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综述了茶对人体营养价值药理作用,以及饮茶禁忌,以期对饮茶与健康关系作一概述,促进科学饮茶,以取得最佳保健效果。

  • 标签: 营养价值 药理作用 禁忌
  • 简介:通过对以云抗10号云南大叶茶地方群体种鲜叶为原料,分季节加工成名优红茶、绿茶、普洱茶品质比较,初步得出云抗10号云南大叶茶地方群体种在适制性上差异,并总结出云抗10号云南大叶茶在不同季节适制性。

  • 标签: 茶树 品种 适制性 对比
  • 简介:在茶树育苗工作中,搭棚遮阴是一项不可缺少技术环节。阴棚作用在于保护插穗及幼苗免受阳光直射而导致死亡,而且通过阴棚下星点光线维持幼苗光合作用正常生理活动。然而,育苗中搭棚遮阴所需原材料较多,费用较大,尤其是大面积连续性育苗工作,耗用财才,物力更大。况且,采用自然界原材料,如竹、木,草等,也往往因受季节制约,无法解决不时之需,以致妨碍育苗工作进展。

  • 标签: 茶苗 茶树生长 新梢 星点 茶籽 英红
  • 简介:通过在杀青工序前增加萎凋工序,可使叶子中青腥气味减轻,直至消失并出现花香。萎凋使得叶内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茶汤滋味香气有明显改进。试验还表明,不同萎凋处理方式对银杏叶茶品质改进效果不同;不同采收季节其品质改进效果也不同。

  • 标签: 萎凋方式 银杏叶茶 品质改进 杀青 保健茶
  • 简介:在银杏叶茶初制加工过程中,干燥工艺对银杏叶茶香、味影响起着至关重要作用。通过两年对春嫩叶秋成叶试验比较,初步筛选出了最符合银杏叶茶加工特点干燥工艺。

  • 标签: 银杏叶茶 品质形成 初制加工 干燥工艺
  • 简介:在长期栽培利用茶树历史进程中,西双版纳形成了傣族“竹筒茶”、“烤茶”,哈尼族“土锅茶”、“竹简茶”、“喃咪茶”,布朗族“腌酸茶”、“青竹茶”、“喃咪茶”,基诺族“凉拌茶”、“包烧茶”,拉祜族“烤茶”、“竹简茶”等等饮茶习俗。这些饮茶习俗形成,与西双版纳独特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 标签: 饮茶习俗 西双版纳 自然环境 少数民族 历史进程 栽培利用
  • 简介:对普洱茶渥堆过程中各阶段所取茶样水溶性色素(TF、TR、TB)、水浸出物、茶多酚、碳水化合物、粗纤维、果胶等因子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渥堆时间延长,荼黄素(TF)、茶红素(TR)、茶多酚(TPS)、粗纤维含量减少,水浸出物、茶褐素(TB)、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渥堆发酵对形成普洱茶甘、滑、醇、厚品质特点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普洱茶 化学成分变化 品质形成 渥堆发酵
  • 简介:对云南普洱茶加工过程总水溶性碳水化合物茶叶中粗纤维、果胶物质含量进行了分析,表明加工中粗纤维、全果胶含量降低,而总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水化果胶含量则上升。

  • 标签: 云南普洱茶 碳水化合物 品质 粗纤维 果胶物质
  • 简介:茶叶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全国有茶园面积122万ha,茶叶产量2004年为79.0万吨,出口量2004年为28.99万吨,茶叶及与茶有关产业总产值在350亿以上.茶也是全国人民生活必需品,有6亿人口饮茶.尤其是茶与健康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因此茶产业在新世纪中已经有很大发展并将继续以较大速度发展.在新世纪中,茶产业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问题,如无性系发展、茶叶安全质量、茶叶清洁化生产、茶叶产品多样化、品牌问题、茶叶出口价格问题等.本文主要从茶叶安全质量清洁化生产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清洁化生产 安全质量 2004年 生活必需品 经济作物 茶园面积
  • 简介:华南茶区是我国极具特色茶区,处于季风气候区,茶区高温多雨,易发病害,研究华南茶区常发茶树病害特征及其与当地气候相关性,对于更好地防治茶树病害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华南茶区 茶树病害 气候
  • 简介:壶因茶而生,茶与紫砂茶具在同店销售现象越来越普遍.本文通过运用西方营销理论,从核心产品、外围产品附加产品三个层次对茶与紫砂茶具进行了剖析,并提出茶与紫砂茶具营销策略.同时对当代茶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大多数中国茶企业应做“地方特色个性化产品”,成为区域强势品牌,抛弃一味追求做大、做强发展思路.

  • 标签: 紫砂茶具 产品理论 营销策略
  • 简介:本文在潮州红茶发酵工艺参数研究中,分别设置3个温度参数3个时间参数,正交设计。感官审评主要生化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发酵温度时间对红茶品质影响不同,并得出发酵温度时间最佳参数,即发酵温度30℃,时间6h。

  • 标签: 潮州红茶 发酵 温度 时间
  • 简介:本研究对婺源茗眉采用不同材料进行包装,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贮藏,探讨包装材料贮藏条件保鲜效果。试验表明,锡罐包装在-10℃条件下贮藏效果最好,但成本较高;铝箔复合袋包装在5—10℃条件下贮藏经济实用效果较好聚乙烯袋、牛皮纸袋等材料包装在室温下贮藏效果差,不宜采用。

  • 标签: 包装 贮藏 婺源茗眉 品质
  • 简介:治器是指泡茶前对茶具预热处理,其作法是用热水烫洗茶具,包括茶壶、茶杯等直接接触泡茶饮茶茶具.表面看来,治器只是烫壶杯等而已,但在茶艺演示过程,却是一个十分重要茶艺演示环节,热汽腾腾热水,雅观茶艺姿态,意味着美好茶艺意境即将进入高潮.因此,重视治器过程茶艺水平发挥,是提升茶艺意境重要内容.

  • 标签: 茶艺演示 技艺 内容 内涵 治器 茶具
  • 简介:近田间试验研究了淋施腐植酸液体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影响。结果表明淋施腐植酸液体肥茶青增产幅度为9.6%~14.8%,淋施腐植酸液体肥具有促进茶芽萌发、增加芽重作用,对秋茶游离氨基酸茶多酚含量有较明显提升作用,并降低茶多酚/氨基酸比值,适宜使用浓度为600倍。

  • 标签: 茶叶 产量 品质 腐植酸
  • 简介:润茶,其内容及技艺看起来较简单,但事实上既有历史渊源,又有现实意义,是茶艺表演或演示中不可忽视环节之一。如何在理论上丰富其内容,在实践上充实其艺术表现形式,让顾客从中感受艺术,增添品茶情趣,尤其是加深对茶性茶理认知,提升品茶意境,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充实提高

  • 标签: 《论茶艺的表演技艺和内容内涵》 润茶 物质成分 茶文化
  • 简介:韩信点兵成为茶艺表演一个步骤,主要展现于工夫茶(或称功夫茶,下同)艺中,尤其是潮州工夫茶惯用,是工夫茶艺表演过程中斟分茶汤最后步骤。经"关公巡城"之后,壶内所余茶汤只有数滴,从技术角度看,"韩信点兵"对茶汤斟分得均不均、匀不匀所起作用已很小,但从表演艺术层面看,上下几次点滴柔美姿态,却特别地引人注目。借此,笔者就工夫茶艺中"韩信点兵"步骤及表演艺术谈谈有关设想看法。

  • 标签: 韩信点兵 关公巡城 茶艺表演 潮州工夫茶 艺术层面 艺术造型
  • 简介:以“福云6号”单芽茶青为试材,经相同萎凋、揉捻,然后进行不同时间、不同温度发酵处理,设置三个发酵时间梯度3h、4h及5h,三个发酵温度梯度24℃、26℃及28℃,后经相同干燥工序,得到成茶。对其成茶化学组分进行测定,再对成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探讨不同发酵处理对单芽红茶品质影响。

  • 标签: 福云6号 单芽红茶 发酵 生化成分 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