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6 个结果
  • 简介:平定位于合水县太白乡,这里是子午岭。林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从北魏起,历隋、唐、宋、金、元,是佛教徒乐于选址建造石窟的地方,在内大大小小、断断续续座落的石窟不下十余处。

  • 标签: 合水县 平定川 石窟 北朝 雕塑
  • 简介:本文就《平定罗刹方略》的版本、成书时间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翻译情况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 标签: 平定罗刹方略 罗刹 方略
  • 简介:平定儿女耀中华》上册,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发行,42万余字,另有题词15页,彩照16页,黑白工作照42幅。图文并茂,印制精美。全书由《电视专题》、《文章选编》、《学子名录》三部分组成。纲目清晰,层次分明;业迹不凡,引人入胜;内容具体,资料翔实;言简意赅,文字流畅。当《电视专题》在县台播出后,引起了巨大反响,受到省广播电视厅的高度重视,被誉为全省县级台创新策划、专题制作的精品。这个评价是有充分根据的。这里谈几点我对该书的看法。

  • 标签: 《平定儿女耀中华》 山西 《文章选编》 《学子名录》 《电视专题》 山西
  • 简介:平定在百团大战中处于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百团大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役突破,第二阶段是扩大成果,第三阶段是粉碎敌人的反扑.第一阶段是全战役的重心,而平定则是其重心之核.为说明此点需对百团大战作一略为展开的介绍.

  • 标签: 百团大战 蒋介石集团 铁路 抗日根据地 旅团 公路
  • 简介:山西平定窑陶艺有限公司。2004年9月动工兴建,现已基本具备生产条件。公司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总投资120万元,主要生产刻花瓷等陶瓷系列产品。该项目已被列为阳泉市重点科技扶持项目(项目名称为:平定窑传统工艺美术陶瓷的研究与开发).公司现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员单位(阳泉市唯一的一家),省工艺美术协(学)会员单位。鉴于平定窑在中国冉瓷史上的地位,公司现正在将“平定窑”申请注册商标。

  • 标签: 项目名称 会员单位 山西平定窑陶艺有限公司 经营模式 项目建设
  • 简介:本刊2001年第4期发表了赵君平同志《唐杨元卿墓志拓本跋》,对洛阳新出土的墓志作了介绍,偏重于书法的研究。这方墓志记载的唐后期平定淮西藩镇割据的重要史实,引起历史学界的格外关注。赵振华等同志以墓志为纲,参稽文献,对裴度撰志作了客观详实的考证,丰富了两《唐书·杨元卿传》的记载。

  • 标签: 杨元卿 墓志 书法研究 淮西平叛 唐朝
  • 简介:杨遇春是清朝著名将领,其一生戎马生涯经历无数战役。道光六年(1826),由于爆发张格尔叛乱,是年杨恰为署理陕甘总督,加之作战经验丰富,临危受命,在平定张格尔叛乱中起了关键性作用,对其仕途产生了巨大影响。

  • 标签: 杨遇春 张格尔叛乱 边疆治理
  • 简介:遗址,位于张家回族自治县马关乡石村东北山前二级台地上,2008年8月文物普查时发现。此处地处石河上游干流的夹角地带,靠近水源。遗址所处位置避风向阳,地势平坦.呈倒三角形。该遗址的采集物较多,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发现灰层,长约100米,厚约1.5~2.5米。在灰层中夹杂有篮纹、绳纹、刻划纹夹砂陶片和泥质陶片,并发现大量彩陶,还有少量灰陶.采集物有器物口沿和器底,可辨器形有敛口钵、深腹罐、盆、瓶等.还发现有石器。遗址东西约250米,南北约300米,时代为仰南北约300米,时代为仰韶文化晚期到齐家文化。(照1)

  • 标签: 遗址调查 张家川 2008年 文物普查 文化内涵 100米
  • 简介:乾隆撰写的《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介绍了平定蒙古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撤纳在新疆伊犁发动叛乱的经过,表明了乾隆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也表达了他对蒙古人民的美好祝福和希望。原有的对该文的注释,有一些不妥之处,现一一指出。

  • 标签: 碑文解说 平定叛乱 词语辨析
  • 简介:因为一篇关于刻花瓷的报道,冯海明从一个外行变成刻花瓷的痴迷者。2006年2月投资200万元创办平定古窑陶艺有限公司,公司现有职工人数45名,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名,年产中国刻花瓷系列产品3万件,年产值200万元,年利税80万元。是市、县政府以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能源新产业博览会文化外事礼品合作企业。在10月28日闭幕的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暨2007“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2007中国民间文化产业十强企业,两件刻花瓷作品入选“中国创造”AAA珍贵民间艺术品.

  • 标签: 陶瓷文化 工艺品市场 旅游园区 “中国创造”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民间文化产业
  • 简介:陕西省黄陵县上城区发现一块清朝平定准噶尔达瓦齐的纪德碑,该碑大约镌刻于乾隆二十年六月至八月间,主要记载了乾隆二十年派兵分北、西两路进攻达瓦齐的经过,可以与清代史料相印证,并补充史料记载之不足。本文探讨了碑文记栽的历史事实,并就碑的毁坏等原因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准噶尔 告成碑 乾隆 黄陵
  • 简介:王维隐居惘别业期间,创作了许多出色的山水田园诗。弄清辆别业的具体面貌,无疑有助于我们了解王维的隐逸生活和他的诗歌创作。关于惘别业,古人有一些描述,如唐冯蛰《云仙杂记》卷八说:“王维居惘,宅宇既广,山林亦远,而性好温洁,地不容浮尘,日有十数扫饰者,使两童专掌缚帚,而有时不给。”在王维的庄园中,仅专掌扫地的童仆就有十数人,可见其规模之大。宋张戒称王维隐居惘的诗作为“于富贵山林,两得其趣”(岁寒堂诗话》卷上),大概也是基于这一认识吧。对于上述说法,笔者以往既抱怀疑态度,又不敢断然认定其为误说。那时笔者考虑,王维之父官不过州佐(终汾州司马),又早卒,王维兄弟姊妹六七人,家中素无积蓄(偶然作六首》其三云:“小妹日成长,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几回欲奋飞,蜘踢复相顾。”),到天宝初营置辆别业时,王维仅任品秩不高的左补网(参见拙作《王维年谱》),能有财力购置一个规模很大的庄园吗?但转而又想,从王维的诗歌来看,惘别业中,有山林土田、湖泊河流,游止达二十处之多,其规模能不大吗?所以笔者关于这一问题的思绪,一直处于游移不定之中。直到1991年及1995年两度到惘别业故址参观、考察后,笔者对这一间题才逐渐有了明确的认识,终于判定《云仙杂记》的说法不正确。

  • 标签: 王维 别业 辋川 《元和郡县图志》 遗址 诗歌创作
  • 简介:1.禹王挥斧开叠嶂,古石毊响彻东方庞贝城;黄河飞练穿莽原,潘天浪彰显中华民族魂。

  • 标签: 中华民族 庞贝城
  • 简介:关中(今陕西渭河谷地及其周围地区)在历史上是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汉唐盛世所孕育的一大批文人墨客,类皆声名赫赫,多为妇孺共知。受其流风余韵的影响,直到明清时期,这里仍旧是一处在全国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化中心。明代弘治、嘉靖年间以李梦阳为代表的关中诗人群和清代初年的哲学流派“关学”,可以说分别是这两个朝代中关中文化最突出的成就。

  • 标签: 诗集 关中文化 七言古诗 《明史·艺文志》 渭河谷地 前七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桃花红,梨花白,安宁桃同和什梨同是兰州人民休闲的两个好去处。桃园距市郊只10余早,桃花盛开时游人如织,加之连年举办盛大的桃花会,烫把桃园搞得沸沸扬扬,大有“桃花春色暖先扦,明媚睢人不看来”之势。而梨园离城40多里,虽属兰州市,但由皋兰县管辖,无市区公交线路.交通小甚便利,岗而很有点“养在深兰人末识”的冷清。近儿年兴起旅游热,不少单化、个人专车前往,游人渐多。

  • 标签: 公交线路 兰州市 桃花 皋兰县 旅游热
  • 简介:1866年瞻对赏藏及其后收归属是清末边史上的重大事件。1896年,督鹿传霖率先筹瞻属,因清廷反对而功败垂成。随着英国在1903年第二次入侵西藏,清政府终于一改此前反对收瞻之旨,谕令督锡良、驻藏大臣有泰及帮办大臣凤全筹瞻属,此时锡良态度模棱两可,风全力主之,有泰则坚决反对,长达半年之久的争论终致筹瞻无功。1905年初凤全被杀后锡良开始用兵巴塘,对此瞻对藏官则直接出兵干预,锡良意识到筹瞻属势在必行,遂在巴塘战事结束后力主收瞻,但因他地乱事丛脞而未及实施。直到1906年6月清军攻克桑披寺边战事暂告一段落后,锡良奏设滇边务大臣,在边改土归流大幕拉启的时代背景下,时任督赵尔丰终在1911年将瞻对收归属。从清末瞻对问题的连续性审视,锡良督时期筹瞻属虽未实现,但以锡良为首的地方官员关于筹瞻属的谋划和举措以及锡良筹瞻态度的变化,彰显出筹瞻属已是边内外交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同时客观上在鹿、赵之间构筑了联系的桥梁,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 标签: 锡良 瞻对 改土归流 新政
  • 简介:在中国的近代货币中,白银流通货币——银锭占有极为显著的地位,这些形形色色、形态各异的银锭之内,有一类主要流通于康地区的椭圆形银锭又是银锭家族中的“大户”,它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税收制度等密切相关。然而长期以来一直未见有系统、深入地论述、

  • 标签: 银锭 流通货币 社会经济生活 税收制度 白银
  • 简介:3月,省地方志办微信公众平台“方志四”开通运行。“方志四”微信号为“scsdfz”,以“方圆天府。志慧四”为理念,设四方志、四省情、工作动态三大栏目以及省级志书、特色专志、市州县志、四文史、巴蜀文化、工作要闻等子栏目,是省地方志办“数字方志与信息方志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互联网+地方志”的重要尝试。

  • 标签: 地方志 四川 巴蜀文化 方志工作 子栏目 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