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性皮炎的药物治疗主要集中在抗真菌药及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外用糖皮质激素、烟酰胺及透明质酸钠等也有报告。因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有诱发激素依赖性皮炎的风险,已经逐渐少用,烟酰胺及透明质酸钠治疗脂性皮炎还有待更多文献支持。脂性皮炎的物理治疗主要集中在强脉冲光及光动力治疗,这些治疗可以减少皮脂腺的分泌、减轻皮肤红斑,值得深入探索。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面部脂性皮炎因有色素再生风险受到一定限制。射频治疗脂性皮炎的疗效还处于试用阶段。

  • 标签: 皮炎 脂溢性 治疗
  • 简介: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在皮脂溢出基础上发生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确切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研究发现,脂性皮炎的发病与马拉色菌、脂质、免疫反应、皮肤屏障功能及个体易感性密切相关。以上因素的认识及研究,有助于脂性皮炎的预防及治疗。

  • 标签: 皮炎 脂溢性 马拉色菌 皮肤屏障
  • 简介:目的:观察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性皮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4例面部脂性皮炎患者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每日2次,治疗4周后改为每周2次给药,于治疗后第4周和第8周复诊,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第4周和第8周皮损平均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第4周和第8周皮损积分下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性皮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每周2次给药维持治疗可以有效防止皮损复发。

  • 标签: 皮炎 脂溢性 他克莫司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主因全身黑色斑丘疹30余年、左眼内眦下方浅溃疡4个月,于2007年7月2日就诊我院。患者3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散在黑

  • 标签: 脂溢性角化病 多发性 基底细胞癌
  • 简介:56岁男性患者,左侧头皮肿物渐增大5年余。皮肤科检查:左侧颞部见一5cm×4cm×2.5cm大小的暗红色肿物,表面凹凸不平,糜烂、破溃,覆有少量有恶臭的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质硬、触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增大。组织病理诊断:乳头状汗管囊腺癌。手术完整切除后随访3年无复发。

  • 标签: 汗管囊腺癌 乳头状
  • 简介:目的:观察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面部脂性皮炎的疗效.方法:80例面部脂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1%吡美莫司乳膏外用,对照组予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外用,均每日2次,连续4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面部脂性皮炎疗效好,副作用少.

  • 标签: 1%吡美莫司乳膏 面部脂溢性皮炎
  • 简介:目的:观察丹参酮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性皮炎的疗效,并探讨其对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近年来收治的120例面部脂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3例采用丹参酮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对照1组38例采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对照2组39例采用丹参酮胶囊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同时采用无创测试仪器测量皮肤生理指标(包括角质层含水量、油脂含量、pH值和TEWL)。结果:治疗组与两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37%、60.53%和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41、7.69,P值均〈0.01)。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降低,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3,P〈0.01);治疗后三组患者TEWL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显著低于两对照组(t=-2.85,P〈0.01;t=-3.12,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角质层含水量升高(t=-14.38,P〈0.01),且显著高于两对照组(t=6.84,P〈0.01;t=7.18,P〈0.01);治疗后治疗组皮脂分泌减少(t=4.04,P〈0.01),且显著低于两对照组(t=-2.28,P〈0.01;t=-3.12,P〈0.01);治疗后治疗组pH值降低,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7,P〉0.05)。结论:丹参酮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脂性皮炎,能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减轻皮损,可以作为面部脂性皮炎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脂溢性皮炎 丹参酮 他克莫司软膏
  • 简介:乳头状汗管囊腺瘤是一种少见的外泌汗腺错构瘤。该文报道1例29岁女性乳房表现为丘疹、结节形态的乳头状汗管囊腺瘤患者。该例患者成年期发病,皮损位于乳房部位,临床表现不典型,但组织病理较为经典。同时,对该病的疾病特点、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进行了文献复习。

  • 标签: 汗管囊腺瘤 乳头状
  • 简介:目的研究口服伊曲康唑治疗和预防中重度脂性皮炎复发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于我院诊断为中重度脂性皮炎患者70例为本试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2组,每组各35例。A组患者给予伊曲康唑药物治疗,B组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患者口服伊曲康唑200mg/d或安慰剂连续治疗1周,随后3个月每个月的前2天重复给药1次。记录患者的脂性皮炎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SDASI)评分、疾病持续时间、复发人数,瘙痒感/灼烧感评分及临床改善率/治愈率等信息。结果A、B2组患者接受治疗后SDASI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前者使用伊曲康唑后的SDASI评分明显低于后者([1.82±0.55)vs.(5.47±2.17),P〈0.05]。A、B组在治疗2周和16周后的临床改善率分别为(88.6%,80%)vs.(77.1%,54.3%)。另外,A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也显著低于B组。结论口服伊曲康唑不仅能够有效、安全地控制脂性皮炎患者的恶化,还可作为维持治疗方案防止该病的再次复发。

  • 标签: 伊曲康唑 脂溢性皮炎 复发 临床疗效
  • 简介: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原因.高危型持续感染致宫颈上皮内瘤样变3级(CIN3)导致宫颈癌风险最大;低危型一过性感染及其轻微病变有自然消退可能.行为危险因素是HPV致宫颈癌的辅助因素,其中性行为是其最相关的因素,精液中成分诱导宫颈癌发生;其他辅助因素如吸烟、口服避孕药、性卫生条件差和免疫功能低下,均与CIN3、宫颈癌的发生风险相关.HPV的检测以hC2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对不同筛查对象制定了不同筛查方案.HPV是迄今为止人类癌瘤中唯一可以完全确认的致癌病毒.子宫颈病变及子宫颈癌是完全可以预防、治愈和消灭的人类癌瘤.

  • 标签: 行为危险因素 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免疫功能低下 一过性感染
  • 简介:目的研制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L1/E7CTL重组杆状病毒载体。方法以包含HPV16标准病毒株的质粒pHPV16为模板,采用PCR技术扩增HPV16主要衣壳蛋白L1(1-471aa)的基因序列,同时人工合成E7蛋白CTL表位E749-57的编码序列,将两个目的基因逐步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UC19HPV16L1/E7CTL,HPV16L1/E7CTL片段经质粒pFastBac1转位至BacmidDNA后通过PCR鉴定重组杆粒。结果成功构建了包含融合基因HPV16L1/E7CTL片段的克隆质粒puc19HPV16L1/E7CTL,制备了L1/E7CTL重组杆状病毒载体杆粒BACMIDDNA。结论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包含L1/E7CTL的重组杆粒BACMIDDNA,有利于下一步融合蛋白的表达,制备一种能够更有效激发CTL杀伤作用的嵌合病毒样颗粒疫苗,为疫苗研制打下基础。

  • 标签: 乳头瘤病毒16型 重组杆状病毒 疫苗
  • 简介:目的评价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30例,以复方甘草注射80mg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28例,口服西替利嗪10mg,1次/d。结果治疗组第1、第2周有效率分别为33.30%、73.30%,高于对照组的25%、42.9%。结论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治疗慢性湿疹不良反应小,疗效好。

  • 标签: 慢性湿疹 复方甘草甜素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