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单组分粘接剂越来越广泛地在树脂及银汞合金充填时用作粘接剂和封闭剂,具备抗菌性能对其更为重要。本文采用直接接触法(DCT)和琼脂扩散法(ADT)对单组分粘接剂聚合后的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材料和方法对6种单组分粘接剂(Bond-1、OptiBondSolo,One-Step、Gluma、Prime&BondNT和Synergy)的各4个样本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检测。DCT法中,材料放置在96孑L板侧壁上固化。涂布10μl变形链球菌悬液后在37℃放置1小时。加入培养基,放人可控温酶标仪内。ADT法:将样本放入琼脂平皿上打好的小孔内,培育72小时后测量抑菌环直径。结果DCT法中所有粘接剂均显示出抗菌性,所有样本表明均无活菌生存。样本在磷酸缓冲液内放置24小时后仍然具有抗菌性。放置7天后,则失去抗菌能力。ADT法中所有样本均没有形成抑菌环。结论在DCT法体外实验中,单组分粘接剂聚合后至少24小时内具有抗菌特性。

  • 标签: 抗菌性能 粘接剂 组分 聚合 后表面 ONE-STEP
  • 简介:目的:应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enaturinggradientgel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检测早期儿童龋治疗前后唾液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燕东幼儿园22名3-5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在龋齿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分别取样,采用PCR-DGGE技术检测受试儿童唾液样本,分析治疗前后唾液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唾液样本DGGE条带数为23±2.9,治疗后唾液样本DGGE条带数为28±4.1,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同一时期内各唾液样本DGGE图谱的相似性高于不同时期样本之间。结论:PCR—DGGE技术可用于与龋病相关细菌的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以及监测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动态变化。

  • 标签: 早期儿童龋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菌群多样性
  • 简介:目的评价聚合瓷纤维桩核与玻璃纤维桩核的抗折强度.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南山医院口腔科门诊因牙周病拔除的20颗根长相似的上颌中切牙,随机分为聚合瓷纤维桩组和玻璃纤维桩组,每组各10颗.根管治疗后切除牙冠,聚合瓷纤维桩组采用牙周固位纤维增强的Adoro聚合瓷纤维桩核修复,玻璃纤维桩组采用ParaPostTaperLux玻璃纤维桩核修复.两组样本进行抗折强度测试,记录折断模式及所加载的最大负荷.结果聚合瓷纤维桩组牙齿折裂时负荷为(593.0±71.01)N,玻璃纤维桩组为(645.4±63.63)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7,P>0.05).两组的折裂位置大部分发生于牙根颈1/3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5,P>0.05).结论聚合瓷纤维桩核系统与玻璃纤维桩核系统的抗折强度和折裂位置分布相似,聚合瓷纤维桩核系统应用于临床的修复效果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聚合瓷 玻璃纤维 桩核 抗折强度
  • 简介: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后,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又称变态反应(allergicreaction)。1963年Gell和Coombs根据反应发生的速度、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将超敏反应分为Ⅰ、Ⅱ、Ⅲ及Ⅳ型。口腔黏膜常见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包括药物过敏性口炎、血管神经性水肿、多形性红斑等。药物过敏性口炎(allergicmedicamentosastomatitis)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敷贴或局部涂搽、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超敏体质者机体内引起的皮肤黏膜超敏反应性疾病。

  • 标签: 超敏反应性疾病 口腔黏膜 ALLERGIC 药物过敏性口炎 血管神经性水肿 组织细胞损伤
  • 简介:目的:本文研究了表面水分和不同种类的手套对于硅橡胶印膜材料聚合时间的影响.方法:使用3种手套:一次性聚乙烯塑料薄膜手套,灭菌橡胶医用手套(无粉),以及橡胶检查手套(预撒粉),分别在潮湿和干燥环境下手动混合DENTSILICONE-PLUS重体型硅橡咬印模材,并记录其硬化时间.结果:干燥情况下使用塑料薄膜手套时,橡胶印模材聚合时间最短,平均2分10秒;乳胶材料和表面水分均可延长聚合时间,达到3~分钟时间;而预撒粉则可显著延长聚合时间,超过1小时.结论:临床运用硅橡胶制取印模时,建议使用一次性聚乙烯塑料薄膜手套在干燥环境下进行操作,预撒粉的橡胶检查手套必须更换,以避免操作失败.

  • 标签: 表面水分 手套 硅橡胶印模材 聚合时间 口腔修复
  • 简介:目的:研究3种不同的牙体轴面聚合度(5°,10°,15°)对GI-Ⅱ全瓷冠抗碎裂载荷的影响,为临床全瓷冠基牙预备找到较合适的轴面控制角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备3组离体牙的轴面聚合度分别为5°,10°,15°,在其上制作GI-Ⅱ全瓷冠,固定形成试件后加压直至冠碎裂,采集数据后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5°与10°的轴面聚合度对GI-Ⅱ全瓷冠的抗碎裂载荷的影响无差别(P〉0.05);而15°组与5°、10°组相比较则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过一定范围的轴面聚合度对GI-Ⅱ全瓷冠的抗碎裂载荷能力是有影响的。

  • 标签: 基牙 轴面 聚合度 GI-Ⅱ全瓷冠 抗碎裂载荷
  • 简介:环氧化-2(cyclooxygenase-2,COX-2)在头颈部鳞癌中高表达,对其发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它与头颈部鳞癌(headandnecksquamouscellcarcinoma,HNSCC)发生发展中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肿瘤内血管、淋巴管的形成,肿瘤的浸润、转移,肿瘤细胞的凋亡障碍以及机体免疫抑制密切相关,而COX-2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头颈鳞癌易感性之间也存在密切联系.

  • 标签: 环氧化酶-2 头颈部鳞癌
  • 简介:目的:检测外源性骨形成蛋白4(bonemorphogeneticprotein4,BMP4)对体外连续传代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生长和人端粒反转录催化亚单位(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hTERT)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BMP4对BMSCs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细胞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取第1、3和7代rhBMP4诱导组和对照组BM—SCs,细胞计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TERT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检测第3和7代BMSCs中hTERTmRNA表达,统计学分析。结果:rhBMP4诱导组各代BMSCs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荧光示hTERT在第1和第3代rh—BMP4诱导组和对照组BMSCs均为细胞核表达,在第7代诱导组保持细胞核表达,而第7代对照组则表现为细胞浆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显示,hTERT在第3和第7代诱导组BMSCs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MP4可促进BMSCs生长,维持传代后期hTERT表达,延缓细胞老化。

  • 标签: 骨形成蛋白-4 端粒酶 骨髓间充质细胞 体外培养
  • 简介:乙醛脱氢-1(aldehydedehydrogenase1,ALDH1)是正常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的标记物之一,ALDH1的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关系密切。近年来发现ALDH1也是头颈部鳞癌干细胞的标记之一,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作一概述。

  • 标签: ALDH1 头颈部鳞癌 肿瘤干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人非ATP依赖性调节颗粒13(hRpn13)通过泛素-蛋白体通路(UPP)途径对人牙周膜细胞(PDLC)的作用,从而揭示其对PDLC增殖、分化和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转染敲除来改变PDLC中hRpn13的表达后,用MTT法观测细胞形态,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来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通过检测碱性磷酸(ALP)和Ⅰ型胶原纤维的分泌情况来检测细胞成骨分化情况,最后通过检测NF鄄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泛素化蛋白的改变来研究hRpn13对PDLC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结果hRpn13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ALP的活性,Ⅰ型胶原蛋白以及RANKL、OPG的表达起到了负性调节作用,同时hRpn13使泛素化蛋白聚集减少。结论hRpn13可以通过影响UPP通路来调节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

  • 标签: 人非ATP酶依赖性调节颗粒13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 牙周膜细胞 成骨分化
  • 简介:目的:观察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periodontalligamentfibroblastcells,HPLFs)对成骨细胞(Osteoblastcells,OBs)细胞数量和碱磷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正畸牙齿移动的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人OBs与HPLFs共培养系统,通过细胞计数及生化检测法观察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对成骨细胞细胞数量和碱性磷酸(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的影响。结果:3d和5d时,共培养组OBs细胞计数分别为4.5×10。及8.5×1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分别与对照组OBs细胞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transwell共培养组与对照组相比,在3d时,两组OBsALP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5d及7d时差异尤其显著(p〈0.01),transwell共培养组OBsALP活性低于对照组。结论:人HPLFs能增加OBs的细胞数量,但抑制OBsALP活性。

  • 标签: 成骨细胞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增殖 碱性磷酸酶活性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对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cells,PDLCs)碱磷(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N)含量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牙周膜细胞,加入不同浓度(1,10,100nM)的ET-1,以未作任何处理的牙周膜细胞为对照组,刺激48h后观察ET-1对牙周膜细胞ALP活性和OCN含量的影响。结果:经ET-1(1,10,100nM)干预后,PDL细胞ALP活性和OCN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ET-1对牙周膜细胞ALP活性和OCN含量具有抑制作用。

  • 标签: 内皮素-1 牙周膜细胞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正常与炎症来源牙周膜干细胞(PDLSCs)中乙酰基转移KAT2A表达水平的差异,研究乙酰基转移KAT2A在PDLSCs中对成骨分化的调控。方法:有限稀释法克隆化培养出正常与炎症来源的PDLSCs;基因与蛋白检测方法对比两种来源PDLSCs中KAT2A的表达水平;基因、蛋白检测与茜素红染色方法对比正常PDLSCs及干扰KAT2A基因后的PDLSCs成骨表达的差异。结果:与健康来源PDLSCs相比,炎症来源PDLSCs中KAT2A的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T2A基因被干扰后,PDLSCs成骨能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会导致PDLSCs中KAT2A表达的下降,导致细胞成骨分化受到抑制。

  • 标签: 牙周膜干细胞 牙周炎 乙酰基转移酶 成骨分化
  • 简介:水肿、疼痛和张口受限是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患者必然产生的症状,受到包括手术难易程度、术者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如何减轻术后反应获得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广泛关注.根据文献资料,减轻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术后反应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技术的改进等.其中,寻找更好的手术策略是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回顾了近3年来关于不同手术策略影响术后反应程度的文献,其中的手术策略主要包括不同的翻瓣方式、新辅助手术技术和不同的缝合方法等三个方面.

  • 标签: 磨牙 第三 阻生 拔牙 术后反应 翻瓣 缝合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Tca8113细胞中透明质酸(HAase)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正常人牙龈上皮细胞作对照.采用RT-PCR、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人OSCCTca8113细胞株中HAase的mRNA水平及其蛋白表达。结果HAase主要在Tca8113细胞和正常上皮细胞胞浆内表达;HAasemRNA的半定量检测表明.Tca8113细胞内HAase的表达强度比相对应的正常牙龈上皮细胞内HAase的表达强度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胞浆中HAase的表达水平可能与细胞的恶变有关。

  • 标签: 口腔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透明质酸酶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磷酸钙(CaPO4)涂层一阳极氧化钛表面在体外和体内的有效性。材料和方法:光滑表面作为阴性对照组.喷砂/酸蚀表面和阳极氧化表面作为阳性对照组.磷酸钙涂层一阳极氧化(CaPO4-coatedandanodized,CPA)表面为实验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进行表面特性分析。在体外,测定碱性磷酸活性评价成骨分化。在体内.收集来自六只兔子2周和4周的标本,用骨-植体接触(bone—to—implantcontact,BIC)比值和骨面积(bonearea,BA)来分析骨反应。结果:光滑对照组的平均高度偏差(Sa)和表面积比值(Sdr)的均值和标准偏差分别为0.32±O.03μm和36%±15%.喷砂酸蚀组为1.36±0.11μm和56.7%±16.1%,阳极氧化组为0.68±0.02μm和50.9%±2.9%.CPA组为0.67±0.11μm和50O%±169%。各组在7和14天的碱性磷酸活性无显着差异。在体内实验中.2周后.CPA组表现出的BIC比值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阳极氧化组和CPA组表现出的BA值显著高于其他组。在4周.各组之间的BIC比值和BA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个磷酸钙(CaPO4)涂层一阳极氧化表面可以促进骨一种植体界面快速形成骨结合并在植体表面有更多的骨形成。

  • 标签: 磷酸钙 牙种植体 骨结合 氧化 表面性能
  • 简介:目的:研究镍离子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毒性作用规律及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方法: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在不同镍离子浓度(0、200、400、800μmol/L)的培养液中培养24、48、72h,MTT法测定细胞相对增值率(relativegrowthrate,RGR);培养48h,利用荧光探针DCFH-DA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含量,通过比色法测定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终产物丙二醛(maleicdialdehyde,MDA)。结果:200~800μmol/L镍离子处理细胞不同时间点下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各浓度组均表现出细胞毒性,中浓度组及高浓度组细胞毒性程度较高。200~800μmol/L镍离子处理细胞48h,各组间DCF荧光值及MDA生成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浓度越高,DCF荧光值及MDA生成量越高。结论:在镍离子刺激下,L929细胞增殖活力受到明显抑制,且呈现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趋势;一定浓度的镍离子可诱导L929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可能是镍离子细胞毒性反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镍离子 L929细胞 细胞毒性 活性氧 丙二醛 氧化应激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脂质过氧化作用在+Gz所致的咬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体重为200-250克雄性Wistar大鼠14只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7只.A组用特制的固定装置固定5min,B组固定于动物离心机的转臂上,加速度曲线为梯形,G值增K率约为0.5G/s,+10Gz峰值持续时间为30s,间隔+1Gz60s,连续5times/d,4d/wk.共3周.离心后测定咬肌匀浆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SOD)含量.结果:与A组相I比.B组咬肌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均明显升高,而SOD含量未见变化.结论:增多的自由基与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之间平衡失调在咬肌发生病理改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加速度 咬肌损伤 脂质过氧化作用 +GZ 病理学
  • 简介:目的:检测隆力奇DL复合牙膏(含葡聚糖酶和溶菌酶)对口腔部分微生物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DentocultSM法检测葡聚糖酶水溶液和隆力奇DL复合牙膏提取液对变形链球菌黏附性的作用;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溶菌酶水溶液和隆力奇DL复合牙膏对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粘性放线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葡聚糖酶水溶液和隆力奇DL复合牙膏提取液能够减少变形链球菌在DentocultSM附着板上的黏附;溶菌酶水溶液可以在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粘性放线菌的含菌培养基上形成清晰的抑菌环,其直径大小随溶菌酶浓度增加而增大;隆力奇DL复合牙膏也可在牙龈卟啉单胞菌和粘性放线菌的含菌培养基上形成清晰的抑菌环,而在伴放线放线杆菌培养基上形成的抑菌环不清晰。结论:葡聚糖酶和隆力奇DL复合牙膏能够降低变形链球菌的黏附性;溶菌酶和隆力奇DL复合牙膏对部分口腔微生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抑菌效果。

  • 标签: 葡聚糖酶 溶菌酶 抑菌作用 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