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干扰素α对白血病Raji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干扰素α作用于体外培养Raji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及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F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端粒酶活性。结果:干扰素α可显著降低Raji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生长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量-效与时-效关系。结论:干扰素α能抑制Raji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调亡,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干扰素Α RAJI细胞 生长抑制作用 细胞凋亡 端粒酶 白血病
  • 简介: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蛋白质和糖蛋白。它们是局部或系统内细胞间调节因子,在体内受到内外环境刺激即可作为机体免疫应答效应分子。又可作为与其它细胞间进行信息传递网络因子而发挥多种生物效应。80年代后人们开始了解到这些细胞因子理化性质,分子结

  • 标签: 肿瘤 治疗 白细胞介素 TNF 干扰素 集落刺激因子
  • 简介:本文对化疗在大肠癌综合治疗中作用进行评述.近年来治疗晚期与转移性大肠癌策略有了明显进展,新药新方法不断涌现,全身化疗能提高晚期大肠癌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辅助化疗已成为高危复发患者标准治疗;新辅助化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具体实施综合治疗中如何按照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在规范化治疗前提下,充分考虑患者潜在预后亚群、效益-成本比、患者依从性等因素实施个体化,选择最佳治疗方式值得研究.

  • 标签: 大肠肿瘤/癌化疗 新抗癌药 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 规范化与个体化
  • 简介:莪术有破血散结、行血止痛功效,为破血行气治疗积聚徵瘕常用药,也是我国近年来发掘出来抗癌中药之一。莪术油为莪术挥发油成份,含有莪术醇、莪术酮、榄香烯等有效成份。已知莪术油及其提取物对多种实体肿瘤有较好抑制作用,对L615白血病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对血液系统有保护作用。为此,就莪术油及莪术油微球抗肿瘤实验和临床研究进行以下综述。

  • 标签: 莪术油 药理作用 中药 治疗 中医
  • 简介:大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以手术治疗为主,中、晚期以化疗、放疗为主,然而各种治疗手段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对降低复发,减轻放化疗副反应,延长病人生存期,改善病人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大肠癌 中药 手术 放、化疗
  • 简介:近年来陆续发现了许多新趋化因子和受体,研究发现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通过不同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其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肿瘤转移
  • 简介:众所周知,癌症最容易引发诸多心理问题,常合并沮丧和忧郁,所以癌症病人同时服用抗忧郁药并非罕见.抗忧郁药不但能改善忧郁症状,与止疼药同时用还能增强止疼效果.抗忧郁药还常常用以减轻三苯氧胺常见作用--阵发性潮热.乳腺癌手术和化疗后常规要服用三苯氧胺5年,一致公认三苯氧胺挽救了很多乳腺癌病人生命.

  • 标签: 抗忧郁药 三苯氧胺 阵发性潮热 乳腺癌
  • 简介:目前乳腺癌常用化疗方案是以蒽环类药物为主AC(阿霉素+环磷酰胺)或CAF(环磷酰胺+阿霉素+氟尿嘧啶),以及CMF方案(环磷酰胺+甲氨喋呤+氟尿嘧啶).近年来抗癌新药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去甲长春花碱与阿霉素或顺铂组成方案也广泛用于术后及进展期乳腺癌临床研究,显示出较好疗效及预后.

  • 标签: 中医药治疗 乳腺癌 化疗 副作用 环磷酰胺 甲氨喋呤
  • 简介:p53和MDM2之间形成一自我反馈环,p53可以通过诱导其负性调节因子MDM2表达而调控其表达水平和活性。目前认为HPVE6蛋白作用p53蛋白功能失活是HPV相关子宫颈癌发生关键步骤。然而有些学者认为MDM2作为一种致癌基因在非HPV感染宫颈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在HPV阴性宫颈癌细胞中p53降解失活主要由MDM2引起

  • 标签: MDM2 宫颈癌细胞 癌发生 HPV感染 表达 负性调节因子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操作步骤大肠癌根治手术对大肠癌肝转移影响。方法将1990年至1995年收治8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手术采用不接触隔离技术(NonTouchIsolationTechnic)即:首先隔离受累结肠肠腔,由根部结扎、切断供应受累结肠淋巴血管蒂,最后才将受累肠段和相应肠系膜整快切除;B组则直接分离出肿瘤肠段,将此段肠管及相应系膜直接切除,不隔离肠腔、不由根部处理淋巴血管蒂。80例患者中,A组31例,B组49例。结果两组病人肿瘤大体类型、组织学分类、恶性程度和肿瘤分期上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3年肝转移6例(6/31);B组3年肝转移15例(15/49)。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手术操作步骤在大肠癌根治性手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不接触隔离技术能明显降低肝转移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接触隔离技术 预防措施 大肠癌 肝转移 肿瘤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益气养血、软坚散结兼以活血化瘀法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治疗作用.方法选择1998年9月至2000年11月经放射性核素扫描,B超,彩色多普勒,或甲状腺针吸活组织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甲状腺癌患者42例.其中接受中药益气养血、软坚散结兼以活血化瘀治疗者18例.未接受者24例.中药组平均年龄4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37岁.两组患者均接受术后常规检查、随访,常规治疗.均常规服用甲状腺素制剂.一个月后随访时记录症状改善情况及起效时间,并复查甲状腺球蛋白(TG).结果中药组除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外,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亦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医辨证施治在甲状腺癌术后综合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医药治疗 甲状腺癌 术后 益气养血 软坚散结 临床症状
  • 简介: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在预防胃肠癌化疗过程中血液以及肝肾毒副作用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间60例胃肠癌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应用氧化苦参碱600mg/d,d1-12,不加用氧化苦参碱为对照组。化疗结束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对两组之间毒副作用差异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28例历经148次化疗,骨髓造血、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29例历经158次化疗,骨髓造血和肝肾功能有明显变化。结论氧化苦参碱可有效地预防胃肠癌术后化疗过程中出现毒副作用,提高化疗安全性。

  • 标签: 氧化苦参碱 胃肠道癌 化疗 毒副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TRAIL对3AO裸鼠皮下及腹腔移植瘤治疗作用。方法:5×10^6和2×10^7对数生长期3AO分别接种于。BALB/C裸鼠右下肢皮下和腹腔内;皮下组移植瘤长至0.25cm^3,腹腔移植瘤组移植后96h,随机分为五组。裸鼠皮下和腹腔移植瘤A、B组为TRAIL组,剂量分别取0.50g/mL和1μg/mL;C组为TRAIL0.5μg/mL加cDDP1.5mg/kg,D组为cDDP3mg/kg;E组对照组,为生理盐水,分别瘤周和腹腔注射,观察移植瘤成瘤率、裸鼠生存期和生存期延长率。同时观察停药后1d、1wk、2wk裸鼠移植瘤细胞细胞凋亡率及CD95、Apo2.7、P53、Bcl-2基因表达变化。各组裸鼠肝、脾和肾行病理学检查。结果:①A、B、C和D组裸鼠皮下移植瘤抑制率为23%、49.1%、62.3%;和52.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腹腔移植瘤组:A、B、C、D组裸鼠移植瘤成瘤率分别为89.1%、72.3%、51.7%和D组为61.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TRAIL作用裸鼠移植瘤后CD95与Apo2.7表达均有升高,P53基因表达微有升高,Bcl-2基因表达降低。④病理学检查A、B组裸鼠肝、脾和肾无明显损害,C、D组裸鼠有明显肝、脾和肾损害。结论:①TRAIL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且对裸鼠正常器官无毒性损害作用,TRAIL能明显降低裸鼠成瘤率及死亡率,延长其生存期。②其机制可能与基因CD95、Apo2.7、Bcl-2调节有关。

  • 标签: TRALL 3AO裸鼠 腹腔移植瘤 治疗 细胞凋亡 卵巢肿瘤
  • 简介:目的食管癌腔内近距离放疗(ILBT)是将放射源放在食管腔内进行放射治疗一种方法,它可以作为表浅性食管癌或复发性食管癌主要治疗方法,但更多是将其作为局限性中晚期食管癌外照射后追加剂量照射方法,这样可以提高肿瘤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对病变长度小于5cm或肿瘤局限于肌层患者疗效更为明显.只要降低单次剂量、控制总剂量,腔内近距离放疗早期反应可以耐受,后期并发症也可得到控制.外照射结合ILBT可以提高肿瘤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降低复发率,早期反应中等,患者可以耐受,但增加了后期重度并发症.应避免化疗和ILBT同时进行.过高照射剂量不一定能提高局限期中晚期食管癌疗效,反而明显地增加了放射损伤,最好办法是术前进行一定剂量和疗程放疗和化疗,如果外照射40~50Gy后食管病灶消退或基本消退患者可考虑继续外照射或ILBT,而食管病灶消退不明显患者,则应尽量争取手术治疗,然而,此方案是否是最佳方法有待临床试验验证.总之,大多数情况下,ILBT不能成为食管癌治疗主要方法,但可以为有效补充手段.

  • 标签: 食管癌 放射疗法 腔内近距离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脐带血树突状细胞对小鼠S-180细胞株移植瘤作用.方法:采用脐带血来源单核细胞制备树突状细胞,体外经S-180细胞肿瘤相关抗原(TAA)致敏后免疫小鼠,一周后接种S-180细胞株.或先制备荷瘤小鼠模型,一周后再接种致敏树突状细胞.结果:脐带血来源树突状细胞经胃癌细胞系S-180TAA致敏后既能明显保护小鼠该移植瘤发生,又能抑制已发生移植瘤生长.同对照组相比,预防组和治疗组瘤体积明显缩小,细胞免疫功能趋于正常,生存期延长(P<0.05).结论:脐带血树突状细胞对小鼠S-180移植瘤发生有预防作用,对荷瘤小鼠移植瘤生长有抑制作用,为树突状细胞临床应用提供了进一步依据.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脐带血 S—180 肿瘤相关抗原 抑瘤作用 小鼠
  • 简介:目的体外研究丁酸钠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作用。方法以1mmol/L、2.5mmol/L、5mmol/L丁酸钠处理Eca-109细胞,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表达。结果Eca-109细胞经丁酸钠处理后,透射电镜见到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聚集于核膜处等细胞凋亡形态特征,并见到凋亡小体;TUNEL法检测发现2.5mamol/L丁酸钠处理24h组与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5%和1.6%,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免疫组化检测实验组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酸钠可诱导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其机制与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表达有关。

  • 标签: 丁酸钠 食管癌细胞 凋亡 ECA-109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奥曲肽对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刺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表达影响。方法TGF-α刺激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前后EGFR表达以免疫组化法和RT-PCR检测,ERK表达以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TGF-α使人肝癌细胞中EGFRmRNA和蛋白、ERK蛋白表达增加,奥曲肽对TGF-α刺激EGFR和ERK表达增加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奥曲肽对TGF-α刺激EGFR和ERK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奥曲肽抗肝癌机制之一。

  • 标签: TGF-Α ERK表达 奥曲肽对 抑制作用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 简介:<正>恶性肿瘤是现代难治性疾病,迄今为止,人类尚未找到治疗肿瘤特效方法,因此,目前绝大多数肿瘤基本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含义是:根据病人机体情况、肿瘤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较大幅度地提高肿瘤治愈

  • 标签: 肿瘤综合治疗 基本治疗原则 特效方 健脾益肾冲剂 扶正培本 中药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