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2年2月3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联合人民画报社组织举行第十三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聆听·健康·和谐》公益摄影展作品评审。评委会特邀《人民画报》副总编辑王继雨、

  • 标签: 宣传教育活动 爱耳日 作品 摄影 和谐 健康
  • 简介:在标准化测验受到诸多指责后,替代性评价系统应运而生,避免了标准化测验存在问题。替代性评价系统所蕴含核心思想是要求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或者展示自己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些实际工作。档案袋评价(portfolioassessment)是替代性评价一种常见形式。

  • 标签: 档案袋评价 评价法 评价系统 替代性 标准化 测验
  • 简介:遗传性耳聋包括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hearingimpairment,NSHI)和综合征型耳聋(syndromichearingimpairment,SHI),其中NSHI占70%,,遗传缺陷是以感音神经性聋为主,基本无其他异常;SHI占30%,临床表现除听力障碍以外还伴有其他症状和体征。迄今为止,发现400多个遗传性综合征与耳聋有关,140多个基因位点与NSHI有关,确定60多个耳聋基因。

  • 标签: 致病机制 结构功能 GJB2 非综合征型耳聋 NSHI 感音神经性聋
  • 简介:TBC1D24基因编码含TBC结构域和TLDc结构域蛋白质。该基因具有基因多效性,所涉及基因型-表型关联复杂,不同突变可分别导致重度-极重度先天性耳聋、迟发性/渐进性耳聋等不同听力表型及在神经、骨骼等系统不同发育障碍。在内耳中,TBC1D24表达于螺旋神经节及毛细胞静纤毛,具有特异表达位置和表达时间。对该基因功能学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听觉及神经系统发育及相关遗传性疾病分子发病机制

  • 标签: TBC1D24 螺旋神经节 静纤毛 耳聋基因
  • 简介: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Migraine,VM)是眩晕和偏头痛共存良性复发性眩晕,为临床常见疾病,因其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VM诊断标准直到2012年才得以明确,并迅速成为眩晕诊治领域新研究热点.本文通过综述VM发病机制,尤其是基因学研究方面的进展,以期对该病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等方面提供更多依据.

  • 标签: 前庭性偏头痛 发病机制 基因
  • 简介:微小RNA(MicroRNA)是生物体内小分子RNA,参与细胞内转录调节、能量代谢、生长发育、增殖等多生物学功能,是人体内细胞基因调控中重要调节分子。近年来大量胆脂瘤发生、发展中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其中miRNA在胆脂瘤研究中开辟了新研究领域。近来大量报道认为miR-21可能与胆脂瘤发病机制有关,并且在胆脂瘤生长调节和扩散中具有潜在作用。本文针对miR-21在细胞信号通路间及相互作用对于中耳胆脂瘤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中耳胆脂瘤 微小RNAS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应用12582120医疗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做好城镇社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指导、远程及疑难病会诊,并实施效果评价。方法通过电话、短信、广播、报纸、电视等形式为咨询者提供咨询、远程指导和疑难病会诊。结果34500人次通过医疗信息服务平台不同形式健康咨询、就医指导和预约挂号,使医院门诊就医患者平均月增长14.49%,预约挂号月增长39.15%,由于开通远程会诊,部分患者选择当地医院和协作医院就医。结论有效应用医疗信息服务平台,是方便患者咨询、就医,提高基层医疗质

  • 标签: 医疗信息服务平台 医疗咨询 应用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亚芬治疗放射性皮肤损伤疗效。方法对头颈部放疗116例恶性肿瘤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Ⅰ、Ⅱ、Ⅲ、Ⅳ级皮肤损伤程度反应率分别为55.2%、37.9%、6.9%、0和20.7%、48.3%、27.6%、3.4%;观察组放疗反应明显较对照组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比亚芬能有效降低头颈部放疗病人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有利于治疗顺利进行。

  • 标签: 比亚芬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放射性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次管理模式价值。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选取我院护理人员100名,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50)与分层次管理(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两组实际操作技能、基础理论知识评分在干预前无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升高,但观察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度、患者及医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实际操作技能及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并可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患者及医生满意度。

  • 标签: 分层次管理 临床护理管理 效果
  • 简介:目的复习国内近5年来有关突发性聋疗效报道,分析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现状,重点分析199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制定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执行情况.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医学专题全文数据库,以突发性聋和治疗为关键词检索2000~2004年发表有关突发性聋诊治研究文章.依据国际循证医学标准,进行逐篇分析.结果共检出2000-2004年发表有关突发性聋诊治研究文章234篇.其中2000-2002年发表有关突发性聋诊治研究文章176篇,有关药物疗效126篇,在关于药物疗效文章中,以199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在上海制订诊断和疗效标准为标准文章26篇,占20.6%,设有对照试验89篇,占70.6%,其中符合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RCT)36篇约占28.5%.2003-2004年发表有关突发性聋诊治研究文章58篇,其中有关药物疗效25篇,全部均标明以1996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在上海制订诊断和疗效标准为标准.但全部234篇文章设有空白对照试验0篇,有长期随访记录文章0篇,做组间均衡性检验文章0篇,记有不良反应文章共为6篇,平均疗效最低60.3%,最高94.5%.结论目前国内治疗突发性聋报道很多,但对其诊断和疗效评估标准认识不够统一,1996年制定标准执行情况不容乐观.有必要进行标准修订,而且应该增加治疗原则制定,有利于规范治疗,指导临床.多中心RCT研究对突发性聋临床研究非常重要.

  • 标签: 突发性聋 治疗 循证医学 临床诊治 研究论文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近年来听力损失发病率有显著增加趋势,其中绝大多数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引起感音神经性聋原因很多,内耳微环境紊乱是其中一个不能忽视病因和可能机制。由于高血糖可引起微循环障碍和微环境紊乱,本文以糖尿病为切入点,对糖尿病导致听力损伤病理特征和内耳微环境障碍发生机制进行研究和文献分析,以期为感音神经性耳聋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 听力损失 内耳微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识别呼吸科护理风险,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1-12月间笔者所在呼吸科收治128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护理缺陷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呼吸科护理风险因素。并在呼吸科2014年护理工作中进行风险管理,选取期间1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评估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结果影响呼吸科护理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和管理因素;观察组护理缺陷率4.69%、医疗纠纷率2.3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06%、9.38%),患者满意度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75.78%(P<0.05)。结论识别护理风险,实施针对性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呼吸科护理质量。

  • 标签: 呼吸科 护理风险 识别 评价与处理
  • 简介:世界范围内共有2420所医学院和467所公共卫生教育系,这些医疗卫生教育机构每年培养出大约100万名医生、护士、产科接生护士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士。从宏观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因不同国家和地区资源配置不均衡.这些有限医学人才显然无法满足全球快速增长医疗卫生需求。2010年即将结束时.

  • 标签: 公共卫生教育 教育改革 听力学 医疗卫生需求 中国 卫生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简易性种植导板对患者实施修复种植牙操作之后评价其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例患者临床治疗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在修复手术之前利用2mm蜡线在模型上进行植体方向和植体位置实际确定,然后采用植入道模板进行术前铺设,在实际手术中通过模板来良好给与术中指导。在手术之后对患者采取X线片修复检查。修复检查目的主要是检验已经被种植植体其实际三维位置是否正确合适。结果经修复治疗之后280枚植体其植入方向和植入位置均达到了术前种植设计要求。197例患者对于种植牙修复实际效果表示非常满意,还有3例患者在进行了二次修复治疗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对于需要接受种植牙修复手术患者来讲利用简易种植导板来实现引导手术治疗方法表现出较好治疗效果,不仅能够对植体方向位置给与准确定位同时也为后续二次修复奠定了基础。患者在以修复为中心治疗之后普遍表示牙齿咀嚼舒适,咬劲有力。因而这种以修复为中心种植治疗技术可以在现今以及后续临床实践中进行广泛性利用和有效推广实践!

  • 标签: 修复 简易种植 导板种植牙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在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效果评价,推广优质护理在耳鼻咽喉科中应用。方法随机从耳鼻咽喉科2012年5月~2013年3月住院患者中选择9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两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以患者为中心”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总体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增强了护理人员主动服务创新意识,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人性化、专业化、科学化护理服务,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耳鼻咽喉科 应用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中应用及评价。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110例门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3.45±1.10)分,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77.00±3.20)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患者采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实施管理后,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护理工作开展质量和效率,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 门诊护理 应用 评价
  • 简介:目的:比较House-brackmann分级(HBGS)和面神经分级2.0(FNGS2.0)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评价效果。方法3名高年资医师和3名低年资医师分别使用HBGS和FNGS2.0分级方法,对50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表情视频进行评价。对两种分级方法重复性、一致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使用HBGS,低年资医生之间评价一致性为39.5%,kappa值为0.30,高年资医生之间评价一致性为56.5%,kappa值为0.43,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FNGS2.0,低年资医生间评价一致性为62.0%,平均ICC值为0.763,高年资医师之间评价一致性为62.8%,平均ICC值为0.785,两组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HBGS和FNGS2.0总体相关性ICC值为0.760,SCC值为0.746,kappa值为0.42;FNGS2.0与口相关性为71%。结论HBGS与FNGS2.0中度相关;使用HBGS,评判者间一致性受医生经验水平影响很大,而使用FNGS2.0,评判者重复性和一致性较好,与评判者经验无关,与口运动有较强相关性。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评价方法 House-brackmann分级 面神经分级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