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脊髓脓肿是少见的腔隙性、化脓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成因与脑脓肿相似,感染性渗出诱发以产酶的多核细胞为主的炎症,引起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继而被纤维母细胞产生的包囊所围绕。

  • 标签: 肺源性脊髓脓肿 治疗 疗效 报告
  • 简介:脑磁图作为一种无创性记录大脑生物磁场的新技术,能相对直接反映神经元的活动状态:并且可将采集到的脑磁信号分析结果重叠到MRI图像上,从而将生理功能和解剖结构融合在一起,这一技术又称为磁成像(magneticsourceimaging,MSI)。MSI不仅能够准确地提供癫痫灶及所需要功能区的定位信息,而且可使临床神经外科医生更好地了解肿瘤与癫痫灶、肿瘤与功能区的关系,以便在术前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手术计划。本文对脑磁图、MSI及其在脑肿瘤方面的应用做一简单综述。

  • 标签: 脑磁图 磁源成像 脑肿瘤
  • 简介:杨树教授,男,出生于1934年,北京人,1957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原天津医学院)。现任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教授、博士导师,中华医学会天津分会神经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美创伤杂志》、《中华神经外科研究杂志》副主编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天津医药》、

  • 标签: 神经外科 专家 杨树源教授 脑肿瘤
  • 简介:目的分析腹膜后良性神经性肿瘤的MRI表现,以期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复习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并行MRI检查的腹膜后良性神经性肿瘤23例,包括神经鞘瘤10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8例,神经节细胞瘤及神经纤维瘤各2例,副神经节瘤1例,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及信号特点进行分析.结果23个肿瘤中位于腹膜后脊柱右侧者18例,左侧4例,椎前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之间1例.肿瘤横断面最大径3.1~14.5cm,平均6.5cm.肿瘤呈类球形改变的22例,占95.7%,不规则形仅1例,类球形肿瘤中有10例(45.5%)可见病变部分呈鸟嘴样伸入椎间孔或下腔静脉后.肿瘤边界清楚,T2WI可检出包膜者17例(73.9%).T1WI肿瘤均以低信号或等信号为主,其中病灶内混杂高信号影2例.T2WI肿瘤信号多不均匀(19例,占82.6%),内均可见明显高信号区,其中表现为"靶征"8例,占全部病例的34.8%,包括神经鞘瘤5例,神经节细胞瘤2例,神经纤维瘤1例,嗜铬细胞瘤无一例出现"靶征".T2WI表现信号均匀4例.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19例,T2WI肿物内的明显高信号区出现强化10例(52.6%).T2WI显示"靶征"者增强扫描显示"靶心"强化.增强扫描均匀强化者4例.结论腹膜后良性神经性肿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为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腹膜后间隙 神经源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纵隔神经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995.2007年间收治的67例纵隔神经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完整切除63例,姑息性切除2例,探查活检2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神经性肿瘤。结论早期诊断以及根据肿瘤特点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病理类型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纵隔肿瘤 神经鞘瘤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前补充性肠营养(supplementalparenteralnutrition,SPN)作为单纯肠内营养支持无法满足患者营养需求时的补充疗法,越来越受到关注。虽然SPN的临床疗效被肯定,且被国内外指南或共识推荐,但SPN对临床结局的影响以及应用时机仍存在争议。为了减少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导致的并发症,SPN的使用时机、剂量和方式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使患者获得营养支持治疗的最大效益。

  • 标签: 肠内营养 补充性肠外营养 共识 争议
  • 简介:近端结肠造瘘或损伤肠管外置是结直肠疾病手术治疗的常用术式或辅助术式之一.患者常需在术后3~6个月行肠造瘘还纳术.由于大肠的高污染性,使造瘘还纳后有少部分患者出现吻合口瘘、局部感染等并发症.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对10例患者采用腹膜造瘘还纳术,临床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 标签: 结肠造瘘 腹膜外法 还纳术 辅助术式 结直肠疾病 2009年
  • 简介:恶性周神经鞘瘤(MPNSTs)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的软组织肿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目前,MPNSTs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外科手术是唯一确定的有效治疗方法,放化疗的作用仍未得完全确定。MPNSTs恶性程度较高,复发率和转移率均较高,尽管经过多学科综合治疗,预后仍较差,5年生存率为35%~50%。因MPNSTs比较罕见,临床医师多对其认识不足,本文对MPNSTs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作一综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规范诊疗。

  • 标签: 恶性外周神经鞘瘤 治疗 靶向治疗 临床表现
  • 简介:本文报告了我院1982年至1992年收治经病理证实的肝胆管癌85例,对该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提高胆管癌早期诊断率的关键在于对该病的警惕性,因为现代影像学检查方法已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了诸多手段。治疗应持积极慎重的态度;姑息性外引流时同时近端空肠造瘘对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诊断 肝外胆管癌 外科治疗 外引流 姑息性 经病
  • 简介:NK/T细胞淋巴瘤,鼻型,是近年来逐渐被认识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亚型。由于其细胞形态的多样性以及肿瘤细胞的嗜血管性,且常伴有血管的破坏与坏死,历来命名较为混乱。其中有Kiel分型的多形T细胞淋巴瘤,小、中、大细胞型,REAL分型的血管中心T细胞淋巴瘤,以及其他如恶性中线网状细胞增生症、致死性中线肉芽肿、多型性网状细胞增生症等。1997年Jaff等在WHO淋巴瘤分型草案中提出一种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具有同时表达T细胞抗原(CD3)和NK细胞抗原(CD56)的特征。

  • 标签: NK/T细胞淋巴瘤 结外 鼻型 致死性中线肉芽肿 非霍奇金淋巴瘤 网状细胞增生症
  • 简介:支气管肺癌常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表现,一般容易诊断.但临床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的肺癌并不少见,由于缺少呼吸道症状,首诊常涉及多个科室,极易漏诊误诊.本科于1995年5月~2000年12月共收治其患者31例,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肺肿瘤 肺外表现 诊断
  • 简介:目的:研究儿童恶性生殖细胞瘤(malignantgermcelltumor,MGCT)的临床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16年1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初发颅MGCT患儿138例。对患儿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做综合分析。结果:按病理分期,Ⅰ期患儿5年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为100.00%,Ⅱ期患儿5年OS为94.44%,Ⅲ期5年OS为96.43%,Ⅳ期5年OS为88.73%。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期对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P<0.01),年龄、性别及部位对于生存率的影响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本研究中共有13例Ⅰ/Ⅱ期患儿接受手术后临床观察,有5例(38.5%)在2年内出现疾病复发进展的情况并接受化疗,目前均达到临床缓解。结论:通过以手术联合含铂类药物化疗并根据临床危险度的不同分层治疗MGCT瘤患儿,可得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儿童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化疗
  • 简介:在浆细胞瘤中,多发性骨髓瘤(MM)常见,而髓浆细胞瘤(EMP)相对罕见,易误诊为其它肿瘤。本文对EMP的临床病理特点、生物学行为、诊断、治疗和预后等问题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浆细胞瘤 髓外 临床病理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压迫道的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策略,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压迫大气道的纵隔肿瘤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全组患者肿瘤均完整切除,肿瘤大小10cm×6cm×5cm~20cm×18cm×18cm。13例患者术后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原有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1例患者拔管后出现呼吸困难,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明确为气管局部软化,予气管切开,植入加长切导管,2周后顺利拔出导管。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支气管性囊肿10例;神经鞘瘤2例,胸内甲状腺肿2例。门诊复查及电话随访,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压迫道的纵隔肿瘤的有效方法。术前准确评估、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术后的严格管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纵隔肿瘤 支气管源性囊肿 神经鞘瘤 胸内甲状腺肿 气道狭窄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微型固定支架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2月至2013年7月,我院手外科收治15例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微型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5~62岁,平均32岁。受伤到手术时间1h至10天,平均3天。OTA分型:A型8例,BI型5例,CI型2例。术后指导患者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拆除固定支架。采用中华医学会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activemotion,TAM)评价关节活动范围。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其中1例出现针孔轻度感染。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7.2周,无骨髓炎、关节僵硬、畸形愈合和骨不连等并发症。根据TAM标准评定手指功能,其中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3.3%。结论微型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早期功能锻炼、效果优良等优点,是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优良手术方式之一。

  • 标签: 骨折固定术 掌骨 支架(骨科) 骨折
  • 简介:原发性静脉平滑肌肉瘤是指来自静脉血管壁中层的平滑肌细胞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病例数罕见。软组织肉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1%,其中,平滑肌肉瘤约占全部软组织肉瘤的6%,而血管壁起源的平滑肌肉瘤所占比例更少(﹤2%)。科学准确的检测手段及手术是治疗原发性静脉平滑肌肉瘤的关键,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于2012年2月收治原发性髂静脉平滑肌肉瘤患者1例,并及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平滑肌肉瘤 原发性髂外静脉平滑肌肉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手术切除
  • 简介: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extrapleuralsolitaryfibroustumor,ESFT)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44例ESFT病例行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良性35例,恶性9例。ESFT组织学形态多样,典型者见梭形细胞呈无模式(patternless)排列,伴有粗大瘢痕样的胶原及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CD34、Bcl-2、CD99、SMA阳性率分别为100%、93%、79%、67%和6%,Desmin、S-100、CD17、Calretinin及EMA均为阴性。随访33例,3例局部复发,无死亡及远处转移。结论: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型有助于ESFT诊断及鉴别诊断。对ESFT患者有必要进行术后长期随访。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淋巴结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自1980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所收治非霍奇金淋巴瘤10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诊为结淋巴瘤54例(51.4%).54例中发生于消化道者最多,共19例(35.2%),其次为鼻及咽部组织,共16例(29.6%),其他部位少见共19例(35.2%).治疗以手术,放疗及化疗为主.结论结淋巴瘤发生于消化道,鼻咽部组织为多,但可发生于任何器官组织,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易发生误诊误治.针对发病升高趋势,临床医师应具有多学科横向知识,加强对结淋巴瘤的认识,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原发性淋巴结外淋巴瘤 临床分析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评价^131I种子对裸鼠U87移植瘤的抑制效果。方法:将^131I液体密封制成2.4、3.1、5.0、9.2mCi的放射性^131I种子,分别植入裸小鼠的U87移植瘤旁,定期测量肿瘤大小变化。结果:131I种子植入后,肿瘤生长速度减慢或缩小,未见肿瘤消失。结论:^131I种子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131Ⅰ种子源 肿瘤 抑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