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后路经椎椎弓根固定重建关节稳定性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9月-2012年6月,共收治关节稳定性丧失患者47例,男32例,女15例,年龄21~71岁,平均40.30±5.65岁。其中新鲜齿状突骨折伴稳定性丧失15例,横韧带断裂5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17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3例,先天性短小齿状突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关节不稳28例,关节脱位19例。神经功能根据JOA脊髓功能评分法评定,9-17分,平均11.50±1.37分。所有关节脱位患者在麻醉状态下颅骨牵引均已复位,所有患均采用后路经椎椎弓根固定行稳定性重建。结果所有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并获得18-69个月随访,平均38.52±5.6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解剖复位和植骨融合,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JOA评分12-17分,平均14.50±1.50分。结论后路经椎椎弓根固定重建关节稳定性,具有操作简单、复位充分、固定坚强、融合率高等优点,是重建关节稳定性安全有效方法。

  • 标签: 寰枢关节 寰椎 枢椎 重建
  • 简介:关节错位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编写,是在既往文献基础,根据近十年来研究的新成果,结合临床实际编写的。现将本《指南》编写的几个关键内容报告如下:

  • 标签: 寰枢关节错位 诊疗指南 编写
  • 简介:胸腰椎由于椎间盘的存在,在屈伸、侧曲时,椎间盘受力一侧高度减少,对侧高度增加,成楔形,介导脊柱的形变,同时髓核向对侧移位,压迫纤维环增加其张力,通过髓核-纤维环的协同作用防止过度牵拉,但是这一结构也限制了胸腰椎的旋转运动。椎之间没有椎间盘协助运动,以旋转功能为主,头颈部约47°的旋转功能及10°的屈伸功能均由关节完成[1],与胸腰椎区别较大,脊柱三柱理论对其不适用。且关节骨结构相对纤细,前、后纵韧带和节段性韧带均较胸腰段薄弱,稳定性较差,在儿童头部旋转时关节分离度可达85%[2],是脊柱中较脆弱和易损伤的部位[3]。

  • 标签: 寰椎 枢椎 生物力学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评估后路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治疗关节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8月—2012年3月收治的9例椎失稳患者(其中先天性齿突发育不良3例,创伤性陈旧性关节脱位6例)施行后路椎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并行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其中5例难复性脱位者先行前路松解术。结果全组病例未发生与置钉相关的并发症;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24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复查x线片、CT见上颈椎融合良好,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结论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关节失稳效果良好,是椎后路固定较好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寰枢椎关节 关节失稳 脊柱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斜切面非金属微创通道下经常规Smith-Robinson前外侧入路进行关节松解联合后路固定治疗难复性关节脱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例难复性关节脱位患者的病历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44.6±9.0)岁(范围38~61岁)。采用斜切面非金属微创通道下经常规Smith-Robinson前外侧入路进行关节松解联合后路固定手术治疗。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齿前间距(atlantodental interval,ADI)及复位指数、椎平面脊髓有效空间(space available for the cord,SAC)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随访时间(80.0±23.1)月(范围34~96个月),前路松解时间(105±23)min(范围75~135 min),总手术时间(234±42)min(范围212~276 min),前路手术出血量为(80±16)ml(范围60~100 ml),总术中出血量(123±34)ml(范围86~150 ml)。术前JOA评分为(6.6±0.9)分,术后1个月为(11.2±0.4)分,末次随访时为(14.8±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28,P<0.001),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为79.1%±7.64%。术前ASIA分级为C级3例,D级2例;至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为D级2例,E级3例。术前ADI为(9.56±1.07)mm,术后6个月为(1.46±0.39)mm,末次随访时(1.48±0.2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6.54,P<0.001)。末次随访时复位指数为84.6%±1.4%。术前SAC为(10.3±1.83)mm,术后6个月为(20.12±1.19)mm,末次随访时为(20.06±1.2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4.47,P<0.001)。术后6个月有3例患者植骨已融合,术后12个月5例患者均获良好的植骨融合。1例患者术后14个月时因外伤导致钛棒断裂,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难复性关节脱位应用斜切面非金属微创通道下经常规Smith-Robinson前外侧入路进行关节松解联合后路固定手术,可取得良好的复位及神经功能改善,手术安全、有效,术后疗效满意。

  • 标签: 寰枢关节 脱位 外科手术,微创性 脊柱融合术
  • 简介:目的:观察整脊调曲手法治疗关节错位疗效,并与关节错位单纯端转手法复位,不进行调曲对照组进行对比。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整脊调曲手法复位,对照组30例单纯单纯端转手法复位复位。结果:整脊调曲手法复位组和单纯端转手法复位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idit检验,u=3.4945,p〈0.01).结论:整脊调曲手法复位组较单纯手法复位组疗效好,治愈率高。

  • 标签: 整脊调曲手法复位 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 寰枢关节错位
  • 简介:目的分析枕融合畸形伴椎脱位时侧块关节的形态学变化与脱位的三维特征。方法枕融合畸形伴椎脱位患者36例行螺旋CT扫描后,数据以DICOM格式传送至三维可视化工作站,重建颅颈交界区三维模型,按照骨性畸形、齿关节、侧块关节的次序观察骨性畸形及椎脱位的三维特征。结果侧块关节关节滑脱者57侧(79%)、关节整体变形前倾者61侧(85%)和关节面分离者11侧(15%)。对照两侧对称或不对称侧块关节的形态变化与脱位时椎与椎的三维位置关系,本组椎脱位的三维分型可归纳为三种:对称型(14/36例,39%),为两侧椎侧块关节呈大致对称的关节滑脱和关节整体变形前倾;旋转型(13/36例,36%),为两侧侧块关节呈显著不对称的关节滑脱和关节整体变形前倾;分离型(9/36例,25%),为至少一侧侧块关节出现关节面的完全分离。结论枕融合畸形时先天性的关节发育异常、继发的关节变形以及韧带的疲劳拉伸等多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是椎脱位发生的根本原因。采用三维可视化方法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椎脱位及侧块关节形态.对于手术决策和内固定方案选择等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寰枕融合畸形 脱位 三维可视化
  • 简介:目的探讨在经口椎复位钢板(TARP)内固定术中采用关节360°松解技术治疗僵硬难复性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4年12月,对23例常规方法不能彻底松解的僵硬难复性椎脱位患者采用关节360°松解TARP内固定术治疗。通过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X线、CT三维重建和MRI)判断椎复位、内固定器位置及脊髓受压改善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颈椎局部症状和肢体麻木无力均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影像学资料显示内固定位置满意,脊髓压迫均彻底解除。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3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由术前(8.5±3.2)分提高至(13.2±2.1)分;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除1例患者因术中硬膜破裂,二期拆除TARP改为后路枕颈固定,其他患者未发生感染、神经血管损伤、钉板松脱等并发症。结论按常规方法不能完成充分松解的由陈旧性骨痂和瘢痕等因素造成的僵硬难复性椎脱位,采用关节360°松解技术可以获得彻底松解,再行TARP内固定术即可完成关节的完全复位,彻底解除脊髓压迫。

  • 标签: 寰椎 枢椎 脱位 内固定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提高齿状突骨折并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分析和研究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临床应用的必要性和意义。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骨科就诊的齿状突骨折并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方案进行治疗,根据JOA(日本骨科协会)的标准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评分。结果入组的所有患者均实现了完全复位,并且未发现神经根和脊髓损伤的情况,术后一年随访发现螺钉固定良好、未发生松动情况,且术后JOA评分高于术前评分。结论齿状突骨折并关节脱位患者选取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方案进行治疗,既能长时间保持损伤去的稳定,又能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齿状突骨折 寰枢关节脱位 寰枢椎椎弓根 螺钉固定
  • 简介:摘要关节半脱位是指由于外伤、退行性变、劳损、感染风寒等原因导致椎、椎的轻度移位及相关软组织损伤,其常见症状是头疼、眩晕、恶心、呕吐、眼胀等1。多见于儿童,成人较为少见。治疗上以保守治疗为主,如手法复位、颈椎牵引等。但本病如不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脱位进一步加重,可导致脊髓高位受压,造成截瘫甚至危及生命。其潜在的危险性较大。本文就一例在体能训练中因姿势不当造成关节半脱位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诊断治疗关节头半脱位提供参考。

  • 标签: 寰枢关节半脱位 姿势不当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X线或CT检查证明为关节半脱位患者66例。采取综合治疗2个疗程后与治疗前相对照,1、观察X线张口位片椎前弓后缘与齿状突前缘之间距离是否在正常范围,2、观察关节位置及临床体征症状是否消失。结果总有效率96.2%。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校正关节半脱位,恢复颈椎力学平衡,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综合治疗 寰枢关节半脱位 疗效 观察 力学平衡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关节半脱位是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有些病例可能会自行消退;然而,其他病例可能会导致关节骨解剖结构的继发性变化,导致持续性畸形。本文将通过青少年关节半脱位的病因和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其治疗手段来论述目前医学上关于青少年关节半脱位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寰枢关节半脱位 牵引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治疗椎不稳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采用颈后路复位、减压和融合固定治疗的21例椎不稳病例临床资料。结果完全复位13例,部分复位6例,原位固定2例。无椎动脉损伤、脊髓损伤、感染、固定失效等并发症。随访3—21个月,平均6.7个月,X光片、CT复查所有病例3个月后均达到满意融合。脊髓功能有7.5提高到13分。结论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使椎不稳与脱位获得即刻和长期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临床效果好。

  • 标签: 寰枢椎不稳 寰枢椎 椎弓根螺钉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椎不稳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21例椎不稳患者应用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男14例,女7例;年龄28~66岁,平均42.5岁.齿状突骨折10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4例,Jefferson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3例,类风湿关节炎致椎不稳4例.所有患者均伴有椎半脱位或失稳.患者术前JOA评分4~14分,平均9.1分.结果21例患者共置入椎螺钉84枚,无一例患者发生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损伤.术中均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有5例出现静脉丛出血.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JOA评分11~17分,平均15.9分,平均改善率为85.1%.骨折的齿状突均完全愈合,植骨块全部融化,无内固定断裂和松动.结论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是治疗椎失稳的有效方法,具有固定牢靠、短节段固定,操作相对安全方便、融合率高等优点.

  • 标签: 颈椎 脊柱融合术 骨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椎脱位后路椎融合术的长期疗效。方法分析2001年6月至2011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6例儿童椎脱位患者,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影像资料及功能评价结果,统计分析患者远期疗效。结果患者随访(156.4±47.6)个月,术后半年时间随访发现患者均实现骨性愈合;C0~C2角术后颈椎弯曲角明显较术前改善(P<0.05);C2~C7角最后一次随访的曲度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从术前的平均(9.28±2.37)分提升到末次随访的(14.44±1.28)分,大部分患者的恢复状态不错,病情较稳定。JOA评分术后改善率平均值为77.35%,其中优秀有24例,良好有5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后路椎融合术是治疗儿童椎脱位的有效手段,术后长期疗效良好,不会对儿童的颈椎曲度和神经功能成显著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儿童 寰枢椎 椎弓根螺钉 融合固定 颈椎曲度
  • 简介:目的评估椎钩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并椎脱位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一年半来6例手术病人的手术及疗效.结果手术方法符合生理要求,内固定可靠.结论椎钩操作简便、安全,内固定坚强牢靠,并发症少.

  • 标签: 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 寰枢椎钩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3种椎后路融合术治疗齿状突骨折并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齿状突骨折并椎脱位患者行椎后路融合术:包括Gallie钢丝法7例,Brooks钢丝法7例,Apofix椎板夹内固定法4例.结果:术后16例椎脱位完全复位,2例大部分复位(复位不满意才另行枕颈融合,不在此列).经0.5~10年(平均4.5年)随访,除1例术后6个月死亡外,其余17例均获骨性融合,其中钢丝断裂而植骨已融合1例,椎后弓钢丝切割断裂移位后融合1例;所有患者颈痛全部消失;8例有脊髓病症状者中,1例无改善(术前JOA评分分别为5分),其余7例JOA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分别为13~17分.结论:3种椎后路融合术均有其适用性,是治疗齿状突骨折并椎脱位的有效方法;Apofix椎板夹为椎后路融合术的首选内固定方式;术前牵引复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齿状突骨折 寰枢椎脱位 脊柱融合 后路 内固定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椎钩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并椎脱位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一年半来6例手术病人的手术及疗效。结果手术方法符合生理要求,平均手术时间为70分钟,内固定可靠。结论椎钩操作简便、安全,内固定坚强牢靠,并发症少。

  • 标签: 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 寰枢椎钩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