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卵巢属性腺器官,分布在女性盆腔中,外观状如扁状卵圆形,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卵巢体积与外观、形状也会随之改变,如幼女时期卵巢表面光滑,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固定排卵,随着年龄逐步增长卵巢表面会出现瘢痕;女性性成熟期卵巢体积最大;绝经期卵巢体积明显减小;而老年妇女的卵巢长度、宽度、厚度都只有 0.5cm左右 [1]。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出卵细胞,分泌性激素,是维持女性特征、促进发育的重要器官,一般而言育龄期女性卵巢每个月会交替排出一枚成熟卵子。

  • 标签: 卵巢 女性 健康 功能 疾病 子宫 激素 生殖器官
  • 简介:摘要卵巢属性腺器官,分布在女性盆腔中,外观状如扁状卵圆形,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卵巢体积与外观、形状也会随之改变,如幼女时期卵巢表面光滑,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固定排卵,随着年龄逐步增长卵巢表面会出现瘢痕;女性性成熟期卵巢体积最大;绝经期卵巢体积明显减小;而老年妇女的卵巢长度、宽度、厚度都只有0.5cm左右1。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出卵细胞,分泌性激素,是维持女性特征、促进发育的重要器官,一般而言育龄期女性卵巢每个月会交替排出一枚成熟卵子。

  • 标签: 卵巢 女性 健康 功能 疾病 子宫 激素 生殖器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全球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如何防范多重耐菌的产生,减少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是近年来卫健委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我院结合实际情况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防控,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主要阐述采取的相应措施及心得体会。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预防与控制 体会
  • 简介:目的分析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防控COPD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AECOPD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AECOPD合并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AECOPD患者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14.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衰竭、既往一年因COPD入院次数、呼吸疾病史,对AECOPD合并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呼吸衰竭、既往一年因COPD入院次数是导致AECOPD合并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ECOPD合并肺部感染中,多重耐药菌感染比例较高。呼吸衰竭、既往一年因COPD入院次数,是AECOPD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早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以降低AECOPD患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多重耐药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患者的原因,执行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流程,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结果62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达到良好的效果。结论对于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可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护理,有效控制了由多重耐药菌患者导致的院内感染的发生,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得以降低,杜绝暴发流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7年5月起到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中选取其中的8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两组,两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优质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95%,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为77.5%,优质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提高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的护理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多重耐药感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感染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在我院内部收治的1986名患者,比较其不同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易感发生部位、耐药菌种类以及耐药菌感染致死率,来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对人体生命健康的影响。结果根据最终的实验结论可以观察到,多重药物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并且这种感染对于患者的最终致死率也比较高。结论通过探究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来不断提示医务人员要密切监控高危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以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从而不断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及老年痴呆者照顾角色的转变所带来的困扰和生活质量的改变。方法收集老年痴呆照顾者100例(痴呆照料组),非老年痴呆照顾者100例(非痴呆照料组)作为对照,通过对两组采用困扰量表(NPI-D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量表)问卷调查的方法,观察照顾者角色的转变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另收集老年痴呆患者98例,按照单纯随机分组法(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研究组49例老年痴呆患者施加社区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MMSE、ADL评分,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痴呆照料组的困扰度得分均数为15.57±7.92,非痴呆照料组为1.48±1.45,两组比较的t检验(t值为11.88;P<0.01)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痴呆照料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数为70.14±9.89,非痴呆照料组为79.02±11.35,两组比较的t检验(t值为-6.59;P<0.01)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症状,同时老年痴呆患者在许多方面给家庭照顾者带来很大的负担,直接导致照顾者生活质量下降、困扰度上升。

  • 标签: 老年痴呆 照顾者 社区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在神经ICU临床中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ICU患者140例(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将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70例),非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70例),观察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结果通过临床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泌尿道插管、进行过手术、中心静脉置管是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结论患者是否泌尿道插管、进行过手术、中心静脉置管是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加强关注神经ICU此类患者,严格防控措施,规范诊疗及护理操作,减少神经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 标签: 神经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泌尿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泌尿外科出院病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498例出院病人中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24例,24例次,感染率0.44%;患者年龄30~82岁,平均年龄62岁,60岁以上16人,占66.67%;24例多重耐药菌,均为革兰阴性菌,其中大肠埃希菌15例,占62.5%,肺炎克雷伯菌感染2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产酸克雷伯菌2例,摩氏根菌摩氏菌1例次,非脱羧勒克菌阴沟肠杆菌1例,阴沟肠杆菌阴沟亚种1例;患者原发疾病中10例为膀胱癌患者,占41.67%,且均破坏人体的正常结构,其中9例患者留置输尿管皮肤造口,1例长期留置肾造瘘管。结论泌尿系统多重耐药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条件致病菌为主,主要发生在年龄大、病情重、免疫力低下患者身上,要加强医务人员对易感患者的监测,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认知和干预,积极从院内治疗护理拓展到院外延伸服务,从而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 标签: 泌尿外科 感染 多重耐药菌 护理
  • 简介:本案例来自于北京交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真实反映了基层医务工作者在高龄冠心病多重用药问题管理上的困惑。全科医学栏目在本期刊出此文,希望基层的医药学工作者踊跃参与讨论与交流。本栏目将陆续刊登临床医学、药学专家对此案例的点评与分析,希望能有针对、有策略性地帮助基层医务工作者解决临床用药面临地实际问题,有效地提高基层医疗的药物治疗水平。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用药问题 多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务工作者 药学工作者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妇科尿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 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 120 例 为研究对象,比较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多重耐药菌感染前后的临床现象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相较于观察组明显偏低,两组患者在妇科手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单因素分析表明,随着年龄的、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增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发生率也在逐渐递增。 结论 : 多重耐药菌管理是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护理工作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且关键的环节,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并改进临床科室对多重耐药菌病人的管理,减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根据检验科微生物室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份检出的多重耐药菌病人信息,计算百分比,确定多重耐药菌管理重点科室。按照医院感染信息系统《多重耐药菌病人个案控制督查表》,检查落实防控隔离措施的落实情况,采用电子表格录入检查结果并给予统计。运用医院感染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技术,评价出发生医院感染的高、中、低风险因素。针对高风险因素加强管理,优化、完善接触隔离措施,加强督导。医院感染管理相关人员给予整改后措施的执行情况效果评价。结果多重耐药菌防控重点管理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肾脏内分泌科、老年病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中医科。落实不到位的接触隔离措施经风险评估,高风险因素为病人采取床旁隔离但病室有高危人群,病人床位未安置走廊的最远端或病室最里面的床位,手卫生执行不到位,检出的多重耐药菌株未及时上报,职业防护用品未规范使用,陪护不知晓控制措。结论针对发生医院感染的高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干预后执行不到位的接触隔离措施数据给予统计,发现存在的问题大幅减少,说明相关风险评估风险管理方法有效。将未能彻底整改的医院感染高风险因素继续纳入下一期风险评估,直至此问题完全整改。

  • 标签: 风险管理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接触隔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法在多重耐药菌(MDRO)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从2017年1-12月收治于我院并检查出MDRO的患者中选取4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案分成采用常规管理的对照组(2017年1-6月收治的241例患者),与采用PDCA管理的观察组(2017年7-12月收治的226例患者),观察组经过6个月的PDCA法管理后,比较两组MDRO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采用PDCA管理的观察组院感染发生率为2.21%,常规管理的对照组院感染发生率为17.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MDRO患者开展PDCA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更受患者认可,值得推广。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PDCA 医院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医疗设备及诊疗手段的持续更新。目的分析探讨风湿免疫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并总结相应的控制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风湿免疫科在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3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特点,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结果30份送检标本中共检出35株病原菌,其中白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最高,相应占比为34.29%(12/35),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占比为28.57%(10/35),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鲍曼不动杆菌等的检出率分别为14.29%(5/35)、11.43%(4/35)、8.57%(3/35)、2.86%(1/35)。所有患者均经积极的干预和控制措施后,多重耐药菌得到有效的控制,并经针对治疗和护理后,原发病的治疗效果良好,均康复出院。结论风湿免疫科多重耐药菌类型较多,以白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因而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与控制措施,以预防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最大限度的避免发生院内的交叉感染。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 控制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依照JCI评审标准对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通过成立多重耐药菌多部门联合管理小组、查找问题、开展全员培训、持续质量改进等措施,将依照JCI评审标准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实施管理前后1年的隔离措施执行率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依照JCI评审标准能有效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执行率(P<0.01或P<0.05),明显改善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P<0.05)。结论依照JCI评审标准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管理,能有效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隔离措施执行率,明显改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对于降低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JCI 评审标准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