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刘明洪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德阳市旌阳区德新镇卫生院刘明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俗称冠心病。病发状况具体表现为心肌梗塞、心绞痛、冠心病给许多家庭带来了不幸,多发于老年人群体中,当前研究表明日常饮食习惯不恰当是最主要原因之一。著名医生汤玛斯·墨菲曾说:“现代人,正在用自己的牙齿挖掘自己的坟墓。”此话看起来可能有些片面,但俗话说“病从口入”,大多数疾病皆与日常的饮食习惯有关,这也侧面反映了饮食习惯在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换而言之,无论是否患有冠心病,我们日常饮食中都应当做到一定的节制。那么针对冠心病的饮食习惯该如何科学合理、健康的搭配,本文对此进行相关阐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临床调查,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病率居老年心脏病患病率之首,死亡原因也居首位。为了使老年冠心病树立健康观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总结了100例老年冠心病出院时的健康指导,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老年冠心病患者 健康指导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出院 不良生活习惯 病患病率
  • 简介:缺血性心律失常及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产生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对226例老年冠心病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和缺血性ST段改变的机制和特点。1临床资料1.1对象226例老年(60~89岁)冠心病全部来自1992年6月~1996年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体检者,均符合1979年全国冠心病诊断参考标准。其中男130例,女96例,平均年龄66.6岁。另随机选取同期老年前期(45~59岁)冠心病279例,其中男167例,女112例,平均年龄52.1岁。检测ST段变化时,排除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电解质紊乱及服用洋地黄药物等引起的继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分析 老年前期 ST段下降 缓慢性心律失常 老年组
  • 简介:1.治疗冠心病用哪些药物?很多冠心病病人往往面临两种情况,要么就是吃的药很多,但是却没有一个是真正有用的药,或者有的人就干脆不吃药,其实这是两个极端。冠心病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标准的治疗方案,那么严格意义上讲,你在不同的医生那里看,得到的方案几乎是接近的。也就是我们说的ABCD方案,A主要是指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冠心病的一个基础的药物。医生常

  • 标签: 安全用药 受体阻断剂 高密度脂蛋白 雅施达 降胆固醇 普利
  • 简介:目的探讨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114例冠心病及31例对照组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MTHFR基因C677T位点各基因型频率、T等位基因频率、T/T纯合子频率差异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THFR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无显著关系,不能被确定为老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MTHFR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 简介: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很多冠心病在冬季复发或加重,因此更注意冬季的保健,却忽视了夏季也是冠心病的高发时节。特别是闷热、空气湿度大的天气,更要注意防暑,保护好自己的心脏。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夏天 中老年人 空气湿度 多发病 常见病
  • 简介:俗话说,“大寒小寒,冷成一团”。冬季是冠心病高发和容易导致冠心病病情加重的季节。随着气温的降低,血管受低温刺激而收缩,血流量减少,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容易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另外,由于天气寒冷,运动量减少,人体血脂的摄入和代谢比例失调,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因此,冠心病在寒冬季节一定要做好防范。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寒冬 心肌缺血缺氧 血液黏稠度 心肌梗死 比例失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新型喉罩与气管插管对老年冠心病手术麻醉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术前明确诊断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择期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新型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45例。新型喉罩组使用新型喉罩,气管插管组予气管插管建立气道进行麻醉,比较并记录两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新型喉罩组置入喉罩后血压轻度下降,心率减慢,但麻醉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组气管插管后血压明显升高、心率加快,气管插管后1min和3min明显,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5min上述症状好转,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新型喉罩组血压、心率均低于气管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氧饱和度与气管插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喉罩组未发生术中误吸,术后出现咽部明显不适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气管插管组术中误吸2例,术后出现咽部明显不适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全麻时应用新型喉罩建立气道对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小,且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冠心病 老年人 新型喉罩 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常保健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对其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参与研究人员=112例,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日常保健护理,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更优,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55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组为常规护理组(n=27例)和综合护理组(n=28例)。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后疾病治疗依从性的比较方面,综合护理组显著优于常规管理组。而在护理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方面,综合护理组的生活质量评分(92.86±3.47)分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的生活质量评分(84.71±2.69)分。二者之间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实施综合护理,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升患者疾病治疗的依从性,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对老年冠心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分析患者在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的对象是我院120例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对该120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感染的原因,根据每个患者的条件制定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最后总结经验。结果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发现,患者年龄、住院时间这些因素都能使老年冠心病发生医院感染,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合并疾病、侵入性操作(P<0.05)也是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为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相关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掌握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然后根据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 标签: 医院感染 老年冠心病 护理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