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出血患者2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诊断、治疗出血的有效方式。结果经过本次研究后发现,患者患有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胶质瘤、脑转移瘤和垂体瘤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在患者发病的初期不易辨别,在临床诊断的过程很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本次研究采用CT扫描这种诊断方式与手术治疗的结果均相同,诊断的正确率为100%。另外在治疗手段方面,效果较好的为手术治疗。结论在出血的诊断、治疗过程,CT扫描能够显示出出血的临床特点,能够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标。一旦确诊后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出血性瘤卒中 临床诊断方式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19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垂体腺瘤急性出血中分为组(60例)和非组(25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肿瘤直径、肿瘤类型及复发性肿瘤等因素是否为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寻找预测垂体腺瘤的危险因素的最佳临界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性别、年龄、糖尿病史、肿瘤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高血压病史、肿瘤直径以及复发性肿瘤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OR=2.270,95%CI:1.090~4.728,P=0.029)、肿瘤直径(OR=1.087,95%CI:1.048~1.126,P<0.001)及复发性肿瘤(OR=3.266,95%CI:1.343~7.944,P=0.009)均为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预测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的ROC曲线显示,AUC=0.718 (95%CI:0.658~0.779,P<0.001),最佳临界值为24.5 mm,灵敏度为85%,特异度为45.6%。肿瘤直径≤25 mm者167例,其中垂体腺瘤者16例,非者151例;肿瘤直径>25 mm者152例,其中垂体腺瘤者44例,非者108例。肿瘤直径>25 mm是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的危险因素(OR=3.845,95%CI:2.062~7.170,P<0.001)。结论有高血压病史、肿瘤直径>25 mm以及复发性的垂体腺瘤患者易发生垂体腺瘤急性出血

  • 标签: 垂体肿瘤 垂体卒中 脑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19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垂体腺瘤急性出血中分为组(60例)和非组(259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肿瘤直径、肿瘤类型及复发性肿瘤等因素是否为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寻找预测垂体腺瘤的危险因素的最佳临界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性别、年龄、糖尿病史、肿瘤类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高血压病史、肿瘤直径以及复发性肿瘤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史(OR=2.270,95%CI:1.090~4.728,P=0.029)、肿瘤直径(OR=1.087,95%CI:1.048~1.126,P<0.001)及复发性肿瘤(OR=3.266,95%CI:1.343~7.944,P=0.009)均为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直径预测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的ROC曲线显示,AUC=0.718 (95%CI:0.658~0.779,P<0.001),最佳临界值为24.5 mm,灵敏度为85%,特异度为45.6%。肿瘤直径≤25 mm者167例,其中垂体腺瘤者16例,非者151例;肿瘤直径>25 mm者152例,其中垂体腺瘤者44例,非者108例。肿瘤直径>25 mm是垂体腺瘤发生急性出血的危险因素(OR=3.845,95%CI:2.062~7.170,P<0.001)。结论有高血压病史、肿瘤直径>25 mm以及复发性的垂体腺瘤患者易发生垂体腺瘤急性出血

  • 标签: 垂体肿瘤 垂体卒中 脑出血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出血的个体化护理方法,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13-2014年神经外科收治自发性急性出血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急性出血的个体化护理及整体护理相结合,据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37例,残6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个体化治疗方法及个体化护理相结合,可能对急性患者的预后有较大帮助。

  • 标签: 急性出血性卒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出血患者30例,均进行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统计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国家卫生研究院中风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GCS评分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皮疹,1例肝功能异常,1例红细胞减少。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83.33%。结论: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出血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病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标签: 出血性卒中 立体定向引流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老年人急性脑梗死伴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3例疑似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全部进行常规MRI扫描、弥散加权(DWI)扫描及磁敏感加权(SWI)扫描。结合常规MRI、DWI、SWI检查图像,判断SWI在老年人急性脑梗死伴微出血的观测价值。诊断急性脑梗死伴出血,SWI明显优于DWI及常规MRI,对脑干和小脑半球的急性脑梗死伴出血灶,由于接近颅底,SWI序列伪影干扰较大,病变显示效果欠佳。

  • 标签: MRI 磁敏感加权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出血脑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02月至2012年0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例出血脑肿瘤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出血脑肿瘤患者都实施手术治疗,其中22例实施脑肿瘤全切除伴血肿清除术(73.3%),8例实施大部肿瘤切除术(26.7%)。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有13例为星形细胞瘤(43.3%),9例为转移瘤(30.0%),5例为胶质母细胞瘤(16.7%),3例为脑膜瘤(10.0%)。经过手术治疗后,25例恢复良好,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结论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结果,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出血脑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效果。

  • 标签: 手术 出血性 脑肿瘤 脑卒中
  • 简介:[目的]观察手十二井穴放血疗法辅助治疗出血的疗效。[方法]纳入60例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手十二井穴放血疗法。28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肿体积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手十二井穴放血疗法辅助治疗出血可改善神经功能,加快血肿吸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手十二井穴 放血疗法 出血性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血急性期并癫痫的临床治疗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 2014 年 2 月 -2015 年 8 月 收治的出血急性期并癫痫 患者 45 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情特点进行总结,分析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45 例 出血急性期并癫痫 患者在治疗脑出血的同时予以抗癫痫药物干预,癫痫状态持续者采用安定静脉注射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其中 14 例患者死亡;经病情特点分析发现, 出血急性期癫痫发作时间早、频率高,且容易发生死亡。 结论:出血急性期癫痫发生率较高,且危害性大,临床实践要明确病情特点,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原发病治疗,并同时对早期癫痫进行药物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

  • 标签: 出血性卒中 急性期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及其不同亚型对急性缺血性(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发病24 h内的AIS患者。HT定义为AIS发病后7 d内CT复查发现的颅内出血,并参考欧洲急性协作研究(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 ECASS)-Ⅱ分型标准进一步分为出血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 HI)和脑实质血肿(parenchymal hematoma, PH)。在发病后90 d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转归评价,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3~5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22例患者,男性478例(58.2%),年龄(60.6±10.6)岁,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中位数8分(四分位数间距6~12分)。282例(34.4%)发生HT,447例(54.4%)转归不良。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H-1[优势比(odds ratio, OR)2.46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285~4.712;P=0.007]、PH-2(OR 5.291,95% CI 1.178~23.758;P=0.030)、入院时血糖(OR 1.063,95% CI 1.018~1.109;P =0.005)以及基线NIHSS评分(OR 1.124,95% CI 1.076~1.175;P<0.001)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不同HT亚型对AIS患者转归的影响有所不同,其中PH-1和PH-2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脑出血 治疗结果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T)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1例HT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转归及影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对HT预警因素与HT类型、溶栓时间的关系及HT发生时间与疾病转归的关系。结果21例HT患者均存在多种危险因素,血压变异性所占比例最高66.67%,且多种因素并存更易出现出血转化,3h内溶栓仍可能出现HT,出血转化在3天内出现预后差、死亡率高。溶栓后出血转化分型与危险因素种类无显著性;疾病转归与HT发生时间有显著性。脑梗死出血转化单因素分析,糖尿病、房颤、大面积脑梗死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房颤、大面积脑梗死为H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时需注意患者选择及HT风险的评估,减少HT发生,规避风险。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出血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偏头痛与出血中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偏头痛与出血中发病风险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由2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按照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SE 12.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6项病例对照研究和7项队列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全部为英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暴露于偏头痛可增高出血中发病风险[优势比(odds ratio, OR)1.4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23~1.76;P<0.001]。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健性好。亚组分析显示,有先兆偏头痛(OR 1.38,95% CI 1.05~1.81;P=0.019)、无先兆偏头痛(OR 1.46,95% CI 1.19~1.80;P<0.001)、男性(OR 2.10,95% CI 1.72~2.56;P<0.001)和女性(OR 1.53,95% CI 1.22~1.92;P<0.001)偏头痛均可增高出血中发病风险。结论无论患者性别如何以及有无先兆,偏头痛均可显著增高出血的发病风险。

  • 标签: 偏头痛 颅内出血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对急性缺血性(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脑科医院脑血管病救治中心收住的未进行静脉溶栓和机械血栓切除的AIS患者。收集患者临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资料。HT定义为AIS患者首次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出血征象,但住院后影像学复查发现颅内出血。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NLR与HT的独立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NLR对HT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805例AIS患者,位年龄67岁(四分位数间距63~71岁),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4分(四分位数间距2~9分),位NLR为3.84(四分位数间距2.66~5.30),72例(8.9%)患者发生HT。HT组与无HT组年龄、基线收缩压、基线NIHSS评分、发病至入院时间、发病至采血时间、发病至影像学复查时间、NLR以及心房颤动、既往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和病因学分型的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NLR是AIS患者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355,95%置信区间1.099~1.672;P=0.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NLR预测HT的曲线下面积为0.852,最佳截断值为4.75,其预测H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71.8%。结论高NLR是AI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HT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颅内出血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危险因素 试验预期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对急性缺血性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患者。在静脉溶栓治疗后24 h复查头颅CT,根据扫描结果判定是否存在HT。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定义为脑实质血肿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4分或患者在发病36 h内死亡。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CRP与溶栓后HT以及sICH的独立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血清CRP水平对溶栓后HT以及sICH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65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患者。23例(13.9%)在静脉溶栓后发生HT,其中9例为sICH。单变量分析显示,HT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非HT组[(14.49±13.12)mg/L对(7.40±8.05)mg/L;t=2.171,P=0.044]。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RP水平增高为溶栓后HT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1.078,95%可信区间1.022~1.137;P=0.006)。ROC曲线分析显示,CRP预测溶栓后HT的曲线下面积为0.700(95%可信区间0.570~0.830;P=0.006)。最佳截断值为5.77 mg/L,对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和59%。sICH组CRP水平与非sICH组无显著性差异。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空腹血糖水平≥7.8 mmol/L为溶栓后sICH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2.459,95%可信区间1.050~5.759;P=0.038)。结论入院后24 h内血清CRP水平增高可预测急性缺血性患者静脉溶栓后HT风险,但不能预测sICH发生风险。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血栓溶解疗法 颅内出血 C-反应蛋白 血糖 危险因素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治疗老年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老年出血患者61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谷红注射液15Inl溶于0.9%氯化钠溶液500ml。1R/d静滴。连用14d,然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d、第21d患者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谷红注射液能够改善神经细胞代谢,改善微循环,加快脑内血肿的吸收,并能抗氧自由基,保护脑功能,促进患者意识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 标签: 谷红注射液 老年人 脑出血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