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我场茶园总面积3213.6亩,其中投产茶2910,82亩,幼龄茶园面积302.78亩,茶园生产工人476人,人均茶园面积6.75亩。今年计划茶青总产量959.9吨,产值749.544元。平均每公斤价格0.78元。至今年九月底进厂茶青数字统计,已完成产量1092.4吨。产值921608.85元,平均每公斤价格0.84元,产量和产值分别

  • 标签: 茶园管理 茶园机械 幼龄茶园 密植茶园 数字统计 生产工人
  • 简介:一、前言茶叶是农经作物,属世界三大植物饮料之一,已被国务院列为十四种大宗出口的农副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商品生产发展的需要,茶叶消费量逐步增加。但由于目前茶叶生产的采摘方式仍停留在“面朝茶树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传统手工采摘阶段,以致茶叶生产处于采摘工效低、劳动生产率低以及经济效益低的“三低”状况,严重阻碍茶叶生产的发展。为此,很有必要采用机械采摘

  • 标签: 茶树品种 凤凰水仙 弯腰曲背 茶园管理 一芽三叶 福鼎
  • 简介:为解决茶叶生产劳力不足,推广机械采茶技术,在1987年5月,省华侨局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签订了1987年至1989年三年的机械采茶技术服务协议,在我场作为一个试点之一。在试验一年多来,由于省华侨局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以及湖南茶叶研究所的辛勤传授,使机采试验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现将报告如下:

  • 标签: 茶叶研究所 机采茶园 福建水仙 服务协议 工作总结 肥培管理
  • 简介:罗溥鍒,1910年7月生于广东南海市。1928年7月,广州师范学校(今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任中学教员,1930年,受聘日本国神户华侨中学国文教员。1932年,毅然回国考入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学系,之后,为振兴华茶攻读农艺系茶作课程。1936年7月,本科毕业,留校任助教,并兼任鹤山县茶叶改良场场长。

  • 标签: 茶树栽培 茶学教育 专家 华南师范大学 师范学校 中山大学
  • 简介:近年来名优茶发展速度很快,其中名茶机械的推广应用是重要的促进因素,随之而产生的某些历史名茶传统制作工艺失传的危机和名优茶品质规格趋同化的现象也引起茶业界的忧虑。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就强化名优茶标准体系,试行名茶标准双轨制,规范名茶机械的推广使用等方面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

  • 标签: 名优茶 机械化生产 名茶机械 标准 双轨制 技术推广
  • 简介:临安是产茶大县,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提高制茶工效、改善制茶品质和节约能源为目标的群众性创制茶叶机械与改革炉灶活动一直在进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笔者本着存史的要求,对临安市茶叶机械发展历史作了调查、归纳和总结。本篇讲述的是茶叶杀青机械发展史。

  • 标签: 杀青 制茶 茶叶机械 炉灶 临安市 创制
  • 简介:到了70年代,茶农发展茶叶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茶叶产量进一步提高,茶叶生产发展与山林资源砍伐矛盾又一次摆在人们的面前。为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横溪乡党委又率先提出了以煤代柴的设想,并得到了临安县农业局的支持。农业局派姜定祥等业务人员到横溪乡钱皇铺村开展以煤代柴试验。由于当时工业用煤相当紧缺,农业用煤只能用自己县里开采的地产石煤。石煤块大,杂质多,热值低,难燃烧,火焰短,因此改炉是关键。

  • 标签: 杀青机械 发展史 临安市 保护森林资源 茶叶生产 茶叶产量
  • 简介: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1897~1989),浙江上虞人,早年留学日本,考察当时先进的茶叶科技和世界茶情。回国后即投身于振兴祖国农业和茶叶事业,奋斗七十余年如一日,对事业无限忠诚。他目光远大,气魄宏伟,始终站在事业发展的前头,发挥首创精神,不断开拓涉茶新领域,带领和培养大批茶叶工作者,披荆斩棘,开辟道路,推动建设事业创新前进,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前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为吴觉农主编《茶经述评》一书作序说:“如果陆羽是“茶神”,那么说吴觉农先生是当代中国的茶圣,我认为是当之无愧的。”社会活动家夏衍也以《我与茶圣》为题著文赞扬吴觉农的事迹。

  • 标签: 吴觉农 茶学思想 红细茶 出口贸易 中国
  • 简介:(1)鲜叶摊放:鲜叶采回后分级验收、分级摊放、分级炒制。摊放地点应保持清洁卫生、阴凉通风,有专用摊放室更好,保证鲜叶水分均匀散失。摊放厚度5~10cm,每隔0.5~1h翻动一次,摊放时间为4~6h,雨水叶应适当延长摊放时间,或以人为方式加快水分散失速度。当鲜叶含水率降至66%~70%,、叶子出现萎蔫下绵时,即可杀青。

  • 标签: 信阳毛尖茶 机械化加工 技术规程 鲜叶摊放 杀青 生产工艺
  • 简介:潮州单丛茶要挤占国内外茶叶市场,不仅要有质,而且需要量.提质扩量,是潮州茶业的发展趋向.而潮州茶业要真正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改变思想观念,转变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就要积极研发、应用和推广茶叶机械,提高种植、植保、采摘、制作加工的机械化程度.特别是在茶叶制作加工方面,逐步由家庭作坊向工厂化过渡,由手工操作向机械化操作过渡,通过机械化的普及和提高,进而促进潮州茶叶产业链的自动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最终真正实现潮州茶业转型升级.

  • 标签: 机械化生产 单丛茶 潮州 茶叶市场 制作加工 机械化程度
  • 简介:潮州是广东乌龙茶重要产区,也是中国乌龙茶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目前,潮州茶园面积达到16.8万亩,茶叶年产量2.8万吨,茶叶年产值25亿元.潮州凤凰单丛茶以本土优质资源为主导,独特的地理条件、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相得益彰,使潮州凤凰单丛茶以香气享誉,品质极佳,深受茶叶界专家和消费者的好评,屡获国内外名茶称号.1995年潮州市茶叶主产区凤凰镇被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1996年饶平县被授予“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称号.

  • 标签: 凤凰单丛茶 生物学特性 茶品种 田间 品系 潮州市
  • 简介:广东省茶叶学会机械采茶试验示范工作座谈会,于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一日至三日,在普宁华侨农场召开。省农业厅、劳政局、华侨实业总公司,省茶科所、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等有关部门,以及下属有关农(林)业局、茶(农)场的专家、学者共34人出席了会议。正在普宁华侨农场进行“微机控制乌龙茶机械化连续做青设备”安装调试的福建农学院刘文英副教授等四人也参加了座谈会。普宁县委和县科协领

  • 标签: 茶叶学会 座谈会纪要 华侨农场 普宁县 做青 微机控制
  • 简介:欧阳修有《集古录》一千卷,它的内容很广泛,而且都是石本(即拓本),因此非常珍贵。在这一千卷的《集古录》中,欧阳修对其中的部分篇章写了跋尾,跋尾计400余篇,分成十卷,《中文大辞典》称其跋尾“多考证之语。”欧阳修把《陆文自传》的两种文本收进了他的《集古录》,均写了跋尾,可见欧阳修对陆羽著作的重视。

  • 标签: 欧阳修 《集古录》 《陆文学传跋尾》 陆羽 文学研究
  • 简介:乌龙茶作为物种茶之一,它以香高味醇被人们喜爱.潮州凤凰单丛茶树种质资源丰富,现保存古茶树有3700多株,生物特征丰富多彩,其资源的开发利用,在20世纪80年代后得到高度重视,选出高香型品10多个,现繁殖及试种面积较大的有黄枝香、桂花香、玉兰香、芝兰香、山茄叶、米兰香、大乌叶、杏仁香、八仙过海等品系.黄枝香在近年已育成茶树良种.

  • 标签: 凤凰单丛茶树 高香型品系 生物学特征 种质资源 良种繁育
  • 简介:11月25-28日,2005年中国三绿工程博览会茶叶专业展览会、第四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在广州市(琶洲)中洲国际商务展示中心成功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全国三绿工程工作办公室主任黄海,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副司长王本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主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刘环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

  • 标签: 国际茶文化节 中国茶叶 专业展览会 三绿工程 广州市 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