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近端胃癌行近端切除并食管-残吻合+残-空肠Roux-en-Y改良重建与全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重建的临床效果,探讨近端胃癌根治术合理的重建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我院施行的近端胃癌根治术采用近端切除、食管-残吻合+残-空肠Roux-en-Y吻合与全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以及远期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症以及大体分型、病理类型、组织分型、TNM分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近期并发症或远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生活质量评估,患者倾倒综合征、腹泻、返流性食管炎和Visick评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近端切除组和全切除组患者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7.5%和4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癌行近端切除、食管-残吻合+残-空肠Roux-en-Y吻合重建与全胃切除术、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相比,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并不增加返流性食管炎的风险,而且患者远期生存率相当.

  • 标签: 近端胃癌 近端胃大部分切除 全胃切除 并发症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旁路术对合并2型糖尿病胃癌患者术后血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本科室行胃癌根治术联合改良旁路术的48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BMI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患者术后3、6个月的空腹血糖分别为(6.89±1.15)mmol/L和(5.40±0.62)mmol/L,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术后3、6个月的餐后2h血糖分别为(9.82±1.12)mmol/L和(9.22±1.01)mmol/L,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患者术后3、6个月的HbA1C分别为(7.26±0.46)%及(6.8±0.35)%,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患者术后3、6个月的BMI较术前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胃癌根治术联合改良旁路术治疗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安全可行并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血糖控制。

  • 标签: 胃癌 改良胃旁路术 2型糖尿病 根治术
  • 简介:目的比较改良袢型与P袢型空肠代在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10年11月进行了全胃切除术的胃癌和贲门癌患者88例,其中47例采用改良袢型消化道重建,41例采用P袢型空肠代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比较两种重建术后并发症,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改良袢型组与P袢型空肠代组患者相比,消化道重建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倾倒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更低;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营养评定指数均高于P袢型空肠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袢型消化道重建术式能更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胃肿瘤 全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改良袢型吻合 P袢型吻合
  • 简介:目的探讨同期食管、双原发癌外科治疗的术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泰兴市人民医院2010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35例同期食管、双原发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保留网膜右血管弓代食管手术方式,15例采用结肠代食管手术方式。结果保留网膜右血管弓手术组与结肠代食管手术组在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方面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食管、双原发癌经保留网膜右血管弓手术方式是安全的,效果可靠,符合肿瘤根治原则。

  • 标签: 食管癌 胃癌 双原发癌 胃网膜右血管弓 胃代食管术 结肠代食管术
  • 简介:1病例报告男性,56岁。因反复上腹部不适伴间歇性黑便5mo就诊。查体:贫血貌,腹平软,中上腹轻度压痛,全腹未触及明显包块,余未见明显阳性体症。胃镜检查提示胃窦小弯侧见一隆起灶,可见也个小溃疡。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于胃窦小弯侧可见一类圆形充盈缺损,约5.0cm×3.5cm大小,黏膜较稀疏,拟诊胃癌收治,行大部切除。病理巨检:大部切除标本,

  • 标签: 胃类癌 病例报告
  • 简介:9200601胃癌细胞DNA含量的研究/申维玺…//中华肿瘤杂志.-1991.13(6).-480用流式细胞光度计测定50例胃癌和10例良性疾病的DNA含量.50倒胃癌检出DNA非整倍体25例。10例良性病检出DNA非整倍体1例,P<0.05.DNA倍体与胃癌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密切关系.结果,胃癌细胞DNA含量与胃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DNA非整

  • 标签: 流式细胞光度计 非整倍体 DNA 中华肿瘤杂志 五年生存率 肠上皮化生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湿性疗法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创面皮瓣坏死的效果。方法2006年9月至2011年9月,对1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患者,应用改良式湿性疗法进行伤口护理。结果18例患者伤口均痊愈。结论改良湿性疗法能加速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伤口的愈合,避免了植皮手术,不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

  • 标签: 湿性疗法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皮瓣坏死
  • 简介:目的:探讨间质瘤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1收治的42例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42例间质瘤平均年龄57.4a,其中≥50a者32例,占76.2%;男女之比2:1。全组术前诊断肿瘤者38例(90.5%),其中诊断为间质瘤(恶性)的仅l例(2.4%)。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腹腔镜下的间质瘤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手术方法,可选择性地用于有适应证的病例:贲门部间质瘤的腹腔镜手术方法尚需进一步研究。随访的良性和交界性间质瘤在剖腹和腹腔镜手术后均无复发:恶性间质瘤预后极差。结论:间质瘤多发于老年人,以男性多见。间质瘤的手术切除要采取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只要适应证选择适当,腹腔镜间质瘤切除术与剖腹手术同样有效,而且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

  • 标签: 胃间质瘤 手术治疗 诊断 腹腔镜 切除术
  • 简介:病例报告:患者女,58a。因“反复腹泻10a,加重伴呕吐2mo,于2002年12月18日收治。患者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大便3~4次/d,呈稀糊状,不伴有粘液脓血,无发热、腹痛、黑便、反酸、嗳气等症状。外院就诊予抗生素、胃肠粘膜保护剂等治疗可缓解,但停药后腹泻症状又出现。2mo前腹泻症状逐渐加重,10余次,d,呈水样白色液体,内有食物残渣,

  • 标签: 胃泌素瘤 病例报告 生长抑素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