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管法和液体石蜡诱导快速管法对提高插管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80例需要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管法,观察组采用在传统管法的基础上液体石蜡诱导快速管法,比较两种效果。结果两种管一次性成功率、插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液体石蜡诱导快速管法能缩短插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

  • 标签: 液体石蜡 插胃管 有效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改良管方法的效果。方法将85例置管病人随机分为传统置管组(42例)和改良置管组(43例),分别观察其置管成功率和不良反应率,并评价病人对管的依从性。结果改良管的一次成功率达90.70%,高于传统组(X2=8.54P<0.01);而不良反应率低于传统组(X2=23.18P<0.01);病人对管的依从性亦明显高于传统方法(P<0.05)。结论置管改良措施,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病人对管的依从性,在临床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置胃管 利多卡因 体位 心理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留置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观察改良管固定法结合(圆角鼻贴)结合“工”字胶布高举平台法在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神经内科留置管病员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3M胶布制作的鼻贴固定法,观察组使用3M胶布制成的圆角鼻贴结合“工”字形胶布在面颊部用高举平台法加固。结果观察组病员卷边率、管脱落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鼻贴更换时间显著延长,留置管时间延长。结论圆角鼻贴结合“工”字形胶布的高举平台法应用于管固定具有双重保护作用,增强了固定效果,提高了病员的舒适度。

  • 标签: 胃管固定 改良鼻贴 高举平台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生儿经口腔与经鼻腔管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1年2月将本科室收治的86例需要留置管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经口腔管,对照组经鼻腔管。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5.3%与72.1%,两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口腔留置管法临床效果好,对减少患儿插管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经口腔插胃管法 经鼻腔插胃管法 留置胃管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鼻饲管置管法在鼻饲管难置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鼻饲管难置患者38例,分别用常规法和改良法进行鼻饲管置管,比较两种方法的置管成功率。结果改良法的一次置管成功率(76.3%)显著高于常规法(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鼻饲管置管法在鼻饲管难置患者中有较好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饲管置入 改良法 鼻饲管难置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手术合并肺部病变患者行不同体位管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合并肺部病变患者98例,将其按照插管体位分成端坐组、半卧组和仰卧组,对其插管成功率和操作时间等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种插管方式易于接受和难于接受患者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仰卧组失败率较其他两组高(P<0.05),且操作时间长(P<0.05)。结论在对患者行插管时应掌握好插管部位,以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成功率,使患者易于接受,为治疗提供基础条件。

  • 标签: 腹部手术 肺部病变 插管体位 成功率 操作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改良膈肌缝合在预防左胸食管癌术后胸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约至2012年10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中下段食管癌患者161例,按膈肌的缝合方法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86例,男59例,女27例;平均年龄54.87岁,改良组77例,男57例,女20例;平均年龄57.13岁。比较两组术后胸排空障碍的发生率。结果传统组手术后发生胸排空障碍5例,发病率5.81%,改良组无发生胸排空障碍。结论经左胸食管癌手术的患者在采用了改良膈肌缝合术后,减少了术后胸排空障碍的发病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改良胃膈肌缝合术 食管癌 胸胃排空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气管插管导管在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12例管困难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2例管困难的患者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气管插管导管管。结果12例管困难的患者均管成功。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气管插管导管在管困难患者的应用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气管插管 插胃管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置管经改良置管方法、固定方法后置管成功率和留置管后固定的成功率。方法对70例需要置入管和留置管鼻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使用压舌板辅助置入管,用棉纱绳固定管,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方法置入及固定管,对比分析两组管置管的成功率及留置管后固定成功率等,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5.7﹪,管固定成功率为60﹪,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4.3﹪,管固定成功率为96﹪,统计学分析P<0.05,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压舌板辅助置入置管一次成功率优于传统的置管方法,棉纱绳固定留置管固定的成功率优于传统的固定方法。

  • 标签: 难置胃管 压舌板 棉纱绳 置管与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胃肠动力药辅助下床旁盲鼻空肠置管术的技巧与方法及其有效性。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需鼻空肠喂养患者25例,术前10分钟常规给予复安10mg静脉注射,选用自带导丝CORFLO胃肠营养管,实施床旁盲鼻空肠置管术。记录插管时间、营养管位置及相关并发症,对所有资料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置管时间10min~20min,置管过程顺利,全部取得成功,术中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在胃肠动力药物辅助下床旁盲鼻空肠置管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病人依从性好,插管时间短,成功率高等特点。

  • 标签: 盲插置管 肠内营养 鼻空肠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就胃肠手术中改术式(空肠Roux-en-Y吻合术)与传统吻合术的临床应用差异。方法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空肠Roux-en-Y吻合术40例,其中对照组20例行标准术式,观察组20例行改良后术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两组患者就临床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后的空肠Roux-en-Y吻合术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并发症,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胃肠手术 改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 标准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管置入法在昏迷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本院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22例昏迷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1例,对照组给予改良管置入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传统插管术。结果观察组成功率为90.91%,对照组成功率为36.36%,观察组患者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昏迷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改良管置入法有良好效果,对提高患者的身体质量、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改良胃管置入法 昏迷气管切开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法插入管配合体位干预对新生儿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患儿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插管,观察组则采用改良法插入管配合体位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洗胃效果予以评价。结果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3.53%;出血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9.41%;组间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比较,观察组的洗胃时间为(12.85±2.3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91±3.50)min,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法插入管洗胃,配合体位干预,可以缩短洗胃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因反复洗胃产生的疼痛和不良反应,有效性和安全性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改良法 插入胃管 体位干预 新生儿洗胃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后瘫病员的护理。方法回顾我院3例手术后瘫患者的护理。结果给予心理护理,胃肠减压,营养支持,促进动力恢复等是手术后瘫病员的有效护理。结论通过积极预防,有效治疗瘫是可以自愈的。

  • 标签: 胃手术 胃瘫病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和改良转流手术用于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30例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胃癌根治术,研究组采用胃癌根治术+改良转流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HbA1c、FBG、FINS、C-P等血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显著,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而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相比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的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流质时间等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胃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胃癌根治术和改良转流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改良胃转流手术 胃癌 2型糖尿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脉冲拔管法在INSURE技术治疗NRDS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NRDS患者,所有NRDS患者的收取时间(2017年2月1日—2017年8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0例NRDS患者)、对照组一组(40例NRDS患者),分别实施持续缓慢给药方式和脉冲拔管法;传统给药方式和直接拔管法。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2.25±2.15)d和呼吸机使用时间(6.25±1.01)d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观察组远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患者37.50%,P<0.05。结论脉冲拔管法在使用INSURE技术治疗的NRDS患者中,取得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脉冲拔管法 INSURE技术 NRD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部切除术后残瘫综合征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施行大部分切除术后发生残瘫综合征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GS组与非PGS组在年龄、性别、低蛋白血症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GS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低蛋白血症无明显相关性。PGS组与非PGS组在胃肠吻合方式与术前流出道梗阻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GS的发生率与胃肠吻合方式和术前流出道梗阻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大部切除术后残瘫综合征在术前流出道梗阻、胃肠毕Ⅱ式吻合的病人中发病率较高,患者经过6周的非手术治疗后,多数可以缓解恢复,从而避免了二次手术的痛苦。

  • 标签: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 残胃胃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全切除与近端切除治疗上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上部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全胃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远期生存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0.00%)明显低于对照组(66.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年后,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切除和近端切除两种术式的远期生存状况、安全性无差异,但采用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此,在临床上,采用全胃切除术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近端胃切除 胃上部癌 全胃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插管法小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体会。方法收集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本院诊治的40例插管法小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成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肠病变类型符合诊断率达到80.00%,小肠显影的清晰度比较高。内钡剂返流中,插管至十二指肠屈氏韧带后有3例,40例患者中完成造影后结肠内形成钡石的1例,其他并发症发生有4例。结论在小肠疾病的诊断中应用插管法小肠低张气钡双重造影术,可提高诊断准确率,明确病变范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插管法 低张气钡双重造影 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