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大型同步电机容易产生失磁效应的问题进行技术改造研究,采用数值计算和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同步电机失磁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并对相应的失磁保护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同类型同步电机设计和故障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同步电机 失磁保护 模拟试验 故障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大型同步电机容易产生失磁效应的问题进行技术改造研究,采用数值计算和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同步电机失磁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并对相应的失磁保护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同类型同步电机设计和故障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同步电机 失磁保护 模拟试验 故障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期间摆位误差及其质量控措施。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20年2月以我院采取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患者125例进行对比。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单纯采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但不采取特殊干预措施,实验组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期间采取质量控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摆位误差发生率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期间摆位误差的发生率较高,需要在治疗期间严格落实质量控措施,帮助患者实现准确摆位,提高放射治疗综合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 立体定向放射 摆位误差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分析与质量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使用ELEKTA-Synergy直线加速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肿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放疗前KV-CBCT扫描,结合扫描图像、CT图像和靶区中心匹配,分析X、Y、Z轴方向误差值变化,判断摆位重复性。结果系统误差(均数)与随机误差(标准差)三轴方向变化为肺癌x(1.80±1.71)mm,y(1.07±1.01)mm,z(2.15±1.87)mm;肝癌x(1.63±1.78)mm,y(1.09±1.11)mm,z(2.88±2.41)mm;脑癌x(0.81±0.82)mm,Y(0.78±0.72)mm,z(0.87±0.80)mm。结论肿瘤放疗中经常会有摆位误差。在实际应用中,只有充分了解误差原因,才能更好的结合体位固定技术和CBCT位置验证,确保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摆位的准确性及重复性。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生活质量和与生活有关的产品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升产品质量,要从动力元件的质量优化入手,即优化微电机产品质量。为了保障微电机的制造质量,做好质量控工作十分重要,要充分发挥该制造作业的优势,不断优化微电机的应用水平。本文以质量控为基础,针对微电机制造质量的提升和优化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 标签: 质量控制 微电机 制造
  • 简介:摘要现阶段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用电负荷不断增加,并对发电企业的电力供应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发电系统中的同步电机中,其静止励磁装置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本文在基于可控硅静止励磁装置运行原理的基础上,对影响同步电机稳定运行的比较常见的静止励磁装置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故障处理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同步发电机 静止励磁装置 故障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中以膈肌为跟踪目标实施呼吸同步追踪与金标呼吸同步追踪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11例患者,包括肺癌8例、肝癌肺转移2例、结肠癌肺转移1例。所有入组患者均有采用金标追踪的计划(RT)和采用膈肌轮廓追踪的计划(DT)。对所有患者实施肿瘤可视化模拟测试。采用Bland-Altman法对两种跟踪方法在每个呼吸时相点进行可视化测试过程的偏移量进行一致性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两种追踪计划的最小公差距离、不确定性和最优模型状态下的平均标准偏差、最大标准偏差。结果与RT比较,DT追踪的头脚方向平移的标准偏差为(0.4±2.9)mm,左右方向为(0.3±4.4)mm,腹背方向为(-1.8±6.8)mm。经Bland-Altman法分析,RT和DT追踪之间在头脚方向和左右方向上一致性较好,在腹背方向上一致性较差;而同步性仅在头脚方向较好,在左右方向和腹背方向上均较差。模型质量比较结果示,RT追踪不确定性较DT追踪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6)%比(9±4)%,t=-5.24,P=0.001],而二者最小公差距离、平均标准偏差及最大标准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膈肌为跟踪目标实施呼吸同步射波刀立体定向放疗的患者,在头脚方向上一致性和同步性较好,而在左右方向和腹背方向上较差。在保证靶区在左右方向相应的边界余量下,对于膈肌附近的可视化测试不可见肿瘤采用膈肌作为跟踪目标实施呼吸同步立体定向放疗有潜在可行性,但对于左右方向和腹背方向运动幅度较大者需谨慎。

  • 标签: 放射外科手术 呼吸 立体定向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脑转移瘤治疗中应用分次立体定向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20年12月-2022年8月择取80例脑转移瘤病例,以治疗方案差异为依据予以分组,40例实施分次立体定向放疗病例纳入放疗组,40例实施分次立体定向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病例纳入同步放化疗组,评估两组治疗有效率,对两组放化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估,统计放化疗6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以及1年生存率,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治疗有效率:同步放化疗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放疗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放化疗之后,两组生活自理能力均得到改善,评分提高,组间比较发现同步放化疗组评分高于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分次立体定向放疗 替莫唑胺化疗 脑转移瘤 复发 生存率 安全性
  • 简介:摘要早在上世纪强磁场就已经开始被研究与发掘,时至今日强磁场技术更是成熟,本文将简要介绍强磁场的性质与原理、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在工业、军事、医学上的应用,以及发展的弊端。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同步吉西他滨治疗初治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的临床情况。方法:对我院在 2019年 1月 -2020年 2月间收入的 29例初始无法手术切除治疗的胰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同步吉西他滨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研究患者均在计划内完成了放化疗治疗,通过治疗得出结果 CR、 PR、 SD、 PD例数分别为 0例、 11例、 13例与 5例, RR为 37.93。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同步吉西他滨治疗初治无法手术切除的胰腺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还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吉西他滨 胰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对古地磁学资料的研究,发现了整个地球磁场的逆转规律,并绘制出精确的地磁逆转变化曲线。令专家们惊讶的是:这条曲线和地球生物进化规律曲线竟然惊人的同步,可见,地球上的生命是伴随着地磁场的形成并增加到一定强度时才出现的。

  • 标签: 地球磁场 生命 早衰 变化曲线 生物进化 地磁场
  • 简介:矢量数据的简化方法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方面。通过提取距离和角度两方面信息可以有效简化和压缩矢量数据。本文在距离和角度简化基础上,提出了自动阈值简化方法与LOD技术的融合,在保证矢量数据精度下,有效减少了数据量。本文的方法,可以在矢量数据与高程数据融合等多方面工程中得到应用。

  • 标签: 矢量数据 自动阈值 LOD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从15世纪末,LeonadoDaVinci提出立体定向的构想,19世纪末,Dittmen介绍立体定向术原理和动物试验,Zernov制造出极坐标定向仪,到20世纪初Clark和Horsley设计出三维坐标定向系统,直到1947年Spiegel和Wycis完成有史以来第1次人脑立体定向手术,人类在立体定向手术的前期准备花费了4个多世纪的漫长时间。1946年世界上第1台计算机问世,1979年Brown提出定向仪和CT相匹配,不久定向仪与MRI、DSA、PET结合相继有了报道,1986年Robert介绍了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

  • 标签: 立体定向术 手术进展 脑立体定向手术 立体定向系统 19世纪 定向仪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日益增高。骨质疏松是一种骨代谢疾病,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退化而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为基本特征。因其能引起疼痛,各类骨折和骨变形,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尤其是妇女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骨质疏松的治疗多集中在药物方面,但随着人们对骨质疏松认识的不断提高,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人们对疾病的治疗前景有了新的认识。脉冲磁场治疗骨质疏松,改善全身骨代谢,达到了好的治疗效果,已经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 标签: 脉冲磁场 骨质疏松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胆脂瘤的低磁场MRI表现。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胆脂瘤13例,分析其MRI表现。本组13例患者中,年龄11-54岁,扫描序列SET1WI,SE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扩散加权像(DWI),12例做增强扫描。结果T1WI6例呈低信号,4例低等信号,3例呈高低信号。T2WI13例呈高信号且信号密度不均。FLAIR13例病灶内见多个不规则的等高信号颗粒及乱麻团样稍高信号。DWI均呈高信号(均匀或不均匀)。12例增强扫描检查,3例边缘轻度强化,9例不强化。结论MRI是诊断颅内胆脂瘤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好发部位、生长特点以及MRI表现,可做出正确诊断。

  • 标签: 颅内 胆脂瘤 磁共振成像 表现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