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采用葡萄糖定量微渗漏模型评价2种主牙胶尖进行热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技术封闭根尖的能力.方法:68颗单根管牙,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2个对照组,采用冠向下根管预备技术,实验组分别为SystemBα主牙胶尖组、SystemBβ主牙胶尖组、冷牙胶侧压组(ColdLateralCondensation,CLC),每组20颗牙.各组按照要求进行根管充填后连接于葡萄糖定量检测微渗漏模型,从冠方给予1.6kPa压力,检测第1d、2d、4d、7d、10d、15d、20d、30d从冠方向根方渗漏的葡萄糖含量.通过计算渗漏葡萄糖的浓度推算微渗漏的大小.结果:阴性对照组30d的渗漏值为0,阳性对照组30d的最大渗漏值为177.5mmol/1.SystemBα组、SystemBβ组、冷侧压组种充填材料在30d内均具有较好的根尖封闭能力.自第7d起,SystermBd组、SystemBβ组渗漏量显著少于冷侧压组(P<0.05),Systems组与SystemBβ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热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技术在根尖微渗漏方面优于冷侧压根管充填技术,在30d内,两种不同相主牙胶尖的根尖微渗漏量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根管充填 热垂直加压技术 牙胶 微渗漏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IgG4关硬化性疾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临床和病理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5例口腔颌面部IgG4关硬化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5例IgG4关硬化性疾病患者平均年龄63.4岁,男女比为4:1。发病部位分别为颌下腺(12例)、腮腺(2例)、颌下区淋巴结(1例),临床表现无显著特异性,均呈无痛渐进性肿大。涎腺病理改变为腺泡萎缩,间质硬化伴较多IgG4阳性的浆细胞浸润(IgG4阳性细胞的绝对值大于50/HPF,IgG4+/IgG+细胞的比值大于40%)。淋巴结病理改变为反应性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进行性转化,滤泡间区硬化伴较多IgG4阳性的浆细胞浸润(IgG4阳性细胞的绝对值大于50/HPF,IgG4+/IgG+细胞的比值大于40%)。结论IgG4关硬化性疾病是少见的疾病,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最终诊断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确诊。

  • 标签: 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 颌下腺 腮腺 颌下淋巴结
  • 简介:问题一:您对口腔医学摄影课程的建议和意见?刘峰:能够开设口腔医学摄影课是非常好的事情,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目前在北医由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很满,还不具备条件开设这样一门单独的课程,听说其他兄弟院校能够开设这样一门课程,

  • 标签: 医学摄影 口腔 专业课程
  • 简介:目的:定量评价3种商品化维光学牙颌模型扫描仪全牙列模型牙尖交错(牙合)(intercuspalocclusion,ICO)维重建精度,为临床选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用超硬石膏灌制一副标准上下颌牙列石膏模型,咬合蜡固定ICO空间位置关系,在模型上确定45个特征点并顺序编号.分别选取上下颌模型上特征点进行配对,测量特征点对间距离Z.用机械接触式柔性测量机械臂R直接获取特征点空间坐标后软件测量获取参考值(ZR);运用A(3ShapeD700,3ShapeA/S,丹麦),B(ZENO@Scan,Weiland,德国)、C(Activity102,SmartOptics,德国)3种牙颌模型扫描仪重建全牙列模型牙尖交错骀后,人机交互选取模型对应特征点、软件测量获取测量值(Zn:ZA、ZB、Zc).定义测量误差△Zn=Zn-ZR.采用配对£检验比较Zn与ZR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Zn进行分析,比较3种牙颌模型之间的差异.结果:B扫描仪测量值与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商品化维光学牙颌模型扫描仪模型牙尖交错(牙合)重建精度分别为:0.00±0.43mm,0.26±0.36mm,0.08±0.34mm.A、B扫描仪模型ICO维重建精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型ICO维重建正确度:A>C>B,精密度:C>B>A.

  • 标签: 牙颌模型 咬合模型测量 计算机辅助设计 精度
  • 简介:目的:对口腔黏膜癌变的蛋白组学分析和分子标志物筛选可能为早期诊断、预防和分子治疗提供依据和帮助。方法:对3例石蜡包埋口腔黏膜癌变组织样本,利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捕获口腔黏膜癌变上皮和癌旁正常黏膜上皮,抽提组织样本蛋白,利用高效液色谱-质谱联用进行口腔黏膜癌变组织的蛋白组学分析。结果:激光显微切割-高效液色谱质谱联用可以分析400~700个多肽序列,鉴定出100~200个蛋白,涉及到细胞骨架、细胞代谢、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等各个方面。结合文献,对其中的角蛋白表达变化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论:显微切割结合高效液色谱质谱可以实现对石蜡包埋组织的蛋白组学研究,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可靠性。角蛋白表达谱的变化验证了该平台的作用和价值,也可作为口腔黏膜癌变的潜在标志物。

  • 标签: 口腔癌 石蜡包埋组织 蛋白组学 质谱 激光显微切割
  • 简介:目前适合测试正畸弓丝这种小力值的力学实验装置比较少,为此,笔者在参考美国牙科协会有关弓丝实验的ADANo.32弯曲试验,以及我国有关金属材料弯曲实验方法国家标准和相关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正畸弓丝点弯曲实验装置,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正畸弓丝 三点弯曲 机械性能
  • 简介:作者应用联别针簧矫正个别前牙反颌6例,取得成功。现介绍如下。附图联别针簧的临床应用1、适应征:间隙足够的2-2个别前牙反为首选;间隙不够者需在联别针簧上焊推簧开拓间隙。2、矫治方法:见附图。①11唇面中1/3用树脂贴内径为0.5mm的针管长约...

  • 标签: 三联别针簧 反 生长发育 前牙反 矫正器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研究胶原复合梯度磷酸钙(Col/TCP)修复髁突软骨损伤的效果。方法选用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在实验动物的右侧髁突前斜面形成3mm×4mm的全层缺损后,植入复合材料;左侧仅造成同样的缺损。分别于术后4、6、8、12和24周各处死6只实验动物,对缺损区的新生软骨进行大体标本、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4周后复合材料即可诱导关节软骨的修复;12周时缺损区与周围正常软骨基本一致,且与关节下骨结合紧密;24周后再生软骨未见明显褪变;对照组缺损区由纤维组织充填,未见软骨形成。实验组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对照组为阴性;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见典型软骨细胞出现,对照组为纤维组织。结论Col/TCP可以修复髁突软骨缺损,形成类似正常的关节软骨。

  • 标签: 胶原 磷酸三钙 下颌骨髁状突 软骨
  • 简介:目的设计制造出结构相对简单的正畸矫治力维测量装置。方法采用口内取模和口外模型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机械力学的原理结合维空间力学和高等机构学理论设计制造正畸矫治力的维测量装置。结果设计出正畸矫治力维测量装置的结构图纸并加工成简易实体。结论测力装置结构相对简单,可以测量任意时刻、空间下的正畸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于正畸临床和基础研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正畸 三维测量装置 空间力学
  • 简介:目的通过数字全景片调查第磨牙萌出情况并分析其规律。方法对600张第磨牙皆存的全景片中第磨牙的萌出情况进行双盲评定并分析。结果上下颌第磨牙各1200个。正常萌出情况:上颌965(80.42%)个,下颌489(40.75%)个,上颌正常萌出率高于下颌(x^2=39.67,P〈0.01)。阻生情况:上颌235(19.58%)个,下颌711(59.25%)个。在阻生程度和方向上,上颌以高位阻生(59.15%)和垂直阻生(67.66%)最多见,下颌以中位阻生(75.11%)和近中阻生(34.88%)为主。同名牙萌出状态间具有对称性。结论上颌第磨牙正常萌出率高于下颌。上颌第磨牙以近中和高位阻生最多见,下颌以垂直和中位阻生为主。同名牙萌出状态间具有对称性。

  • 标签: 第三磨牙 萌出 阻生 数字全景片
  • 简介:目的:探讨与分析氧疗法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四组(A、B、C、D组),进行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后,A组、B组、C组分别用20.0μg·ml~(-1)氧水、42.2μg·ml~(-1)氧水、0.12%醋酸氯己定(洗必泰)行牙周袋内冲洗,D组为空白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冲洗,术后连续4周每周冲洗一次,通过治疗前后牙周各临床指标(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不同龈下冲洗液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A组牙龈指数、探诊深度分别为0.65±0.67、1.70±0.73,均显著优于醋酸氯己定组及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指数为1.40±1.05,疗效优于生理盐水组但无醋酸氯己定组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斑指数及临床附着丧失分别为0.70±0.73、0.95±0.69,疗效优于醋酸氯己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浓度氧水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治疗后牙周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氧水作为龈下冲洗液有利于改善牙周组织的炎症状态,增强牙周基础治疗在慢性牙周炎中的疗效。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三氧治疗 龈下冲洗
  • 简介:目的评价金沉积、金合金和镍铬合金3种不同基底烤瓷冠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6年5月在辽宁省妇幼保健院口腔科进行烤瓷冠修复的患者35例(120颗牙),根据患者要求分别制作镍铬合金基底、金合金基底、金沉积基底烤瓷冠,每种基底烤瓷冠40颗牙。观察比较戴冠2年后3组烤瓷冠在颜色、边缘的密合度、牙龈染色等方面的情况。结果金合金基底、金沉积基底烤瓷冠在颜色、冠边缘的密合度及颈缘染色均优于镍铬合金基底烤瓷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合金基底和金沉积基底烤瓷冠临床效果好。

  • 标签: 烤瓷冠 金沉积 金合金 镍铬合金
  • 简介:目的:比较研究3种常用比色板的色度值差别,以指导临床及技工室制作瓷修复体.方法:将比色板每一色片分成上中下、左中右9个象限,分别测试每1象限的Lab值,并对不同比色板相同编号色片进行两两比较.结果:3种常用比色板同一编号色片在同一部位的色度差值(△Eab)范围是:1.67~22.83NBS,超出肉眼可分辨的范围1.5NBS.结论:不同比色板同一色片之间存在肉眼可分辨的色度差,建议医师在登记比色结果时,应注明所用比色板的厂家名称,技工应采用相应比色板厂家的瓷粉完成瓷修复体.

  • 标签: 比色板 色度差 瓷修复体 固定修复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基于普通Windows平台的牙冠维演示模型建立的方法.方法:通过获取牙冠石膏模型轴外形轮廓及(牙合)龈向层面截面外形,在windows98下,利用3Dmax软件重建牙冠维模型.结果:寻求了一套简单、价廉、易操作的牙冠维教学演示模型建立的方法.结论:该牙冠建模方法简单易行,可应用于实验课教学;建立的牙冠模型可供教学演示,网络教学,多媒体制作,为修复体设计维预览奠定基础.

  • 标签: 牙冠 三维演示模型 3Dmax软件 计算机 建模方法
  • 简介:下颌第磨牙低位萌出发生率中以近中阻生者为多,由于其前倾位置,与第二磨牙远中的邻接关系不正常,容易引起食物嵌塞,间隙牙槽骨吸收,第磨牙(牙合)面及第二磨牙远中颈部龋坏,或第二磨牙松动等,临床多以拔除第磨牙为主要治疗方法[1].作者经多年的治疗探索,认为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不拔除前倾第磨牙而经高嵌体修复,与邻牙和对颌牙建立良好的接触关系和咬合关系,长期保存,从而发挥正常的咀嚼咬合功能.

  • 标签: 下颌第三磨牙 第二磨牙 高嵌体 低位 正常 拔除
  • 简介:目的对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上颌磨牙的效果进行维测量分析.方法选取7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双侧上颌磨牙的患者,采集治疗前及远移后的模型进行数字化重建,使用Rapidform2006软件对实际及虚拟的阶段模型和治疗前模型进行对比,比较采用不同设计的患者第一磨牙远移量、远移效率、牙齿倾斜度及前牙的变化.结果7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双侧远移效率平均为98.25%,90.6%,94.4%,其第二前磨牙、第一第二磨牙颊侧均设计了垂直矩形附件;2例患者,第磨牙牙胚未拔除,磨牙远移效率平均为66%,78.95%;1例患者未设计第二磨牙附件,磨牙远移效率为50.65%;1例患者第二磨牙牙冠较短,远移效率为47.85%.远移后的磨牙均出现不同程度远中倾斜.戴用Ⅱ类颌间牵引辅助远移磨牙的过程中前牙未出现明显唇倾,但有少量伸长.结论使用隐形矫治技术在远移上颌磨牙阶段,在辅以Ⅱ类颌间牵引时可以较好地保护上前牙支抗,有效实现第一磨牙远移,但存在磨牙倾斜移动问题.附件的设计、牙冠高度及第磨牙是否存在都可能影响磨牙远移效果.

  • 标签: 无托槽矫治技术 磨牙远移 三维测量
  • 简介:磨牙是人类最常发生阻生的牙齿,当其阻生时常引起智齿冠周炎及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给患者带来病痛.因此,正畸医师在制定矫治计划时应考虑正畸治疗对正在发育的第磨牙的作用及如何采取措施预防第磨牙阻生.

  • 标签: 拔牙矫治 第三磨牙 萌出间隙 萌出预测
  • 简介:目的研究3种常用烤瓷非贵金属合金在体外细胞培养液和1%乳酸液中离子析出的量及种类。方法用失蜡法铸造3种常用烤瓷非贵金属合金试件: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镍钛合金,分别置于DMEM体外细胞培养液和1%乳酸溶液中浸泡30d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coupledplasmaatomicemissionspectroscopy,ICP-AES)检测3种合金离子的析出量和种类,扫描电镜对其表面形态进行分析。结果3种合金在两种浸泡液中离子析出总量依次为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镍钛合金;在1%乳酸溶液中浸泡的3种合金离子析出总量皆比在DMEM细胞培养液中的离子总量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常用烤瓷非贵金属合金中,镍铬合金的离子析出量最大,耐腐蚀性能最差,镍钛合金和钴铬合金耐腐蚀性比镍铬合金好;1%的乳酸溶液加速3种合金的腐蚀过程。

  • 标签: 铸造合金 离子释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吸收光谱法
  • 简介:原发性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面部疼痛性疾病。目前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近年来对于原发性叉神经痛治疗中药物治疗、注射治疗、微创治疗及微血管减压术等研究较多。该文对于叉神经痛的各种治疗方法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注射 微创 微血管减压
  • 简介:目的:评价K锉、Safesiders锉和HEROShaper锉预备离体牙弯曲根管的成形效果。方法60颗根管弯曲的离体下颌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K锉、Safesiders锉和HEROShaper锉进行根管预备,根管预备前后分别往根管内注入复方泛影葡胺并拍摄X线片,分析根管预备后根管弯曲内外侧壁牙本质去除量、中心定位能力及根管直化角度。结果在根管弯曲内外侧壁所有观测点,Safesiders锉组和HEROShaper锉组牙本质去除量均少于K锉组(P均>0.05)。Safesiders锉组牙本质去除量多于HEROShaper锉组,但仅在根管弯曲内侧壁3和4mm观测点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mm:t=3.72,P<0.05;4mm:t=7.62,P<0.05)。在距根尖孔5mm以下观测点,Safesiders锉组和HEROShaper锉组中心定位能力优于K锉组(1mm:F=7.45,P<0.05;2mm:F=10.20,P<0.05;3mm:F=7.75,P<0.05;4mm:F=23.45,P<0.05;5mm:F=10.91,P<0.05);而在所有观测点上,Safesiders锉组与HEROShaper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afesiders锉组和HEROShaper锉组根管直化角度均小于K锉组(F=58.95,P<0.05),但Safesiders锉组与HEROShaper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锉、Safesiders锉和HEROShaper锉预备离体牙弯曲根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根管偏移,其中Safesiders锉和HEROShaper锉根管偏移较少,具有较好的根管成形效果。

  • 标签: 镍钛器械 根管预备 弯曲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