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患者,男,27岁。以无痛性肉眼血尿1月加重1周于2006年11月20日入院。患者自诉1月前无意中发现小便呈洗肉水样,无尿痛及排尿费力,1周前出现尿频(1次/h),小便时可见血块,伴有胀痛,到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膀胱肿瘤(右侧前壁),拟住院手术。术前膀胱镜检查见右侧壁新生物3.0cm×4.0cm,实质性,广基无蒂易出血,距右侧输尿管开口2.0cm,双侧输尿管开口及喷尿均正常。术前静脉肾盂造影示右侧膀胱区3.0cm×4.0cm充盈缺损,双肾无积水,输尿管未见扩张。CT示膀胱右侧前壁3.0cm×4.0cm×3.0cm肿块,盆腔未见肿大淋巴结。术前检查腹股沟未见肿大的淋巴结。

  • 标签: 膀胱肿瘤 肉瘤样癌 诊断
  • 简介:患者,女,38岁。因“间歇性发作腹痛5年”人院。查体:双肾区叩击痛(-);膀胱区两侧深压痛,未扪及腹部包块。血、尿常规及生化检查均正常。B超检查提示膀胱内实质占位性病变(5.1cm×3.1cm),子宫多发小肌瘤。膀胱镜检查:膀胱底部偏右侧壁、右侧输尿管口外侧有一约5.0cm×4.0cm的肿块,膀胱内可见坏死组织,双侧输尿管口喷尿清,未取活检。膀胱CT平扫加增强扫描:膀胱底部偏右侧新生物,大小4.2cm×3.2cm,CT值15~114HU,

  • 标签: 膀胱区 纤维肉瘤 输尿管口喷尿 实质占位性病变 黏液 膀胱镜检查
  • 简介:横纹肌肉瘤原发于小儿泌尿生殖,属高度恶性。我院于1995年11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儿,女,2岁。因会阴部肿物40天余,突然增大伴排尿困难2天被以”1.会阴部肿物性质待检。2.急性尿潴留”收入院。入院体查:消瘦,神

  • 标签: 肌肉瘤 胚胎性 宁夏银川市 泌尿生殖系 横纹 水利水电工程
  • 简介:席启林医师:首先我来汇报一下病史。患者,男,46岁。因“会阴部疼痛3个月”于2009年6月16日入院。患者疼痛呈阵发性胀痛不适,无放射痛及腰腹痛,伴尿频,无肉跟血尿,无发热。在外院做盆腔B超和MRI先后诊断为“急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肿瘤”,行抗炎治疗无效。患者于2009年5月2日在外院行右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入院时查体:腹部无膨隆,未触及包块。直肠指检于前列腺前上方可触及肿块,

  • 标签: 前列腺肉瘤 盆腔肿块 小肠间质瘤 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会阴部疼痛 急性前列腺炎
  • 简介:目的探讨肾上腺样脂肪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肾上腺样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特点。结果50例患者均经手术切除肿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肾上腺样脂肪瘤,随访6~6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肾上腺样脂肪瘤术前诊断主要依据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需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对于无明显症状、肿瘤体积较小的肾上腺样脂肪瘤患者,短期内可随访观察,但手术切除仍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髓样脂肪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至2013年收治的4例膀胱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患者均有肉眼血尿,其中伴排尿困难1例,伴尿频、尿急、尿痛1例。膀胱镜检见肿瘤位于膀胱顶部1例,膀胱侧壁3例。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3例术后GC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检均证实为膀胱平滑肌肉瘤。3例为低级别,1例为高级别。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1例术后1年内死亡,1例术后2年死亡。2例存活,其中1例为术后6个月,1例术后至今存活3年。结论膀胱平滑肌肉瘤罕见,预后较差,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化疗及放疗效果均不理想,多样化的辅助治疗方案可改善其预后。

  • 标签: 膀胱平滑肌肉瘤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 简介:2014年9月2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对近期诊疗的1例泌尿肿瘤疑难病例进行了学术讨论。讨论由泌尿外科主任叶章群医师主持,病理科王曦医师、放射科李震医师、肿瘤科严鹏医师以及泌尿外科全体医师共同参与了讨论,现将讨论内容整理如下。患者,男,59岁,因"咳嗽4月余,发现右腹膜后占位3月"入院。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

  • 标签: 泌尿系肿瘤 肿瘤病例 华中科技大学 泌尿外科 同济医学院 腹膜后占位
  • 简介:患者,女,56岁,因左侧腰腹部疼痛1周就诊,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36.7℃,P86次/min,BP140/80mmHg(1mmHg=0.133kPa),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明显异常,腹平软,左肾区稍隆起,有压痛,叩击痛。血常规:Hb91.9g/L,血细胞比容27%。尿常规:RBC(++)。

  • 标签: 肾嫌色细胞癌 肉瘤样 腰腹部疼痛 分化 肉眼血尿 浅表淋巴结
  • 简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eomaprotuberans,DFSP)是一种源于皮肤真皮层的侵袭性软组织肉瘤,低度恶性,易复发,故易被误诊。阴囊部发病罕见。现将汉中市3201医院收治的例发病13年,反复手术治疗6次的阴囊DFSP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皮肤纤维肉瘤 隆突性 阴囊
  • 简介:附睾横纹肌肉瘤在临床上极其罕见,我院于2014年4月10日收治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患者,15岁,因"右侧阴囊坠胀不适3个月"入院。查体:右侧附睾可及一约4.0cm×3.0cm大小卵圆形实性包块,光滑、质硬、无压痛,睾丸附睾分辨不清,肿物与阴囊皮肤无粘连,透光试验阴性,双侧腹股沟未及肿大淋巴结。

  • 标签: 附睾横纹肌肉瘤 文献复习 原发性 透光试验阴性 肿大淋巴结 阴囊坠胀
  • 简介:目的:探讨肾疏宁防治膜基质硬化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肾小球膜细胞培养,采取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肾疏宁药物血清,并分为低、中、高三个剂量梯度,利用血管紧张素Ⅱ为刺激因子,在4h、8h、16h、32h四个时间段观察肾疏宁药物血清对正常和病理状态下膜细胞增殖和分泌膜基质ColⅣ及FN的影响.应用MTT测定膜细胞增殖,细胞ELISA测定ColⅣ及FN的含量,RT-PCR检测ColⅣ及FN的mRNA水平.结果:血管紧张素Ⅱ能明显促进MC增殖和膜基质中ColⅣ及FN的分泌,16h达到高峰,32h时呈下降趋势,肾疏宁血清中、高剂量组对ColⅣ及FN的分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RT-PCR结果也说明肾疏宁血清对正常和血管紧张素Ⅱ刺激下的MC分泌ColⅣ及FN的mRNA表达有下调作用.结论:肾疏宁能明显抑制肾小球膜基质中ColⅣ及FN的合成与分泌,并在基因水平上对其有影响作用.这可能也是肾疏宁临床治疗MsPGN疗效较佳并且防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理之一.

  • 标签: 肾疏宁 纤维连接蛋白 Ⅳ型胶原
  • 作者: 何利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泌尿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生活与健康》2021年第12期
  • 机构: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四川成都 610300
  • 简介:泌尿结石即泌尿系统内的结石,大部分是因为高血钙、尿路梗阻、高尿钙、感染、代谢异常所致,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泌尿系统疾病。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物质生活质量提升,因暴饮暴食、不洁饮食诱发的泌尿结石日渐增多。对于泌尿结石,日常应注意饮食习惯,自觉养成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泌尿系结石;饮食;泌尿系统疾病
  • 简介:肉瘤样肾细胞癌临床少见,具有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差的临床特点。肉瘤合并腔静脉癌栓形成者临床上更为罕见,我院泌尿外科近期收治1例肉瘤样肾细胞癌合并腔静脉癌栓患者,现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报道如下。患者,女,50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3d"入院。无腰腹痛及血尿,无其他慢性病史及肝炎结核病史。查体:右肾区叩击痛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 标签: 肉瘤样肾细胞癌 腔静脉癌栓 文献复习 临床特点 恶性程度 癌栓形成
  • 简介:量子点(quantumdots,QDs)是一种具有独特荧光性质的纳米半导体晶体,因其独特的荧光效应在生物传感、生物分析、细胞成像和动物活体靶向研究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受到生物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 标签: 量子点 泌尿系肿瘤 价值 应用 荧光性质 生物传感
  • 简介: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是一种生理状态下由间质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以激活其受体Met的酪氨酸激酶为介导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浸润.研究发现许多肿瘤细胞有HGF/SF及受体Met的高表达,激活HGF/SF-Met信号通路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血管生成和扩散转移[1].本文就HGF/SF-Met的生物学特性及它与泌尿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肝细胞生长因子 泌尿系肿瘤 分子生物学特征 治疗
  • 简介:病例患者,女,43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浮肿伴尿蛋白阳性,于外院行肾活检病理术示:IgA轻度膜增生性肾炎。当时无明显皮肤症状及不适,患者仅口服金水宝药物护肾治疗。1年前因“发现肉眼血尿1d”入院。入院查体:表现为前胸及后背部皮肤可见多处界限清楚、高出皮肤表面的红色斑丘疹,上面覆盖着厚薄不等、易脱落的银白色鳞屑。

  • 标签: 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 银屑病 皮肤症状 入院查体 尿蛋白阳性 肾活检病理
  • 简介:目的:慢性肾衰竭(CRF)尿毒症(Uremia)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肾亏血虚证,本实验探讨肾亏空的发病机制.方法:将CRF患者血液透析超滤液(UF)浓缩,凝胶层析分离出分子量(MW)在1000~5000daltons之间的中分子物质(MMS)的三个不同组分,各制成两种浓度,加入到骨髓红细胞培养体系中,分别于培养的三个不同时间加入31H-TdR0.7μci/ml,用显微摄像术和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观察红细胞的结构,分类计数及标记指数(LI)的动态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MMS显著地抑制红细胞的生长、成熟过程,并且不同的浓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浓度越高,其抑制作用越大.结论:MMSMW在1000~4000daltons之间的组分是CRF患者血中的红细胞生长抑制因子(EIF).本实验结果从病理角度探讨了祖国医学"肾主骨生"、"生精化血""精血同源"、"肾亏空"的发病机制,为探索清除CRF患者血中MMS的有效药物,寻求治疗肾性贫血的有效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肾亏髓空 中分子物质 肾性贫血 实验研究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
  • 简介: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段高度保守非蛋白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可调控基因的表达。miRNA通过与目的mRNA的3曚端非编码区(3'-UTR)互补配对,致使mRNA降解或抑制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正常情况下,miRNA参与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调控,但当miRNA发生突变或表达水平明显改变时,机体也会随之发生异常。人们通过大量研究,对miRNA认识逐渐深入,发现它在肿瘤发生、肿瘤相关信号转导、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转移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Catto等[2]曾回顾总结了40余种miRNA在泌尿肿瘤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就近年来相关研究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泌尿系恶性肿瘤 MIRNA 微小核糖核酸 调控基因 相关信号转导 肿瘤血管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