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对乳腺性病的诊断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收治的260例运用超声诊断乳腺性病的病例,与手术后的病理诊断相对照。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病变大小以及不同年龄患者的乳腺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的正确率。结果超声对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炎性乳癌、黏渡性癌、乳腺导管乳头状肉瘤、髓样癌、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正确率分别为85.71%、96.67%、95.00%、96.00%、97.50%、96.00%、100.00%,原位癌(p<0.05)有统计学差异;对最大径<1cm与≥1cm的肿瘤的诊断正确率之间的差异(75.00%、95.18%)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对不同年龄组恶性病的正确率为91.43%~94.26%,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对原位癌和直径<1cm的恶性肿瘤的容易误诊、漏诊。在其他方面准确率较高。

  • 标签: 乳腺恶性肿瘤 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不典型炎性病具体的超声特征。方法:于我院乳腺科2020年7月份到2021年7月份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根据患者病症特征将其分为三组,即A组(乳腺导管扩张症)、B组(肉芽肿性乳腺炎)、C组(乳腺慢性炎症),从临床结果、超声特征占比率指标予以分析。结果:C组不规则病灶85.00%,不均匀回声85.00%,B组不伴有囊性成分90.00%,不规则病灶80.00%,A组病灶不规则70.00%、0-Ⅰ级血流信号75.00%、不均匀回声90.00%,各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乳腺不典型炎性病超声具备相应特征,可从诊断过程中,提高疾病认知能力,以此增加确诊准确率。

  • 标签: 乳腺 不典型炎性病变 超声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在鉴别男性乳腺良恶性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3月因乳腺病变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乳腺MRI检查的34例男性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析乳腺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当两者评估不一致时,则由第3名放射医师对影像学特征进行评定。评估内容包括病灶位置,T1WI及T2WI信号,病灶类型,伴随征象。所有病灶经穿刺活检或手术获得病理结果,其中良性12例,恶性22例。采用单因素方法(连续性变量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乳腺MRI影像学表现。结果34例患者中,31例临床触及肿块,3例表现为单纯乳头溢血。在MRI征象中,乳腺癌均表现为肿块样强化(22/22),良性病多表现为非肿块强化(7/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侧腋下肿大淋巴结仅出现在乳腺癌中,与良性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患者在年龄、病灶位置、T1WI信号、T2WI信号、皮肤有无增厚及乳头有无内陷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RI表现为肿块的病变中,肿块大小、形状及边缘在良恶性病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MRI可用于男性乳腺良恶性病的鉴别诊断,非肿块强化多为良性病,肿大淋巴结有助于诊断乳腺癌,乳头内陷及皮肤增厚对乳腺癌诊断价值有限。

  • 标签: 乳腺肿瘤,男性 磁共振成像 诊断,鉴别
  • 简介:近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胰腺囊性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提高对此病变的认识,将有关问题介绍如下。

  • 标签: 胰腺囊性病变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超声技术的日益发展,乳腺疾病的诊断率越来越高,对乳腺性病的声像图特征基本已达成共识,但在乳腺囊实性病方面的研究甚少,日常超声诊断工作中经常造成漏诊、误诊。本文通过归纳整理大量相关文献,旨在充分了解乳腺囊实性病超声诊断研究现状,并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些许方向和指导价值。

  • 标签: 乳腺囊实性病变 超声 声像图特征 BI-RADS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性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环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20例,并定期进行复查,根据术后结果,局部修复手术炎症。结果从120例患者的临床分析结果来看,环乳晕切口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显著且患处美观,疤痕不明显,90%以上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结论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乳腺性病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既美观又安全。

  • 标签: 环乳晕切除 乳腺病变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评估灰阶超声造影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观察61例患者的62个乳腺病灶,评估其病灶内部的灌注特征。结果:62个病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病灶共32个,良性病灶30个。与良性病灶相比,恶性病灶较容易出现灌注缺损和灌注不均(P值分别为0.002、0.010)。病灶内部出现灌注缺损诊断乳腺性病的灵敏度为71.9%(25/32),特异度为66.7%(20/30),准确率为69.4%(43/62);灌注不均诊断恶性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8.1%(25/32)、53.3%(16/30)和66.1%(41/62)。结论:超声造影是诊断和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乳腺病变 超声检查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性病的特征,避免误诊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术前诊断癌、术后病理为良性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乳腺增生性腺病5例;乳腺腺纤维瘤2例;乳腺慢性炎症2例。结论精确掌握良性病的特征,可提高术前乳腺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乳腺癌 良性病变 误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MR对乳腺良恶性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在2018年3月到2018年7月开始本次研究,在研究期间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案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患者的乳腺的良性、恶性病情况,并分析图像特征,探讨良性病与恶性病患者的对比剂注射之后90s的强化率。结果病理结果显示60例患者当中良性病44例,恶性病16例。采用MR成像检出良性病灶40例,恶性病灶16例,正常4例,通过检验Kappa值为0.674,u值21.027,两种方式的检查结果高度相似,统计学结果无意义(P>0.05)。良性病患者和恶性病患者在注射对比剂后90s的强化率有明显差异。结论MR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的价值较高,不仅可以做到及时诊断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准确显示患者的病变类型,对于临床治疗有着较为突出的指导性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MR 良性 恶性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脂肪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好发于皮下脂肪组织较丰富的部位,如背、肩、颈以及四肢近端。发生于乳腺部位的较为少见,近年来文献报道不多。本科于2007年3月接诊1例患者,其乳腺脂肪瘤瘤体巨大,且为一侧多发,实属罕见,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 脂肪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乳腺性病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评价超声对乳腺性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照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对乳腺性病的超声诊断进行分析。结果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确诊结果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乳腺性病易于操作,重复性好,尤其适用于乳腺性病的筛查诊断,对于乳腺性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超声 乳腺恶性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囊实性病的超声表现。方法应用超声检查对乳腺囊实性病进行检测。结果乳房囊性增生病两侧乳房增大,但边界光滑、完整,如有囊性扩张,乳房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其后壁回声稍强。乳腺囊肿边界清楚、整齐、光滑,呈圆形或椭圆形,单发多见,内部为均质无回声区,囊肿后壁回声增强,呈蝌蚪尾征,同时伴有侧方声影。乳腺纤维瘤边界光滑、完整,有一层光滑的包膜,内部回声均匀,呈弱点状回声,后部回声多数增强,如有钙化时,钙化后方伴声影,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一般较小,偶见较大超过5cm,生长大时,内部可呈囊性变,可出现无回声暗区。乳腺癌癌瘤处边界不整,凹凸不平,无包膜,边界呈锯齿状或蟹足状,界限往往不清,内部多呈低回声,实性衰减暗区,分布不均,少数呈等回声或强回声,癌瘤后壁回声减低或消失,后方回声呈衰减暗区,癌瘤向组织或皮肤呈蟹足样浸润,癌瘤中心有液化坏死时,可见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结论超声检查能够及时发现乳腺囊实性结节,结合临床表现,作出早期诊断。

  • 标签: 超声 乳腺 囊实性结节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切除方式在乳腺性病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乳腺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给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乳房表面放射性切口方式,观察组采取环乳晕切口方式,对比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愈合时间、瘢痕宽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体的美观度为93.48%,对照组整体的美观度为84.44%,观察组美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7.28,P<0.01)。结论环乳晕切口切除对乳腺性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美观度,使得瘢痕不明显,达到美容与治疗的双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借鉴。

  • 标签: 环乳晕 切口设计 切除乳腺 良性病变
  • 简介: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病的磁共振成像(MRI)误诊原因,同时探讨理想的乳腺病变辅助诊断指标。方法:回顾分析14例乳腺疾病漏诊、误诊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其MRI表现,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MRI扫描序列包括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弥散加权成像(DWI)f选用b值为1000s/mm^2)及乳腺动态增强(DCE)成像序列(VIBRANT)。结果:11例患者的乳腺性病被误诊为恶性病,其中最终病理诊断为乳腺腺病者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纤维腺瘤2例。该11例中,10例表观弥散系数(ADC)值〉1.01×10^-3mm^2/s,1例ADC值〈1.01×10^-3mm^2/s。3例患者的恶性病被误诊为良性病灶,其ADC值均〈1.01×10^-3mm^2/s。结论:部分乳腺良、恶性病的形态学和动力学MRI表现存在重叠,易造成误诊,而DWI在乳腺疾病的定性诊断中有较大优势。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环乳晕切口在治疗乳腺性病中的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我诊所80例乳腺性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环乳晕切口,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放射性切口。比较两组患者的瘢痕、愈合时间、美容效果,分析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病变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后,在瘢痕的宽度、伤口愈合时间的比较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乳房外观度的比较上,观察组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在治疗乳腺性病中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包括较短的手术时间、较少的术中出血量和更佳的瘢痕愈合结果。

  • 标签: 环乳晕 切口治疗 乳腺良性病变
  • 简介:<正>病史摘要患者男性,48岁,于1995年3月体检时B超发现“肝右叶占位性病”,遂于当地医院行CT、MRT检查,均提示“肝海绵状血管瘤”。5月在该院行肝动脉栓塞化疗。7月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呈结节样变,肿瘤质地较软、界限不清,切除困难,考虑为“血管瘤”,仅行肝动脉结扎,术后恢

  • 标签: 肝脏占位性病变 肝海绵状血管瘤 早期肝硬化 栓塞化疗 肝占位病变 肝动脉结扎
  • 简介:目的:比较超声弹性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占位性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乳腺占位性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占位性病诊断的准确度。结果: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占位性病诊断中的准确度显著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占位性病的鉴别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度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

  • 标签: 乳腺占位性病变 超声弹性成像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硬化(MS)临床特点。方法分析60例多发硬化患者临床特点,包括临床一般资料、症候定位、重要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MS多见于青壮年女性,起病较急,病程多缓解复发,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其主要的诱因之一,脊髓、视神经受累多见,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帮助,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根据临床特点,综合免疫学、神经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能大大提高临床确诊率,MS分期有助于诊治及判断疾病的转归。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治疗 补液
  • 简介:摘要多发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性疾病,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共同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治疗目的是终止急性发作、预防复发和疾病修饰以及对症治疗。治疗的选择是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及疾病的不同时期而定。

  • 标签: 多发性硬化(MS) 脱髓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