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注意仰卧综合症孕妈妈在妊娠晚期常愿意仰卧,但长时间仰卧,很容易出现心慌、气短、出汗、头晕等症状,如将仰卧位改为左侧卧或半卧位,这些现象将会消失,这就是仰卧综合征症,也称低血压综合症。这是由于孕妈妈在仰卧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可完全被压扁长达6~8厘米,血液只能从较小的椎旁静脉、无名静脉回流的缘故。回流不畅,回心血量减少,

  • 标签: 孕晚期 低血压综合症 下腔静脉 静脉回流 仰卧位 仰卧综合征
  • 简介:1病史摘要患儿,男,14岁余,因发热1个月余,于2006年9月25日人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为午后高热,伴畏寒、寒战,发热时伴-过性关节疼痛及活动障碍,可自行退热。不伴咳嗽、潮热、盗汗,体重下降约1.5kg;无呕吐、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腰痛;无头昏、头痛;无皮疹、局部红肿;无骨痛及出血等表现。曾于外院就诊,抗生素治疗无效,激素治疗有效。入院时精神、食欲好,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不重,已接种卡介苗,否认结核病接触史。

  • 标签: 发热 抗生素治疗 接种卡介苗 活动障碍 关节疼痛 体重下降
  • 简介:基本来说,营养素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和水6种成分,这些全都可从食物中摄取,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物质,也是体力维持、器官机能维护、食物吸收利用及细胞成长不可缺少的物质。因此,要维持人体健康,各种营养素就显得非常重要。以下将为您介绍宝宝饮食中常见及应注意的营养素,并探讨其功效及对婴幼儿的影响。

  • 标签: 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 人体健康 矿物质 器官机能 吸收利用
  • 简介:这个时期宝宝主要需要的营养绝大部分的妈妈都认为母乳喂养到4—6个月就已经足够了,很多妈妈都因为上班或怕身材变形,在宝宝6个月左右就不再进行母乳喂养了,但实际上,母乳还是对宝宝最好的食品。目前国际上流行“能喂多久就喂多久”的母乳喂养方式,很多西方国家都坚持母乳喂养一直到宝宝一两岁左右,按照国内的喂养方法也应该在1岁左右进行换乳。

  • 标签: 营养需求 母乳喂养 喂养方式 西方国家 喂养方法
  • 简介:惊厥6个多月宝宝惊厥(俗称抽风),最常见的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此症在婴JLBI期发病,其中3—6个月发病的比例几乎占了2/3,因为宝宝处于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相对需要的钙质较多,如果饮食中缺钙,而维生素D的缺乏致使钙吸收得少,就很容易因低钙惊厥。

  • 标签: 婴幼儿保健 保健法 健康提示 惊厥
  • 简介:妈妈要读懂宝宝的表情宝宝在学会说话以前,有着丰富多彩的体态语,包括面部表情和手势的变化。虽然几个月大的宝宝还不会说话,但一些细微的表情也能“告诉”妈妈他的需求。

  • 标签: 情感交流 面部表情 体态语
  • 简介:目的总结CDKL5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特点。方法运用二代测序技术对2011至2017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诊断的7例不明原因早发型癫脑病患儿进行检测,结合其临床表现及相关文献,分析CDKL5综合征患儿临床及遗传学特征。结果7例CDKL5综合征患儿中男2例,女5例。4例曾被诊断为“婴儿痉挛”,3例被诊断为“无法分类的癫脑病”;起病中位年龄2月龄,病初部分性发作或强直发作,后转变为痉挛及肌阵挛发作。5例脑电图可见高度失律。7例先证者二代测序检测到CDKL5基因3个错义突变[c.464G>A(p.G134P)、c.58G>C(p.G20R)、c.464G>A(p.G155D)],2个小片段缺失[c.1110delC(p.E370fs)、c.160-163del(p.K54fs)],1个碱基重复[c.278dupA(p.E93fs)],1个大片段重复缺失(3~8号外显子杂合缺失)。父母外周血基因检测均未发现相同突变,均为新发突变。中位随访时间为36个月,发作均未完全控制。使用抗癫药物1~8种;4例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治疗效果不佳;5例行生酮饮食,其中2例部分有效但症状不能完全控制。7例患儿的精神、运动和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结论CDKL5综合征是由CDKL5基因突变引起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不同突变位点可能有不同表型,不同表型预后存在差异。

  • 标签: CDKL5综合征 早发型癫 脑病 婴儿痉挛 CDKL5 基因
  • 简介:宝宝的成长身高,体重增长放慢了脚步宝宝在第6个月的发育特点是身体发育减慢,但比上个月仍有进步。这个月里,宝宝身高平均增长2厘米左右,体重可以增长450-750克,头围增长的数值也不大,一般可增长惶米,从外观难以看出,见表3-2。

  • 标签: 添加辅食 营养 体重增长 身体发育 发育特点 头围增长
  • 简介:游戏目的训练宝宝平衡能力。蹲起、弹跳游戏对宝宝学习保持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宝宝开始行走的先决条件。配合节奏感强的音乐,让宝宝跳蹲蹲舞,不仅有利于提高宝宝乐感,还可以锻炼宝宝身体,促进其体能、头脑和谐发展。

  • 标签: 平衡 综合品格
  • 简介:目的了解川崎病(KD)患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探讨KD冠状动脉损害(CAL)及IVIG耐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初诊的KD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KD治疗前后,典型和不完全KD,KD伴或不伴CAL,IVIG敏感或耐药的临床特征,分析CAL发生和IVIG耐药的危险因素。结果725例KD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女为1.61∶1,平均年龄(2.7±2.3)岁;不完全KD206例(28.4%),典型KD519例;CAL216例(29.8%),IVIG耐药61例(8.4%);治疗中仅使用阿司匹林者70例(9.6%)。KD伴CAL的危险因素为IVIG耐药(OR=5.138,95%CI:1.835~14.836)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1000pg·mL^-1(OR=2.723,95%CI:1.110~6.679)。IVIG耐药的危险因素为出现CAL(OR=2.586,95%CI:1.067~6.271)。结论KD患病人数、CAL和IVIG耐药患儿有增加趋势。IVIG耐药和NT-proBNP≥1000pg·mL^-1为KD伴CAL的危险因素,而发生CAL为IVIG耐药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川崎病 流行病学 冠状动脉损害 IVIG耐药
  • 简介:目的探讨早产儿肺出血的治疗与预后。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7~2016年在新生儿病房住院并诊断为肺出血的早产儿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分为2007~2011年组(34例)和2012~2016年组(72例);根据肺出血发生后使用的不同呼吸支持方法分为常频通气组(43例)和高频振荡通气组(HFOV组,63例);根据在肺出血之前未关闭PDA是否给予PDA结扎术分为未手术组(34例)和手术组(14例)。按照3种不同分组方法对患儿的基本情况、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2~2016年组使用HFOV和PDA结扎术的比例高于2007~2011年组(P〈0.05);2012~2016年组住院期间病死率低于2007~2011年组,住院时间长于2007~2011年组(P〈0.05);2012~2016年组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高于2007~2011年组(P〈0.05)。HFOV组住院期间病死率低于常频通气组,住院时间长于常频通气组(P〈0.05);HFOV组颅内出血、BPD的发生率高于常频通气组(P〈0.05)。PDA手术组住院期间病死率低于未手术组,住院时间长于未手术组(P〈0.05);PDA手术组颅内出血、BPD的发生率高于未手术组(P〈0.05)。结论HFOV和PDA结扎术的应用可使早产儿肺出血的生存率得到改善,但颅内出血、BPD的发生率也相应升高。

  • 标签: 肺出血 治疗 预后 早产儿
  • 简介:时间地点2018年11月30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病例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1病例报告1.1第一次住院(2015-2-4~5-1)病史报告(风湿免疫科闫欣)男,10岁,以“持续性腹痛伴发热6d”为主诉,于2015-2-4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就诊。现病史:6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痛,与体位、饮食无关,不伴呕吐,伴发热,体温最高39℃,无畏寒、寒战、抽搐,无腹泻、里急后重,无尿频、尿急、肉眼血尿、腰痛等,我院门诊B超提示右下腹炎性病变,门诊以“急性阑尾炎?”收入肝胆外科。发病以来精神尚可,食欲欠佳,小便减少,大便稍稀。无腹部外伤史。

  • 标签: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疑难病例 多中心 持续性腹痛 阵发性腹痛 急性阑尾炎
  • 简介: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手术经验。方法2002年6月~2005年9月,对5例确诊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患儿于全麻下行腹腔镜Ladd’s术。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00±18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5±2.8d,无并发症,远期疗效好。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创伤小,肠道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 腹腔镜
  • 简介:目的了解哈尔滨市1~19岁健康人群水痘IgG抗体水平,为完善水痘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范围内选取1203名1~19岁健康调查对象,按年龄分为1岁~组(n=240)、4岁~组(n=396)、7岁~组(n=364)和14~19岁组(n=20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VZV-IgG)浓度,VZV-IgG浓度≥100mIU/mL判定为阳性,表明调查对象具有抵抗水痘病毒感染的能力。结果VZV-IgG的抗体阳性率为71.49%(860/1203),抗体浓度为447±17mIU/mL。随着年龄增加,VZV-IgG抗体浓度呈上升趋势(P<0.05);城市人群抗体阳性率高于农村(P<0.05);不同剂次水痘疫苗免疫史人群VZV-IgG的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2剂次免疫史人群的抗体阳性率最高。不同病史人群VZV-IgG的抗体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患过水痘人群的抗体浓度最高。结论哈尔滨市1~19岁健康人群水痘抗体水平存在城乡及年龄差异,需加强薄弱地区和14岁以下人群含水痘成分疫苗的接种工作。

  • 标签: 水痘 疫苗 抗体浓度 IGG抗体 健康人群
  • 简介:1病例报告1岁11月,社会性别女。因“偶然发现外阴包块半年”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我院)儿科就诊。患儿系G2P2,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4kg,身长49cm,产时无窒息抢救史,否认母孕期疾病史。生后阴蒂肥大,尿道开口较小,无特殊面容及其他畸形,按女孩抚养,半年前家长偶然发现患儿外阴包块,外院彩超“双侧阴唇处软组织内低回声,考虑睾丸组织”,未予特殊处理,转诊至我院。

  • 标签: 病例报告 5Α-还原酶 2型 南方医科大学 妇幼保健院 社会性别
  • 简介:目的报告5例Dent病1型患儿的临床资料,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分析5例Dent病1型患儿病史、实验室检查,对先证者进行Dent病相关基因CLCN5、OCRL外显子及附近调控区域的直接测序,验证先证者父母有无相应位点突变,系统复习国内外文献报告的Dent病1型,归纳临床表型与突变类型。结果5例患儿实验室检查发现24h尿蛋白定量33.0-68.9mg·kg^-1,尿α1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和尿免疫球蛋白均明显升高,均伴有高钙尿症,其中镜下血尿1例、肾钙质沉着2例,行CLCN5、OCRL基因测序各发现了1个CLCN5突变,分别为R637X、Y479X、G530V、W103fsX104和R707X,其中Y479X、G530V和W103fsX104为新发现的突变位点。系统文献检索260篇Dent病相关文献,逐篇筛选,共有72篇Dent病1型病例报告和病例系列报告进入本文分析,均为病例报道或病例系列报道,欧美人群422例,亚洲人群176例。欧美与亚洲国家Dent病1型临床表型低分子量蛋白尿表现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钙尿症、肾钙质沉着、肾积石、佝偻病和肾功能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的临床表型没有突出显现突变类型(错义、无义、移码、剪切和缺失突变)的优势。结论临床提示Dent病1型可能的患儿可通过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避免不必要的免疫抑制剂治疗。CLCN5突变具有高度异质性,临床表型与CLCN5突变类型没有显现较好的关联性。

  • 标签: 儿童 低分子量蛋白尿 Dent病1型 CLCN5基因突变 慢性肾脏病
  • 简介:新生儿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并穿孔临床上很少见,多于出生后3~5d出现,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多见。本院2008年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平均胎龄3634~39)周,其中早产儿2例。发病至手术时间平均31(2~48)h。均表现为呕吐,腹胀,呕吐物为胃内容物4例,黄绿色液体1例;腹壁静脉曲张3例;呼吸困难伴发绀2例;

  • 标签: 胃破裂/并发症 胃溃疡/诊断 胃溃疡 治疗
  • 简介:说明:(1)主题词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2)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在各汉语拼音部之首;(3)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 标签: 主题词索引 杂志 儿科 循证 中国 汉语拼音
  • 简介:目的研究促凋亡基因PDCD5在胆道闭锁及胆总管囊肿患儿胆管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探讨促凋亡基因PDCD5在胆道闭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取18例胆道闭锁(BiliaryAtresia,BA)和11例胆总管囊肿(Choledochalcyst,CC)患儿的胆管组织,应用蛋白质印迹(westongblot)与荧光实时定量(quantitativereal—timePCR,q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PDCD5在胆道闭锁与胆总管囊肿患儿胆管组织中的表达,并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与比较。结果PDCD5在CC组胆管组织中的CT值为(6.7292±1.169),高于BA组的相应CT值(4.0125±1.0735),P〈0.05。应用2-△△CT计算出CC与BA中PDCD5基因表达量的比值为1:6.57。PDCD5在BA组胆管组织中mRNA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Westernblot结果显示,PDCD5在BA组胆管组织中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CC组。结论PDCD5在胆道闭锁患儿胆管组织中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增强。PDCD5可能参与胆道闭锁胆管上皮细胞凋亡,从而参与胆道闭锁的炎性反应,在胆道闭锁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胆道闭锁 胆管 组织 儿童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神经母细胞瘤Wnt-5a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对化疗的反应等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至2008年住院治疗的77例神经母细胞瘤病例进行研究,其中恶性神经母细胞瘤病例(43例)和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病例(19例)为实验组,良性神经节细胞瘤病例(15例)为对照组。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Wnt-5a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光密度值(4.79±0.75)×10^5]相比,Wnt~5a基因在实验组中的表达[1、2、3、4和4s期的光密度值分别为(2.87±0.43)×10^5、(2.13±0.35)×10^5、(2.07±0.44)×10^5、(1.73±0.11)×10^5]明显下调(P〈0.01)。在实验组中,Wnt-5a基因在3、4和4S期的表达[光密度值分别为(2.13±0.35)×10^5、(2.07±0.44)×10^5、(1.73±0.11)×10^5]显著低于1、2期[光密度值为(2.87±0.43)×10^5,P〈0.01)];4期病例中,Wnt-5a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低于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P〈0.05)。术前化疗的3、4期病例Wnt-5a基因的表达[光密度值分别为(2.13±0.35)×10^5、(2.07±0.44)×10^5]显著低于良性对照组[光密度值为(4.79±0.75)×10^5,P〈0.01)],也低于未予化疗的1、2期病例[光密度值为(2.87±0.44)×10^5,P〈0.01)]。结论Wnt-5a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恶性侵袭程度呈负相关。

  • 标签: 神经母细胞瘤 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