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采用不同组合抗震措施时,在防止连续梁桥梁体碰撞和落梁方面的抗震效果,以2联5×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背景,分别采用伸缩装置(无阻尼)、伸缩装置(有阻尼)、伸缩装置(有阻尼)+限位装置、伸缩装置(有阻尼)+限位装置+连梁装置作为抗震措施,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模型,比较分析超越概率水平为63.2%、10%、2%的地震波下结构的地震响应。结果表明:对桥梁结构逐步增设有阻尼伸缩装置、限位装置及连梁装置,可有效减小桥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过大位移,防止相邻梁桥碰撞,同时能够提高结构整体刚度、合理分配地震荷载。

  • 标签: 连续梁桥 抗震措施 伸缩装置 限位装置 连梁装置 位移
  • 简介:中岛川大桥(NakashimagawaBridge,见图1)位于13本阪神高速公路5号湾岸线上、大阪府和兵库县的交界处,1991年建成,是一座下承式尼尔森体系钢拱桥。桥长160.1m,拱跨径156.8m,

  • 标签: 大桥 加固 日本 BRIDGE 尼尔森体系 高速公路
  • 简介:日本浜名大桥建成于1976年,是一座主跨240m的5跨连续有铰PC刚构箱梁桥。在调查中发现跨巾铰损伤导致梁体出现下挠,且上部结构和桥墩不满足现行规范抗震要求。为提高其抗震性能及行驶性能,针对其病害特点采取跨中主梁同结、在箱梁腹板上粘贴碳纤维布的措施进行抗震加同,并进行耐久性调查以帮助制定今后的防治措施。

  • 标签: 刚构桥 铰支座 体外力筋 锚固块 碳纤维布 抗震加固
  • 简介: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ESMA)是一种特殊的金属材料,能够承受大变形,当外力撤去后能够恢复到施加外力前的形状。为预测其作为钢筋在梁、柱塑性铰区使用时结构的抗震性能,通过试验研究分析SESMA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塑性铰长度、裂缝宽度、裂缝间距、粘结~滑移关系及节点剪应力,并检验现有钢筋混凝土构件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同时采用有限元法进一步分析结构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Paulay公式预测塑性铰长度较合适;欧洲规范-2预测的平均裂缝间距和最大裂缝宽度较准确;有限元预测的荷载~位移、弯矩~转角关系和能量耗散能力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为促进SMA作为混凝土配筋的广泛应用,还需继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 标签: 钢筋混凝土结构 形状记忆合金 超弹性 梁-柱节点 塑性铰长度 裂缝
  • 简介:为研究盆式橡胶支座连续梁桥的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法分析连续梁桥的约束方式、一联跨数及跨度等主要参数对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的纵向单墩固定的约束形式一般不能满足抗震要求,需采用中间多墩纵向约束,为保证桥墩的延性,需要适当增加固定支座下墩柱的配箍率;支座约束方向的水平承载力要求较高,需设置抗震销、横向挡块等保险措施;一联跨数增加,对单个墩的地震响应影响不明显;减小跨度,上部结构质量减小,地震反应减小明显。

  • 标签: 连续梁桥 盆式橡胶支座 约束 跨度 抗震性能
  • 简介:以洛河大桥工程为背景,研究了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桥梁动力反应。通过风洞试验对该桥风荷载作用下测压,测振试验以及计算地震力作用下的时程分析进一步明确该桥的实际受力状况。

  • 标签: 刚构桥 动力特性 抗震分析
  • 简介:随着复杂地质条件、高地应力与高烈度地震联合作用下长大隧道工程建设,隧道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已经成为地震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嘎隆拉隧道为背景工程,进行了强震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计算分析,根据研究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地震作用下隧道结构的抗震措施,以期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意义。

  • 标签: 强震地区 长大隧道 动力响应 抗震措施
  • 简介:过去地震中钢筋混凝土(RC)桥墩的损坏多数是由于弯曲延性不足或抗剪能力不够而引起的,为改善其抗震性能,在地震地面运动激励下,研究分别使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和形状记忆合金(SMA)后RC桥墩的抗震特性。结果表明:在提高墩柱的强度、等效刚度以及降低墩柱的残余位移等方面,使用SMA均明显优于使用CFRP。

  • 标签: 桥梁 钢筋混凝土桥墩 形状记忆合金 主动约束 抗震特性
  • 简介:通过对连续玄武岩纤维丝束、钢丝绳及碳纤维布缠绕加固混凝土墩柱抗震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材料种类及用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证实连续玄武岩纤维丝束及钢丝绳两种材料缠绕抗震加固的有效性,而这两种材料较碳纤维布具有更好的性价比,同时,介绍了国内外最新发展起来的一些墩柱加固技术,对各种加固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进行了比较分析。

  • 标签: 复合材料 连续玄武岩纤维 钢丝绳 墩柱 抗震加固
  • 简介:相较于原有的《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新的《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TD70/2~022014)在通风标准、通风方式及通风计算相关参数上作了较大修订。根据对新规范的理解,从通风标准、通风方式、通风计算等方面,将新规范与旧规范进行对比分析,以在建的潘城隧道为依托工程,进行通风计算对比。结果表明,按照新旧规范设计的隧道通风系统方案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进行设计更新。

  • 标签: 隧道 通风 规范 设计更新
  • 简介:为了在海外工程中能够合理应用欧洲规范进行公路桥梁的设计,对欧洲规范公路桥梁设计中的汽车荷载、汽车制动力、汽车离心力、风荷载和温度荷载等活载计算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其与《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简称中国规范)对该类荷载计算方面的异同。以某3×16m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为例,分别采用欧洲规范和中国规范进行相关荷载计算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规范在活载计算上是有所差异的:欧洲规范的理论性更强,偏重于理论、原理和概念;中国规范还有一些计算采用习惯做法和经验数据。

  • 标签: 桥梁工程 欧洲规范 桥梁设计 活载 计算
  • 简介: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二期工程罗库尼大桥(LoukouniBridge)主桥为跨度86m的上承式钢箱拱桥,朱埃河大桥(DjouéBridge)主桥为跨度60m的简支钢-混结合梁桥。基于欧洲规范,从混凝土、钢材、钢筋等设计材料的选取,车道划分方法、交通荷载模式、疲劳荷载模式等方面,介绍这2座钢结构桥梁的设计内容。结构分析表明,2座桥梁均不需要考虑二阶效应;有效截面的确定需要考虑剪力滞效应及局部屈曲效应两方面因素,对于剪力滞导致的有效截面,用于整体分析时与各极限状态下截面验算时的有效截面的计算不相同,对于局部屈曲导致的有效截面,欧洲规范通过截面的分类来确定。结构验算表明,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疲劳极限状态均满足欧洲规范的要求。

  • 标签: 桥梁工程 钢结构 欧洲规范 结构材料 设计荷载 结构分析
  • 简介:各国家地区的桥梁设计规范中对竖向梯度温度分布的规定均不相同,在进行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温度效应有限元计算时,不易进行模拟。为了提高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能够智能匹配不同梁高梯度温度场函数的模拟方法,通过编程在有限元计算软件中加以实现。在某公路3跨预应力混凝土变高连续箱梁桥的设计中,采用实现了新模拟方法的SCDS软件对中国规范和欧洲规范梯度温度效应进行计算,并与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规范的主要差别在于温度基数的取值及对于结构下缘温度的考虑;运用新的温度分布模拟方法可提高工效;用该方法模拟温度函数,温度效应计算结果与MIDAS一致;3种梯度温度所产生的结构效应中,美国规范最大,中国规范居中,欧洲规范偏小。

  • 标签: 箱梁桥 梯度温度 温度场函数 规范 应力 有限元分析
  • 简介: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AASHTOLRFD)中设计汽车荷载种类多样且复杂,介绍该规范中关于HL-93设计汽车荷载的相关规定,以及荷载影响线的动态规划法分析原理,进而研究变轴距、变车距等形式的HL-93设计汽车荷载在MIDASCivil通用有限元软件中的快速实现方法。对国外某实桥进行HL-93设计汽车荷载效应分析,并与中国规范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该多跨等截面连续梁,随着轴距的增加,主梁支点负弯矩、跨中正弯矩逐渐减小;而随着车距的增加,跨中正弯矩基本不变,支点负弯矩呈现先增大而后逐渐减小的规律。中国公路Ⅰ级与美国HL-93设计汽车荷载效应相比,主梁剪力与跨中正弯矩前者比后者大,支点负弯矩前者比后者小15%左右。

  • 标签: AASHTO LRFD 设计汽车荷载 影响线 动态规划法 分析
  • 简介:《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自2004年11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对规范公路隧道设计、推动公路隧道技术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运用过程中,通过对《公路隧道设计规范》规定及条文说明进行仔细研读、并与公路行业其它规范、标准、指南等进行对比,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与同行探讨。

  • 标签: 公路隧道 余宽 横通道 小净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