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肾炎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接收的60例慢性肾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等情况。结果(1)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为,对照组缓解率70%,观察组93.33%,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2)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优秀,两组护理后的SAS评分结果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为观察组较短,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比较明显。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比传统护理要优秀,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所以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肾炎 循证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探讨优质护理服务队骨折病人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10例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各105例患者,对比组患者通过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对比组患者的基础上,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效果以及功能恢复效果。结果实验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94.28%。对比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88.57%,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骨折愈合能力以及功能恢复能力,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传统护理 护理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急诊严重创伤失血休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接受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治疗的患者106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服务的观察组,每组有患者53例,对两组患者的急诊和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失血性休克程度好转率、急救结果良好率、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治疗的过程中,优质护理干预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护理和治疗的有效率和质量,提高了患者失血性休克程度好转率、急救结果良好率、治愈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是一种效果理想且安全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急救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搭桥手术后优质护理服务及注意事项。方法以本院48例心脏搭桥手术病患为样本,进行了优质护理服务,分析优质护理对病患的康复的影响,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优质护理服务能在心理方面减轻病患精神负担,在生理方面能使病患受到专业、周到、细致的服务,缩短康复期时间。促进护士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护理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结论心脏搭桥手术后优质护理活动实施对提高护理质量,提升科室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科室护理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脏搭桥手术 优质护理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综合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得到充分贯彻,不仅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率,还增进了护患关系,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在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推广优质护理在耳鼻咽喉科中的应用。方法随机从耳鼻咽喉科2012年5月~2013年3月的住院患者中选择9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两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总体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创新意识,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人性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护理服务,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耳鼻咽喉科 应用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护理实施细节化护理干预的临床分析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将他们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1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细节化护理干预1,分析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病人围手术期护理,发现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87.3%的护理总满意度,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化护理应用于普外科护理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能提高护理整体质量,而且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普外科 细节化护理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患者400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优质护理组200例和常规对照组200例,优质护理组接受门诊分诊优质护理,常规对照组接受门诊分诊常规护理。结果优质护理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提高了就诊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 标签: 优质护理 门诊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通过对2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进行病灶清除,术后留置引流管持续冲洗,术前耐心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冲洗管固定通畅,严格掌握冲洗速度是治疗效果满意、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关键,为患者解除长时间受疾病的折磨,减少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骨髓炎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延续护理的本质是改进和衔接住院护理计划和出院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不同健康照顾场所之间转移或不同层次健康照顾机构之间转移时所接受的健康服务具有协调性和连续性。通过对延续性护理模式的探讨,我们认为延续护理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信息化网络系统,组建高效多学科专业团队,设计合理的延续护理方案等。针对出院患者的健康问题及需求,提供健康服务,包括采取继续或强化健康教育、控制危险因素等措施来预防或减少高危患者健康状况的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护理 健康需求 健康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基层医院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对85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的优质护理,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2-5天痊愈出院,无戳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腹部戳口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措施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循证护理在重症患者压疮预防及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ICU病房重症患者86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预防压疮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防压疮循证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其能够有效降低压疮发生几率,减轻压疮发生程度,对减轻患者痛苦及促进患者病情转归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常规护理 循证护理 重症患者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对其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对68例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采取优质护理,通过术前健康教育、Autar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表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等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结果68例患者无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从而减少腹部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标签: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腹部术后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后的耳鼻咽喉术后疼痛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页-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耳鼻咽喉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护理方式,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患者临床满意度为71.67%。对照组的临床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效率,对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耳鼻咽喉 术后疼痛 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脊柱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64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镇痛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数字评分法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睡眠和心率的变化。结果两组经护理后疼痛情况比较,干预组疼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干预组可提高术后镇痛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患者康复,同时也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疼痛 脊柱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不孕不育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不孕不育症7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给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给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改善与生活质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孕不育的患者来说,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心理障碍情况,而对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不孕不育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本研究中纳入时间段2014年10月~2015年4月,我院急诊手术患者中的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其中10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另100例患者设置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急诊手术下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0.8±5.9)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1±1.3)d;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75.6±4.6)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5±1.1)d。干预组两项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1/100),明显低于对照组,两项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实施中,运用循证护理模式的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加速术后康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综合价值突出,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手术室急诊 循证护理模式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2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9.00%,护理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是(35.08±1.22)分和(35.99±1.12)分,和对照组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手术患者采用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针对术后并发症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工作,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真菌性阴道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14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和护理前后焦虑评分结果。结果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下降,同时护理护理组的焦虑评分为(34.02±5.26)分,对照组的焦虑评分为(49.00±9.19)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后,可以明显提升护理疗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真菌性阴道炎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换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换药中心2012年3月—12月换药患者118例,来门诊换药期间在常规换药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和放松训练。首次和末次换药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结论门诊换药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状态。通过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消除其心理焦虑和抑郁状态,使其积极配合换药提高换药效果。

  • 标签: 心理干预 换药 焦虑 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