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使用磨损模拟仪器测得2种新型复合树脂的实验室磨损,并与临床磨损进行比较。材料和方法使用一种弹簧加载的活塞型磨损模拟仪器,分别在100000.200000.300000和400000次磨损循环下测得P50和Z100两种复合树脂的局部磨损,并与两所大学测得的这两种材料的临床磨损进行比较。磨损计算由回归曲线得到。结果P50和Z100的实验室磨损相近。临床中,两者在咬合接触部位(OCA,occlusalcontactarea)的磨损量有一些差别,把两者数据综合起来.并与实验室数据进行比较,得到这两种树脂材料的实验室和临床磨损的换算系数。这个系数对未来研究有一定意义。另外,对比临床OCA磨损量和临床总的非咬合接触部位(CFA,contact—freearea)磨损量,得到两者倍数关系为4.5。结论实验室使用模拟仪器产生的局部磨损量经过系数转换后,可以用于预测该材料的临床局部OCA磨损量和总CFA磨损量。

  • 标签: 实验室数据 复合树脂 磨损 临床 树脂材料 咬合接触
  • 简介:托槽粘着位置对于正畸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最初粘着固定矫正器的过程中,常常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保证将每一个托槽都粘着到牙冠的正确位置上,对于不良位置的托槽需要及时重新粘着到正确的位置以利于正畸治疗。本研究对于100例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并采用标准方丝弓治疗病例的不良位置托槽重新粘着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牙位出现托槽位置不良而需要重新进行托槽粘着的比例不同,上颌第二双尖牙和尖牙需要重新进行托槽粘着的发生最高,应该在开始粘着托槽时倍加注意。下切牙的托槽粘着位置最好。本文还就托槽粘着位置不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方丝弓 托槽 粘着位置
  • 简介:外胚层发育不良症是一大类临床表现复杂的疾病,包括超过170余种临床情况。均由外胚层发育受损所导致,其特征为至少以下一种组织的原发性发育缺陷:指甲,头发,汗腺或牙齿。外胚层发育不良在病人幼年时即可影响其情感发育。此例个案报道概述了一个7岁即诊断为少汗型外胚层发育不良的女孩在9岁时通过功能和外貌的修复,以期改善其社交行为的可行方法。

  • 标签: 外胚层发育不良 固定修复 牙齿发育不良
  • 简介:目的:应用CT检测术后咽后壁瓣瓣宽的收缩。方法:20例腭裂术后腭咽闭合功能不全患者行改良咽后壁瓣转移修复术,术前测量瓣宽,术后6~12个月应用CT及其Aw4.1重建软件测量瓣宽,计算瓣宽的收缩。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20例患者术后咽后壁瓣整体瓣宽的收缩为36.7%~67.2%.平均52.3%;前段瓣宽的收缩为29.2%~62.3%,平均44.4%;中段瓣宽的收缩为47.5%~72.5%.平均62.7%;后段瓣宽的收缩为29.2%-64.2%,平均45.9%。前后两段瓣宽的收缩小于中段瓣宽的收缩(P〈0.01)。结论:应用CT及其重建软件能精确测量咽后壁瓣的瓣宽,并计算瓣宽术后的收缩,可以辅助术前咽后壁瓣的设计,提高手术疗效,弥补了其他检测方法的不足。

  • 标签: 腭裂手术 CT 咽后壁瓣 宽度 收缩率
  • 简介:由于前牙不良修复体侵犯牙周生物学宽度引起的牙体-牙周联合病损是口腔修复学与牙周病学的共同难题,单纯恢复牙周健康,再次制作精良的修复体已不符合现代口腔医学的治疗理念.从美学角度出发进行修复设计,指导牙周手术,才能更有效、更可控地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对口腔修复科医生、牙周科医生、技师的治疗团队提出了挑战文章结合科学文献及作者所在团队的临床经验,对此类病损的治疗原则和操作流程进行总结.

  • 标签: 美学 修复 生物学宽度 牙冠延长术
  • 简介:目的:探讨VitaIn-Ceram渗透氧化铝、氧化锆陶瓷及EmpressⅡ铸瓷底层材料的可见光透射,为临床选择核瓷材料及其颜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Vitaalpha饰瓷材料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4种颜色的VitaIn-Ceram渗透氧化铝、4种颜色的氧化锆陶瓷、3种颜色的EmpressⅡ铸瓷底层材料的可见光积分透射.结果:VitaIn-Ceram渗透氧化铝的透射范围为1.434%~3.843%,氧化锆陶瓷的透射范围为0%~0.587%,EmpressⅡ的透射范围为5.620%~6.665%.结论:在3种牙科全瓷底层材料中,EmpressⅡ铸瓷材料的透射最好,渗透氧化铝材料透射较差,渗透氧化锆陶瓷材料的透射最差.

  • 标签: 全瓷底层材料 牙科 IN-CERAM 计分 临床选择 对照
  • 简介:目的探讨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的临床检出以及手术显微镜在提高上颌磨牙临床检出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进行常规根管治疗的63颗上颌第一磨牙,27颗上颌第二磨牙,以及进行显微根管治疗的55颗上颌第一磨牙,20颗上颌第二磨牙,2颗上颌第三磨牙,分别拍摄术前X线片,探查根管,记录根管数目。结果进行常规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二磨牙,MB2检出分别为28.6%和3.7%;进行显微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和上颌第二磨牙,MB2检出分别是61.8%和25%;对上颌第一磨牙常规根管治疗和显微根管治疗的MB2临床检出进行卡方检验,χ2=1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上颌第二磨牙常规根管治疗和显微根管治疗的MB2临床检出进行Fisher确切概率值检测,单侧比较值为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显微镜有助于提高上颌磨牙MB2的临床检出,选择显微根管治疗有助于提升上颌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 标签: 上颌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手术显微镜 检出率
  • 简介: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社会,我国规定60-79岁为老年期。牙周炎和营养不良均为老年人多发病。老年营养不良是全社会所面临的严重问题,Persson等研究发现,有5%-10%的家庭居住老年人患有营养不良,30%-60%住院或经常入院的老年人患有营养不良

  • 标签: 牙周炎 营养不良 老年患者
  • 简介: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了上颌窦提升效果的可预期性。通常使用种植体存活来评估手术结果.入选的评价标准中通常包括至少负重1年这一条。本回顾的评价标准将负重时间增加为3年.以观察之前报道的短期保留还能否得到维持。进行电子检索并对获得的文献用特定入选标准进行筛查(最重要的是至少有3年的回访记录)。结果中包括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的文献共18篇(共6500颗种植体.2149名患者).穿牙槽嵴顶上颌窦底提升术的文献共7篇(共1257颗种植体.704名患者)。统计得出:在至少3年负重后.种植体存活分别为937%(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术)及972%(穿牙槽嵴顶上颔窦底提升术)。值得关注的是失败病例中.80%发生于第1年内.931%发生于3年内.可以算出.种植在已有3年负重以后失败的概率=种植3年失败(63%)×3年后失败发生169%)=0.43%。相比系统前瞻性研究的结果而言.本系统综述的结果认为.采用低层次证据的研究结果不足以采信。

  • 标签: 长期存活率 上颌窦提升 系统综述 种植体 上颌窦底提升术 负重时间
  • 简介:目的:Cerconbase氧化锆、Cerconbasecolor氧化锆、VitaIn-CeramZ21色瓷沉积氧化锆、AL2色瓷沉积氧化铝陶瓷材料相对透明的对比测定。方法:应用分光测色计在标准黑白背景下分别测量4组全瓷底层材料的表面光反射,计算得出相对透明数值。结果:Cerconbase氧化锆的相对透明为0.950,Cerconbasecolor氧化锆0.937,VitaIn-CeramZ21色瓷沉积氧化锆1.000,VitaIn-CeramAL2色瓷沉积氧化铝0.869。结论:4种全瓷系统底层材料中VitaIn-CeramZ21色瓷沉积氧化锆和AL2色瓷沉积氧化铝的相对透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In-CeramAL2色瓷沉积氧化铝较In-CeramZ21色瓷沉积氧化锆透明,其余组间的相对透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

  • 标签: 牙科陶瓷 相对透明率 氧化铝 氧化锆
  • 简介:目的了解延安地区健康青少年上中切牙短根畸形的患病。方法按照同一标准严格筛选出延安地区首次来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要求牙齿矫正的健康青少年174例,观察其曲面断层片上中切牙牙根形态,测量其根冠比例,计算上中切牙短根畸形的患病,对男性和女性样本问进行卡方检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延安地区健康青少年:双侧上中切牙牙根根尖粗短、圆钝,双侧根冠比例≤1:1的患病10.9%,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大于男性;双侧上中切牙牙根根尖粗短、圆钝,单侧根冠比例≤1:1的患病4.0%,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侧上中切牙牙根根尖粗短、圆钝,根冠比例〉1:1的患病9.2%,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延安地区上中切牙短根畸形的患病可能存在地域性特点。

  • 标签: 上中切牙 牙根 青少年 患病率
  • 简介: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和曲面体层片对正畸患者上颌窦异常的检出进行研究。方法筛查2016年8月至2016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影像资料,共纳入480例同日拍摄曲面体层片与CBCT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测量和评估曲面体层片及CBCT图像中上颌窦异常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一致性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曲面体层与CBCT对上颌窦异常的检出有统计学差异(χ^2=346.32,P=0.000)。在纳入的480例、960侧上颌窦CBCT图像中,40.8%有上颌窦异常。其中,潴留性囊肿的检出最高(18.2%),其次为黏膜增厚(15.1%)。男性与女性上颌窦异常检出有统计学差异(χ^2=14.98,P=0.000)。青少年组与成年人组上颌窦异常检出无统计学差异(χ^2=0.26,P=0.612)。结论对于上颌窦异常情况,CBCT检出明显高于曲面体层片。在正畸人群中上颌窦异常较为常见,且以潴留性囊肿最为多见,患者的性别对上颌窦异常有影响,而年龄对上颌窦异常无影响。

  • 标签: 正畸治疗 上颌窦异常 锥形束CT 曲面体层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25岁。2008-07-03经门诊以颅面骨纤维结构不良恶变为诊断收入院。主诉:右侧颅面部膨隆并进行性加重20余年。病史:患者出生后1年出现右侧颅面部骨质膨隆,随生长进行性加重,2岁时曾于我院就诊并诊断为右侧颅面骨纤维结构不良,但未手术治疗。18岁时左侧股骨

  • 标签: 纤维结构不良 下颌骨 纤维肉瘤
  • 简介:目的探讨咀嚼麦芽糖醇口香糖对唾液流与pH值的影响。方法选10例志愿者,分别检测咀嚼麦芽糖醇口香糖或木糖醇口香糖前后不同时间段唾液的流和pH值。应用SPSS12.0软件分析。结果咀嚼2种口香糖10min内,唾液流显著增加,在2~4min时达到峰值,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24±0.30)mg/min和(4.53±0.19)mg/min。唾液pH值在2~4min时上升至(7.16±0.15)和(7.02±0.20)。两组的唾液流与pH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咀嚼麦芽糖醇口香糖也能促进唾液分泌,提高唾液pH值。

  • 标签: 麦芽糖醇 木糖醇 口香糖 唾液流率 唾液pH
  • 简介:已经有文献报道口腔健康、剩余牙数和死亡之间的关联。但老年全口或部分缺牙患者接受种植牙治疗后死亡情况的相关知识依lEt缺乏。研究目的:该回顾性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全12I或部分缺牙老年患者(80岁以上)接受种植牙治疗后的死亡。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226位在1986—2003年间接受种植治疗时平均年龄83岁的老年患者。共285个牙弓,植入1384颗Branemark种植系统(NobelBiocare)。样本分成两个亚组108位全口及158位部分缺牙患者。接受种植牙手术时同时收集了患者各自的预期剩余寿命。对10年后两个亚组的累及存活(CSR)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其与普通同龄人群预期累积存活进行比较。结果:10年随访显示相比于全口无牙颌患者.部分缺牙患者的死亡(P〈0.05)明显减小(10.4%)。与普通同龄人群相比,种植修复组老年患者累积生存示死亡明显下降。在一期手术时健康与不健康人群之间及有与无失败植牙史的人群之间的死亡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过10年的随访显示老年患者中部分缺牙组死亡较全口无牙颌组明显偏低。相比于在植牙手术时同年龄同性别的普通人群,种植修复组死亡明显降低。死亡的降低并非是因为接受了种植手术,而是因接受种植手术的患者相较于一般人群更加健康积极。

  • 标签: 老年患者 种植治疗 死亡率 无牙颌 缺牙 BRANEMARK种植系统
  • 简介:目的本文目的是评估一种含氟的窝沟封闭剂在随机挑选的132个儿童的乳牙和恒牙上应用时的保留。材料和方法应用Helioseal-F对36位平均4.5岁的儿童的195个乳牙和96位平均10.5岁的儿童的391个恒牙进行窝沟封闭。每一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3年后复查封闭剂的保留。结果乳牙完全保留是95.04%,部分保留是3.12%,完全脱落是1.84%。恒磨牙分别是95.81%,2.83%,1.36%。结论此窝沟封闭剂的3年保留很好。乳牙组和恒磨牙组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

  • 标签: 氟窝沟封闭剂 乳牙 恒牙 保留率
  • 简介: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招生规模扩大,更多学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随之而来的是学业不良学生人数也在逐渐增加。尽管口腔医学专业8年制学生都是来自各个省的高考高分获得者,生源质量优秀,但在大学学习期间,仍有部分学生多门课程考试不及格,不得不在第5年提前毕业。为什么这些曾经很优秀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却屡遭学业失败?为弄清这个问题,帮助学业不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对此进行了研究。

  • 标签: 口腔医学专业 学业不良 学生 原因分 转化 教育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