动脉取血,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大鼠血清。结果显示:白芷水煎液低剂量组镇痛不明显外,其余各组对模型大鼠都有镇痛作用。24.941、25.755、29.854、32.761和33.928min的色谱峰是各组模型大鼠血清的公共峰,它们来自白芷精油和水煎液吲。白芷镇痛成分可能是色谱峰24.941、25.755、29.854、32.761和33.928min所示化合物,及其一些微量成分和代谢产物。

  • 标签: 精油 水煎液 血清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对芍药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来对其结构进行鉴定。

  • 标签: 芍药 化学成分 芍药苷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2期
  • 机构:连续饮用富含可可豆成分的复合饮料3个月后,在进行一项记忆测试的过程中,50~69岁年龄段的受试者的表现和一些比他们年轻二三十岁的人的记忆力表现相似。但问题是,如果你希望通过食用巧克力来获得这些益处,就需要吃掉数量大得惊人的巧克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太阳辐射是影响人类皮肤最主要的环境因素,特别是光谱中的紫外线,紫外线分为UVA、UVB和UVC,其中UVC在进入大气层的过程中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所以对人体影响很小。另外,红外辐射也能导致在生物体的生物学变化。由于能量大小与波长成反比,故UVB能比UVA提供更多的能量,但UVA具有更好的穿透率,能达到表皮的最深层,相对应的,UVB则主要作用于表皮全层和真皮乳头层。UVB对生物组织有害,它能造成核酸和蛋白质等分子的直接损伤;人们对UVA的作用了解相对较少。目前认为,UVA参与氧化应激反应并产生活性氧以破坏多种细胞成分结构。

  • 标签: 人表皮 活性成分 光老化 氧化应激反应 UVA UVB
  • 简介:目的研究金线重楼根茎中的化学成分,寻找中药重楼的药用资源。方法采用70%乙醇提取,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从根茎中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及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金线重楼根茎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竹节参苷Ⅳa甲酯(1)、3-O-(6'-butylester)-β-D-glucuropyranosyloleanolicacid-28-O-β-D-glucopyranoside(2)、pregna-5,16-diene-3β-ol-20-one3-O-α-L-rham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3)、重楼皂苷Ⅵ(4)、25(R)pennogenin-3-O-α-L-arabinofu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5)。结论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其糖苷配基部分也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 标签: 金线重楼 重楼 皂苷成分
  • 简介:目的对重楼属植物宽叶重楼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扩大重楼属植物的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LH-20及RP-C18等分离技术进行纯化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宽叶重楼根茎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2-苯乙基-β-D-葡萄糖苷(3)、没食子酸(4)、芦丁(5)、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6)、重楼皂苷Ⅶ(7)。结论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宽叶重楼 化学成分 偏诺皂苷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综述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为提高中药的质量及现有中草药资源的利用率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参阅相关文献,对之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传统常用的提取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但提取效率不高。而中药提取分离的新技术的应用,使中药提取既符合传统的中医理论,又能达到提高有效成分的收率和纯度。结论应加强对这些新技术、新方法用于传统中成药生产方面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提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及疗效。

  • 标签: 中药 有效成分 提取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总结成分输血的经验,增加血液利用率,分析儿童血液病成分输血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儿童血液病患者所有成分输血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成分输血应用率达100%。红细胞悬液输注率63.9%,血小板输注率19.4%、少白红细胞输注率10.2%。主要疾病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不良反应红细胞悬液1例,血浆1例,血小板5例,表现为发热、过敏反应,通过对症治疗均缓解,顺利完成输注。结论成分输血是血液疾病治疗的手段,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输血风险,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

  • 标签: 成分输血 儿童 血液病 应用
  • 简介:目的:比较苦参不同采收部位中的苦参总生物碱含量,为苦参栽培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年限苦参不同部位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在不同年限苦参不同部位的分布具有类似的规律性,侧根下部〉侧根上部〉主根〉横生根状茎(地中茎)〉茎芽。主根上部和下部的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主根与侧根下部的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苦参生长的第1年、第2年生物碱含量均有较大增长,3年生苦参含量均能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结论:3年采收苦参较为合理,且3年生材料中地中茎和茎芽的生物碱含量也比较高,可以多途径利用。

  • 标签: 苦参 不同采收部位 苦参总生物碱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对打破碗花花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样品用70%的乙醇进行提取,所得浸膏用水分散后,经石油醚-正丁醇系统进行萃取,将所得正丁醇层经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及HPLC等分离手段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其波谱学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caulosideD(1)、huzhangosideB(2)、huzhangosideC(3)、hederacolchisideE(4)、clematiganosideA(5)。结论除huzhangosideB外,其余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打破碗花花 三萜皂苷 化学成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