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2 个结果
  • 作者: 魏潮流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8-12-2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8年第12期
  • 机构: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而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周村区萌水中学胡业庆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8-11-21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8年第11期
  • 机构: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正是这三中心,使语文教学走进了一个愈来愈狭小的空间,极大的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其结果必定是“效率低下”,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语文教育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质问,我们认为,语文教学是该好好审视一下自我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主题。随着21世纪的到来,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和紧迫。创新的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教育在造就创新型人才,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作用。面对着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客观上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具有良好身心素质、具有必备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新型的人才。

  • 标签: 创新教育 创新素质 想象力 创新能力
  • 作者: 贺树芳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4-14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4期
  • 机构: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本文从物理教学过程的备课,课堂教学,课后探究学习等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 作者: 贺树芳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5期
  • 机构: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本文从物理教学过程的备课,课堂教学,课后探究学习等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明毕于建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10-08-18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10年第8期
  • 机构:当今大学生的道德人格主流是好的,表现出开拓进取、自立自强、竞争创新、平等公正等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道德人格缺失现象,如犯罪率上升、网络失德、诚信缺失、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等。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失,源于其社会道德实践,其中既有社会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也有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既有学校道德教育欠缺的影响,也有家庭道德教育偏失的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者们要很好地反思,从对大学生的终极关怀出发,共同为塑造大学生健康的道德人格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丽萍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系统科学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年第2期
  • 机构: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有着普遍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优良传统,即我们通常所强调落实的“双基”和培养的三个基本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使得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具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这也是国际数学界所公认的优势。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极大的重视了书本知识和双基训练,却缺少了对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关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变成“死读书”和“读死书”的人。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意识的培养方面,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是十分明显的。因为国外学生关注的“为什么?”,到我们的学生这里却变成了“是什么?”,一种对知识的渴求,变成了对知识的简单识记、机械重复。学生缺少了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缺少了在解决问题当中的合作意识与创新精神。这种教学把丰富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简约划归为特殊的认识活动。这种现状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学生。另外,就教学内容而言,过多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与严密性,无形当中缺少了适应时代要求的现代数学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心理规律和学习兴趣。重视知识的学习与记忆,忽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忽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当人们面对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必须作出选择与推断,必须具有一定收集、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作出准确决策的能力。而这些数学基本能力的获得,却很少在我们的数学教材中体现,一些学生中学毕业了,却对向量、矩阵、统计、线性规划等数学实用内容一无所知,更不用说灵活应用了。还有就教学方式而言,目前的课堂大多数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45分钟还给学生”更多的是停留在教学研究与教师的口头上。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缺少独立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特别是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机会。这与新时代人才培养方面所强调的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是相违背的。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需进行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创新教是培养人们创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目的是对人们的创造潜力无限激发,并为他们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当前,中职学生的创造力低下、创新意识也比较薄弱。在使用计算机教学时,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重点培养,加以提高。

  • 标签: 创新教育 中职学校 计算机应用
  • 简介:摘要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本文主要是论述了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标签: 初中 语文教学 创新教育 培养
  • 简介: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的推广和使用,催化了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促成了教学第一线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变化,促进了中学外语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为中学英语素质教育开辟了道路。

  • 标签: 英语新教材 变化 素质教育
  • 简介:摘要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它的成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的创新首要是教学设计的创新。笔者探索以教材为依据,以问题为纽带,以学生为中心,对教案创新设计,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本文以九年制七年级语文第二册第29课《马》为例,阐述如何操作创新教案表格设计。

  • 标签: 创新教案 表略设计
  • 作者: 高云鹏
  • 学科: 自然科学总论 > 科学技术哲学
  • 创建时间:2009-05-15
  • 出处:《西部科教论坛》 2009年第5期
  • 机构:新课程改革明确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对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的吸收,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延伸。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方针必须遵守的教育方向,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客观要求。美术《新课标》指出:美术课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开发与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德最佳手段之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强调职院化学实验教学在训练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重点阐述了化学实验能力培养目标的解析;注重科学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强化实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增强实验思维力度,发展学生化学实验能力。

  • 标签: 化学实验教学 学生实验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作为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中间部门,第三部门管理的作用不可忽视。第三部门在我国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如社会认可度低、政府把持等。而民办学校作为非盈利组织,它们的发展状况也值得我们关注。民办高校在中国的大背景下前进道路曲折而艰难。相比于公办高校来说,民办高校享受着一系列不平等的待遇,如招生难、社会不认可、政府支持力度低、资金周转困难、学校发展前景不够明朗、学校管理不够明晰、权责不够分明等。

  • 标签: 第三部门管理 非营利组织 民办教育 NGO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新课程从内容和目标上非常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文先分析了新课程《历史与社会》的内容为创新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创新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 标签: 历史与社会课程 创新 教学探索
  • 简介:摘要“开卷考试”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的要求,本文探讨了在开卷考试形势下,如何进行课堂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 标签: 开卷考试 课堂 创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