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聊斋志异》中《红玉》篇题材的多元化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既是《聊斋志异》讲述精怪和人类之间爱情的志怪故事的一部分,又包含着自己的特质:独特的才子佳人故事,独具匠心的公案侠义故事和洞察社会黑暗的谴责小说元素。这是蒲松龄站在前人肩膀上进行的对于小说“奇”的审美特征的大胆尝试。

  • 标签: 故事构架 多元性 影响
  • 简介:一、引言胡适新诗创作的成功与其翻译美国诗歌的经历密不可分。从多元系统理论视角解析这一影响之因果关系,将视野投向了更为广阔的文化多元系统。这一舶来理论的优点在于:多元系统论把翻译研究引上了文化研究的道路,它把翻译与译作与所产生和被阅读的文化语境、社会条件、政治等许多因素结合了起来,

  • 标签: 多元系统论 翻译研究 新诗创作 胡适 解读 多元系统理论
  • 简介:<正>《扬子江》诗刊是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大型原创性汉语诗歌双月刊,创刊十余年来,赢得了海内外诗坛的广泛赞誉,挺立于当代诗坛,为诗歌爱好者推崇。2012年以来刊物以活动推动栏目建设,组织举行了"中国新诗论坛"、"新诗十九首评选"、"凝视与聚集·新世纪诗歌对话"等多项大型诗歌研讨活动。

  • 标签: 汉语诗歌 中国新诗 当代诗坛 九首 栏目建设 去蔽
  • 简介:北京市东城区以完善社区管理为突破口,适应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需求,不断提高社区自治能力、拓展自治空间,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一委三会一站”“一委”指社区党委(总支),是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 标签: 北京市东城区 社区居民 自治模式 多元参与 共治 协商
  • 简介:郭磨(1767—1831),字祥伯,号频伽,江苏吴江人。少有神童之称,因右眉全白,又号白眉生。乾隆六十年(1795),参加科举不第,遂绝意仕途,专研诗文、书画。游姚鼐之门,尤为阮元所赏识。工词章,又曾与袁枚相交往。著有《灵芬馆诗集》、《灵芬馆词》等。清人关于郭鏖词的评价莫衷一是,毁誉纷纷。赞之者有张维屏《谈艺录》:“频伽以《灵芬》名集,其心灵,其笔灵,真得乾坤清气者。其诗、其文、其词皆必传。”阮元《灵芬馆二集诗序》:“《蘅梦词》、《浮眉楼词》清婉颖异,具宋人正音,卓然名家。”贬之者如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郭词亦具荔枝之形,然已在一日变色,二日变味时矣。”

  • 标签: 评价 《谈艺录》 诗文 阮元 乾隆 词章
  • 简介:历史转型的肇始向来为研究者所关注。然而,在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除了在一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里有所论及外,针对1949年前后这一历史时段的文学史研究并不充分。杜英著《重构文艺机制与文艺范式:上海,1949—1956》(以下简称《重构》)一书引入了西方当代空间理论,使其研究从时间维度拓展到空间维度,弥补了先前研究的诸多不足与不见,为这一历史时段的文学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重构》 文艺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上海 范式 文学史研究
  • 简介:2013年《新文学史料》第3期刊登了徐从辉《谈周作人的一组佚文》,其中一则佚文是周作人1917年12月28日在北大国文门研究所召开的第二次小说科研究会时的演述大意。这篇关于“小说的研究”的演说1918年1月17日刊登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刊登时标题为《文科国文门研究所报告》。周作人谈到外国小说对于中土新小说创作的借镜意义:“而研究之二为新小说之发展,此为吾辈对于小说前途之希望,欲成此希望并求其有良好之果势,不得不取材于外国小说,盖外国小说今日昕臻之境远非中土所及也。”

  • 标签: 新小说 周作人 《新文学史料》 评价 卖国 译作
  • 简介:新世纪文化作品创作机制受到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娱乐文化、商业文化、媒介文化的多重夹击,这使得文学生产方式发生位移,文学阵地由传统媒体转向了新媒体,文学批评标准由专业人士到普通大众,文学创作主体由作家到写手等;也使得文学消费方式发生转换,从以读者为中心到以书商为导向,书商、出版人的商业化营销模式使文学消费成了符号经济与粉丝经济,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学作品格调不高、

  • 标签: 创作机制 文化作品 作家 文学生产方式 代言 人民
  • 简介:文艺作品的价值观始终是评价文艺作品的重要标准。近些年,一些文艺作品在商业运作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争议和忧虑。2013年10月17日,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举办第二十九期“青年文艺论坛”,本期论坛的主题是“当前文艺作品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问题”,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孙佳山主持,北京大学中文系林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徐刚主讲,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所长祝东力,《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李云雷,以及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内外的40多名青年学人出席了本次论坛。论坛以当前热议的文艺作品为切入点,讨论了在历史转折年代不同文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及其所勾连的社会文化图景,探讨了现有的文艺评价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力图为建构科学、健康的文艺评价体系做出初步的探索。本刊特刊发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 标签: 文艺作品 评价体系 价值观念 标准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简介:在郭沫若长达5()余年对于墨子的认识与评价中,始终坚持对其思想立场进行批判和否定的完全负面评价,这是一个一直以来学者与之争议不已的未了话题,也是颇为让研究者感到困惑和费解的现象。梳理并剖析郭沫若认识评价墨子的思维脉络、方法路径,依照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及其所持的宗教观念,对“宗教家”墨子,得出这种评价结论是必然的。

  • 标签: 郭沫若 墨子思想 宗教家 帝王本位 负面评价
  • 简介:我国外国文学批评界习惯于把文学视为对社会现实的形象反映,尤其是在19世纪俄罗斯文学创作的研究中。其实,19世纪俄罗斯经典作家的创作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在很大程度上是超越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文学文本的意义往往滋生于其自身的智能机制之中。文学文本并非是一个静止的被动客体,也不只在传递和记忆信息,还是一个运动的、拥有主体性的生命体,能够通过界限转换、对话机制和时空变化等途径,作用于读者,在读者大脑左右半球的互动中,不断地创造意义。

  • 标签: 19世纪俄罗斯文学 文本 对话 时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