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原料面粉是影响挂面品质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选择了市面上常见的八种面粉作为原料面粉,分别测定了各自的主要质量指标,然后用同样的工艺加工成挂面,分别进行质构分析、蒸煮试验和感官评价。

  • 标签: 品质影响 面粉 挂面 质量指标 工艺加工 质构分析
  • 简介:本文以面包感官品质为指标,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优化设计研究了面包烘烤条件对面包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面包烘烤因素对感官品质影响大小次序为烘烤时间、下火温度、上火温度。面包烘烤最佳因素参数组合为:上火温度190℃,下火温度为180℃,时间为20min,在此条件下,面包感官品质得分为91分。

  • 标签: 面包 温度 时间 感官品质
  • 简介:对重庆市场销售的7种用于制作重庆小面面粉的理化性质及面条特性进行研究,并与3种家用普通面粉,3种兰州拉面专用面粉及其制作的重庆小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了重庆小面面条特点与制作其面粉品质之间的关系。

  • 标签: 专用面粉 品质特性 重庆 制作 理化性质 市场销售
  • 简介:为了探究中华绒螯蟹鲜活及死亡初期品质变化规律,选取雄性中华绒螯蟹鲜活、死后0,2,5,10,15和24h共7个状态下的蟹肉和蟹膏进行研究,对此7种状态下的中华绒螯蟹进行感官评价,测定腐败指标挥发性盐基氮(TVBN)、生物胺、菌落总数(TVC),并结合挥发性成分进行综合探究。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的感官评分随死后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中华绒螯蟹在死后10h出现明显的腐败臭味,死后24h打开蟹壳,里面的气味达到可接受极限;随死亡时间的增加,TVBN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死后24h蟹肉、蟹膏的TVBN值均已超过25mgN/100g,分别为31.39mgN/100g和28.85mgN/100g;在死亡10h检测出生物胺,且直到24h其体内有毒生物胺的含量较低,不足以引起中毒;中华绒螯蟹鲜活状态下具有较高的TVC本底值为5.83lg(CFU/g),且增幅较快,死后24h达到10.12lg(CFU/g);在鲜活河蟹中可检出三甲胺,且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迅速增加,在死后24h蟹肉中含量达到6.95μg/g,蟹膏中达到2.59μg/g;在死后2h蟹肉和死后5h蟹膏中检出吲哚,之后,随时间延长变化不显著;含硫化合物在死后2h检出,含量逐渐增高。多数指标均在死后5h和10h发生较大改变,表明此时中华绒螯蟹品质有较大变化,初步判定中华绒螯蟹在死后10h进入腐败阶段。

  • 标签: 中华绒螯蟹 感官评价 新鲜 腐败
  • 简介:以小麦淀粉粉丝的断条率、蒸煮损失率及品质综合评价值为指标,分别研究了沙蒿胶、魔芋胶、黄原胶、瓜尔豆胶、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纳对小麦淀粉粉丝品质的影响。

  • 标签: 小麦淀粉 品质 粉丝 食用胶 羧甲基纤维素 瓜尔豆胶
  • 简介:磷酸酯双淀粉是一种增稠剂,本文研究了磷酸酯双淀粉对面粉粉质、拉伸、湿面筋含量、湿面筋指数、降落数值、白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面粉中添加0~1%的磷酸酯双淀粉,面粉粉质指标、面团拉伸指标提高,面粉湿面筋含量增加,湿面筋指数增大。在面粉中添加0~2%的磷酸酯双淀粉,面粉降落数值和面粉白度增大。因此,在面粉中适量添加磷酸酯双淀粉,对面粉品质具有修饰作用。

  • 标签: 磷酸酯双淀粉 面粉 品质
  • 简介:食品添加剂在我国食品工业中起到支撑作用,其研究开发以及应用水平直接关系到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种类越来越多,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是人们解决各类食品问题的利器。

  • 标签: 食品添加剂 品质影响 冷冻面团 综述 食品工业 支撑作用
  • 简介:鹰嘴豆含有大量蛋白质及不溶性膳食纤维,脂肪含量低,有益于人体健康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鹰嘴豆粉应用于面条及其对面条品质的影响尚未清楚。因此,将鹰嘴豆粉以一定比例与小麦粉混合,研究了鹰嘴豆粉含量对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和面条的烹煮特眭及质构特性的影响。

  • 标签: 面团流变学特性 面条品质 豆粉 不溶性膳食纤维 脂肪含量 人体健康
  • 简介:通过在小麦面粉中添加8种盐溶蛋白组分制作馒头,探讨各组分对馒头的比容、硬度、高径比及馒头内瓤显微结构的影响,以期为小麦盐溶蛋白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有效的材料和技术支撑.

  • 标签: 蛋白组分 小麦面粉 盐溶蛋白 显微结构 馒头 品质
  • 简介:选择24种不同类型的小麦粉进行品质特性测定,通过对小麦粉吹泡仪指标与理化指标、粉质仪指标和拉伸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吹泡P值、W值均对水分呈极显著负相关,对吸水率、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但P值对最大拉伸阻力、最大拉伸比呈显著正相关,W值对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吹泡L值和G值仅对延伸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对粗蛋白和湿面筋呈显著正相关。

  • 标签: 小麦粉 吹泡指标 品质指标 相关分析
  • 简介:为探究冷链流通过程三文鱼水分迁移规律,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研究了三文鱼冷藏期间水的横向弛豫参数T2所反映的驰豫性质变化及其与质构、鲜度及感官品质之间的相关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自由水T23随着不易流动水T22的降低而升高,感官、持水力和硬度等逐渐下降,而TVB-N、K值和菌落总数等指标数值不断上升,鱼肉品质下降。T2不仅与持水力等描述肌肉水分状态的指标显著相关(P〈0.05),而且与感官、质构、pH和鲜度(TVB-N、K值等)显著相关。由于LF-NMR对温度变化敏感,因此在冷链物流过程中研究三文鱼肉腐败变质时水分性质及肌肉结构的变化,可评价冷链物流过程中鱼肉品质的变化。

  • 标签: 低场核磁共振 横向弛豫参数 水分迁移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