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活检(uhrasound-guidedvacuum-assistedbiopsy,UGVAB)系统对具有适应证乳腺多发灶和单发病灶诊断性切除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间345例乳腺小病灶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通过UGVAB系统连接旋切刀穿刺到超声定位病变,尽可能完全切除病变。术后对诊断为良性病变患者进行随访和超声检查。结果大多数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有较好顺应性。多灶性病变组不适症状发生率(18/157)高于单发病灶组(3/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所有病灶均获得准确病理诊断,多灶性病变组中癌或ADH发生率(14/157)高于单发病灶组(3/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多灶性病变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良性病变残留率均高于单发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术后并发症良性肿瘤患者均不需进一步手术治疗。良性病变患者在术后6个月复查中无假阴性。结论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活检系统对具有适应证乳腺多灶性病变进行诊断眭切除具有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多发性病变 真空辅助活检 超声引导 诊断 乳腺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皮生长因子(VEGF)在喉癌患者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影响VEGF阳性表达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喉癌患者(喉癌组)和80例喉息肉患者(喉息肉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喉癌患者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影响VEGF阳性表达因素.结果喉癌组患者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85.0%,明显高于喉息肉组(40.0%)(P〈0.001);喉癌患者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有无远处转移和有无血管癌栓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喉癌患者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和有无血管癌栓影响喉癌患者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因素.结论VEGF在喉癌患者中高表达,且患者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和有无血管癌栓密切相关.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喉癌 息肉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揭示新型重组人血管皮抑制素(恩度,YH-16)顺铂(CDDP)联合使用血管形成作用。方法:首先以细胞增殖抑制、克隆形成实验和细胞凋亡分析,考察YH-16联合CDD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肝癌细胞系QGY-7701和SMMC-7721生物学活性影响;其次,在HUVECs体外培养体系上,评价两药联合使用对细胞迁徙/侵袭和管道形成抑制作用。结果:YH-16CDDP联合使用能协同地抑制HUVECs增殖和克隆形成,并增强了诱导细胞凋亡,上述作用具有血管皮细胞特异性。两药联合使用对HUVECs迁徙/侵袭和管道形成也有协同抑制作用。结论:在血管形成多个环节上,YH-16CDDP联合使用提高了抗血管形成效能,联合用药模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顺铂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抗血管形成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手部Kaposi血管皮细胞瘤(KHE)临床特征、诊断治疗。方法2010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5例手部Kaposi血管皮瘤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为6个月至33岁,平均4.6岁(55个月),1例为33岁成年人,余4例均为婴幼儿。本组病例术前检查均未发现凝血系统异常。5例均采取外科手术局部肿物扩大切除。结果术后病理均确诊为Kaposi型血管皮细胞瘤,肿瘤表现为多结节状侵袭性生长,细胞呈血管皮细胞样,可见密集分布梭形肿瘤细胞和筛状或裂隙样血管,局灶增生呈肾小球样结构。部分病例有组织学或影像学证据显示骨破坏。免疫组织化学CD31,CD34,Fli-1蛋白,第VIII因子等血管标记阳性,SMA灶性阳性,1例局灶性表达CK。术后随访12~25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1例术后1年复发,再次接受手术治疗,剩余病例均无复发。结论对于手部单纯KHE病例,单纯手术扩大切除肿瘤,可获得良好结果。

  • 标签: 肉瘤 卡波西 肿瘤 软组织肿瘤 治疗结果
  • 简介:随着老年数量不断增加,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不仅骨质强度低,而且机体平衡性及肌肉协调能力较差,使得老年人更容易跌倒从而并发骨质疏松性骨折,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 标签: 髋部骨折 心脏并发症 老年 综述
  • 简介: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腹水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恶性胸腹水患者分为内恩度联合化疗组(治疗组)和内化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均先排尽胸腹水,治疗组在胸腔内注入顺铂(DDP)60mg和恩度60mg,在腹腔内注入DDP60mg、氟尿嘧啶(5-FU)1.0g和恩度60mg。对照组除不加入恩度外,其余同治疗组。结果在可评价76例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1%,对照组57.6%,其中治疗组恶性胸水患者有效率为88.9%,恶性腹水患者为72.0%;对照组恶性胸水患者有效率为60.0%,恶性腹水患者为55.6%,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全组患者耐受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5.8个月,略长于对照组4.6个月,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胸腹水有效且安全。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恶性胸腹水 腔内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支架置入联合放疗治疗肺癌合并上静脉综合征(SVCS)临床疗效。方法46例肺癌伴SVCS患者分为支架置人联合放疗组(n=23)和单纯放疗组(n=23)。Seldinger法穿刺置人支架;采用6MVX线行三维适形放疗,常规分割2Gy/次,5次/周,总剂量达50-60Gy/5-6周。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并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结果支架置人联合放疗组患者血管支架植入术后1周内症状消失;单纯放疗组患者于放疗后4周症状消失。支架置人联合放疗组获CR19例、PR4例,单纯放疗组获CR12例、PR5例、NC4例、PD2例。支架置入联合放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单纯放疗组73.9%(P〈0.05);联合放疗组3、6、9、12个月生存率均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两组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和胃肠道反应,均以1-2级为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支架置入联合放疗可迅速解除梗阻症状,疗效好,生存期延长,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上腔静脉综合征 放射治疗 血管内支架置入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皮抑制素(恩度)对肺微血管皮细胞增殖影响及机制。方法:以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和人肺微血管皮细胞系HPMEC建立非接触式共培养血管模型,并在此模型上应用MTT方法研究肿瘤血管皮细胞增殖,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血管皮细胞周期分布,以RT—PCR和Westernblotting检测血管皮细胞cyclinD1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恩度能明显抑制共培养模型下血管皮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肿瘤内皮细胞G0/G1细胞数增多,S期细胞显著减少;转录和蛋白检测水平cyclinD1呈剂量依赖性下调。结论:恩度能抑制肿瘤血管皮细胞增殖,且这一作用抑制cyclinD1表达,使肿瘤血管皮细胞滞留于G0/G1期有关。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 共培养 HPMEC细胞株 CYCLIN D1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组织血管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临床病理特点之间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胃癌及50例胃良性病变标本中VEGF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75%(75/100),良性病变14%(7/50)(x^2=50.0323,P〈0.001),VEGF阳性表达率瘤体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浆浸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01),结论:VEGF在肿瘤生长中刺激新生血管生成,胃癌恶性进程密切相关,胃癌生物学标记。

  • 标签: 胃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平滑肌瘤患者血管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微血管生成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子宫平滑肌瘤VEGF表达及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其中40例为米非司酮服用者,20例未服用者为对照。结果:米非司酮组子宫平滑肌瘤VEGF表达阳性率为37.5%,MVD为9.90±5.95;未服用组平滑肌瘤VEGF阳性率为80.0%,MVD为16.36±2.0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用药后肌瘤中缩小明显者(直径缩小≥2cm)VEGF表达阳性率为12.0%,MVD为7.89±4.36,亦低于缩小不明显者(直径缩小〈2cm)VEGF阳性表达率(80.0%)和MVD(11.29±3.10)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米非司酮患者中,子宫肌瘤VEGF和MVD呈低表达,提示其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并抑制肌瘤生长。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 简介:重组人血管皮抑制素-恩度我国学者自主研发一种多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临床试验表明恩度化疗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2005年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恩度NP方案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年研究表明这种联合治疗方式对不同病理类型和病程阶段肺癌患者均有一定疗效。本文对恩度不同化疗方案联合在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二线治疗、辅助/新辅助治疗、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化疗: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研究TGFβ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探讨其在胃癌血管形成中重要作用.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胃癌TGFβ1蛋白表达,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显示血管皮细胞.结果TGFβ1阳性表达产物主要见于细胞胞质内.胃癌组织中TGFβ1阳性表达率(60.0%)和强阳性表达率(22.22%)显著高于癌周组织(26.67%)(8.89%)(P<0.05).胃癌组织和癌周组织血管皮细胞质呈棕黄色染色.胃癌组织血管密度(MVD)值(58.13±19.99)显著高于癌周组织(24.02±10.28)(P<0.05).TGFβ1表达阳性MVD值(60.94±16.91)显著高于表达阴性MVD值(40.26±18.83)(P<0.05).结论TGFβ1在胃癌组织中高水平表达,它可能参与胃癌血管形成.

  • 标签: 胃癌 TGFΒ1 表达 血管形成 研究 癌周组织
  • 简介:背景目的:家族性脑血管母细胞瘤一种特殊脑血管母细胞瘤,临床对其认识不足,发现率较低。本文探讨家族性脑血管母细胞瘤临床特点和适宜外科处置。方法:采用同顾方法对1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进行临床分析一结果:本组病例占同期血管母细胞瘤8.92%(10/112),家族性血管母细胞瘤产生新病灶率(40%)明显高于散发性血管母细胞瘤(3.92%);肿瘤伞切除18枚(其中囊结节肿瘤13枚,实质性肿瘤5枚),手术死亡1例,出院9例中5例复发.复发问隔4~127个月.平均42个月一恢复劳动或丁作6例,生活自理2例,仍需他人照料1例。结论:家族性脑血管母细胞瘤较散发性血管母细胞瘤易产生新病灶和复发,预后较差,应终身随访;临床应加强对家族性脑血管母细胞瘤认识.VHL基因诊断现今可取诊断手段,并改变患者及家族成员处置过程。

  • 标签: 脑肿瘤 血管母细胞瘤 家族性 VHL
  • 简介:一、临床资料1.病史:患者,女,48岁.因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治疗时发现肝占位,当时未予处理.出院前在当地医院作CT检查,结果提示:全肝见多发性低密度结节病灶,主要位于右叶被膜下,肝右叶萎缩,左叶及尾状叶代偿增生.自起以来患者无腹痛、腹泻、黄疸,无发热、寒战,无恶心、呕吐,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院.

  • 标签: 上皮样 例报道 内皮瘤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良、恶性心包积液中血管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探讨VEGF在恶性心包积液生成中作用。方法:用EIA法检测22例恶性心包积液16例非恶性心包积液及血清中VEGF水平,比较良、恶性心包积液中VEGF水平差异;并观察丝裂霉素心包内化疗后VEGF水平改变。结果:恶性心包积液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非恶性心包积液;肺癌乳腺癌导致心包积液VEGF水平无明显差异;心包内化疗只可暂时降低VEGF水平。结论:恶性心包积液VEGF明显增高,VEGF恶性心包积液发生、发展相关。

  • 标签: 心包积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 简介:胶质瘤成人最常见原发性颅内肿瘤,生长迅速,预后差,血管生成在胶质瘤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其特异性高度血管化,多型性胶质母细胞瘤可作为研究肿瘤血管化生成过程和抗血管化治疗理想模型。本文对胶质瘤血管生成和抗血管化治疗作一综述。

  • 标签: 血管生成 胶质瘤 化治疗 原发性颅内肿瘤 胶质母细胞瘤 发生过程
  • 简介:残胃癌指行远端胃切除术后5午以上发生于残胃胃癌,原发近端胃癌相比,残胃癌患者中未分化癌比例更高,发现时侵犯浆膜、血管和淋巴结转移比例也更高,因此预后更差。残胃癌发病胃十二指肠反流和胃泌素水平降低有关。不同吻合方式、幽门螺杆菌和EB病毒感染都是残胃癌发病影响因素。外科手术残胃癌传统治疗方式,残胃切除应包括胃十二指肠吻合口或胃空肠吻合口及吻合口周围10cm空肠、空肠系膜,并根据初次手术所造成解剖改变相应地改良淋巴结清扫范围。随着内镜技术不断进步,早期残胃癌可以在内镜下切除,对于侵犯深度不超过SMl早期残胃癌,内镜下切除外科手术疗效相当。

  • 标签: 残胃癌 发病机制 治疗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8岁,因“发现左侧胸壁肿块10余天”于2013年8月19日入院。专科查体:体温正常,左侧胸壁近腋窝处可及约10cm×8cm肿块,质地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周围组织分界欠清楚,局部皮温不高,无红肿。胸部增强CT提示:左侧胸大肌偏外侧占位,考虑血管瘤可能。

  • 标签: 胸壁 血管内皮瘤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皮抑制素(恩度)联合化疗对肺癌作用。方法:建立肺癌裸鼠移植模型16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恩度组、顺铂组、恩度联合顺铂组。治疗结束第2天处死裸鼠,测量肿瘤体积和质量,免疫组化法测微血管密度(MVD)及瘤组织血管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治疗结束后,空白对照组、恩度组、顺铂组和联合组肿瘤体积分别为(4684.9±499.3)mm^3、(3903.4±327.4)mm^3、(2689.6±232.9)mm^3和(2007.9±317.3)mm^3。(P〈0.05)。恩度组、顺铂组和联合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13.5%、18.9%和35.1%(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联合组肿瘤MVD低于其他各组(P〈0.05);用药组VEGF表达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中恩度顺铂联合抗肿瘤作用较单药明显增强,能够有效地抑制肺癌生长。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 顺铂 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