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新罗区境内土楼众多,与永定、南靖圆土楼显著不同的是,新罗土楼绝大部分为方形土楼,有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其中的古风楼是福建省境内已知的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土楼。

  • 标签: 新罗区 土楼 中国 福建 建筑材料 建筑结构
  • 简介:哮喘即支气管哮喘.是Ⅰ型超敏免疫反应引起的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喉间哮鸣如水鸣声,或伴有咳嗽.多在夜间或清晨发作或哮喘加剧。随着环境污染严重.过敏原增多,哮喘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以下食疗药膳在防治哮喘中有一定作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防治方法 饮食习惯 营养结构
  • 简介:澍,号六岳,无为人,清末民初时期在安徽颇具影响的诗人。光绪二十年中举,曾任李鸿章幕僚,兼东馆塾师。后外放江浙为盐运使,仅一年即辞职,归居故里“绣溪草堂”,后被推为劝学所长,服务桑梓,直至谢世。其诗文现存有《濡须诗选》、《岭南吟稿》、《紫蓬山志》、《巢湖志》等。读书与交友方六岳生于无为县福路口铁匠岗张村。自记事后,目睹清廷腐败、列强入侵。六岳怀着一腔救国济民之志,

  • 标签: 盐运使 国济 方澍 清末民初时期 濡须 光绪二十年
  • 简介:近年湖南常德夕阳坡二号战国楚墓出土两枚完整的竹简,各长6.8厘米、宽1.1厘米。一枚32字,另一枚22字,计54字。二简文意相属,涉及到楚、越、舒三国,殊为引人注目。杨启乾《常德市夕阳坡二号楚墓竹简初探》、刘彬徽《常德夕阳坡楚简考释》。先后就这两枚竹简进行探讨。刘

  • 标签: 夕阳 常德 新证 出土 楚简 竹简
  • 简介:岳诗词校注》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好在两方面:岳诗词特色鲜明;诗词的注释,也颇具鲜明的特色。岳(1199—1262),皖南祁门县人,历仕南宋宁、理二宗。南宋后期,外有异族加紧侵犯,内有权奸乱政殃民,国势日益危殆。疾风知劲草。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一些爱国志士奋身而起,岳就是其中出色的一员。他力主外抗强敌,内除权奸。曾供职兵部,赴抗敌前线,治军有方,被誉为'儒者知兵'。为救国救民,他不畏强暴,不惧挫折。曾上书力反奸相史嵩

  • 标签: 方岳 救国救民 南宋后期 宋宁 一本 秋崖集
  • 简介:近来,一些乡镇志的编纂者向我反映,“乡镇志的特色、‘闪光点’难以发现。”说起编纂志书,无疑应寻觅各种地方特色。乡镇志的记述地域小,其选用资料本身就应微观显现,突出境内的特点、特色。舍此,泛泛记来,资料平平淡淡,无“闪光”可见,那又何来价值、功能可言呢?睢宁《高作镇志》稿,于“工业”、

  • 标签: 乡镇志 编纂者 志稿 光点 高作镇 选用资料
  • 简介:<正>考古发现在一些战国至汉代的墓葬中常和随葬品伴出有一种用竹木片作为记录材料的、写了墓中随葬品名称、数量等内容的清单。它用两种形式记录,或是编联的竹木简,或是单一的木。它们的名称,经过学者们的研究已认定就是“遣策”和“赗”。然而,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所论,不当之处,敬请大家给予指正。遣策是什么样子?可以说在解放初仰天湖楚简发现以前,一直是不甚了了的,比如清朝有名的学者徐乾学的《读礼通考卷九十七·丧具》里所附的“遣策图”,就是凭想象杜撰出来的。

  • 标签: 遣策 随葬品 考古发现 解放初 楚简 墓葬
  • 简介:踏进中国现代文学馆这座庄严高雅的文学殿堂,仿佛融入一条激荡着新文学思想的长河.这里珍藏着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突出贡献的文学家的作品,而在众多的手稿和书卷中,那顶海兰色的将军礼帽、驳壳枪和军用公文包格外引人注目.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他是少有的走出炮火硝烟的战将;在众多的开国将军中,他又是少有的作家.在六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用枪杆子和笔杆子书写着有声有色的人生乐章.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只要提起"文人武将",就会说出他的名字--之中.

  • 标签: 文人武将 武将之中
  • 简介:<正>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文物陈列室现藏有汉印多方,今择三精品介绍如下:一、广明左尉印为铜质,方形拱钮。边长2.3×2.3厘米,厚0.8厘米。钮高1厘米,重43.5克。印面阴刻篆文“广明左尉”四字(图一),印在汉长安古城出土。据《汉书·霍光传》卷六十八(中华书局版第一九三页):“明旦,光闻之,止书室不入……,光曰:‘陛下何以知之?”上曰‘将军文广明,都郎属耳。”(师古注曰:之,往也。广明,亭名也。属耳,近耳也。)

  • 标签: 广明 中华书局 历史系 古文物 汉长安 汉印
  • 简介:自宋代吕大临《考古图》、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辑录历代金石文字的专著问世以来,便产生了专门以石刻和铜器铭刻资料为研究对象的金石学。至清代,尤其在乾嘉考据学风的影响下,金石学达于极盛.学者辈出,

  • 标签: 广东 《集古录》 《金石录》 金石文字 金石学
  • 简介:《南源埠碑记》宽43公分,全长104公分(其中人土部份46公分),于清咸丰三年(1855)立于广州白云区龙归镇南村村西南的南源埠(码头)。1930年广花公路建成,20世纪60年代由政府扩充路面,铺上沥青成为106国道,陆路交通便利。作为龙归地区北上从化良口、南下广州

  • 标签: 《南源埠碑记》 清朝 碑刻 八角古庙
  • 简介:近来笔者曾见三品足布,据云是1995年河南省济源县出土大量货币的劫余。三品铭文似乎均未见已往箸录,弥足珍贵。本文重点讨论其中“中昌”,顺便介绍“中子”。至于“珏”字足小布,详见另文①。

  • 标签: 中昌方足布 铭文 古钱币 形制
  • 简介:安徽人回(1227-1307)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文学家,所著《桐江集》、《桐江续集》内容丰富,屡为学者引用。由罗超先生校点的回文集,收在《全元文》第七册,读者易于得到。笔者翻检之余,觉得点校的质量尚难令人满意,误断人名,曲解词意,乱用标点,漏略符号等等,并非少见。兹按

  • 标签: 方回 回文 《全元文》 宋末元初 文集 续集
  • 简介:东美吾兄:济吾来,以尊诗见示,捧读再四,欣喜欲狂。弟自入蜀以来,人事多扰,所学几尽废,而每日必读诗,惟不敢轻试,以自揣力不能追古人也。尝以诗词为中土文艺之精髓,近日士子竞骛于支离破碎之学,此道或遂终绝。今读大作,兼清刚鲜研之美,大雅不作,或幸竟为杞忧矣。五四时代倡新文学运动者,对旧诗颇肆抨击。年来弟稍致力西诗,对时下诸公颇

  • 标签: 欣喜欲狂 杞忧 清刚 论诗 方东美 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