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管法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日单双号将56例人工气道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管法,对照组采用给昏迷患者管法,评价两组患者管一次成功率。结果管一次成功率观察组为89%、对照组为40%,两组比较,x2=15.06,P〈0.01。结论改良管法能提高人工气道患者管一次成功率。

  • 标签: 人工气道 插胃管法 成功率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管置入法在急诊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7月需置入管的129例急诊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管置入组(n=68)和常规置管组(n=61),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总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改良管置入组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置管组(P〈0.01),一次置管成功率和总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置管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置管组(P〈0.05)。结论改良管置入法不仅具有置入成功率高、置入时间短的优点,而且改良管结构简单,置管时操作快捷、方便,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胃管 置管 改良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昏迷患者鼻管置管方法,以提高留置鼻管的一次成功率。方法将80例ICU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舌钳向外牵拉舌体并旋转管90~180°的方法置管。比较2组患者置管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置管用时和置管一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置管后呛咳、误入气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6.157,P=0.000),置管用时少于对照组(t=20.145,P=0.000),置管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χ2=6.275,P=0.012)。结论采用舌钳向外牵拉舌体并旋转管90~180°的置管方法,能够提高留置鼻管的一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插管法 胃管 昏迷
  • 简介:管喂养主要是因为呼吸系统症状妨碍经口进食或经口进食不足,为有异常呕吐反射的新生儿提供一条肠饲通路。新生儿管喂养以早产儿尤其是亟低体重儿居多,胎龄越小,管喂养的时间越长。临床上通常用从口插入管,其缺点是管不易固定,常发生患儿不自主拔管或滑管。2005年2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对早产儿管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良,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早产儿 胃管喂养 胃管固定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盐酸丁卡因胶浆在管中的应用及护理 。 方法:本院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接收的 60 例进行管的 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30 例。 其中, 对照组使用传统留置管的方法,而实验组使用 盐酸丁卡因胶浆 留置管的方法,两组均使用相同的护理干预。 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 91.15 % ),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 73.33 % ),组间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 P<0.05 )。 结论: 对患者实施 盐酸丁卡因胶浆 联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管后的不适反应,还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效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盐酸丁卡因胶浆 插胃管 临床效果
  • 简介:管是临床护士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普通病人,按普通教科书上的要求方法常规操作,一次性捕管的成功率为60%左右,而脑卒中吞咽困难病人的捕管成功率更低。根据脑卒中吞咽困难病人的解剖结构和病因,采用了导丝辅助鼻管置入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吞咽困难病人 鼻胃管置入法 导丝辅助 脑卒中 胃管法 基础护理操作
  • 简介:随着现代医学发展,传统置入法存在失败率高、易导致并发症等问题;鼻管插入后,对其位置的确认是管置入术的重要环节,其置入深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舒适度以及后期的营养、给药能否成功,误入气管则会导致其他并发症。本文对改良管置入法、管位置的确认法进行综述。

  • 标签: 胃管置入术 位置确认 改良法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 改良留置管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 DESCI 患者营养干预效果 。 方法 本研究选择分析了 122 例患者资料 ,所有患者入院治疗年限均为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1 月间,随机将所有 122 例患者分成了对照组 (n=61) 及观察组 (n=61) 。对照组使用改良留置管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改良留置管和中医康复护理结合的护理措施,在患者护理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例并发症出现率。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评分对比没有意义,干预后,对照组营养状况评分高于观察组,两组别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意义 (P < 0.05) 。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概率高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两组别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护理脑梗塞早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期间,使用改良留置管结合中医康复护理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出现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采用特色中医护理、改良艾灸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所有病例均为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病例数60例,研究时间跨度为两年,具体时间为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病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改良艾灸加中医特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进行中医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后的排便评分远远差于实验组排便评分(P<0.05)。两组患者在首次排便时间和痊愈出院时间、排尿时间对比中,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联合改良艾灸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特色中医护理 脾胃虚寒型 胃脘痛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新生儿食管反流中应用改良体位护理方案后气道吸入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50例在我院接受医治的新生儿食管反流病患者,时间于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改良体位护理方案,对比两组的每日吸奶量和呕吐次数及气道吸入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每日吸奶量多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呕吐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后的气道吸入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食管反流患儿,应用改良体位护理方案可以增加患者每日吸奶量减少呕吐次数,降低气道吸入发生率。

  • 标签: 改良体位护理方案 胃食管反流 气道吸入
  • 简介:目的总结大部切除术后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485例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符合诊断的22例瘫综合征患者通过加强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活动指导等综合护理。结果22例瘫综合征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经非手术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应加强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瘫患者的观察、治疗与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胃大部切除 胃瘫综合征 护理
  • 简介:医护人员常与注射针头、采血针、刀片等医疗锐器接触,极易引发针刺伤、锐器伤等.为了有效防范针刺伤,现已广泛使用锐器盒回收医疗废弃锐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锐器盒在装满、密封之前一直处于敞口状态,废弃针头、安瓿等容易从倾倒的锐器盒里滑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医源性污染,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同时投放安瓿、废弃药瓶等的开口面积较小,不方便投置.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改良锐器盒,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锐器盒 改良 制作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脑综合征潴留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为了更好地做好对患有 脑综合征潴留 预防误吸患者的 护理。 方法: 对此前医院里出现过的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 24例,脑出血 9例, 其中包括男性 28 例女性 5 例,一共 334 例患者进行 使用阿普 盐溶液治疗脑综合征潴留 的研究。其中 25 例作为治疗组,使用阿普盐溶液进行治疗,另外的 8 组作为没有使用阿普盐溶液治疗的对照组。过程严格遵从科学方法。 结果: 使用阿普盐溶液治疗的 25 例治疗组存活 21 例,死亡 4 例。没有使用阿普盐溶液治疗的对照组死亡 7 例,存活 1 例。 结论: 使用阿普 盐溶液治疗可以有效地治好 脑综合征潴留。阿普盐溶液成本低,使用方法简单临床效果好,可以广泛用于国内所有类型的医院。

  • 标签: 脑胃综合征胃潴留 阿普盐溶液 颅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