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9 个结果
  • 简介:临床约2/3以上的食管癌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大多数失去手术机会,单纯放疗或手术效果均不理想,应采用综合治疗。同步放化疗作为一种新的综合治疗模式旧0,以较好的疗效越来越得到临床的肯定和广泛应用。我科自2005年3月~2006年8月采用国产奈达铂(捷佰舒)氟联合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奈达铂 替加氟 放射治疗 中晚期食管癌
  • 简介:目的:观察舒芬治疗癌症中度疼痛的疗效。方法:采用按时给药,舒芬与可待因进行交叉、自身对照观察。结果:舒芬与可待因比较,中度以上缓解率为90%对66.7%,统计学处理疼痛强度差两组比较P<0.001,中度以上疼痛缓解度比较P<0.001。结论:舒芬较可待因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可维持6~7小时,但疗敏谷峰现象亦明显。

  • 标签: 舒尔芬 治疗 癌症 疼痛 可待因 镇痛效果
  • 简介:为了提高中晚期中段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本科自1994年4月至1996年8月,对134例中晚期中段食管癌进行单纯放射治疗和诱导化疗放射治疗同时化疗进行前瞻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化疗 放射 治疗 食管癌 肿瘤
  • 简介:目的评价长春瑞滨(NVB)与顺铂(DDP)及吉西他滨(GEM)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选择62例不能手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NP(NVB+DDP)方案及GP(GEM+DDP)方案治疗。结果NP和GP组有效率分别为46.9%(15/32)vs46.7%(14/30),两者无显著差异,分析诸多因素对疗效的影响发现,初治比复治疗效好,病期早比病期晚疗效好,鳞癌比腺癌疗效好。骨髓抑制为剂量限制性毒性,NP组为100%,GP组为90.0%,非血液学毒性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NP组发生率81.3%,GP组86.7%,NP组局部静脉炎发生率为59.4%。结论NP及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联合化疗 长春瑞滨 吉西他滨 顺铂
  • 简介:胃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世界范围第二位癌症死亡原因[1],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近年来,随着消化镜诊治技术不断发展,早期胃癌的诊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并先后出现了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和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等一系列针对早期胃癌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镜下切除早期胃癌长期预后良好,而且可明显提高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早期胃癌新的治疗方向.本文就早期胃癌的镜治疗进展作一介绍.

  • 标签: 内镜治疗 早期胃癌内镜 治疗进展
  • 简介:莎士比亚在戏剧中曾以华美的语言颂扬秩序:"诸天的星辰,在运行的时候,谁都恪守着自身的等级和地位,遵循着各自不变的轨道,依照着一定的范围、季候和方式,履行它们经常的职责;所以灿烂的太阳才能高拱出天,炯察寰宇,纠正星辰的过失,揭恶扬善,发挥它的无上威权.可是众星如果出了常轨,陷入了混乱的状态,那么多少灾祸、变异、风暴、惊骇、恐怖,将要震撼、摧裂、破坏、毁灭这宇宙间的和谐!"

  • 标签: 凋亡 恶性肿瘤 纠正 恐怖 变异 状态
  • 简介:目的:评估VIP方案化疗与放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观察1997年2月~1999年2月收治的3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以VIP方案为主,2~4周期后行放射治疗,放疗剂量DT50~70Gy/5~7周。结果:完全缓解(CR)率为15.2%,部分缓解率(PR)为51.5%,总有效率(CR+PR)为66.7%。毒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脱发。结论:VI

  • 标签: VIP方案化疗 放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简介: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结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1999年4月至2007年7月,对83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分割剂量2—8Gy(中位4.6Gy),照射次数为6~30次(中位11次),每周3—5次,肿瘤剂量33.6~70Gy(中位52Gy)。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采用超液态碘油、顺铂、吡喃阿霉素、丝裂霉素、健择、羟基喜树碱和明胶海绵颗粒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结束后评价患者生存情况及应用WHO分度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患者近期有效率为42.2%,其中CR11例,PR24例,NC25例,PD23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9%、32.5%、25.5%。肝功能异常1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Ⅰ~Ⅱ度骨髓功能抑制16例,发热1例。结论肝动脉介入化疗结合三维适形放疗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三维适形放疗 化学栓塞术
  • 简介:目的:探讨后路减压Luque氏棒固定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87年至1994年因脊柱不稳所致严重腰背痛32例转移性肿瘤手术病人进行临床追访观察,比较术后效果和存活时间。结果:本组平均存活8.7月,30例病人的病变脊椎得到稳定,术后91病人疼痛缓解,24例麻痹瘫痪者中58%得到至少FralIkell鳜以上功能恢复。结论:本手术方法安全并可有效维持中晚期病人近期脊柱稳定.提高病人存活期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后路减压 脊柱转移癌 病人 固定治疗 术后 脊椎
  • 简介:小体是女性体细胞中非活性状态的X染色体,在平衡基因及对性别的决定上具有重要作用。近来研究发现巴小体在很多疾病中发生了异常表达,尤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就巴小体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X染色体 巴尔小体 肿瘤
  • 简介:背景与目的:颅脊索瘤好发于颅底,侵袭范围广泛,手术全切除困难,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本文探讨颅脊索瘤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对自1992年1月~2002年8月间在本院手术治疗的64例颅脊索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发病年龄为5~67岁,平均37.5岁。男女比例约为1.6:1。头痛、复视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64例患者共接受69次手术,肿瘤全切21例,次全切除24例,部分切除19例。结论:目前颅脊索瘤手术全切率仍低,预后差,宜行积极手术治疗,手术入路的选择需根据肿瘤的解剖位置和侵袭的方向而定。

  • 标签: 脑肿瘤 脊索瘤 外科手术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62岁,因右眼前突伴右眼上睑红肿3年入院.专科情况:右眼视力4.5,右眼眼睑红肿,皮温高,表面无破溃,上抬困难,眶内侧可触及大小约3mm×12mm肿块,表面粗糙,质硬,触痛明显,与周围组织粘连,后界扪不清.眼位及眼球运动:原位注视,右眼上斜约10度,外斜约8度;各向运动均受限.眼距:109mm;眼球突出度:右眼18mm,左眼13mm.右眼B超示:右眼球后下占位.

  • 标签: 眼眶内 纤维瘤 手术治疗
  • 简介:儿童颅肿瘤发病率高,其治疗涉及儿童的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与成人肿瘤有很大区别。本文总结几种常见儿童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 标签: 脑肿瘤 儿童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系统性评价微创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骨折(displacedintraarticularcalcaneusfracture,DIACFs)的临床疗效。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andGoogleScholar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17年7月,纳入微创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对RCT研究采用Cochrane手册针对纳入文献进行的偏倚风险评估,由2位作者独立提取及分析数据,采用ReviewManager5.3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在对Bohler’s角[MD=0.48,95%CI(-0.24,1.19),P=0.19]、Gissanes’s角[MD=1.51,95%CI(-1.6,3.18),P=0.08]的恢复和AOFAS评分[MD=1.59,95%CI(-0.67,3.85),P=0.17]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MFS评分[RR=1.08,95%CI(1.01,1.17),P=0.03]、住院时间[MD=-2.13,95%CI(-2.25,-2.01),P〈0.00001]、手术时间[MD=-37.78,95%CI(-59.12,-16.43),P=0.0005]及术后并发症[RR=0.2,95%CI(0.15,0.41),P〈0.0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手术和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手术在治疗移位型跟骨骨折中具有相似的固定效果和功能恢复,但是微创组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优于切开复位固定组。

  • 标签: 骨折固定术 跟骨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化疗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11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化放组与单放组),每组59例.放疗采用6MVX线外照射,前2/3疗程常规放射治疗2Gy/次,共40Gy;后1/3疗程改用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2次/天,1.35~1.4Gy/次),全疗程总剂量共67~68Gy,40分次,40~42天完成;化疗采用FP方案(5-氟脲嘧啶和顺铂).结果:化放组与单放组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6.4%、69.5%和72.9%、50.8%(χ2=3.95,4.28,P<0.05),其中3、4年生存率分别为49.2%、42.4%和40.7%、33.9%(χ2=0.86,0.89,P>0.05).结论:化疗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能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并未增加毒性反应.

  • 标签: 食管肿瘤 药物疗法 超分割放射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镜辅助经颈前路松解后路固定术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irreducibleatlantoaxialdislocation,IAAD)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0年7月,39例在我院接受镜辅助经颈前路松解后路固定手术治疗的IA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23例,年龄5-65岁,平均(36.7±14.9)岁。合并寰枕融合8例,类风湿关节炎5例,原发性颅底凹陷症21例。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和末次随访时行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edicassociation,JOA)评分,测量寰齿前间距(anterioratlanto-odontoidinterval,AADI)和颈髓延髓角(cervicomedullaryangle,CMA),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时间60-79个月,平均(69.7±7.3)个月,颈痛VAS、JOA评分在术后3个月时和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和术后3个月比较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DI、CMA值术后3个月和术前比较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和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的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术前平均JOA评分为(11.6±3.3)分,末次随访时平均(16.2±2.3)分,无固定失败、假关节等并发症发生,CT证实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镜辅助经颈前路松解后路固定治疗IAAD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并长期维持寰枢关节正常解剖结构。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内窥镜 颈椎 寰枢关节 脱位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于2014年10月20日清晨醒来时突发左眼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且伴有疼痛,7天后到医院检查,左眼视野完全缺损,眼底未见异常。患者入院后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精神差,自主体位,检查合作。辅助检查:生长激素基础值11.2μg/L(男性正常值〈2.0μg/L)。尿香草基杏仁酸(VMA)187.9μmol/24h(正常值9.6~49.5μmol/24h)。头颅MRI检查(图1)提示鞍区占位性病变,右侧颞部头皮软组织肿胀,蝶鞍及双侧筛窦为稍长T1、混杂长T2信号影充填。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颅内肿瘤 手术 放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镜囊肿切除术治疗椎管内小关节囊肿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7例采用经皮镜治疗的椎管内小关节囊肿患者纳入本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了6周以上的非手术治疗。根据囊肿形态不同,分别采用经皮镜椎间孔入路囊肿切除术和椎板间入路囊肿切除术治疗。分析入组患者的住院表,每例均行MRI检查,部分患者行术后影像学检查。随访1年以上。结果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和MacNab改良的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经皮镜切除小关节囊肿后进行囊肿形态观察。平均手术时间为53min。无明显手术出血。依据MacNab标准,2例优,4例良,1例可。在良和可的病例中,术后放射性疼痛和跛行症状缓解较好,而部分患者仍残留腰痛。结论对于熟练的外科医生,经皮镜手术是治疗椎管内小关节囊肿的一种较好选择。可以避免副损伤和术后不稳定的增加。经皮镜可视系统为病理结构的切除和良好的椎管减压提供了条件。在行伴或不伴融合的椎板切除术之前应该首先考虑经皮镜技术。

  • 标签: 脊柱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椎管 骨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