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清热祛湿解毒汤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甘肃省皋兰县石洞卫生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祛湿解毒汤煎剂口服治疗,7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发热、拒食、流涎、疱疹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87.7%(57/65),显著高于对照组67.7%(4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拒食、流涎、疱疹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祛湿解毒汤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清热祛湿解毒汤 儿童
  • 简介:1病案举例1.1案11.1.1一般资料2007—04—13,贵州省黔西南州中医院儿科收入患儿文某,男,4岁,布依族,安龙县龙广镇人。以“发热1月余”为主诉入院,既往体健,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平产,聪明睿智。1个多月前,无明显原因持续发热(中高热),按感冒治疗无效。20d前,在州某医院作各种化验检查及骨髓检查确诊为“粒一单核细胞血病(M4)”,

  • 标签: 白血病/中医药疗法 发热 中草药/治疗应用 辨证论治 儿童
  • 简介:小儿反复咳嗽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石效平教授“小儿止咳方”结合三拗汤、止嗽散、苏葶丸、泻白散、三子养亲汤等中医经典方剂,具有宣肺、止咳、化痰、祛风等功效。石教授认为,治疗小儿咳嗽,咳嗽初期注重宣肺,中期加强祛痰祛风,久病久咳则注重健脾养阴。这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值得学习。

  • 标签: 咳嗽 小儿止咳方/治疗应用 石效平 名医经验 儿童
  • 简介:治疗肺炎喘嗽上,古今名医一理一法的提出、一方一药的运用,蕴涵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从治法阐述古代、现代各名医用中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经验,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其不同的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同病异治之特点。

  • 标签: 肺炎/中医药疗法 咳嗽/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医方类聚 综述
  • 简介:目的观察平衡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原发性遗尿的临床疗效,为防治遗尿找到简便廉且有效的方法。方法41例原发性遗尿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平衡针灸配合中药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中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20/21),高于对照组50.0%(10/2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每月遗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衡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遗尿临床疗效显著、可靠。

  • 标签: 遗尿 平衡针灸法 升提穴 肾病穴 穴位疗法 外治法
  • 简介: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经肺俞靶向给药对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儿的疗效.方法对100例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超声电导仪经肺俞穴靶向给予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葶苈子、桑白皮、黄芩等组成)治疗,疗程为6周.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免疫球蛋白、外周血白细胞介素5、末梢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计数等生化指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经肺俞穴靶向给药对支气管哮喘(热哮证)患儿有治疗作用,优于单纯采用西药常规治疗.

  • 标签: 哮喘 热哮 肺俞穴 中药离子透入 外治法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微粒浸酒外用膀胱经及督脉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111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作间歇期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给予中药微粒(基本方:三七、当归、川芎、防风、桂枝、白芍、羌活、甘草等)浸酒,外用膀胱经及督脉,加手法推拿15次;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两组均治疗半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88.3%,对照组总有效率2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微粒浸酒外用膀胱经及督脉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中药擦拭 药酒 经络 按摩 外治法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中药配合艾灸对8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进行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86例中显效62例,有效10例,无效14例,显效率为72.1%,总有效率为83.7%。结论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中医药疗法 咽扁桃体 中草药 艾灸 外治法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敷背散以不同时间外敷治疗婴儿肺炎的时间与疗效关系。方法将90例婴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贴敷10min组,贴敷15min组,贴敷20min组。3组除给予西医常规治疗10d之外,均加用中药敷背散贴敷肩胛间区或肺部听诊啰音密集处,并分别采用10min,15min,20min不同的贴敷时间治疗,对治疗后的疗效及皮肤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3组病例临床症状在第3,7,10天时均有明显好转,第10天15min组,20min组疗效优于10m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min组、20min组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皮肤安全性比较10min组、15min两组皮肤阳性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min组、15min组皮肤阳性反应率低于20m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3个月至1岁的肺炎患儿使用敷背散贴敷时间应以15min为疗效佳、皮肤安全性最好。

  • 标签: 肺炎 敷背散 治疗应用 贴敷 外治法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治疗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辨病辨证,以中药为主的治疗方法。结果16例中,痊愈1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为主治疗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治疗 中医药疗法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自制中药进食一号颗粒对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按挂号奇偶数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予进食一号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予口服葡萄糖酸锌颗粒冲剂。结果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进食一号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具有补气健脾,消食开胃的作用,疗效确切,口感较好,服用方便,易为患儿接受。

  • 标签: 厌食症/中医药疗法 进食一号颗粒/治疗应用 中草药 儿童
  • 简介:洪丽君主任治疗小儿疾病经验颇丰,尤其是在应用中药直肠推入保留灌肠方面的经验丰富,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疗效,不仅解决了中药内服口感差,小儿依从性差的问题,还提高了部分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灌肠/中医药疗法 外治法 洪丽君 名医经验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肠套叠患儿术后血浆白蛋白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32例轻症、21例重症急性肠套叠患儿术后第1天和治疗干预后术后第5天血浆白蛋白浓度及30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浆白蛋白浓度,并将轻重肠套叠两组患儿术后第1天的血浆白蛋白浓度与小儿危重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轻症组与重症组血浆白蛋白浓度均下降,轻症组:(34.2±6.5)g/Lvs(37.1±4.1)g/L,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症组:(25.8±7.5)g/Lvs(37.1±4.1)g/L,P〈0.01;重症组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低于轻症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5天,轻症组白蛋白浓度为(37.1±11.4)g/L高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症组血浆白蛋白浓度术后第5天与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675,P〉0.05)。术后第1天血浆白蛋白浓度与小儿危重评分之间成正相关(r=0.879,P〈0.01)。结论急性肠套叠患儿术后第1天血浆白蛋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与急性肠套叠患儿术后严重程度相关;重症病例低白蛋白血症持续时间长,并与治疗干预无关。血浆白蛋白浓度测定可作为急性肠套叠患儿术后严重程度的预警指标。

  • 标签: 肠套叠 血浆白蛋白 危重病评分 儿童
  • 简介:目的在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的发起下,国内十余家大型医院于2005年1月始进行了为期近两年的《早产儿脑损伤》多中心协作研究。该文报告我国10家三级甲等医院近两年对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发生率的调查结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期间,各参加单位对所有胎龄〈37周的早产儿在生后7d内常规进行初次床边头颅B超检查,以后每隔3—7d复查一次,直至出院。结果10单位共出生或收住早产儿4933例,总PVL发生率为2.3%(112/4933),囊性PVL发生率为0.3%(16/4933)。分别为Ⅰ级PVL85.7%(96/112),Ⅱ级PVL12.5%(14/112),Ⅲ级PVL1.8%(2/112),无Ⅳ级PVL。4家妇婴医院的早产儿PVL总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6家综合性或儿童专科医院(1.4%vs.2.8%)(χ^2=10.284,P〈0.01)。与发生囊性PVL相关的可能高危因素为阴道分娩和机械呼吸。结论该调查数据基本可以反映我国主要大城市早产儿PVL发生率的情况。提高对PVL尤其是非囊性脑室周围质损伤的超声识别率,是今后临床要大力加强的重点。

  • 标签: 早产儿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发生率 多中心研究 中国
  • 简介:目的研究PINK1基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小鼠细胞凋亡及细胞噬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和PINK1基因敲除型新生小鼠各72只分为野生型假手术组(SWT)、野生型模型组(MWT)、基因敲除假手术组(SKO)及基因敲除模型组(MKO)。模型组小鼠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后置于低氧舱中(含8%氧气和92%氮气)2.5h,假手术组不予结扎和低氧处理。缺氧缺血处理后24h,采用TTC染色法检测各组新生小鼠脑梗死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脑组织中活化型半胱天冬酶-3(CC3)的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结果MKO组小鼠脑组织梗死程度较MWT组小鼠明显减轻(P〈0.05);脑组织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凋亡指数降低(P〈0.05);凋亡蛋白CC3表达显著减少(P〈0.05)。MKO组小鼠噬相关蛋白LC3表达较MWT组减少,进一步检测证实噬指标LC3Ⅱ/LC3Ⅰ比值较MWT组降低(P〈0.05)。结论敲除PINK1基因对新生鼠缺血缺氧脑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PINK1基因 基因敲除 缺氧缺血 脑损伤 细胞凋亡 细胞自噬
  • 简介:1.CHF的概念更新传统概念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指心脏排出的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及生长发育的需要,而出现体、肺循环瘀血的表现,因此它是一组征侯群,而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近代概念随着对CHF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临床医师对心衰概念已几度更新,现在认为CHF不仅存在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实质上乃是由于心肌基因表达异常,

  • 标签: 治疗进展 心肌重构 心肌细胞 心衰 心肌肥厚 正性肌力药
  • 简介:目的:对小儿气管食管瘘病例的诊断、治疗和愈后进行回顾和总结。方法对本院近5年来收治的10例气管食管瘘患儿的手术治疗过程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均接受手术治疗11次,对气管瘘口进行修补,对食管明显狭窄者切除病变食管,行端端吻合或结肠代食管。结果10例均获治愈,术后无一例死亡,门诊随访时间3~15个月,仅2例出现食管狭窄需多次扩张,其余均正常。结论小儿气管食管瘘的常见原因为化学腐蚀性和医源性,常伴发呼吸道症状,病情较为严重,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能改善患儿预后,提高存活率。

  • 标签: 气管食管瘘 外科手术 儿童
  • 简介:目的分析紫癜性肾炎(HSPN)常用药物治疗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有关过敏性紫癜(HSP)药物治疗的中外文献,以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RCT)为纳入标准,并对其方法学质量评估后进行分析。对于不能合并和Meta分析的单个研究结果进行分别描述。结果截至2006-06,本文检索有关HSP药物治疗中外文献共927篇(包括含两种以上药物的重复文献),通过阅读标题、摘要或全文,排除重复文献,鉴定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52篇,均获取全文。纳入文献中仅6篇为外文文献,余46篇为中文,所有文献按Jadad量表的质量标准均为低质量研究。(1)应用抗过敏药干预者疗效明显优于未用者,应用抗过敏药干预者疗效明显优于甲氰咪胍干预者,应用抗过敏药干预者疗效明显优于糖皮质激素干预者或与糖皮质激素干预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2受体拮抗剂治疗HSP与采用包括激素在内的综合治疗相比,可显著提高治疗的有效率;(3)联合抗凝治疗措施有助于缓解重型HSPN患儿的病情,改善患儿的预后;(4)临床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佐治过HSPN安全、有效;(5)本系统评价支持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小儿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发生;(6)目前霉酚酸酯主要用于激素足量治疗和(或)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后尿蛋白仍未转阴者,或病理类型较重的HSPN,如新月体形成和局灶袢坏死;(7)雷公藤多苷为主的中药治疗HSPN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蛋白尿及血尿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及降低复发率;(8)CTX冲击治疗是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HSPN较好的治疗方案,CTX与激素联合应用较单独使用激素治疗疗效可靠,可提高临床缓解率;(9)加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HSPN较激素更有助于改善皮疹和消化道症状,�

  • 标签: 紫癜 过敏性 肾炎/治疗 系统评价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