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经Prostalund尿道反馈微波热疗(PLFT)中,计算的细胞杀死与前列腺体积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PLFT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比较增生细胞杀死和前列腺体积的变化。细胞杀死通过PLFT系统软件自动计算。前列腺体积按照经直肠超声(TRUS)求积法来计算,分为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随访值。用配对t检验来分析细胞杀死和前列腺体积变化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线性回归来推断细胞杀死和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体积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前(n=40)平均前列腺体积是57.4cm3,治疗后3个月(n=40)、6个月(n=36)、12个月(n=32)前列腺平均体积分别是45.1、45.1、46.9cm3,相应的细胞杀死分别是14.6、15.11、5.2cm3。计算的细胞杀死量大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的前列腺体积缩小量,且具统计学意义(P〈0.005),并且在3、6和12个月显示出强的相关性(r=0.936,P〈0.005)。结论PLFT方法中细胞杀死与TRUS测量的前列腺体积缩小成比例,系数是1.1;细胞杀死可以预测治疗后前列腺体积的变化。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Prostalund反馈微波热疗 细胞杀死量
  • 简介:目的探讨肝炎病毒阳性者肾移植术后临床处理对策。方法本组33例,其中18例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14例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1例同时感染HBV和HCV;移植术前肝炎病毒DNA或RNA阴性;术后定期检测患者的肝功能,若肝功能异常及时应用护肝药物,同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或种类,HBV—DNA阳性者口服拉咪呋啶。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16例(16/33,48.48%)患者于术后2周-2月内出现程度不等的肝功能异常,除3例(3/33,9.09%)HBV-DNA和(或)HCV—RNA阳性,其余均呈阴性,经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或种类,并给予护肝治疗,1例(1/16,6.25%)术后HCV—RNA阳性患者的肝功能好转但未恢复正常,其余15例(15/16,93.75%)均恢复正常。结论对肝炎病毒阳性者,术后应进行严格的随访,出现肝功能异常时,应正确区分系药物性肝损害还是病毒性肝损害,及时采取相应处理,并给予护肝治疗。

  • 标签: 肾移植 肝炎病毒 感染
  • 简介: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健康查体的普及,肾脏占位的检出率逐年增高。这其中直径≤4cm的小体积肾占位(smallrenalmasses,SRMs)检出率增速最快,据一项在美国进行的大规模调查发现,1983年至2002年这20年间,肾癌的发病率从7.1/10万增长至10.8/10万,其中直径〈2cm和2-4cm的肾癌分别增长了285%和244%。

  • 标签: 肾占位 体积 影像学技术 健康查体 肾脏占位 检出率
  • 简介: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和肾移植者外周血CD4^+CD127^-调节性T细胞(CD4^+CD127^-Treg)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3例尿毒症患者(尿毒症组)、13例肾移植者(肾移植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CD4^+CD127^-Treg和CD4^+CD25^+CD127^-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尿毒症组和肾移植组CD4^+细胞中CD4^+CD127^-Treg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肾移植组CD4^+CD25^+CD127^-Treg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外周血CD4^+CD127^-Treg数量降低,免疫功能紊乱。肾移植者外周血CD4^+CD127^-Treg和CD4^+CD25^+CD127^-Treg数量降低,免疫反应性增强。

  • 标签: 尿毒症 肾移植 CD4^+CD127^-调节性T细胞
  • 简介:目的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患者超滤可受到腹膜功能、尿量、营养状态、透析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有无残肾功能患者的超滤显然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故分析这些因素在超滤中发挥的作用可为控制PD患者体液平衡和改善其生存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武汉市第一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PD患者178例,以UF的四位数将入选患者分成四组(UF1、UF2、UF3、UF4),再将所有患者按有无残肾功能(residualrenalfunction,RRF)分为2组,有RRF组和无RRF组。收集各项临床资料,并计算残肾Kt/V、残肾肌酐清除率(Ccr)等值。最后将具有统计意义的相关因素与总UF、有RRF组UF、无RRF组UF做多重线性回归,评估各因素在UF中发挥的作用。结果无RRF患者组与UF相关的因素有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P〈0.01)和留腹时间(P〈0.05);有RRF患者组与uF呈正相关的因素有2.5%葡萄糖透析液(P〈0.01)、腹膜运转功能(D/P值)(P〈0.05),呈负相关的因素为残肾Kt/V(P〈0.01)和SGA评分(P〈0.05)。D/P值随腹膜炎发生次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加。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D/P和2.5%葡萄糖透析液是影响总UF的因素,D/P的影响更大;残肾Kt/V、D/P和2.5%葡萄糖透析液是有RRF者UF的影响因素,残肾Kt/V的影响最大;BMI是无RRF患者UF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D/P是影响PD患者UF的主要因素,RRF是有RRF者UF的主要影响因素,BMI是无RRF者UF的独立影响因素。因而保护PD患者的腹膜功能和RRF,监测无RRF患者的体质量,避免其增长或减少过快是合理控制PD患者UF的重要方式。

  • 标签: 腹膜透析 超滤量 影响因素 残.肾功能
  • 简介:研究表明:普通肝素对醛固酮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但是因为血管紧张素过度表达能将其调整正常,醛固酮减少的损害在临床上不明显,然而一旦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轴受限,肝素的运用有可能导致明显的血钾升高。普通肝素能诱导糖尿病患者及同时运用ACEI的轻到中度肾衰竭的患者出现高血钾已有报道。

  • 标签: 低分子量肝素 高血钾 透析患者 肾素-血管紧张素 普通肝素 醛固酮合成
  • 简介:目的提高对肾脏疾病并发Carinii孢子虫肺炎(CP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肾脏疾病并发CPP患者的资料。结果6例PCP基础疾病为肾移植,狼疮性肾炎,急进性肾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血气分析为I型呼吸功能衰竭。其特点为自觉症状严重,低氧血症发展迅速,但肺部体征很少。胸片表现为双广泛斑状浸润。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发现Carinii孢子虫。治疗首选复方新诺明(SMZCO),早期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可加用胸腺肽。6例中4例死亡,2例治愈。结论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胸片的动态变化,对PCP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对可疑性病例应及早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病原体;早期诊断并以SMZCO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肾脏疾病 肺孢子虫 肺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以切除的前列腺组织的重量来评价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术(TUVRP)及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中前列腺切除的彻底性。方藩比较5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两种术式中前列腺组织耗损比率及对前列腺偶发癌(IDPC)的检出率的影响,其中行TUVRP25例,行TURP27例。结呆TUVRP组及TURP组术中前列腺组织的耗损比率分别为(70±12)%和(48±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Z=5.489,P〈0.001);TUVRP组及TURP组中IDPC的检出率分别为4.0%和11.1%,两者无显著性差异(x^2=0.194,P=0.659)。结论可用切除的前列腺组织的重量来评价两种术式中前列腺切除的彻底性;组织的耗损会对IDPC的检出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切除 前列腺肿瘤
  • 简介:患者,男,55岁,因“左肾癌切除术后4个月,无痛性肉眼血尿5d”入院。患者有无痛性肉眼血尿,不伴尿频、尿急,无明显咳嗽、咳痰、胸痛等,亦无腰肋部疼痛、畏寒和发热。既往史:4个月前因“左肾肿瘤并腔静脉瘤栓形成,右。肾占位病变,转移可能(图1,2)”曾在外院行左肾切除加腔静脉取瘤栓术(具体不详),术后病理检查为肾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多枚淋巴结转移。

  • 标签: 切除术后 肺转移 肾转移 左肾癌 无痛性肉眼血尿 术后病理检查
  • 简介:患者,男,62岁,以“左侧腰痛,血尿3个月”为主诉于2007年5月10日入院。无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伴随症状,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CT提示左肾肿瘤,大小约10.0cm×9.0cm×8.0cm,同时伴多发双转移,

  • 标签: 停药复发 肺转移灶 晚期肾癌 索拉非尼 治疗 伴随症状
  • 简介:目的近年发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bloodcelldistributionwidth,RDW)与慢性透析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膜透析患者RDW的特点及其影响闳素。方法纳入我院103例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根据患者开始腹膜透析时的年龄分为3组:年龄〈40岁组(37例);年龄40-59岁组(47例);年龄≥60岁组(19例)。比较各组腹膜透析前以及腹膜透析1、3个月的临床指标(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RDW、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等)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腹膜透析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对RDW的影响。结果女性患者中RDW≥14.6%的患者所占比例在基线及腹膜透析1、3个月(13.5%、15.4%、17.3%)均高于男性患者(9.8%、7.8%、13.7%)。≥60岁年龄段的基线RDW较其他两个年龄组显著增高(P〈0.05)。年龄与基线RDW、腹膜透析1个月的RDW呈正相关(r=0.320、0.242,P〈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校正相应体质量指数后分析发现,女性(β=0.025,P〈0.001,95%CI^-0.001~0.953)和年龄较大(β=0.025,P〈0.001,95%CI0.010~0.040)的患者基线RDW相对较高,同时年龄与腹膜透析1个月的RDW具有显著相关性(β=0.015,P〈0.05,95%CI0.001~0.029)。进一步校正同期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或残肾肾小球滤过率)后发现,年龄与基线RDW(β=0.027,P〈0.001,95%CI0.011~0.042)及腹膜透析1个月的RDW(β=0.017,P〈0.05,95%CI0.003~O.031)仍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RDW是影响透析患者预后的重要闪素;老年是RDW的影响因素,这为改善老年透析患者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腹膜透析 年龄
  • 简介:为了评估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对前列腺体积及下尿路症状(由IPSS评分来表示)的预测功能,我们收集了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首次入选韩国前列腺健康协会筛选项目的男性患者资料。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大于10ngml。或年龄大于40岁的患者被剔除。因此,共34857人纳入了我们的研究,检测和估算所有患者的血清PSA,PV和IIPSS。使用线性和年龄修正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评估PSA与PV或IPSS之间的潜在联系。PSA对估算PV及IPSS的预测价值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来评估。平均PV为29.9ml,平均PSA水平为1.49ngml^-1,平均IPSS为15.4,PSA与PV之间有显著关系,在年龄修正后IPSS评分与PSA有显著相关性。PSA预测PV〉20ml,25ml和35ml的AUC分别为0.722,0.728和0.779。PSA预测IPSS〉7,〉13,〉19的AUC分别为0.548,0.536和0.537。在一项以社区为基础的大型筛选队列研究中,血清PSA是一个很强的PV预测指标。尽管PSA与IPSS也有着重要相关性,但PSA对截止水平以上的IPSS预测价值并不理想。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前瞻性对照研究来明晰PSA与LUTS之间以及PSA与PV之间的确切相互作用。这些研究也许可以建议如何应用PSA来临床预测PV和IPSS。

  • 标签: 下尿路症状 前列腺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体积