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正>苏外建校20周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点。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选什么样的办学模式,将决定学校的未来、学生的未来。文中,曹伦华校长通过"六问"来找寻答案,外国语学校现代、国际的发展道路将致力于培养具备多元文化、开放的思维、全球的视野、中国的灵魂的学生。有人问哲学家:"敢问英雄与小民的异同?"哲学家一脸深沉:"同在适应,异也在适应!""不懂,怎么讲?请明示。"此人追问。哲学家大笑:"英雄改变世界以适应自己,而小民改变自己以适应世界。"苏外正在向着英雄的方向努力,我们正在做和别人不一样的教育。

  • 标签: 外国语学校 重要转折点 多元文化 成长之路 办学模式 改变自己
  • 简介:笔画系统的面貌——笔画的种类与个体差异——在最基础的层面上影响着汉字的面貌和难度.笔画系统的简化对汉字的规范、传承及传播意义重大.本文的数据和论证表明,在不引起重新认读的前提下,笔画系统笔画总数至少可以由现在的32个简缩为25个,降幅高达20%以上.

  • 标签: 笔画 笔画系统 简化
  • 简介:尽管在去年秋季的纽约拍卖会上,艺术品市场呈现出向好的前景,但一些著名的公共展览馆——包括洛杉矶的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的切尔西艺术博物馆和美国民俗艺术博物馆——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看来都处于破产危险之中。然而,随着私人富豪阶层公共影响力的提升,手头宽裕的收藏家们正在创办自己的展览馆。他们通常在那些当代艺术方兴未艾的国家选址,这些国家的政府对艺术的支持仍然微不足道。没有依赖较大的机构,这些现代的“美第奇”正引导艺术走向公众。

  • 标签: 现代 艺术博物馆 艺术品市场 全球金融危机 当代艺术 富豪阶层
  • 简介: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幻想文学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繁荣的态势,在中国尤甚.本文对这种文学现象进行了概括,分析了叙述学在幻想文学研究领域的优势,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尝试对中国现代幻想文学的叙述研究提出几点构想.

  • 标签: 幻想文学 叙述学 述真 世界建构 跨媒介叙述
  • 简介:文章遵循广义形态观,将形态分为词法形态(重叠、附加词缀、语音屈折)和句法形态(词序先后、功能词),对现代汉语核心词类动词的词法形态和句法形态及其所表示的语法意义进行了总体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和其他语言动词形态的比较,揭示了现代汉语动词形态的特点。

  • 标签: 现代汉语动词 词法形态 句法形态 语法意义 特点
  • 简介:叠加式描摹结构是不同比况助词或比况助词与摹状助词紧邻共现、复置交叠进行情状描摹的一种表达结构。叠加形态有同类叠加和异类叠加两类,描摹类型可从静态描摹与动态描摹、现实描摹与虚拟描摹两个角度分析。叠加方式有并存叠加和糅合叠加两种。叠加动因与叠加作用体现为三个方面:强化表达、明示信息、兼顾语义。

  • 标签: 比况助词 摹状助词 叠加 描摹结构
  • 简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疑问和焦点关系的研究逐渐成为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总结三个阶段的相关研究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今后疑问和焦点关系研究的发展方向:(1)继续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疑问句中的焦点问题;(2)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来看疑问和焦点的关系;(3)从语体差异的角度来看疑问和焦点的关系;(4)关注疑问和焦点两个范畴的互动关系研究。

  • 标签: 疑问 焦点 语言类型学 语体差异 互动关系
  • 简介:话语语言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环节是对口语语料的收集和转写。汉语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对口语中特殊话语语音成分(既包括传统的叹词、语气词等,也包括不常受到关注的填充停顿、反馈成分、修补成分等重要交际要素)的转写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首先指出目前学界流行做法的不足,进而立足于汉语语言和文字的特点,结合特殊话语语音成分在口语中出现的位置,提出以汉字使用为中心、分宽、中、严三种方式处理转写问题的原则,以满足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

  • 标签: 转写 口语成分叹词语气词 口语语料库
  • 简介:英、汉两种语言在韵律层面具有不同的凸显特征,本文以汉语中的英源外来词为例,探讨英语轻重音与汉语声调的对应关系及韵律特征在词汇借用过程中的作用和表现。通过对语料的统计与分析发现,超音段借用尽量参照源语言的音高特征,为承载重音的音节指派高调,为非重读音节指派低调,但受汉语音段配置、用字、语义及汉语声调分布的影响,英语轻重音与汉语声调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重音-高调对应只是一种倾向,不具有语言学的显著意义。

  • 标签: 借词 重音 声调 韵律
  • 简介:从句法和语义两个角度对汉语"有"字句和越南语"có"字句进行对比,文章发现"有"字句和"có"字句的相同点多于不同点。

  • 标签: “有”字句 “có”字句 句法 语义 对比
  • 简介:文章阐述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科技条目修订的思路与实践:加强规范性、确保科学性、完善系统性、补充知识性、体现时代性。在修订中,力求做到这五个方面的完美结合,使科技条目与时俱进、日臻完善。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科技条目 规范性 科学性 系统性 知识性
  • 简介:从原始台语中分化出来后,布依语第三土语中的元音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的音变。一是在第一、二土语中常见的6元音系统中增加了低后不圆唇元音,使元音声学空间结构由三个顶点元音决定的三角形变成了四个顶点元音构成的四边形。二是音系成员间发生了分化、合并、转移等链式音变:高元音i、u分别被非周边元音ie、单元音并高后推挤出位,被迫裂化为双元音,下移到非周边区域;处于音系空间较低位置的ai、au分别单元音后高到中元音e、o的位置,两个中元音被迫双元音并向非周边元音区域转移。向央元音位置移动后再前与e合并。后低元音由a单元音而来。周边元音和非周边元音在周边区域和非周边区域紧密互动中完成了这个推链式的音变。链式音变的动因是第三土语中元音长短对立特征的消失,通过音变后达成了新的对立。链式音变后,第三土语中音系格局的元音系统取得了暂时的动态平衡。

  • 标签: 布依语 元音 链式音变
  • 简介:目前国际汉语教育的国际、本土、国别的提法,被广为使用,但因所指不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均不甚清晰,容易造成思想的混乱.不能笼统地谈国际汉语教育的“国际”,要分别对待,以利于国际汉语教育的长期发展.汉语作为外语教师应该本土,也就是应该大量培养母语非汉语的本土汉语教师,大力提升汉语水平,完善汉语教师的知识结构,逐渐使其成为国际汉语教师主体.汉语课程设置应国际,其缺失表现在,多少忽视了系统语言知识的讲授.汉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应该国际,这之中要让外国学习者了解并掌握汉语的思维习惯,从而学会正确的汉语表达方式.汉语作为外语教材的语言内容,不能国际.作为语言教育用的国别汉语教材,应该教授标准的普通话和规范的汉字.

  • 标签: 国际汉语教育 国际化 本土化 国别化
  • 简介:答辩日期:2014年5月本文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对现代汉语口语中的含形容词主观程度量构式进行考察。先对六个典型构式进行细致考察,分析单个构式的构式义及适切语境、作为半开放的框架结构对变项成分的准入限制、构式整体的句法表现、构式的语义语用特征、构式与构式成分的互动关系、构式义的来源及相关构式之间的推衍关系、构式的变体及与近义构式的比较等。

  • 标签: 现代汉语口语 互动关系 句法表现 语用特征 构式语法 近义
  • 简介:文章考察了现代汉语后续句中的三种省略结构:“情态动词”结构、“是”字结构和“空宾语”结构,认为在这三种省略结构中,“是”字结构允准的是一个句子或命题省略,表可能的情态动词可以允准一个动词短语省略,而“空宾语”结构所允准的域则最小,只可以缺失一个宾语。与印欧语言的一致关系允准不同,现代汉语后续句中三种省略结构的允准是由中心语动词的词汇性质所决定的,是词汇允准。对现代汉语后续句中不同的空位成分应该加以区别对待。

  • 标签: “情态动词”结构 “是”字结构 “空宾语”结构 省略 允准
  • 简介:范畴是语言学界,乃至哲学界和心理学界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范畴理论的不断更新也对语言研究的范式产生了诸多影响。国外的范畴理论较多,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让更多语言研究者了解各种范畴理论,并为汉语研究服务,这是本文翻译的初衷。总的说来,范畴研究经历了传统观点、传统观点批判、梯度结构批判和范畴理论等4个阶段。随着认知科学和语言学的发展,以事件为基础的新范畴阶段已经出现。文章逐一介绍了不同的范畴理论的核心观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批判,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范畴化 传统观点 原型 梯度结构批判 理论之理论 事件
  • 简介: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修订的内容比较广泛全面。文章就《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动作+人体器官”类动词在收词与释义方面的修订加以说明。通过修订,词典中“动作+人体器官”类动词在收词与释义方面不仅体现了时代性,其平衡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准确性也都有所提高。

  • 标签: 收词 释义 平衡性 系统性 实用性 准确性
  • 简介: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内运用态度系统对小说《手斧男孩》里的评价意义进行语篇分析,以考察小说中协商和结盟的人际意义如何通过词汇等语言形式体现。研究表明态度系统对展现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以及揭示小说心灵成长的主题有着积极的语篇建构意义。表示情感系统的用词体现了主人公Brian心理上从消极到积极的情感变化;表示判断系统的用词体现了主人公在荒野中历经磨难而采取积极行动得以生存;表示鉴赏系统的用词体现主人公在绝境中意识到自我的重要价值,以及他对人与人、与动物、与自然相互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的理解。

  • 标签: 《手斧男孩》 评价理论 态度系统 心灵成长
  • 简介:文章基于知识组织理论,提出了术语词典知识表示的基本模型,作为术语词典编纂系统的知识框架。对术语词典辅助编纂的系统架构进行设计,分解为三个核心功能模块,将基于语料库的术语计算、数据可视、用户交互模块紧密结合,直接服务于术语词典的编纂,提高知识生产效率。

  • 标签: 术语词典 知识组织 用户交互 术语计算 数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