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前置受事+VA了"兼有两种语法义:一种表示"结果实现义",属于"动作事件概念结构";另一种表示"结果偏离义",属于"评价性概念结构"。特定的构式义投射到句法层面形成特定的句法结构。本文用"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重新审视了"前置受事+VA了"格式的语义配置和语义特征。

  • 标签: 受事前置 构式 构式-语块分析法
  • 简介:为词典设置形象、合理、适恰的插图是当代词典编纂的新趋势,词典插图的研究不应囿于就插图而研究插图的宏观理论分析,还应从艺术学、语言学、词典学等不同视角进行多维度、有针对性地系统分析,进而从深层挖掘出不同视角下词典插图配置中的独特要求。同时,插图属于整个词典结构系统中的子系统,不同视角的划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照应、彼此协调统一的。

  • 标签: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 插图配置 艺术学 语言学 词典学
  • 简介:文章在意象图式视角下对汉语体系统内部的非完整体(“在”与“着”)进行研究。发现在使用体标记“在”时.主体对事态的概念空间化配置处于“前-后图式”中的“前”位置;在使用体标记“着”时,主体对事态的概念空间化配置处于上述图式中的“后”位置.从而形成体系统内部的“前景-背景”概念结构空间化配置对立;同时.这种对立具有缺省性.对屯项之间具有互补性.因而“着”除了典型地具备背景化功能之外,还可以出现在前景化位置上。这种概念空间化配置对立.反映出人们对相同事件有不同的感知方式和认知能力,并以各自特有的认知思维方式对昕观察到的事态进行概念空间化配置

  • 标签: 意象图式 体标记 概念空间化 前景化 背景化“在”“着”
  • 简介:  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看了盛教授的文章.所谓提出问题就是提出疑问."有疑处方无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个没有疑问的人,事实上到处都是疑问,只是自己还不知道罢了.就此而言,"提不出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

  • 标签: 提不出问题 问题问题
  • 简介:时下有关赞扬中国式应试教育的文章,在新闻媒体上露面的频率越来越高,且毫无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态。如《教育改革不要引进洋垃圾》一文说:“‘有一个数是10的87%,那么关于这个数下列哪个答案是正确的?’(1)大于10,(2)小于10,(3)等于10。这种题目,如果让中国的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做都不会有什么困难。但出人意料的是,‘在美国17岁的高中生中,有49%的学生不会解答这道题。这是1989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性调查的结果。面对这样一份调查报告,任何人——不论是美国总统

  • 标签: 应试教育 教育改革 调查报告 小学高年级 高中生 频率
  • 简介:<正>第一题进门换上拖鞋这个连谓词组至少有以下两个涵义:一是进了门再换上拖鞋;一是换上拖鞋再进门。您能不能从这个歧义现象中悟出点道理来?第二题为什么回答“你去不去?”可以说“不,”或“不去。”而回答“他去不去?”却不能单说个“不。”需要说“不去。”才行呢?第三题下列口头上常说的惯用语,都有什么修辞作用?打狗看主人懒驴上磨屎尿多一根绳儿上的蚂蚱(即蝗虫)一根藤上的苦瓜

  • 标签: 拖鞋 连谓 根藤 打狗 上磨 惯用语
  • 简介:<正>第一题A、给你添麻烦B、给你书C、问你去不去上海D、问你一个问题其中,词组A和B、C和D,以至A、B、C、D,在句法构造上是不是一样?为什么?第二题A、他管:卖服装,我管:卖鞋。B、他管:服装,我管:鞋。C、他管:你服装,我管:你鞋。

  • 标签: 句法构造 服装 助动词 词组 同义句 副词
  • 简介:<正>问题一朱德熙先生在《说“的”》一文中说,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从语法功能上看,有的副词(如“好好、大大、高高”等),有的不是词(如“扁扁、咸咸、绿绿”等),因此都不能作定语。最近我们听到这样的话:

  • 标签: 定语 难处理 述补结构 单音节形容词 重叠式 语法功能
  • 简介:  我给语文教师进修班培训班上课,每讲完一个专题,总要留出一段时间让学员们提问题,我则"答学员问".只要与"文学和人生"这个大题目有关,什么问题都可以提.……

  • 标签: 提不出问题 问题问题
  • 简介:本文对汉语语法学界对“动词、形容词名用”时的词性判定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指出了几种代表性意见的分歧和优缺点,并提出了自己的倾向性意见。文章认为,张志公当年提出的“名物化”主张还是很好地考虑了“这本书的出版”等类现象的特点,也是有利于解释这类复杂现象的,至于用“名物化”名称好还是好“动名词”好,毕竟是非实质性的问题

  • 标签: "名物化"问题 动名词 词类 汉语 语法 词性判定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关于主语的问题北原保雄作石工译编者按:主语问题是日语语法最大问题之一。日本学界历时多年进行过讨论和争论,现在也还不能说已达到统一的意见。本刊认为,北原先生这篇文章论点是正确的、公允的,阐述也全面、简明易懂,特向读者推荐。1.什么是主语我没有详细调查,...

  • 标签: 主语 主格 对象语 语言表达 “何” 术语
  • 简介:胡明扬主编的《词类问题考察》(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以下称《考察》)一书,没再接续过去一向占主导的偏重理论、偏重划分标准讨论的内容模式,而是在总结检讨前人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转向了各种词类区分的可行性的实际调查。由于著者能以发展的眼光审视...

  • 标签: 词类问题 汉语词类 词类划分的标准 句子成分 兼类 柔性处理
  • 简介:“中缀”也叫“词嵌”,在《语言与语言词典》(R.R.哈特曼、F.C斯特克,2000)中的定义是“插入词中的词缀”即一种嵌入词中的附加成分。汉语中的中缀问题的产生应以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为起始,文中提出了“骈列”“前加”“后附”等构词方式。在此基础上,黎锦熙先生于1923年草拟了《复合词构词方式简谱》,后改为《汉语构词法——多音词表》,表中从相属的复合词中分出了词头、词嵌、词尾。

  • 标签: 中缀 汉语 《马氏文通》 构词方式 附加成分 复合词
  • 简介:<正>一、下面几段话里,都有“人到齐了”这句话。试问它在不同的情景中所表达出来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请你指出在每段话里,它都表示了什么意思?1、下午两点,几位常委陆续走进小会议室,大家一坐下来就谈起一些最近发生的事。这时,老书记看了一下大家说:“人都到齐了。”2、在一家饭店的宴会厅,先后来了许多宾客……主人小声告诉服务员:“人都到齐了。”3、在车间,二十多个先进工人围住了一台车床,目光一齐注视着站在车床旁边的那个脸上略带羞涩的小伙子,小声议论着什么。车间主任环视了一下人群,对小伙子说:“人都到齐了。”

  • 标签: 小伙子 先进工人 续走 现代口语 宴会厅 车间主任
  • 简介:y,w两个字母的性质和用法怎样?y,w两个字母的读音和i,u一样,但是它们的性质和用法与i,u不同c根据方案的规定,i,u,(?)和甩i,n,(?)开头的韵母单独作音节的时候,用y,w两个字母分别作为它们音节开头的标志。所以y,w两个字母也可以叫做“头母”。现在先说i,u两组韵母;

  • 标签: 问题解答 小高 二字 兀没 毋单 子祀
  • 简介:白居易的妻室问题,是长期困扰白居易生平研究的一道难题.本文以白居易集中涉及其妻室的全部作品为审视点,并结合有关材料,认为白居易一生凡两娶.原配杨氏为杨虞卿从父妹,结婚时间在元和三年夏;继室为杨汝士胞妹,结婚时间在大和元年前后.

  • 标签: 从父妹 胞妹 杨氏 原配 继室
  • 简介:<正>继《唐诗鉴赏辞典》之后,同类型的书出得很多。但是,对于“鉴赏辞典”究竟是否属于辞典类工具书的问题,辞书学界见智见仁,意见至今不一。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实质上涉及到“辞典的本质属性和区别性特征”这一辞书学基本理论,颇有展开一番深入

  • 标签: 辞典 鉴赏 工具书 辞书学 本质属性 专科词典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