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能引起人畜共患疾病,是食品卫生上的重要病原菌。应用常规方法检验耗时费力,程序复杂。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4h内可完成检测过程,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PCR检测方法的技术关键是引物设计和引物的特异性确定,研究中,采用了扩增单增李斯特氏菌毒力相磁编码基因的5对引物,并对这些引物进行了特异性研究。结果inlA引物、inlB引物、picA引物可以很好地用于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检测中。加

  • 标签: 引物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单增李斯特氏菌 特异性研究 编码基因 PCR检测方法
  • 简介:目的:了解食品中单核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的污染状况,为单增李斯特菌病的监控、检测以及追踪污染源提供依据。方法:对采自保定市各大超市及农贸市场的生肉、熟肉制品、海产品、速冻食品、水果、蔬菜、奶及奶制品、豆制品、腌制品等9大类食品426份样品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检出了单增李斯特菌79株,英诺克李斯特菌7株,格氏李斯特菌32株,西尔李斯特菌2株,威尔斯李斯特菌1株,绵羊李斯特菌1株,默氏李斯特菌2株。李斯特菌的总检出率为29.1%,其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出率为18.5%。结论:保定市9大类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单增李斯特菌污染,尤其在生肉中该菌的污染率高达32.4%,海产品中的污染率31.0%.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李斯特氏菌属 污染分布
  • 简介:2005年全球7大高分子吸收树脂(SAP)生产商的生产能力超过130万吨/年,与2004年的120万吨/年相比,提高了8.7%。主要生产商的生产能力见表1。包括表中未列出的其他生产商在内的总的生产能力估计约为140万吨/年。

  • 标签: 生产能力 分子吸收 生产商 树脂 全球
  • 简介:邻居王太太是位十分细心的母亲。平日里非常注意孩子的营养,每天按照健康类杂志配置食谱,牛奶自然是营养食品的首选。可是刚刚开始喝奶的那些天,孩子常常腹泻。王太太想可能是牛奶不新鲜或污染了细菌,于是每逢买奶,便十分注意包装上的保质日期,可是孩子的腹泻还是时有发生。于是,王太太请教了营养专家,这才明白,孩子是乳糖不耐受

  • 标签: 乳糖不耐受症 症状 乳糖酶 危害 预防
  • 简介:西班牙研究人员发现,多吃富含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的食物可能使人罹患抑郁概率提高近五成。这项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多吃"垃圾食品"容易诱发抑郁

  • 标签: 饱和脂肪 抑郁症 反式 摄入 研究人员 垃圾食品
  • 简介:香蕉是最常见且营养丰富的水果之一。美国营养师总结的香蕉鲜为人知的多种好处是:1.改善抑郁:香蕉中的色氨酸可在人体内转化为血清素,血清素有助于放松身体,改善情绪,缓解抑郁。2.缓解经前综合征:香蕉中的维生素B6可调节血糖水平,缓解经前各种症状。3.调控血压:香蕉高钾低钠,可很好地调控血压水平。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经允许香蕉产业在广告中宣传香蕉的降血压和防中风功效。4.提高脑力:英国1项以200名学生为对象的研究发现,

  • 标签: 香蕉产业 抑郁症 降血压 调控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维生素B6
  • 简介:墨西哥国立理工学院最近成功合成一种能够有效抑制大脑胆碱激素数量衰减的新分子。研究人员称,这种分子可被用于开发防治老年痴呆的医药保健产品。特鲁希略认为,老年痴呆患者丧失记忆力的原因之一是脑部胆碱激素数量的大量减少,而胆碱激素酯解酶部分参与了胆碱激素的分解,因此对于轻度和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而言,维持足够浓度的胆碱激素能够有效改善记忆力和心智功能。

  • 标签: 老年痴呆症 激素 抗老 患者 轻度 改善记忆
  • 简介:卫生部近日印发《儿童高铅血和铅中毒预防指南》和《儿童高铅血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试行)》,以切实做好儿童铅中毒的防治工作,规范儿童铅中毒的预防、诊断分级及治疗原则。

  • 标签: 中毒预防 铅中毒 卫生部 儿童 指南 治疗原则
  • 简介:代谢综合是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高风险因素,它的症状包括腹部肥胖、高胆固醇、高血糖和高血压。近期,在1月份的《循环》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大量摄入精制谷物、油炸食品和红肉可增加18%的患代谢综合风险。

  • 标签: 油炸食品 综合症 代谢 谷物 精制 摄入
  • 简介: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发现,绿茶和红酒中的某些成分可以阻止有毒代谢物的形成,未来有望用于治疗苯丙酮尿等遗传代谢疾病。苯丙酮尿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缺陷病,患者体内特定氨基酸等无法正常代谢造成毒性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影响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导致智力严重低下。

  • 标签: 代谢疾病 遗传性 治疗 成分 红酒 绿茶
  • 简介:据新华社华盛顿电中国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一种叫BTG1的基因能够帮助小鼠预防脂肪肝,这为治疗脂肪肝提供了新思路。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的郭非凡教授领导完成,论文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信号传导》杂志上。

  • 标签: 中国科学家 脂肪肝 治疗 科学研究所 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 简介: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在实验中成功将煮熟的鸡蛋变回生鸡蛋。研究人员表示,该技术或将应用于癌症治疗、食品生产及其他生物技术领域,将极大地减少相关研究与生产的费用和时间。

  • 标签: 生鸡蛋 治疗 癌症 科学家 美国加州大学 生物技术领域
  • 简介:目的:探讨牛初乳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对大鼠高血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运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给予模型大鼠一定剂量的IGF-Ⅰ,口服组连续30d,腹腔注射组连续15d;各组每隔5d测定血糖值,并于0d、15d、停药15d测定血清胰岛素、血清生长激素和血清游离IGF-I;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大鼠的胰腺分别进行病理切片观察以及免疫组织的化学分析.结果:实验结束时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口服组血糖值和血清生长激素均显著下降(P<0.05,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无差异(P>0.05),血清游离IGF-Ⅰ显著升高(P<0.05);腹腔注射组血糖值和血清生长激素均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胰岛素和血清游离IGF-Ⅰ均显著升高(P<0.05,P<0.01).胰腺组织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表明,口服组和腹腔注射组大鼠的胰腺形态以及β-细胞数量较糖尿病对照组均有显著的改善.结论:牛初乳IGF-Ⅰ对大鼠高血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理为保护胰腺β-细胞免受STZ损伤,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增殖.

  • 标签: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 高血糖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