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腭骨骨折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94例腭部骨折,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文献对腭骨骨折分为三型,分别对每一型腭部骨折进行治疗探讨。其中观察、保守治疗41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53例。结果本组资料中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未出现术后植人物外露、口鼻瘘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不同形式的复位方法治疗不同类型的腭部骨折.能进一步恢复患者的面部外形及咬合功能,固定可靠。

  • 标签: 上颌骨骨折 腭部骨折 分类 治疗
  • 简介:随着口腔证畸研究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对于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无论在理论基础还是临床应用方面都取得长足发展。虽然正畸治疗带来的益处不言而喻,但其附加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其中之一即为牙髓反应。大量研究表明,适宜的正畸力不会造成牙髓的病理性损害[1],

  • 标签: 牙髓反应 正畸治疗 病理性损害 临床实践 临床应用 正畸力
  • 简介:一、病史患者卢某,女,21岁。主诉:下巴偏斜,影响美观。否认相关系统性疾病且无家族史。二、临床检查1、面部:左右不对称,颏部左偏约3.5n瑚,肌肉发育不对称,左侧较右侧略显丰满,面中1/3凹陷(图1)。2、口内:口腔卫生状况良好,恒牙骀,磨牙近中关系,下颏左偏。上颌拥挤2mm,下颌拥挤6.5mm。上颌中线与面中线一致,下颌中线左偏5mm。

  • 标签: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患者 成年 口腔卫生状况 系统性疾病 面中线
  • 简介:目的:评价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12例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病变切除后直接拉拢缝合83例,邻近皮瓣转移修复19例,中厚皮片移植修复10例。随访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病理进一步证实,静脉畸形67例、微静脉畸形8例、淋巴管畸形4例、淋巴-静脉畸形24例、动静脉畸形9例。术后1例患者发生皮片感染,化脓部分坏死,患区给予湿敷换药后创面二期愈合。随访6个月至5年,治愈105例,其余7例于术后3~10个月复发,其中1例淋巴-静脉畸形、4例动静脉畸形、2例静脉畸形。复发的静脉畸形患者,病变内注射平阳霉素后均治愈;其他复发患者均再次手术切除后治愈。结论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在外形和功能上均可获得满意疗效,而且安全。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脉管畸形 手术治疗
  • 简介: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诊断和治疗是正畸临床的一大难点,正确的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既往采用全景片、根尖片等二维影像诊断存在一定误差,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的应用使得埋伏阻生上颌尖牙的诊断更加准确。本文旨在对上颌尖牙埋伏阻生的诊疗中CBCT的临床指导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锥形束CT 上颌尖牙 埋伏阻生 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牙源性感染累及前纵隔的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的护理经验。方法:14例下行性坏死性纵隔感染患者(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5岁).均为牙源性感染。其中,前上纵隔感染9例,整个前纵隔感染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同时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治疗及控制基础疾病;术后根据引流管位置,做好双套管冲洗及胸腔冲洗.确保引流通畅。结果:除1例患者早期因感染性休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痊愈,死亡率为8.3%,发生肺部感染6例.ARDS2例,肾功能不全1例。结论: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需根据感染的部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通畅的引流及科学的呼吸道护理.是控制病情发展和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标签: 下行性坏死性纵隔炎 清创 引流 护理
  • 简介:血管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在1岁以内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10%。对于生长迅速及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需要积极治疗。目前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首选药物治疗。自2008年偶然发现对血管瘤有效以来,普萘洛尔已经成为治疗血管瘤的一线药物,但其剂量、用药方案、疗程、不良作用监测等均无统一标准。2012年12月,来自12家单位、5个不同专业的28名专家汇集芝加哥,根据现有文献资料,就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相关问题达成了共识。

  • 标签: 婴幼儿 血管瘤 普萘洛尔 共识会议
  • 简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且具有潜在致死危险却易为人轻视的复杂疾病[1],近年来被医学界认识,并成为多学科研究的疾病[2]。口腔科、呼吸内科、耳鼻咽喉科、老年医学科、内分泌学科、消化内科等学科组成了OSAHS治疗和研究的团队。

  • 标签: OSAHS 口腔矫治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下颌前伸 治疗 复杂疾病
  • 简介:患者女,初诊年龄12岁。主诉要求矫治地包天。患者身体健康,无口腔不良习惯及全身系统性疾病史,家族中无相似错殆畸形患者。一、临床检查:患者息止骀位时正面观颜面左右基本对称,正中殆位时颏部轻度右偏。垂直向上,面下三分之一较长。侧面观基本呈直面型,上颌发育稍显不足见(图1)。

  • 标签: 固定矫治器 骨性Ⅲ类 前方牵引 畸形 治疗 口腔不良习惯
  • 简介:牙周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可以破坏牙周组织,甚至导致牙齿丧失。随着对其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牙周治疗的重点已从阻止疾病发展转变为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和重建。牙周组织工程技术已成为牙周组织再生治疗的发展方向。干细胞群体的选择是组织工程最关键的部分之一。牙源性干细胞因其优良的再生和分化潜能,成为牙周组织再生治疗的重要来源。本文就牙周组织再生治疗中牙源性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牙周组织 牙源性干细胞 再生 分化
  • 简介:目的:评价声波根管器械联合ProTaper锉治疗残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南平市妇幼保健院牙体牙髓科门诊就诊的残髓炎患者78例(共78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试验组采用声波根管器械联合ProTaper锉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采用单纯的ProTaper锉进行根管预备。两组患者根管预备完成后均用氢氧化钙封药1周,然后行根管充填。比较两组患者根管预备后24h、根管充填1周后的术后反应及1年后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根管预备后24h、根管充填1周后的疼痛反应均较对照组轻;试验组1年后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声波根管器械联合ProTaper锉治疗残髓炎,可减少预备后的疼痛反应,同时提高根管充填的质量,保证根管治疗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声波根管器械 ProTaper锉 残髓炎 根管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对广西壮族青年行问卷调查确定牙外观满意度、测量牙科美学指数(DAI)确定正畸治疗需要量,从而为口腔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77名壮族青年行牙外观满意度问卷调查,制取石膏模型并测量DAI。结果:广西壮族青年具有较高的牙外观满意度(男性80.8%,女性70.6%),较大的正畸治疗需要量(男性76.9%,女性84.3%)。错骀畸形的主观评价均不高于50%。壮族女青年(96.1%)较男青年(73.1%)更介意牙齿被染色。部分壮族青年更愿意通过牙齿美白提高牙外观(男性50.0%,女性74.5%)。结论:广西地区部分壮族青年未能客观地认识自身牙外观、对改善牙外观的治疗方式了解不足、正畸治疗需要量较大,应增大对该群体的口腔卫生资源调配及错胎畸形的防治力度。

  • 标签: 牙外观满意度 正畸治疗需要量 错牙合畸形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为评估不同直径的铸造纯钛桩和玻璃纤维桩对根管治疗后牙齿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50颗新近拔除的上颌中切牙,根管治疗后将样本完全随机分为5组(n=10):A组:1.35mm铸造纯钛桩;B组:1.5mm铸造纯钛桩;C组:1.375mm预成玻璃纤维桩;D组1.5mm预成玻璃纤维桩;E组:树脂修复。采用万能材料测试机对样本的抗折强度进行测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断裂模式分析。结果:5组样本的抗折强度如下:A组404.22±73.92N,B组488.17±78.68N,C组280.32±45.23N,D组317.53±50.87N,E组222.76±38.67N。其中C组与D组组问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铸造纯钛桩主要表现为不可修复的根中或根尖损伤,而预成玻璃纤维桩主要表现为可修复的根颈部损伤或桩折。结论:铸造纯钛桩核修复上颌中切牙表现为较高的抗折强度,可承受较大载荷,而玻璃纤维桩核修复对牙根的破坏小,有利于患牙的再治疗

  • 标签: 铸造桩 纤维桩 直径 抗折强度
  • 简介:目的研究未治疗的安氏Ⅰ类错(牙合)患者下颌骨生长发育特点,为临床上安氏Ⅰ类错(牙合)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安氏Ⅰ类错(牙合)病例909例,按性别和颈椎骨龄(cervicalvertebralmaturation,CVM)分期分组,通过头影测量片测量不同性别不同颈椎分期患者下颌骨的长度及高度变化,方差分析后进行组间多重对比。结果无论男女SNB、SND角均逐渐增大,但差值并无统计学意义。在CS1-CS2和CS3-CS4期男性下颌骨升支生长量分别为3.54mm、3.70mm,下颌骨水平部生长量分别为3.86mm和4.27mm,下颌骨总长度生长量为6.46mm和6.22mm,增长都很显著(P〈0.01)。女性CS1-CS2和CS3-CS4期间下颌升支生长量为3.42mm和3.00Hun,下颌骨总长度生长为5.94mm和3.69mm,下颌骨水平部在CS1-CS4出现持续增长(P〈0.05)。下面高在CS1-CS4期间出现明显的增长(P〈0.05),但女性在CS4期之后增长缓慢。结论男女性患者下颌骨生长发育高峰期均出现在CS1-CS2和CS3-CS4期,女性下颌水平部在CS1-CS4期呈持续增长。下前面高生长较早,后面高增长较下前面高快,导致下颌平面角减小。

  • 标签: 安氏Ⅰ类 下颌骨 生长发育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p53腺病毒(tAd-p53)联合放射治疗晚期口腔癌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接受rAd-p53注射联合放射线治疗晚期口腔癌的患者,治疗前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注射过程中做好护理配合.严密观察治疗后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发热、局部肿胀、疼痛、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做好放疗后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及饮食护理,观察疗效并总结各项护理要点。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rAd-p53联合放射治疗,其中部分缓解10例(45.5%)、稳定8例(36.4%)、进展4例(18.1%)。全部病例均无并发症及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正确合理的护理是rAd-p53瘤内注射联合常规放疗治疗晚期口腔癌的重要环节,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达到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 标签: RAD-P53 基因治疗 放疗 口腔癌 护理
  • 简介:2012年10月17-21日,由北京协和医院无痛牙科治疗中心主办的第3届“牙科恐惧症的诊断与治疗”继续教育培训班在北京成功举办。该培训为2012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授予一类学分10分。在前两次培训的基础上,授课教师总结了近1年来这一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技术,重新编写了教学课件,设计了更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操作内容,力争使培训更贴近临床,着力解决学员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牙科恐惧症 治疗中心 培训班 诊断 北京协和医院
  • 简介:本文报道了一例根尖切除后出现根尖周炎、但无自觉症状的下颌第二前磨牙的非手术再治疗。X线检查显示髓室充填不足,根管欠填.根端充填及根尖透射区。治疗包括清理和塑形根管、超声波与连续;中洗法去除根管倒充填物、根管内暂封氢氧化钙、以及用MTA(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充填根管。在35年的随访中.该牙无症状.影像学检查显示根尖状况良好。

  • 标签: 根尖切除术 根管再治疗 MTA 根端充填物的去除 手术失败
  • 简介:先天性血管瘤是婴幼儿血管瘤的特殊类型,分为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和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2种亚型,临床少见,治疗意见尚不统一。本文报告1例右下颌下区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病例,经口服普萘洛尔(14个月)治疗,获得理想效果。认为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不会自行消退或消失,应早期干预。口服普萘洛尔的不良作用少且轻,可作为一线治疗

  • 标签: 先天性血管瘤 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 下颌下区 普萘洛尔
  • 简介:目的:讨论唾液腺ECT和涎腺镜在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4例患者经过唾液腺造影和ECT检查.根据结果.采用庆大霉素灌洗和碘化油注射导管扩张或施行内镜辅助下结石取出术。结果:经过ECT和内镜检查.发现患者腮腺的分泌功能良好而排泌功能异常。主导管表现为管腔狭窄,管壁充血,管腔内有大量絮状增生物及黏液栓子.管壁可见息肉样增生,导管内可见结石。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ECT和内镜为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并且对阻塞性腮腺炎的治疗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内镜 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