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物理实验测量和计时仪器开发两个方面同时入手,从运动学角度出发,分别选用U形和条形遮光片,且灵活利用通用计数器的各个功能,综合提炼出7种实验方案测量阻尼常数,其测量值在1.31~1.53之间,实验结果重复性和一致性较好.同时开发新的计时仪器,直接应用于本实验,使测量过程变得简单易行.

  • 标签: 阻尼常数 下滑上滑法 通用计数器 计时仪器
  • 简介:利用临界点理论研究带阻尼项的二阶Hamilton系统周期解的存在性.在具有部分周期位势和线性增长非线性项时,根据广义鞍点定理定理,得到了系统多重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

  • 标签: 二阶HAMILTON系统 线性增长 部分周期 周期解 临界点
  • 简介:制作了准直型、L型及Z型等不同形状,不锈钢、花岗岩和水泥等不同材质的裂缝,测量了缝宽范围0~1.0mm、气体流速范围0~10m·s-1时的颗粒透过率,初步研究了亚微米颗粒在裂缝中的沉积行为.结果表明:准直光滑裂缝中颗粒沉积机理较简单,可以用经验公式较好地描述;曲折裂缝中碰撞机理的作用主要受流速的影响.材质对透过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作面粗糙度的影响;对于工作面粗糙的裂缝,最易透过流速为1.0m·s-1,最易透过粒径为0.39μm.

  • 标签: 放射性颗粒 裂缝 沉积行为 泄漏 透过率
  • 简介:项目反应理论作为一种现代的教育和心理测量方法,凭借其强大的优势和先进性,在实际测量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否有效地估计模型中的参数是项目反应模型得以应用的前提.本文基于数据扩充技术给出了一种适用于三参数正态双卵模型的Gibbs抽样算法,有效的实现三参数正态双卵模型的贝叶斯分析.最后,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和实例分析对该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 标签: 正态双卵模型 GIBBS抽样 MCMC方法 贝叶斯估计
  • 简介:研究了一种大风浪中舰船模型和扰动参数的识别方法。通过对舰船角速率信号进行谱分析,确定舰船模型参数和静态扰动力矩的大小。所获得参数的精度可以满足自动驾驶仪控制系统综合和整定的要求。

  • 标签: 舰船模型 扰动参数 谱分析 静态扰动力矩
  • 简介:主要研究一类具有双参数的拟线性微分方程的奇摄动Robin边值问题.利用微分不等式理论,对两参数分三种不同情形对解的构造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问题在各情形下的渐近解和余项估计.

  • 标签: 奇摄动 双参数 ROBIN问题 微分不等式
  • 简介:为解决规则目标物体特征参数的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链码的目标物体图像特征参数测量方法。目标物体图像经过灰度变换、平滑去噪等一系列处理后,图像中往往还会存在一些伪边缘信息,针对图像中的这些伪边缘,对图像进行链码跟踪,利用各链码组曲率统计分析的方法剔除目标物体图像中的伪边缘,同时利用像素直线连接的方法将图像中分段的链码组组合连接;然后利用傅里叶变换高频滤波的方法平滑图像边界的曲折部分进一步对图像进行去噪;最后计算目标区域的面积和周长。经实验分析,该方法测量结果精度高,可以实现对规则目标物体特征参数的有效测量。

  • 标签: 图像处理 链码 傅里叶 面积 周长
  • 简介:本文首先介绍了粒子群算法(PSO)的基本模型及其运行机制;然后,通过粒子迭代位移、轨迹分析和函数上的参数试验,研究了c1,c2参数对粒子行为和算法进化性能的影响,以及对粒子目标识别和方向感的影响;接着,又探讨了PSO中的解的更新空间不断塌缩、粒子的“游荡”与“振荡”、粒子进化与多样性损失等几个确定性现象和随机性搜寻的必要条件;最后,分析了早熟收敛和局部收敛的原因。通过研究,加深了对粒子群算法(PSO)基本模型运行机制的认识和对C1,c2参数特性的了解。

  • 标签: 粒子群算法 惯性权重系数 学习因子 参数特性
  • 简介:惯性平台安装在舰船的过程中需要将惯性平台坐标系与舰船坐标系进行对准,也就是对惯性平台进行标校。当舰船在倾斜船台上进行建造时,由船台的倾斜角度造成水平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对标校的结果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测量舰船横摇角时,会由于测量仪器的摆放带来误差。船台的倾斜角度为3°时,边长为100mm的水平测量仪器在测量横摇角时产生0.1°的测量方位误差(即水平测量仪器一端产生0.17mm位移),就会带来18.8″的测量误差。这对于高精度惯性平台的标校是不允许的。文中对在各种不同舰船姿态下,由测量仪器的摆放带来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归纳。利用双自由度电子水平仪、高精度转台及TM5100A自准直经纬仪,对由于安装面倾斜带来的测量误差进行了验证试验。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

  • 标签: 倾斜船台 标校 水平测量 测量误差
  • 简介:在一维光纤光栅的结构中,两端附加上完全吸收匹配层(PML),用有限时域差分方法(FDTD),在PML层中,Maxwell方程独立项用前后时间节点的平均值,并且选择适当的时间间隔△t,可以得到光波在光纤光栅中的传播性质。发现:光纤光栅中的介质折射率的差别能够明显改变传播光的频谱结构,而在折射率一定时,通过改变光纤光栅的空间周期,对传播光的影响不明显。在ε1r=15,ε2r=1,光纤光栅分为10段时,在9×10^13到3×10^15Hz范围内,光纤光栅对光的透射率很低。

  • 标签: 光纤光栅 完全匹配吸收层 有限时域差分方法
  • 简介:利用温度场计算结果,计算了激光辐照下金属铁氧化膜厚度的增长及氧化放热;利用多层膜反射理论,结合氧化膜厚度,分析了氧化膜导致的激光吸收增强效应.结果表明,波长为1.035μm激光在功率密度为2kW·cm-2辐照期间,氧化放热对温度场的贡献很小,对工程应用来说可以忽略,而氧化膜带来的吸收增强效应影响较大,不能忽略.

  • 标签: 氧化 氧化放热 多层膜反射 激光耦合系数
  • 简介:海峡两岸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教材编写理念的不同,两岸高中化学教材在编写上存在差异,以大陆鲁科版和台湾三民书局版的《影响平衡因素》的教材为例,通过对比,找出教材编写顺序和教材编写特点上的不同之处,并且对两种教材的处理提出几点认识。

  • 标签: 教材编写 化学平衡 影响因素 勒沙特列原理
  • 简介:通过传输矩阵法理论研究左手介质对一维光子晶体量子阱(AB)m(CBAABC)n(BA)m透射谱的影响,结果发现:当C层为双正介质时,光量子阱透射谱中出现2n+1条窄透射峰,当C层为左手介质时,呈现简并现象,光量子阱透射峰中仅出现2n-1条窄透射峰;当C层左手介质折射率负值增大时,光量子阱透射谱向禁带中心两侧移动,同时透射峰快速变窄;当C层左手介质光学厚度负值减小时,光量子阱透射谱向禁带中心靠拢,同时透射峰迅速变窄;光量子阱透射变窄对左手介质光学厚度的响应灵敏度高于对折射率负值的响应。左手介质对光量子阱透

  • 标签: 光子晶体量子阱 左手介质 透射谱 透射品质
  • 简介:针对桂林喀斯特城市扩展、水体面积变化所引发的热环境问题,对美国LandsatTM卫星图像利用遥感模型反演桂林市1989年和2006年的地表温度和MNDWI水体指数,定量分析水体指数变化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地表温度与水体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地表温度随水体指数数值的增加而降低。随1989年至2006年桂林喀斯特城市规模的扩展,水体面积由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6%降至4.4%,减少量占总面积的0.2%、占总水体面积的4.3%;桂林市两江四湖对改善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缓解城市热岛现象发挥着重大作用。

  • 标签: 喀斯特城市 地表热场 MNDWI水体指数 影响分析
  • 简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总氮时,经常出现空白值偏高的情况,这将直接加大了分析测试的系统误差。为了保证总氮分析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以满足总氮测试的技术要求,对总氮测定中影响空白值的主要因素一玻璃器皿的洁净度、实验室环境、碱性过硫酸钾的纯度和放置时间、实验室用水、消解时间和温度及自然冷却时间等进行了研究,并定量分析了相应影响因子对空白值的影响程度,通过多组实验数据的比对分析,提出了有效控制空白值的最佳实验条件,以指导实验操作。

  • 标签: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总氮 碱性过硫酸钾 空白值
  • 简介:数值模拟研究了钾离子电流对心脏系统中的螺旋波的影响,通过适当减小GK1可以有效抑制心脏中的螺旋波。抑制的物理机制为适当减小GK1可以抑制各种离子电流的激发,导致螺旋波无法自我维持。

  • 标签: 螺旋波 心脏 钾离子电流
  • 简介:本文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在T型光子晶体波导内引入缺陷,改变介质柱缺陷半径的大小、位置来研究T型光波导两个输出端口的透射率。得到了引入对称缺陷的透射谱,以及引入非对称缺陷时两输出端透射比随波长的变化关系,最大透射比过到八比一。结果表明引入柱缺陷可以改变光波导的透射率,很好的控制光的传播,研究结果对光通信用光分柬器和多路光分复用器的设计有着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 标签: 光子晶体T型波导 柱缺陷 透射率
  • 简介:推导了考虑爆炸产物发生化学反应时,约束空间内准静态压力的计算公式.以TNT炸药发生约束爆炸为例,分析了不同药量体积比下爆炸产物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编写了计算TNT炸药约束爆炸后准静态压力的程序,将程序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和ConWep程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证明了爆炸产物发生化学反应对约束爆炸准静态压力有重要的影响.考虑爆炸产物发生化学反应对压力的影响,利用LS-DYNA对TNT炸药在一长方体药室内的爆炸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考虑爆炸产物发生化学反应时,药室会出现局部塑性应变与应力集中现象,最大塑性应变达到0.8‰.

  • 标签: 约束爆炸 化学反应 准静态压力 TNT炸药 药量体积比 LS-DYNA
  • 简介:采用晶体相场模型模拟了异质外延过程中不同衬底倾角时外延层的生长过程,研究了较大晶格错配度(??10.0)时不同衬底倾角下外延层的生长形貌和界面平均厚度,分析了晶格失配和衬底倾角对外延层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错配度较大时,随着衬底倾角的增大,外延层由层状生长(0°与1°)转变为岛状生长(2°)。

  • 标签: 异质外延 晶体相场模型 失配位错
  • 简介:应用晶体相场法研究大角度晶界在外加应力作用下温度对位错运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大角度晶界在应力作用下会发生形状变化;当变形达到临界应变时,晶界褶皱处产生位错并发射进入晶粒内部;温度较低时,晶界处位错形核所需的临界应变更大。在应力作用下大角度晶界通过改变曲率和位错运动产生迁移,温度较高时有利于晶界迁移。

  • 标签: 晶体相场法 晶界 位错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