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影响因素和发病时间、发生率、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13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动态CT检查,对血肿量增加≥33%以上者,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脑出血继续出血发生率14.62%(19/130),且多发生在24h以内;继续出血与收缩压过高、出血部位、血肿形态有关;丘脑部位血肿易发生继续出血。结论对脑出血后病情加重的病人应及早复查头颅CT,采取积极措施,控制血肿扩大,降低病死率。

  • 标签: 脑出血 继续出血 脑出血
  • 简介:笔者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进行综述如下。1清除或对其疾病的原因进行控制如患者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疾病,应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控制,并要对其的诱发因素进行控制,如给予患者控制感染,尤其是要控制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并要防止过于劳累等。

  • 标签: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治疗药物 心脏疾病 高血压性 呼吸道感染 诱发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高渗盐复合液(缩写HSH,其中氯化钠的浓度为4.2%,羟乙基淀粉40为7.6%)对重型颅脑外伤,颅内高压并休克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其与传统液体复苏相比的优势。方法:将符合重型颅脑外伤,颅高压并体克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高渗盐复合液+甘露醇复苏组(实验组)40例;传统液体+甘露醇复苏组(对照组)40例。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收缩压、输液量、ARDS、MODS发生率、病死率等进行统计与评价分析。结果:两组的心率、尿量变化和平均动脉压差异T1-T3有显著性(P〈0.05),T0、T4无显著性(P〉0.05)。高渗盐水组液体总量1205±322ml明显小于对照组,2147±674ml,P〈0.01(t=8.839);其ARDS、MODS、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颅内高压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高渗盐复合液能更快更有效的纠正休克时组织低灌注,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和降低颅内压,减少输液量,降低ARDS、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 标签: 颅高压 失血性休克 高渗盐复合液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86例产后出血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本组病例,剖宫产作为导致产后出血的最大诱因,而在出血原因以宫缩乏力为最大原因,出血量在520ml~2500ml间,经各种处理后均治愈,未发生母婴死亡现象。结论:胎儿娩出后24h内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严格掌握好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同时做好分娩的每一个环节,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产后出血 临床分析 剖宫产
  • 简介:目的探讨纤维乳管镜检查分级在乳头血性溢液乳腺疾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Mokbel’S分级系统略做调整,对617例乳头血性溢液患者的纤维乳管镜检查资料进行分级,评估纤维乳管镜图像特征分级诊断的准确性。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对纤维乳管镜分级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评价,计算出纤维乳管镜图像特征分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采用ROC曲线对分级诊断进行检测。结果根据调整后的纤维乳管镜分级,617例乳头血性溢液患者0级0例,1级21例,2级71例(含恶性1例),3级386例(含恶性9例),4级43例(含恶性8例),5级96例(含恶性78例)。纤维乳管镜分级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9.6%、89.8%、61.9%、97.9%和89.8%。ROC曲线下面积是0.897,95%可信区间是0.859~0.935。结论纤维乳管镜检查分级可用于乳头血性溢液的乳腺疾病,对早期发现乳腺癌、减少乳腺癌的漏诊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纤维乳管镜 分级 诊断 准确性 乳头血性溢液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36岁,住院号20080729,以"孕39+5周,下腹酸胀一周"之主诉,于2008年9月11日13:00入院。末次月经2007年12月6日,预产期2008年9月13日。停经40余天有轻度早孕反应,持续一月自愈。孕5月感胎动,孕期顺利。于入院前一周出现下腹部酸胀,无明显腹痛及阴道流液、流血。平素体健。5年前曾于外院顺产一男婴,产后出现大出血,具体诊治不详。之后流产4次,

  • 标签: 大出血 剖腹产术 治疗 胎盘 临床资料 末次月经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63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经过医生对本组资料中的63例脑出血患者的积极治疗,护士系统有效的临床护理,以及患者与家属的密切配合,除了需协助生活5例患者,另外生活能自理的有48例,能重返工作岗位的有10例患者,并且没有1例伴有并发症而出院。结论:患者的生活质量被疾病的愈后直接影响着。对脑出血患者而言药物治疗只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通过系统的护理对疾病的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和疾病的康复有着非常理想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脑出血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与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发生的235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率3.15%,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3.20%,两种生产方式产后出血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年龄大于35岁的产妇产后出血率高于分娩年龄小于35岁的产妇;孕次大于3次的产妇产后出血率高于孕次小于3次的产妇的出血率;经产妇的产后出血率高于初产妇;胎儿体重大于4000g的产后出血率高于胎儿体重小于4000g的产后出血率;妊娠合并症的产后出血率高于无合并症的产后出血率;因巨大儿行剖宫产术应用缩宫素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与单纯应用缩宫素比较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的受分娩年龄、孕产次、胎儿体重、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正确评估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是降低产后出血的关键。

  • 标签: 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新生儿病房14例急性肺出血。结果:早产及感染所致肺出血占主要。结论:早期气管插管及合理机械通气可能提高新生儿肺出血存活率。

  • 标签: 肺出血 早诊断 早通气
  • 简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脑损伤最常见的原因,也是新生儿期重要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改变、惊厥、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造成永久功能损害,是威胁新生儿生命及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严重疾病,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疗效分析 纳洛酮 神经系统后遗症 治疗 新生儿脑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绝经后出血(postmenopausalbleeding,PMB)的病因,分析患者年龄、绝经年限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对180例PMB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疾病和非器质性病变占病因的81.11%,其中子宫内膜增殖症占23.33%,子宫内膜息肉占22.22%;恶性肿瘤占绝经后出血患者的18.89%,子宫内膜癌多见,宫颈癌次之。结论PMB的病因主要为良性疾病和非器质性病变,但随着PMB患者年龄和绝经年限的增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有升高。病理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 标签: 绝经后出血 病因 病理 恶性肿瘤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28岁,孕3产2,因“剖宫产术后32天,间断阴道流血32天”,于2009年3月4日收入院。患者于32天前(2009年1月31日)在外院因“瘢痕子宫”行第二次剖宫产术,手术过程具体不详,术中出血不多,术后阴道流血不多,无组织物排出,未哺乳,术后恢复良好,术后6天母婴平安出院。

  • 标签: 剖宫产后晚期出血 瘢痕子宫 剖宫产术后 2009年 二次剖宫产术 阴道流血
  • 简介: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56例,所有病人均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CSS及AD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护理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护理 体会
  • 简介:目的:分析产妇阴道分娩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妇产科采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66例产妇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采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最多的1600ml,最少的400ml,给予输血的6例。无失血性休克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占54.55%,胎盘因素占27.27%,软产道裂伤占18.18%。结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多次生产以及精神紧张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的主要原因。护理干预易致产后出血的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阴道分娩产后出血

  • 标签: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自然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病因、病理.方法选择1998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院妇科住院和门诊就诊,以绝经后阴道出血为主诉的患者127例.分为两组,Ⅰ组73例,绝经1年以上,5年以下;Ⅱ组54例,绝经5年以上.观察两组患者引起阴道出血原因.结果Ⅰ组73例患者引起阴道出血原因:良性疾患26例,占35.6%;功能性病变39例,占53.4%;恶性肿瘤8例,占11.0%.Ⅱ组54例患者,引起阴道出血原因:良性疾患21例,占38.9%;功能性病变14例,占25.9%;恶性肿瘤19例,占35.2%.两组结果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良性疾患和功能性病变为主要原因,绝经时间越长,出现的阴道出血,恶性肿瘤发生机率越大.

  • 标签: 绝经 阴道出血 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32例HIE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生率和持续时间进行分析;并针对吸氧、保暖、病情观察、合理喂养、基础护理等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生后12h以后仍出现兴奋、激惹症状;出现嗜睡、迟钝且持续时间长;产后出现哭声弱,持续24h以上;肢体张力减弱和拥抱、吸吮反射弱,且持续时间长可作为早期诊断HIE的参考依据;脑性尖叫、昏迷、脑干症状、抽搐、前囟张力增高可作为早期HIE的诊断依据;经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有效护理,治愈96例;好转31例;自动出院5例。总有效率为96.2%。结论:早期诊断、治疗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成功的保证。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早期诊断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种参考。方法:我院2011年4月至7月,共发生3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一般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检测所有患儿的血小板(PLT)值。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经过7天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小板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患儿血小板升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指数随着患儿缺血缺氧病情的加重而呈不断下降趋势,舒血宁注射液具有有效防止血小板聚集而增加血液的血小板指数,达到提高患儿脑血流量,改善脑部微循环,减轻脑损伤,保护脑神经组织的作用。

  • 标签: 舒血宁 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小板指数
  • 简介:产后出血是现在妇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特别是在我国边远落后地区,孕妇产后出血引起的死亡占到50%以上。胎儿娩出后24h(注:h为小时缩写)内阴道出血量≥500ml者称产后出血,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主要原因。据临床观察,产后2h内出血量≥400ml者也可视为产后出血,因为2h的出血量能占产后24h内累计出血量的75%。而影响子宫收缩乏力的因素有全身因素与局部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需要我们的医护人员对孕产妇的细心观察,及时做好预防与治疗准备工作,只有足够的准备才能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