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肝癌患者心理特点,提高心理护理质量。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治疗56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心理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老年肝癌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癌 老年患者 心理护理 卫生宣教
  • 简介:盐是生活必需品,人不能不吃盐。盐中钠离子具有维持机体酸碱平衡、稳定组织间液渗透压、维持肌肉神经正常兴奋状态等独特生理功能;而盐中氯离子能在人体流汗或流泪时候起到抗菌作用,所以人体离不开盐。

  • 标签: 健康生活 限盐 酸碱平衡 组织间液 生理功能 兴奋状态
  • 简介:目的调查胃肠肿瘤患者手术及化疗后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86例胃肠肿瘤患者进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调查,内容为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水平、一般人口学资料及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化疗后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总体得分为(71.50±16.08)分,仅132例(22%)患者得分指标大于80%。患者营养状况、文化程度和医保力度等与其总体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合并慢性疾病、造口和转移隋况等与其总体自我效能呈负相关(P〈0.05),其中造口、合并慢性疾病、营养状况和年龄等是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最主要预测因子。结论大部分胃肠肿瘤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仍处于中低水平,在设计和实施临床护理过程中,应重视提高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帮助患者建立和维持良好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胃肠肿瘤 自我效能 护理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结直肠癌术后静脉化疗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应用针对性健康教育路径,将120例结直肠癌术后需进行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其依从性和完成化疗信心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98%(59/60)患者完成全程化疗,对照组仅71%(43/60)患者完成全程化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88.3%患者有信心完成化疗,对照组仅68.3%患者有信心完成化疗(P=0.008)。观察组患者术后化疗依从性和完成化疗信心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疗健康教育路径应用能有效引导患者认识结直肠癌术后化疗,从思想上接受化疗,能帮助患者有效应对化疗所带来伤害,坚定完成化疗信心。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结直肠癌 术后化疗
  • 简介:DBC1是近年来新发现一种蛋白,属于小GTP酶类Rho家族非典型成员。最初因为在乳腺癌组织中杂合性缺失被鉴定出来。目前关于DBC1在乳腺癌上研究报道尚少。本文对国内外关于该基因有关研究进行综述,了解其分子机制,基因表达情况。

  • 标签: DBC1 乳腺癌 SIRT1 ERΒ
  • 简介:Chiari畸形又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一种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疾病,是以颅后窝容积缩小、小脑扁桃体向下进入椎管腔为主要病理学特征先天性发育畸形。1891年奥地利病理学家Chiari首次详细介绍了菱脑畸形.定义脑积水、小脑扁桃体锥形楔状下疝,1896年补充报告14例并分为1、2型,认为是先天发育异常所致。1907年JuliusArnold补充为3、4型,并被命名为Amold-Chiarimalformation。本文对近年来Chiari畸形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 标签: CHIARI畸形 发病机制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置入式微波对猪活体状态下,正常松质骨组织灭活作用及其灭活范围、形态、短期内病理变化。方法采用12头清洁级成年猪,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术后2、4周2个时间组,每组6只猪。术后2、4周分别处死参加实验6只猪,每组取猪胫骨、股骨干骺端松质骨部位共24个实验对象,再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灭活时间120s,240s,360S3个小组,每组8个样本,采用微波治疗仪进行灭活,灭活功率为60W,微波频率为2450MHz。每个标本行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标本大体观察见置人式微波在相同功率下不同工作时间灭活形态基本恒定,纵截面上看类似一个椭圆形,微波灭活范围随着时间增加明显增大,且微波灭活形态随着灭活时间增加逐渐趋于近似圆形。组织学观察微波灭活2周后凝固区内骨小梁结构基本正常,骨细胞完全坏死,可见大量凝固性坏死灶,其外围形成了由肉芽组织构成交界区;微波灭活后4周凝固区内凝固性坏死灶已被吸收,边缘坏死骨小梁周围见大量破骨细胞及类骨质沉积,交界区肉芽组织大量侵入坏死骨区域,与破骨细胞一起吸收死骨,并可见新生骨小梁形成。结论置人式微波对活体松质骨有明确灭活作用,灭活形态基本恒定,灭活范围内细胞坏死彻底。松质骨微波灭活后,骨坏死区域修复进程快于皮质骨。

  • 标签: 微波 骨骺 骨坏死 动物实验
  • 简介: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非编码小RNA,在肿瘤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肿瘤干细胞是导致恶性肿瘤复发、转移和耐药主要根源.研究发现miRNAs可以促进或抑制肿瘤干细胞“干性”维持,调控肿瘤干细胞分化及自我更新,从而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本文详细介绍了肿瘤干细胞中miRNAs表达情况及调控机制,阐述其在肿瘤诊断及治疗中潜在作用.

  • 标签: microRNAs(miRNAs) 肿瘤干细胞 干性
  • 简介:目的探讨女性腹膜恶性间皮瘤(FPMM)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收集13例FPMM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包括肿瘤组织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选取广泛转移性卵巢低分化浆液性癌(MPDOSC)和广泛转移性低分化结直肠腺癌(MPDCC)各5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13例FPMM中8例发生于盆腔,5例发生于腹腔。13例均行手术切除和术后化疗。病理分型:上皮型12例,双相型1例,未见肉瘤型。组织学表现:立方或低柱状瘤细胞被覆于小管或纤细不规则乳头上,或多边形细胞镶嵌成片、团、巢状排列。瘤细胞大小一致,胞浆丰富嗜酸;细胞核位于中央,染色质细腻,异型性不明显;部分标本有少数异型性明显巨核细胞或瘤巨细胞。MPDOSC和MPDCC组织构型与FPMM相似,但癌细胞异型性更明显。FPMM表现为P-CK、Vimentin、Calretinin阳性,CEA阴性;MPDOSC表现为CK7、CA125、p53阳性;MPDCC表现为CK20、CA199、CEA阳性;3种肿瘤Ki-67阳性率均较高。12例FPMM患者随访6-28个月,2例存活,10例死亡,其平均生存期为(12.2±5.3)个月;5例MPDOSC和MPDCC患者分别的平均生存期(10.24-3.7)个月和(6.9±2.I)个月。结论FPMM更易发生于盆腔。上皮型FPMM有其特征性病理表现,但仍需多种免疫表型综合判断。部分FPMM预后较好,可较长时间存活,应予以积极治疗。

  • 标签: 女性腹膜恶性间皮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 简介:FOXO家族是重要转录调节因子,通过调节靶基因转录,参与细胞代谢、细胞周期/凋亡调控、肿瘤发生等,成为抗肿瘤治疗研究新热点。FOX03a是其家族中重要一员,在多种类型肿瘤中表达都有所下调或缺失,表明多种机制导致FOX03a失活可能促进肿瘤发生。该文就FOX03a在各组织肿瘤中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FOXO3A 基因 乳腺癌 卵巢癌 白血病
  • 简介:肾癌(renalcellcarcinoma,Rcc)是泌尿外科常见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晚期和转移性肾癌对化疗和放疗均不敏感。生物免疫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第四大模式,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为目前生物免疫治疗中较为成熟和有效方法,已在肾癌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疗效。近年有关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肾癌临床研究进展迅速,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标签: 肾肿瘤 免疫治疗 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
  • 简介:传统围手术期护理,比较注重术后护理,包括防止感染、血栓以及常规使用引流管、鼻胃管,结肠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通常需要1~2周[1,2]。十多年前,Kehlet小组在丹麦运用多方面的康复措施使结肠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缩短至2天,但由于没有制定指南,缺乏理论方面的依

  • 标签: 术后免疫功能 结肠手术 快速康复外科 鼻胃管 围手术期护理 流管
  • 简介:目的观察肿瘤抑素慢病毒载体对裸鼠肝癌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探讨其在肝癌基因治疗中应用前景。方法建立人肝癌细胞株SMCC-7721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当肿瘤直径达到0.3~0.5cm时分别在瘤周及瘤体内多点注射100μl磷酸盐缓冲液(PBS组)、5×109TU慢病毒绿色荧光蛋白(Lenti-GFP组)和5×109TU肿瘤抑素重组慢病毒(Lenti-Tum组)。观察3组肿瘤体积变化,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法分别检测3组肿瘤组织中肿瘤抑素mRNA和蛋白水平,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注射21天后,Lenti-Tum组肿瘤体积为(702.1±143.7)mm3,小于PBS组(1622.2±253.8)mm3和Lenti-GFP组(1538.5±284.9)mm3(P〈0.05);Lenti-Tum组抑瘤率为56.7%,显著高于Lenti-GFP组5.2%(P〈0.05);Lenti-Tum组中肿瘤抑素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其他两组。Lenti-Tum组小鼠中位生存时间为100天,明显高于PBS组58天和Lenti-GFP组59天(P〈0.05)。结论肿瘤抑素经慢病毒转染能够明显抑制肝癌移植瘤生长,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时间。

  • 标签: 肝癌 肿瘤抑素 慢病毒 血管生成 肿瘤抑制
  • 简介:肺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中医药治疗肺癌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和确切疗效,中西医学互为补充、相互交融模式成为肺癌治疗发展方向与趋势。目前对肺癌中医治疗临床与基础研究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缺乏真正符合肺癌中医药证治规律研究方法及相关技术。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和系统化,中医药治疗肺癌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 标签: 肺癌 中医药 治疗 进展
  • 简介:龙葵中富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具有诸多药理作用为生物碱类、多糖类及皂苷类等,论文对龙葵中具有抗肿瘤活性化学成分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为龙葵深入研究提供进一步参考。

  • 标签: 龙葵 活性成分 抗肿瘤作用 生物碱 多糖蛋白
  • 简介:Toll样受体(TLRs)是天然免疫系统中特异Ⅰ型跨膜受体及病原体模式识别受体,在急性炎症反应、细胞信号转导和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发现多种肿瘤细胞表达TLR,其中乳腺癌细胞表达TLR3、TLR4、TLR5和TLR9.有些TLR可能与乳腺癌免疫逃逸和肿瘤进展相关,而有些TLR则可能参与了抗肿瘤作用.本文就乳腺癌细胞表达常见几种TLR及其相关信号传导通路作如下综述.

  • 标签: TOLL样受体 乳腺癌 进展
  • 简介:半月板损伤是关节外科中最常见损伤之一,对于半月板损伤最佳治疗方法应该是用正常半月板去替代已损伤组织。近年来,纤维软骨修复重建尤其是半月板组织工程学修复成为了研究重点。在组织工程技术中,有许多基本生物学因素需要解决,主要包括细胞来源、支架材料、生物反应器设计和培养环境等。支架材料是半月板组织修复再生中最主要因素之一。

  • 标签: 半月板损伤 组织工程学 支架材料 组织工程技术 修复重建 正常半月板
  • 简介:一、引言1993年Lee等[1]在线虫中首次发现microRNA(miRNA)-lin-4。2000年Reinhart等[2]再次在线虫中发现第二个miRNA即let-7。2004年Calin等[3]研究发现miR-15和miR-16与慢性B细胞淋巴瘤发生相关,首次揭示miRNA与癌症发生相关。随后掀起了一股miRNA研究热潮,通过检索Pubmed发现近年来miRNA相关文献迅速增加。现在已经证实miRNA生物学功能非常广泛,它不仅参与细胞发育、组织生长分化、细胞代谢等多个方面,而且它异常表达和调控参与人类很多疾病发生。目前发现miRNA

  • 标签: 细胞代谢 MICRORNAS 淋巴瘤 胰腺Β细胞 细胞发育 脂肪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